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安东省长指出抓住重点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李在军[1](2017)在《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资本循环逻辑视域下的审视》文中认为从广义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不均衡地理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中的普遍规律。有关不均衡发展的研究已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中广泛兴起,不均衡发展如今无疑是一个略显“陈旧”的研究问题。但诚如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一切皆流,万物常新。”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无论社会事实还是知识体系都再不断地更新,因此,看似“陈旧”的话题也会因其复杂性或条件的变动性而焕发出新的理论光芒。伴随1960年代不均衡地理发展在不同尺度的生动凸显及马克思研究的普遍复苏,以哈维、史密斯等左翼思想家在空间生产视域下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开创了辩证唯物的不均衡地理发展理论,发现不均衡地理已上升至资本主义存在和运行的结构性条件,成为资本积累及其空间生产的具体前提和结果。具体来讲,作为前提,不均衡地理发展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一种空间机制,为资本循环提供空间基础。作为结果,它是资本生产分工与地理空间交互作用的后果,呈现出层次性和梯度式的空间图景。此外,不均衡地理发展是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均衡与分异矛盾运动的统一,呈现出一种动态演变特征,它在资本以更高利润为行动目标的时空运动下得以不断地生成与破碎。长期来看,不均衡地理发展是地理差异“形成—打破—再形成”的动态交替过程,呈现出“差异减小—差异增大—差异再减小—差异再增大”的周期辩证运动。随着新自由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资本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地,诚然,中国也不例外地被卷入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伴随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资本逻辑借助市场化、全球化及分权化逐渐成为型塑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形态表现出新形式和新内容。为此,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假设资本积累的形态演变与不均衡地理表现形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对称性,且恰是由于不同资本形态的空间转换与历史演替引发了不均衡地理的周期变动。结合生产要素的构成与资本形态的历史演变,将资本主要划分为包括自然和物质形态的资源资本,依托于物质形态的产业资本,及流通后创新而形成的知识资本。基于此,构建资本积累视域下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框架。籍此,基于资本历史形态演变从资源基础、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方面论证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特征,并以资本再生产视角进行审视,这旨在说明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同资本积累内生的地理差异策略是一致的,并非暗指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全然是资本逻辑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论文共分为八章。其中,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基于对中国区域经济问题与化解的分析提出资本积累的研究视角,并界定了研究对象,梳理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第二章,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本章主要回溯了不均衡地理发展理论的提出、演变及其辩证法的形成,并对有关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寻求有借鉴价值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章,资本逻辑视域下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框架。本章在论述资本逻辑对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具体影响路径下,构建基于资本循环的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研究框架。第四章,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资源基础。本章通过选取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方面的相关指标,描述东-中和东-西地区生产要素的差异变化特征,以说明生产要素空间分布的历史非均衡性。第五章,中国区域产业资本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以工业企业总产值、工业企业内部产业划分,及工业综合发展水平来表征产业资本生产形态,分析其地区间差异变动特征,以说明产业生产主导下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异化强化特征。第六章,中国区域知识资本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以创新投入产出的单指标,及创新综合发展系统表征知识资本形态,对其地区间差异变动特征进行分析,以说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再分化作用。第七章,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特征与机理分析。本章对前述产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的差异变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识别不同生产要素对地区工业综合发展差异和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作用,并利用PVAR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工业综合发展差异及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交互影响,最后归纳总结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形成机制。第八章,结论与讨论。说明论文研究的不足及可能的创新点,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展望。综上所述,从“资源基础—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演变路径来看,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时序来看,区域产业生产和科技创新差异具有时空交错性,二者的差异变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呈交替地波动上升或下降变化;从形式来看,中国区域间差异逐渐由低层次的生产领域内化为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层面。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总体上对不同分位点上的工业综合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均起到正向影响,但其综合效应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PVAR模型显示中国区域差异基于“资源基础—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演变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存在自我强化和循环累积效应,即经济差异、产业发展差异及科技创新差异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和交互作用,三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否定,而表现为一种相互依赖且递增式的正向累积效应。因此,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形成机制是在生产要素空间分布的历史非均衡性基础上,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生产通过地方化和城市化经济现象对产业地理分工格局的第一次异化强化作用,技术创新对不均衡地理发展格局的第二次再分化效应,及其综合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演变契合了资本循环逻辑过程中的差异再造机制,服务于维系资本流通与积累所需的地理空间差异。在此意义上,不均衡地理发展是结构性的,它既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也是社会再生产出的一种空间结构。
