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用于会阴外侧切口的临床研究

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用于会阴外侧切口的临床研究

一、会阴侧切口用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的临床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滕艳,潘静[1](2021)在《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美容缝合法对会阴侧切愈合以及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笔者医院行会阴侧切术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30,会阴外缝合技术)及观察组(n=30,皮下美容缝合法),统计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切口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美观满意度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例数、手术缝合时间、平均出血量、肿胀程度及线结反应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产妇VAS为(3.67±2.24)分,对照组为(5.12±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较对照组多,美观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美容缝合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中,切口愈合效果较佳,具有美观、操作简单、舒适等优点,值得推广。

洪艳华,马少群,何淑英,黄林梅,刘旭勤[2](2020)在《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伤口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伤口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某院自2018年11月~2019年3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共280例,从中随机选出12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各含会阴侧切、会阴1度裂、会阴2度裂伤20例,观察组接受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缝合,对照组接受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包埋法。通过对比上述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分级(VRS)及术后两组伤口愈合等级比较,以探讨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伤口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伤口疼痛级别低的例数少于观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甲级愈合率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会阴伤口采用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妇术后疼痛,同时有利于伤口愈合康复。

何慧玲,张海燕[3](2020)在《会阴侧切后改良皮内缝合结合外阴激光治疗的效果及护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会阴侧切后改良皮内缝合结合激光外阴整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在自然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产妇给予传统缝合方式进行缝合,观察组50例产妇给予改良皮内缝合结合激光外阴整形进行治疗。对两组产妇的手术一般情况、疼痛情况、手术美容效果、外观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缝合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缝合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疼痛硬结、切口感染、切口裂开与切口排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产妇对外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后改良皮内缝合结合激光外阴整形缝合操作简单、安全,能够有效促进切口恢复,有较高临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史雪萍,杨明,周丽仪,曾珠梅,罗江荷[4](2019)在《小角度会阴侧切对会阴侧切口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小角度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会阴侧切口撕裂伤、短期疼痛及愈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搜集初产妇分娩时采用小角度会阴侧切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18年5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 3软件对Ⅲ°、Ⅳ°撕裂伤发生率,短期疼痛发生率和切口甲级愈合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包括31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角度会阴侧切组(15°~30°)会阴Ⅲ°和Ⅳ°撕裂伤发生率与常规组(45°,会阴高度膨隆时60°~70°)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0. 20,95%CI(0. 13,0. 32),P<0. 05];小角度侧切组产后侧切口短期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OR=0. 25,95%CI(0. 21,0. 31),P<0. 05];小角度会阴侧切组产后侧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与常规组[OR=3. 20,95%CI(2. 40,4. 27),P<0. 05]。结论基于Meta分析结果,小角度会阴侧切不会增加会阴Ⅲ°、Ⅳ°撕裂伤的风险,可以降低产后侧切口短期疼痛发生率及提高侧切口甲级愈合率。鉴于纳入研究在数量及质量上的局限性,结论尚需更多临床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张玮[5](2018)在《初次阴道分娩的T行裂伤可吸收线缝合法与连续缝合法的应用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究初次阴道分娩的T行裂伤可吸收线缝合法与连续缝合法两种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经阴道分娩有T行裂伤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可吸收线缝合法)108例,对照组(皮内连续缝合法)92例,统计2组产妇产后切口出血量、疼痛程度、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情况,以及不同缝合方法缝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痛者达78%,对照组为21%,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显着轻于对照组。观察组少数产妇出血量10~50mL,未出现大出血患者,且平均缝合时间在17天左右。在伤口愈合程度方面,观察组会阴术后缝合愈合以甲级为主,愈合率高达94%,无丙级情况,均分别显着优于对照组;在产妇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平均活动时间(6.3±1.5)小时显着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8±0.5)天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可显着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产妇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使产妇住院时间减少,可确保产妇有充分的休息,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母乳喂哺率,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有着重要意义。

