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我国医药市场研究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我国医药市场研究

论文摘要

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有其鲜明的特点。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们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不完全替代性、效用的两重性、消费的信息不对称性、需求的价格弱弹性等。同时,医药市场行业主体也有如下特殊性:1、医药相关服务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其主导权在医师和药店从业人员;2、对医药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很高的要求;3、消费者的消费心态较差,大多怀有烦躁、忧郁、沮丧甚至恐惧的心态;4、组织具有多重目标性,而有的时候这些目标还有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如我国医院大多是非营利性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按道理财政应该足额拨款,而我国财政能力又有限,导致医院为了生存,纷纷从药品加价上获取利润,导致医院名义上是非营利性的,而实际上利润丰厚;5、医药服务具有延续性和紧密性。医药相关服务通常不能一次完成,由此频繁接触产生的依赖和亲密关系非一般行业可比;6、受相关法规约束较多。由此,医药供应链与其他产业供应链相比,具有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终端消费行为的特殊性、供应链管理绩效好坏与政府医药体制和政策的相关性。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医药行业作为国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柱,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投入、医疗机构审批、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税收等政策方面大力向公立医院,特别是城市大型医院倾斜。我国医院收入来自于政府补贴、医疗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府预算补助不足,医院主要靠自身经营收入(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收入)加以补偿。在医疗服务收费不能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时,医院只能从药品利润中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金。再加上我国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形成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品消费的习惯,加之我国另一药品销售终端——零售药店的自身发展水平有限、竞争层次较低,医院就一直占据着我国药品零售市场的垄断地位,并利用自己的主导优势,进行渠道和价格限制,抑制竞争对手发展;占压厂家和经销商资金,索要高额赞助费、折扣、回扣等;利用药品信息优势,给患者开大处方、滥用药、开贵重药等。同时,由于我国的药品定价机制、新药审批机制、药品招标机制、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存在着缺陷,造成了药品价格虚高,药品生产企业新药研发能力和积极性不高,“新药”主要是在原有药品基础上改头换面,药品招标制度实施效果不好、以次充好、假药泛滥等现象层出不穷。多种因素造成了我国医药市场混乱和异常,政府和人民群众都不满意。对于转轨变型时期中国医药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少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与许多着重研究医药卫生系统中的某个环节(例如制药企业、医院、药店或连锁药店等等)、某个方面(例如政府管制、药价虚高等等)的文献不同,本文从医药供应链的角度,把医药卫生市场中的有关组织和个人视作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博弈的整体,力图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对供应链中各不同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我国医药行业的诸多问题,主要根源于医药供应链构建不合理。其主要表现是:1、医药供应链交易费用过高,引发药品终端价格虚高;2、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医药市场失灵,制药企业偏向于给药品高定价,而药价越高越好销售;3、制药企业不愿在新药研发上投入,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药品分销上和将原有药品更换包装变为“新”药品上;4、与其他行业供应链相比,医药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缺乏利益共享机制,导致医药供应链参与各方利益分配失衡,参与各方协作性较差,整体绩效不高;5、与其他市场相比,医药市场终端存在着多种市场结构即垄断和完全竞争并存;6、由于消费者的医药消费习惯及医药供给方与医药需求方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制度的影响,导致消费者的医药消费具有很大的被动性、盲目性和制度安排性。针对医药供应链本身的特点以及我国医药体制改革与医药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本论文进行了大量的数据调查,运用博弈论、垄断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制度伦理学等理论工具,分析医药供应链出现畸形的机理,运用“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格和“新、旧价值曲线”对比来构成医药供应链的战略布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供应链发展与管理的政策建议。首先,论文对研究我国医药供应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文从医药行业的产品特性、行业主体特性、自身运行特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医药供应链相对于一般产业供应链的特殊性。并从我国政府对医药市场的管理观念、管理机制、管理办法和措施方面分析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政府管制特点,指出了研究我国医药供应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次,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医药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文分析了我国医药供应链中药厂、批发商、医院、药店、消费者的现状、运行模式、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和案例,分析了当前正在执行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药品定价机制、新药研发、审批机制、医院经济补偿机制等,指出了医药市场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具体表现。第三,论文对我国医药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文根据我国医药市场的分析资料,从经济学视角、制度伦理视角分析了我国医药供应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根源,论文提出了我国医药市场的混乱和异常现象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医药供应链畸形所致的这一基本观念,并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医药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第四,论文对我国医药供应链的发展进行了战略分析。论文对我国医药市场几项重要制度进行了点评,分析了我国医药供应链战略研究所面临的环境,并运用“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格和“新、旧价值曲线”对比方法,构建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战略布局,并预测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未来发展。最后,论文从政府观念、医药体制、制度设计、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医药供应链发展和管理的政策建议,旨在降低供应链中的垄断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打击权力寻租、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供应链运行效率,最终达到增加消费者福利,促进医药企业和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论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医药市场中政府、药厂、批发商、医院、药店、消费者的现状、问题、操作模式,并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分析。而以往我国对医药市场的研究主要针对供应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开展,未能从医药市场的整体上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因此难以系统地把握和解决我国医药体制的缺陷。第二:基于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医药市场的混乱和异常现象根本上是我国医药供应链畸形所致”这一基本观点,并重点从“三流合一”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医药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了大量的市场调查数据和文献数据进行说明和验证。以前我国的研究没有把医药市场的问题和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对医药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库存控制、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基本未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全方面来分析医药供应链。第三:运用博弈论、垄断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制度伦理学等对我国医药供应链畸形的原因从经济学视角、制度伦理视角和一般视角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我国现行医药卫生体制导致医药供应链畸形的必然性。第四、采用“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格和“新、旧价值曲线”对比图,运用蓝海战略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战略布局,并预测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未来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1 医药市场供应链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医药市场供应链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1.5 本论文结构及其创新点
  • 2. 我国医药市场的现状研究
  • 2.1 医药供应链的理论基础及其特殊性分析
  • 2.1.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2 医药供应链的特殊性分析
  • 2.2 医药供应链上游——制药企业的现状研究
  • 2.3 医药供应链中游——批发企业的现状研究
  • 2.4 医药供应链下游——医院的现状研究
  • 2.5 医药供应链下游——连锁药店的现状研究
  • 2.6 医药供应链终端——消费者的现状分析
  • 2.7 我国医药市场的总体概述
  • 3. 我国医药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研究
  • 3.1 我国医药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研究
  • 3.2 我国医药供应链问题的产生原因研究
  • 3.2.1 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框架及相关理论概述
  • 3.2.2 经济学视角下的相关理论分析
  • 3.2.3 制度伦理视角下的理论概述及相关分析
  • 3.2.4 一般视角下的医药供应链分析
  • 4. 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战略研究
  • 4.1 我国医药供应链相关制度点评
  • 4.2 我国医药供应链战略构建面临的环境分析
  • 4.3 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战略构建
  • 5. 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未来政策研究
  • 5.1 改革医药管理体制,优化制度设计
  • 5.2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医药行业集中度
  • 5.3 关于建立基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策略
  • 5.4 关于建立中国医药创新价值链策略
  • 5.5 减少医药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我国医药市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