谢忠强[2](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认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杨华[3](2013)在《西咸新区发展定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了发展西部落后地区的伟大规划,同时也是关乎现代化基本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与否的时代壮举。西咸新区的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安、咸阳乃至陕西人民的一件大事。这882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是西安与咸阳人民最珍贵的资源,它可能是陕西能拿出来的最后一块完整的土地。因此,西咸新区的发展定位必须认真讨论,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对该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需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分析,最重要的是对新区的发展方向做出明确的定位,让这块土地发挥最大的作用。本文从西部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述,分别从文化理论、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新区当下发展定位的不足,分析了新区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路径选择,最后以“文化城市”作为新区的发展方向,为经济困窘但文化富有的西咸地区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强调了在西部开发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对文化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应全面提高,使经济和文化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在整个西咸新区的建设过程中,不但经济要大发展,更重要的是文化力量的觉醒,使其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力量。
张晓娇[4](2011)在《西部大开发以来关中区域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研究是国际学术界近30年来逐渐衍生的新兴学科或跨学科研究领域。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化研究的先驱学者主要是在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及比较政治学等边缘学科中从事研究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学者,其中又以美国学者为主。70年代以后,现代化研究才逐渐开始向历史学、人类学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扩展,参与研究的学者也扩及到拉美、东亚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随之,现代化研究日益成为各国学者普遍参与的热门学术领域。关中地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部,都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关中地区在史前文化、文化遗存的内涵与档次、政治文化、社区类型和现代化类型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区域。然而,关于关中区域现代化的研究仍然是凤毛麟角。所以,关中区域现代化研究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亟待探讨的论题。关中在百年历史上出现过三次振兴,即国民政府开发大西北、新中国“一五”、“三线建设”。这三次振兴为关中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但真正激发大关中经济潜力的却是最近10年来的西部大开发。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开始,从中央到陕西省地方政府都把关中地区的发展作为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现代化战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区域。现如今,珠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地区与京冀唐地区三大地区在快速发展,关中也在大踏步前进,虽然目前未能赶上它们的发展水平,但与其自身相比,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这10年中,关中地区的发展一方面方面表现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上;一方面表现在政治方面、文化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变迁上。论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概念界定。本章从对现代化概念的界定开始,对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进行简单回顾,接着对区域现代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最后落脚点放在关中区域现代化研究的时间与地域范畴上。第三章是1999—2009年关中区域现代化发展状况。主要研究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即1999—2009年关中现代化发展历程。文章首先对这一阶段关中现代化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了全面分析,其次对这一时期关中地区现代化的构成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以说明关中地区现代化要素的增长。其中有经济结构中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有社会结构中的每千人医生数、教育状况及城市化率。并且对关中地区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的现代化实现程度进行了评估。最后是对难以量化的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求能够较全面的反映西部大开发以来关中区域现代化的发展。第四章是关中区域现代化发展的特点、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这一章针对上一章节数据的反应情况,总结了这一阶段关中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特点,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挖掘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五章是关中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董建锴[5](2010)在《陕西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是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题。陕西属于欠发达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起步阶段,科学确定其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现有的工业化理论和实践,为陕西工业化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并启示我们应在遵循工业化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陕西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约束条件,包括其特有的发展历史、产业基础、资源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等,提出符合陕西实际的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与现代化总体战略相适应、依托比较优势、重视技术进步、着眼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协调的要求,把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城镇化发展战略作为全面推进陕西工业化的重点,从推进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城乡统筹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设计陕西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揭示陕西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思维。