樊琼[6](2018)在《不同规格可吸收缝线对自然分娩会阴切口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影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不同规格可吸收缝线用于自然分娩会阴切口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效果,为会阴切口缝合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笔者医院自然分娩产妇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于局麻下行会阴切开生产,按照分娩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3-0#可吸收缝线缝合,研究组采用5-0#可吸收免打结双向锯齿缝线(Quill缝线)缝合。两组产妇均采用会阴切口皮下美容缝合法缝合。两组产妇术后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缝合术后6h、24h、48h、72h疼痛评分,术后3d、7d、14d的线结反应,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裂开、硬结、切口针眼痕迹、外观瘢痕)等,并比较两组产妇对会阴切口缝合美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会阴侧切口缝合术后研究组产妇6h、24h、48h、72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14d研究组产妇线结反应0度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线结反应Ⅲ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缝合外观美学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相同美容缝合方式时,选择5-0#可吸收免打结双向锯齿缝线(Quill缝线)缝合会阴切口可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及切口愈合效果,降低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率,提升产妇对缝合美学满意率。

向瑾[7](2018)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76例,分为参照组(85例)和探讨组(91例)。参照组产妇应用传统细线间断缝合拆线法,探讨组产妇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结果:探讨组产妇轻度疼痛率高于参照组,中度疼痛率低于参考组,重度疼痛率较参照组低。探讨组Ⅰ期切口愈合率较参照组高,两组Ⅲ期切口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会阴缝合中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可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并可提升Ⅰ期切口愈合率。

杜玲,肖文萍,黄仁英,刘桂荣,李娟[8](2017)在《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在会阴侧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分析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与传统术口缝合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300例经阴道会阴侧切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100例,甲组采用间断不拆线外缝法,乙组采用丝线外缝后拆除法,丙组采用可吸收线包埋法,分别观察三组产妇的术口感染率、缝合时间、术口异物感时间,住院时间及产妇满意度。结果甲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及各临床疗效指标(术口缝合时间、术口异物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乙组、丙组(P<0.05);乙组与丙组护理满意度及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P>0.05);甲组术口感染率与丙组比较(P<0.05),但甲组与乙组、乙组与丙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会阴术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能缩短缝合时间及术口异物感时间,且明显减少住院时间,产妇护理满意度较高,取得相对于传统会阴术口缝合法更显着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汪晓娟[9](2017)在《用可吸收缝合线对接受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进行会阴切口皮内缝合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分析用可吸收缝合线对接受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进行会阴切口皮内缝合的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进行阴道分娩并接受会阴侧切术的128例初产妇。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64例/组)。在两组产妇完成分娩后,采用3-0号可吸收缝合线对试验组产妇的会阴切口进行皮内缝合,采用2-0号肠线和4号丝线对对照组产妇的会阴切口进行皮内缝合。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缝合切口的用时、住院的时间、线头反应及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缝合切口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试验组产妇线头反应的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用可吸收缝合线对接受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进行会阴切口皮内缝合的效果显着,可降低其切口感染和线头反应的发生率,促进其切口的愈合,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此缝合方法可作为对接受会阴侧切术产妇进行会阴切口皮内缝合的首选方法。

李洁萍[10](2017)在《会阴侧切术及“T”形裂伤的缝合对伤口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会阴侧切是指在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7)剪开会阴,以避免产妇会阴严重撕裂,保护盆底肌肉。本文对临床上常用的会阴侧切缝合方法、会阴自然裂伤缝合方法、会阴侧切术后"T"形裂伤的缝合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初步论述了临床中应采取何种缝合方法更有利于创口的愈合。

二、会阴侧切口用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的临床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阴侧切口用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缝合前:
        1.3.2 缝合方法:
        1.3.3 术后处理:
    1.4 观察指标
        1.4.1 对比两组产妇平均出血量、手术缝合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7]:
        1.4.2 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第3天伤口肿胀程度:
        1.4.3 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第3天线结反应[8]:
        1.4.4 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
        1.4.5 对比两组产妇伤口愈合情况[9]:
        1.4.6 对比两组产妇的美观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平均出血量、手术缝合时间及感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产妇术后第3天伤口肿胀程度比较:
    2.3 两组术后第3天产妇线结反应比较:
    2.4 两组产妇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比较:
    2.5 两组产妇伤口愈合情况及美观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2)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伤口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缝合方法
        1.2.1 观察组
        1.2.2 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分级
    2.2 两组伤口愈合等级比较
3 讨论

