上胸段硬膜外麻醉对体外循环换瓣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上胸段硬膜外麻醉对体外循环换瓣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1.对比观察上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行体外循环换瓣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2.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麻醉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原因和潜在的临床效益,为临床心血管麻醉提供更多的麻醉选择。方法:选择2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均拟在体外循环下行择期双瓣置换术,分为全麻组(GA组,n=10)和上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麻组(GEA组,n=10)。GEA组病人于术前一天晚上,在T3-4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保留。手术当天入室后在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和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Swan-Ganz导管。在GEA组硬膜外腔予首次剂量罗哌卡因有效,阻滞平面达T1-T6且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后,两组均以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行全麻诱导,以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GA组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GEA组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T0)、诱导插管后(T1)、劈胸骨时(T2)、转流30分钟(T3)、停机30分钟(T4)、停机2小时(T5)、停机4小时(T6)和停机24小时(T7)的HR和MAP,并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T0、T1、T4、T5、T6、T7的CVP、MPAP、PCWP以及CO的变化,并计算相应的CI、SVI、SVR和PVR值。分别测T0、T1、T3、T5、T6、T7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和T0、T5、T6、T7的血浆cTn-I浓度。记录两组病人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硝普钠和多巴胺)的用量以及术后24小时内新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记录两组病例的拔管时间并对术后24小时的镇痛情况进行VAS评分。结果:1.两组在T0时的所有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EA组HR在麻醉开始后均显著低于GA组(T4、T5、T7,p<0.05;T1、T2、T6,p<0.01),MAP在T1、T2、T3、T5、T6、T7均明显低于GA组(p<0.05)。GEA组与GA组相比,MPAP在T5、T6、T7有显著性差异(p<0.05),GEA组明显高于GA组。GEA组PCWP在T6、T7明显高于GA组(p<0.05)。GEA组CO和CI在T6较GA组更高(p<0.05),SVI在T5、T6、T7明显高于GEA组(p<0.05)。2.两组病人手术开始前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无统计学差异(T0、T1,p>0.05),且均从T3开始出现显著升高(p<0.01);GEA组在T3、T5、T6、T7均明显低于GEA组(p<0.01)。两组病人T0的血浆肌钙蛋白Ⅰ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T6、T7时均高于T0(p<0.05);GEA组在T6、T7均明显低于GA组(p<0.05)。3.两组病人围术期使用硝普钠的总量GEA组明显少于GA组(p<0.05),而多巴胺总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在术后24小时内GA组观察到三个病例发生了新出现的可逆的室性心律失常,而在GEA组则没有观察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GEA组拔管时间明显比GA组提前(p<0.05),两组病人术后24小时的VAS镇痛评分GEA组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上胸段硬膜外麻醉和镇痛通过降低术中和术后的应激反应能改善体外循环换瓣手术病人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麻还缩短了术后拔管时间并加强了术后镇痛。这些潜在的有益效应对心脏手术后病人的恢复能产生积极影响,并可能最终影响病人的术后转归。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
  • 1.3 麻醉及实验内容
  • 1.4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和围麻醉期若干参数的比较
  • 2.2 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
  • 2.3 血浆肌钙蛋白cTn-I变化
  • 2.4 血浆皮质醇浓度变化
  • 2.5 其他临床观察数据
  • 附图
  • 第三章 讨论
  • 3.1 HTEA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3.2 HTEA对围术期心功能的影响
  • 3.3 PCEA和早期拔管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 3.4 HTEA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 3.5 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右美托咪定对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02)
    • [2].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20(14)
    • [3].罗哌卡因对胸段硬膜外麻醉患者心率变异及肺功能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 2014(04)
    • [4].胸段硬膜外麻醉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09)
    • [5].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8)
    • [6].罗哌卡因在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12)
    • [7].罗哌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14)
    • [8].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预防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1)
    • [9].胸段硬膜外麻醉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03)
    • [10].三种麻醉药物对胸段硬膜外麻醉的镇痛与安全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8)
    • [11].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在非插管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J]. 浙江医学 2017(05)
    • [12].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9(02)
    • [13].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12)
    • [14].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5)
    • [15].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0)
    • [16].PETCO_2监测在老年人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01)
    • [17].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减轻上腹部手术后肠粘膜损伤[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8)
    • [18].胸段硬膜外麻醉患者发生单侧臂丛神经阻滞及霍纳综合症1例[J]. 中国伤残医学 2010(02)
    • [19].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胸科手术患者早期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9(06)
    • [20].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探讨[J]. 北方药学 2018(09)
    • [21].胸段硬膜外麻醉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02)
    • [22].上胸段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量效关系及效价比[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8(02)
    • [23].单纯全麻与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围术期中肌松药量及全麻药量的比较[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S1)
    • [24].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开胸手术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30)
    • [25].胸段硬膜外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四川医学 2010(10)
    • [26].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01)
    • [27].胸段硬膜外麻醉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34)
    • [28].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家兔颈迷走神经传出放电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09)
    • [29].胸段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5)
    • [30].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10(14)

    标签:;  ;  ;  ;  ;  ;  ;  

    上胸段硬膜外麻醉对体外循环换瓣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