王锋[6](2005)在《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西部小城镇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现意义。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之后,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重点。而西部小城镇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教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等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完成;而且,西部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结合点,其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从理论研究看,加强对西部小城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西部小城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发展现状看,针对西部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其发展,不断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档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立足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根据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一般理论,借鉴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重点运用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到2020 年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着重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剖析西部小城镇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八章。总体框架是:第一、二章是有关概念和理论铺垫部分。第三、四章主要分析和总结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主要预测了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讨论了小城镇发展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八章是对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变为城镇,传统价值观念变为现代价值观念的动态过程和综合现象。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建制镇,具体包括县城镇和除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不包括农村集镇。 第二,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对西部小城镇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国外小城镇建设,在重视小城镇规划和发展小城镇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
刘玉萍[7](2003)在《陕西省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发展环保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以规范和加速陕西省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为目的,对环保产业的涵义、范围的界定、分类及特点等重要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阐述了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对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调查研究,对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陕西省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陕西省省情的环保产业发展框架,同时对陕西省环保产业存在的若干重要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李青松[8](2003)在《共和国退耕还林》文中研究表明 比三峡工程还大的工程"树上山,粮下川。"——这是朱镕基总理的一句名言。1999年至今,"退耕还林"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猎猎飘扬。退耕还林工期10年,总投资3400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这是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的一件大事,是土地改革后土地利用方式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退耕还林的倡导者和有力的推动者正是国务院总
刘书良,陈家忠,宫永德[9](2002)在《杨凌效应——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启示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言作为最有理由被称为机会的机会,或者仅仅是打开的第一扇门,杨凌成为当代中国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第一块试验田;同时,杨凌也成了中国经济决战21世纪的主战场之一。对于中国来说,当9亿农民
宋超智[10](2002)在《全面推进“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文中认为
二、程安东省长指出抓住重点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程安东省长指出抓住重点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资本循环逻辑视域下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维不均衡地理发展 |
1.1.2 新自由主义背景下中国不均衡的空间生产 |
1.1.3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不均衡发展的新形式 |
1.1.4 “一带一路”的空间生产实践 |
1.2 问题提出 |
1.2.1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
1.2.2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化解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对象划分 |
1.4.2 数据来源说明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检索法 |
1.5.2 理论分析归纳法 |
1.5.3 数理统计分析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不均衡地理发展概念 |
2.2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理论缘起 |
2.3 理论溯源 |
2.3.1 资本积累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2.3.2 卢森堡的资本积累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2.3.3 列宁帝国主义论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2.3.4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不均衡地理发展 |
2.4 空间生产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2.4.1 空间的历史 |
2.4.2 空间的商品化 |
2.4.3 空间生产的提出 |
2.4.4 当代资本积累的空间生产 |
2.5 不均衡地理发展辩证法的形成 |
2.5.1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
2.5.2 不均衡地理发展的辩证统一 |
2.6 资本逻辑作用下不均衡地理发展理论形成的概述 |
2.7 国内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相关研究 |
2.7.1 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多尺度研究 |
2.7.2 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形成机制 |
第3章 资本积累循环视域下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框架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产品周期理论 |
3.1.2 梯度推移理论 |
3.1.3 经济空间分异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 |
3.2 资本积累逻辑作用下不均衡地理形成路径 |
3.2.1 资本积累的“三循环”理论 |
3.2.2 资本积累的“跷跷板”运动理论 |
3.2.3 不均衡地理差异化与均等化过程的辩证统一 |
3.3 资本循环视域下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框架 |
第4章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资源基础 |
4.1 资源的含义 |
4.2 资本生产的资源前提 |
4.3 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PDI指数) |
4.4 中国自然资源优势度的差异状况 |
4.5 中国社会经济资源的差异变动 |
4.5.1 人口资源的差异 |
4.5.2 初始投资的差异 |
4.5.3 储蓄率的差异变动 |
4.5.4 区域政策实施的差异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区域产业资本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 |
5.1 资本分工与不均衡地理发展 |
5.1.1 资本分工与劳动分工的一致性 |