(3)会阴侧切后改良皮内缝合结合外阴激光治疗的效果及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1.2.2观察组:
        1.2.3 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美容效果比较:
    2.5 两组术后外观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4)小角度会阴侧切对会阴侧切口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资料提取
    1.4 质量评价
    1.5 数据提取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会阴侧切角度对会阴Ⅲ°或Ⅳ°撕裂伤发生率的影响
        2.3.2 会阴侧切角度对产后侧切口短期疼痛的影响
        2.3.2. 1 疼痛六级行为评分法
        2.3.2. 2 按照产妇的主观感受及疼痛所致被动体位程度的评分法
        2.3.2. 3 其他疼痛评分法
        2.3.3 会阴侧切角度对侧切口甲级愈合率的影响
        2.3.3. 1 基线资料的可比性明确
        2.3.3. 2 基线资料的可比性不明确
    2.4 灵敏度分析
3 讨论
    3.1 小角度会阴侧切不会增加会阴Ⅲ°或Ⅳ°撕裂伤的发生率
    3.2 小角度会阴侧切可以降低产后1~3 d侧切口疼痛的发生率
    3.3 小角度会阴侧切可以提高产后侧切口的甲级愈合率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5)初次阴道分娩的T行裂伤可吸收线缝合法与连续缝合法的应用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会阴侧切法
        1.2.2 改良式缝合法[7]和皮内连续缝合法[8]
        1.2.3 术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缝合法术后会阴伤口疼痛情况比较
    2.2 两组切口出血量、缝合时间比较
    2.3 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2.4 术后活动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6)不同规格可吸收缝线对自然分娩会阴切口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影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会阴侧切:
        1.2.2 会阴切口皮下缝合: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评分:
        1.3.2 线结反应评级:
        1.3.3 切口愈合等级评级:
        1.3.4 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
        1.3.5 切口愈合外观美学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2.2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段线结反应情况比较:
    2.3 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2.4 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5 两组产妇切口愈合外观美学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7)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8)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在会阴侧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三组产妇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
3 讨论

(9)用可吸收缝合线对接受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进行会阴切口皮内缝合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缝合切口的用时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产妇线头反应的发生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10)会阴侧切术及“T”形裂伤的缝合对伤口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会阴侧切术及缝合方法
    1.1 会阴侧切术
    1.2 缝线选择
    1.3 缝合方法
        1.3.1 传统缝合方法
        1.3.2 会阴切开缝合方法改进
        1.3.2. 1 医用可吸收缝线:
        1.3.2. 2 一根线头缝合会阴法:
        1.3.2. 3 改良连续缝合法:
2 会阴侧切术后“T”形裂伤及缝合方法
    2.1 切口处理
    2.2“T”形裂伤的处理
3 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
4 小结

四、会阴侧切口用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的临床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 滕艳,潘静.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1)
  • [2]可吸收缝线间断外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伤口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J]. 洪艳华,马少群,何淑英,黄林梅,刘旭勤.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11)
  • [3]会阴侧切后改良皮内缝合结合外阴激光治疗的效果及护理研究[J]. 何慧玲,张海燕.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2)
  • [4]小角度会阴侧切对会阴侧切口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 史雪萍,杨明,周丽仪,曾珠梅,罗江荷. 中国妇幼保健, 2019(16)
  • [5]初次阴道分娩的T行裂伤可吸收线缝合法与连续缝合法的应用对比[J]. 张玮.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6]不同规格可吸收缝线对自然分娩会阴切口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影响对比研究[J]. 樊琼. 中国美容医学, 2018(10)
  • [7]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J]. 向瑾. 中国社区医师, 2018(26)
  • [8]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在会阴侧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杜玲,肖文萍,黄仁英,刘桂荣,李娟. 现代医院, 2017(12)
  • [9]用可吸收缝合线对接受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进行会阴切口皮内缝合的效果观察[J]. 汪晓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7(24)
  • [10]会阴侧切术及“T”形裂伤的缝合对伤口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洁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08)

标签:;  ;  ;  ;  

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用于会阴外侧切口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