5.1.2 资本分工对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影响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区域工业产业资本发展差异的时空变化 |
5.3.1 工业企业非国有化发展程度日益提高 |
5.3.2 工业总体资本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 |
5.3.3 国有化工业资本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 |
5.3.4 非国有化工业资本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 |
5.4 工业产业内部各产业资本生产差异均先增后降 |
5.5 地区工业资本生产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 |
5.5.1 工业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5.5.2 工业资本生产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 |
5.6 中国区域工业资本生产差异缩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6.1 区域发展战略绩效的显现 |
5.6.2 产业转移的推进 |
5.6.3 外商投资的增加 |
5.6.4 基础设施的完善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区域知识资本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 |
6.1 科技创新对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影响 |
6.2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数据选取与来源 |
6.3 地区经费投入强度差异的时空演变 |
6.3.1 经费投入强度差异呈先平稳后抬升变化 |
6.3.2 经费投入强度自东向西不断减弱 |
6.4 地区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差异的时空演变 |
6.4.1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差异不断扩大 |
6.4.2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由东向西不断减弱 |
6.5 地区研发产出差异的时空演变 |
6.5.1 区域专利申请量差异的时间变化 |
6.5.2 专利申请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
6.6 地区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差异的时空特征 |
6.6.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6.2 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差异持续分化 |
6.6.3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差异日益扩大 |
6.6.4 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差异波动递减 |
6.6.5 科技创新扩散能力差异波动上升 |
6.6.6 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差异持续扩大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特征与机理分析 |
7.1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的时空交错演变特征 |
7.2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的要素驱动特征 |
7.2.1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
7.2.2 区域工业综合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演变的响应特征 |
7.3.1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
7.3.2 经济差异对工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差异的响应分析 |
7.4 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景观的形成机理 |
7.4.1 自然资源地理分布差异与社会经济要素历史非均衡的分化机制 |
7.4.2 产业生产作用下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异化强化机制 |
7.4.3 知识经济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再分化机制 |
7.4.4 “资源基础—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循环因果作用机制 |
7.5 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3)西咸新区发展定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背景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西咸新区概述 |
2.1 总体概述 |
2.2 设立过程 |
2.2.1 萌芽阶段 |
2.2.2 蓄势阶段 |
2.2.3 加速阶段 |
3 西咸新区的发展误区 |
3.1 陕西省关于西咸新区的定位 |
3.2 关于西咸新区的产业结构 |
3.2.1 产业结构 |
3.2.2 西咸新区的产业结构 |
3.2.3 促进开发区协调合作 |
3.2.4 开发和完善城市功能 |
3.3 关于西咸新区的文化产业 |
3.3.1 文化产业获得政策机遇 |
3.3.2 加快西咸文化产业发展 |
3.3.3 依托大西北,做大旅游业 |
3.4 关于西咸新区的教育产业 |
3.4.1 发展教育业是五大新城共同的使命 |
3.4.2 着重人文科学建设 |
4 西咸新区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路径选择 |
4.1 时代特征 |
4.1.1 经济全球化 |
4.1.2 经济迅猛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以质量为中心 |
4.1.4 西部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
4.2 路径选择 |
4.2.1 更新发展观念(认识方面) |
4.2.2 理顺管理体制(体制方面) |
4.2.3 优化产业布局(产业规划方面) |
4.2.4 着眼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方面) |
5 西咸新区的发展目标 |
5.1 建设文化城市 |
5.1.1 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的定义 |
5.1.2 发挥文化的经济效应 |
5.1.3 培育城市文化精神 |
5.2 打造西北文化之都 |
5.2.1 建设西北文化之都的设想 |
5.2.2 建设文化之都的软肋 |
5.2.3 解决办法 |
5.3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
5.3.1 强化市民的文化内涵 |
5.3.2 增强居民休闲意识 |
5.3.3 提高景观文化水准 |
5.3.4 提升产业结构的文化层次和产品的文化含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西部大开发以来关中区域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 |
2.1 现代化 |
2.1.1 现代化概念 |
2.1.2 现代化理论 |
2.1.3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 |
2.2 区域现代化 |
2.2.1 区域现代化概念 |
2.2.2 中国区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2.2.3 中国区域现代化发展状况 |
2.3 关中区域现代化 |
2.3.1 时间范畴 |
2.3.2 地域范畴 |
第3章 1999—2009年关中区域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
3.1 发展背景分析 |
3.1.1 国际背景 |
3.1.2 国内背景 |
3.2 发展状况描述 |
3.2.1 经济结构 |
3.2.2 社会结构 |
3.3 关中地区1999—2009年现代化进程评析 |
3.3.1 关中地区现代化实现程度 |
3.3.2 关中地区现代化进程评价 |
3.4 定性分析 |
3.4.1 政治方面 |
3.4.2 文化方面 |
3.4.3 生活方式变迁 |
第4章 关中区域现代化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分析 |
4.1 特点 |
4.1.1 在摸索中实践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
4.1.2 关中现代化已处于起飞阶段 |
4.1.3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
4.2 关中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产业规模小、集群化程度低制约着关中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
4.2.2 关中城市群体系不完善制约着关中区域经济的整体活力 |
4.2.3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制约着关中经济区整体合力的形成 |
4.2.4 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制约着关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4.3 原因分析 |
4.3.1 关中地区深居我国内陆,影响其经济发展 |
4.3.2 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短缺的水资源是该地区发展的瓶颈 |
4.3.3 小农经济基础根深蒂固,影响了该地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
4.3.4 各城市之间发展差距拉大,影响关中城镇一体化进程 |
4.4 对策分析 |
4.4.1 依托主导产业加快结构优化,通过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
4.4.2 依托骨干企业促进集群化发展,通过规模扩张增强带动力 |
4.4.3 依托产业园区加强分工协作,通过机制创新提高发展活力 |
4.4.4 加快关中城市群规划建设,为关中发展提供支撑 |
4.4.5 努力破解缺水制约,为关中率先发展提供持续保障能力 |
第5章 关中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启示及展望 |
5.1 启示 |
5.1.1 一个地区或区域可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
5.1.2 以城市经济带(圈)为增长极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
5.1.3 城乡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区域现代化的保证 |
5.1.4 政府的正确决策是区域现代化的关键 |
5.1.5 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是保证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
5.2 展望 |
5.2.1 进一步做好民生工程 |
5.2.2 加快城市群建设,进一步发挥城市群的集约效应 |
5.5.3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带动关中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
5.2.4 逐步实现一体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陕西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工业化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西方经济学关于工业化理论的综述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研究综述 |
2.4 工业化理论研究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三章 陕西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陕西工业化发展历程及特征 |
3.1.1 陕西工业化发展历程 |
3.1.2 陕西工业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
3.2 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3.2.1 工业化的基本评价理论 |
3.2.2 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陕西工业化现状的评估与分析 |
3.3.1 陕西工业化现状的量化评估 |
3.3.2 陕西工业化所处阶段分析 |
3.3.3 现阶段陕西工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工业化战略的国际经验及国内案例分析 |
4.1 工业化战略的国际经验 |
4.1.1 英美等率先发展式工业化战略及特点 |
4.1.2 德日等赶超发展式工业化战略及特点 |
4.1.3 前苏联中央计划式工业化战略及特点 |
4.1.4 东亚等新兴式工业化战略及特点 |
4.2 工业化战略的国内案例 |
4.2.1 江苏省工业化战略案例分析 |
4.2.2 吉林省工业化战略案例分析 |
4.2.3 甘肃工业化战略案例分析 |
4.3 国内外工业化战略对陕西工业化发展的启示 |
4.3.1 工业化战略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区域条件及基础 |
4.3.2 工业化路径选择的主要模式 |
第五章 陕西工业化的条件及特殊性分析 |
5.1 陕西工业化条件的分析 |
5.1.1 自然资源条件 |
5.1.2 工业基础条件 |
5.1.3 科技资源条件 |
5.1.4 劳动力资源条件 |
5.2 陕西工业化劣势的分析 |
5.2.1 对外开放区位条件较差 |
5.2.2 工业结构组织不合理 |
5.2.3 工业产品竞争力不足 |
5.2.4 工业发展基础薄弱 |
5.2.5 制度环境的制约性因素 |
5.3 新时期陕西工业化的特殊性分析 |
5.3.1 工业化目标的特殊性 |
5.3.2 工业化条件的特殊性 |
5.3.3 工业化内容的特殊性 |
第六章 现阶段陕西工业化的战略构想及举措 |
6.1 现阶段陕西工业化的战略思想及基本原则 |
6.1.1 陕西工业化的战略思想 |
6.1.2 陕西工业化的基本原则 |
6.2 现阶段陕西工业化的战略思路 |
6.3 现阶段推进陕西工业化的战略举措 |
6.3.1 工业化视角下的区域发展战略 |
6.3.2 工业化视角下的产业发展战略 |
6.3.3 工业化视角下的对外开放战略 |
6.3.4 工业化视角下的科技发展战略 |
6.3.5 工业化视角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
第七章 陕西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对策研究 |
7.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
7.1.1 陕西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思路 |
7.1.2 陕西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保障措施 |
7.2 实施产业集聚战略集中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
7.2.1 陕西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
7.2.2 陕西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
7.3 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推进县域工业化 |
7.3.1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分析 |
7.3.2 陕西各类型县域工业化发展战略 |
7.4 实施创新战略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
7.4.1 陕西建设创新科技统筹基地的目标 |
7.4.2 陕西建设创新科技统筹基地的实施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6)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和小城镇的概念及有关理论界定 |
2.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 |
2.1.1 城市、城镇与小城镇的内涵 |
2.1.2 城市和城镇划分指标与分类 |
2.2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3 城镇化的特征与指标界定 |
2.4 城市、城镇、乡村的互动关系 |
2.5 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配套关系 |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际经验 |
3.1 世界城镇化的特点与趋势 |
3.2 世界一些国家小城镇的发展 |
3.2.1 美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
3.2.2 英国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
3.2.3 德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 |
3.2.4 日本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发展 |
3.3 国外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及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
第四章 小城镇发展的国内经验 |
4.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和现状 |
4.1.1 我国城镇化的历程 |
4.1.2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
4.2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
4.2.1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4.2.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作用 |
4.2.3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启示 |
第五章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1 西部地区城镇化历程 |
5.1.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2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类型 |
5.2.1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
5.2.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类型 |
5.3 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
5.3.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环境 |
5.3.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多元化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小城镇 |
5.3.3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分析 |
5.4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
5.4.1 计算方法 |
5.4.2 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和水平预测 |
5.5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分区 |
5.5.1 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规模 |
5.5.2 西部小城镇建设分区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
6.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6.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
6.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
6.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西部地区的具体思路 |
6.2.1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 |
6.2.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建设的具体思路 |
6.3 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政策分析 |
6.3.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
6.3.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成效 |
6.3.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的主要不足 |
6.4 对退耕还林的政策分析 |
6.4.1 退耕还林政策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6.4.2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成效 |
6.4.3 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不足 |
6.5 对生态移民的政策分析 |
6.5.1 生态移民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
6.5.2 生态移民的主要做法 |
6.5.3 几种典型的生态移民 |
6.5.4 生态移民对生态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 |
6.5.5 生态移民政策的不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 发展小城镇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
6.6.1 对生态环境建设三种措施的比较及思路调整 |
6.6.2 小城镇发展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
6.6.3 退耕还林还草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
6.6.4 生态移民应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 |
第七章 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
7.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7.1.1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7.1.2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国农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
7.2 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
7.2.1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偏差 |
7.2.2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促进西部二三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 |
7.2.3 发展小城镇能有效吸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 |
7.2.4 发展小城镇可以降低西部城镇化成本 |
7.2.5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7.2.6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民族团结 |
7.2.7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与特色农业发展 |
7.2.8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西部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
第八章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研究 |
8.1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制度 |
8.1.1 农村土地制度 |
8.1.2 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
8.2 小城镇户籍制度 |
8.2.1 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演变和管理现状 |
8.2.2 西部地区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
8.3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
8.3.1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
8.3.2 西部地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
8.4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
8.4.1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 |
8.4.2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陕西省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课题的产生 |
1.2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
第二章 环保产业概论及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
2.1 环保产业概述 |
2.2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
2.3 国外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过程 |
3.2 陕西省环保产业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的研究 |
4.1 陕西省经济发展及环境状况 |
4.2 环保产业在陕西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
4.3 国内外重大政策对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 |
4.4 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框架 |
4.5 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程安东省长指出抓住重点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地理发展的演变特征—资本循环逻辑视域下的审视[D]. 李在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2]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3]西咸新区发展定位问题研究[D]. 杨华.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8)
- [4]西部大开发以来关中区域现代化研究[D]. 张晓娇.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 [5]陕西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 董建锴. 吉林大学, 2010(08)
- [6]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7]陕西省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D]. 刘玉萍. 长安大学, 2003(04)
- [8]共和国退耕还林[J]. 李青松. 报告文学, 2003(03)
- [9]杨凌效应——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启示录[J]. 刘书良,陈家忠,宫永德. 今日科苑, 2002(07)
- [10]全面推进“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J]. 宋超智. 中国测绘,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