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名录(论文文献综述)
唐永伟,唐将伟,熊建华[1](2021)在《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与内生逻辑——基于武汉市282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Python技术获取武汉市2 82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通过ArcGIS来测度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揭示其内在生成逻辑。研究发现:①从静态来看,武汉市创新空间格局整体表现为"一核三轴多中心";城市创新活动主体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且兼具行业集聚性;创新活动空间组织呈"多层次、网络化、特色化"。②从动态来看,创新空间格局表现出基于竞租能力差异的圈层式衍生特征;创新主体培育呈现出与国家政策同步进阶发展的特性;创新空间组织呈"分散—集聚—极化—扩散"的演变态势。③从内在生成逻辑来看,"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创新活动分工带动创新主体多元化集群发展、创新要素需求敏感性和差异化加速创新活动空间重构是城市创新空间时空演进的内在生成逻辑。政府应当准确把握城市创新空间发展新态势,加快创新要素和服务的空间定向精准投放与营造,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组织和集聚,加快城市创新发展步伐。
闯家梁[2](2020)在《网络嵌入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集群作为特定区域内企业聚集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合作网络产生的协同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的竞争力水平,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力量,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助于调整我国传统产业结构,提高行业附加值,增加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产业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企业、高校、中介及其他各种机构形成集群内部的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都嵌入在集群网络之中,从网络嵌入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为集群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氛围,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高集群创新能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嵌入性理论、吸收能力等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基于Citespace从知识图谱视角对产业集群创新进行了研究。随后阐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汇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通过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模型,刻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度,从以上三个角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重点探讨了网络嵌入性的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两个视角对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吸收能力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在此理论假设基础上,选择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方式,历时六个月,对南京398家企业进行调研,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检验了假设。得出网络嵌入性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四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均正向影响集群创新,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正向影响集群创新,并在网络嵌入性与集群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孙文秀[3](2020)在《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文中指出新技术革命下的创新驱动引领全球经济社会进入新时期,创新成为城市谋求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经济、人才和空间成为主导城市转型与竞争的关键所在。以创新型城市杭州为例,论文系统构建了城市产业、人口、空间分析框架,并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现状比对以及规划政策梳理,深入研究剖析了杭州城市内部产业经济、社会人口及空间形态的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最终,论文形成以下结论:(1)创新驱动杭州城市经济产业在结构体系和空间布局上发生分化。伴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实现由工业型主导向服务型经济形态转型升级。创新经济中,金融商务产业空间迅速成长,呈现一主多副、层级化分布特点。信息软件产业空间爆发式蔓延增长,显现多中心、网络化布局特征。研发文创产业空间仍有待发展,表现为“极核-散点”布局结构。(2)创新驱动杭州城市社会人口在阶层结构和空间组织上发生分异。伴随着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创新和服务阶层不断扩增,而传统劳工阶层陷入塌缩。与此同时,人口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中心-边缘”格局转变,高学历人才以重要创新产业区为核心多中心、廊道式连绵布局。此外,杭州创新人才在社会属性、就业居住、精神价值及工作生活追求等方面也表现出自有的特征和需求。(3)创新驱动杭州实现产业分化和人口分异的同时,也推动城市空间组织发生变革。杭州城市空间不断转型重构过程中,格局结构显现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向多元化、网络化完善,用地空间有序扩张、多元融合。与此同时,城市内部也涌现大量以科学城、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为代表的创新空间形式,这类空间承载新技术要素、创新产业和人才,从而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龚嘉佳[4](2020)在《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国家战略,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城市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创新战略必须找到空间载体,这种空间载体就是城市创新空间。因此城市创新空间是建设创新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城市创新空间的生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多角色共同参与的过程。正确认识城市创新空间以及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探索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下,对城市创新空间生产起关键作用的角色,能够为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政策制定、规划设计以及城市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此目的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创新概念的缘起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创新活动分布、空间创新体系、空间创新能力评价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城市创新空间相关的研究,认为城市创新空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体系,对创新空间的认识较为片面。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内在相关的演化理论、复杂性理论、空间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批判性吸收,建立城市创新空间的系统性和空间性的全面认识。城市创新空间的系统性体现在知识系统、创新系统和形式系统上,分别表征创新空间系统的基础、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性体现在空间的两大特性:空间的演化性和空间在地理、社会和历史方面的辩证统一。通过类比的方式,将生物演化机制应用到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研究中,以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根特市创新空间为案例,建构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的框架,认为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的内核是创新群体的演化,城市创新空间在三个层次,即感知的空间、实际的空间和构想的空间中回溯式发展,构想的空间对演化的驱动力最强,从而带动其他两个层次的变化。本文根据这个框架对杭州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是构想空间先行,感知的空间、实际的空间与构想的空间循环改变的过程,政府和其他创新群体不是管制和服从管制或者反抗管制的关系,而是横向协同演化的,他们必须通过竞争和合作才能实现创新空间的生产。本文发现创新空间演化具有惯性,政府群体在创新空间的分布上起到决定性作用,主导企业直接影响创新空间演化的方式和过程,外部环境影响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本文为认识城市创新空间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视角,并通过多学科融合解释了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是城市创新空间研究的补充。
单辉[5](2020)在《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基于在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燃料,也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动力源泉,这一点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发展新常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技术进步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激励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是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支持企业创新活动,政策实施效果究竟如何?成为了决策者与公众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2014-2018年在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分析了这种效应在不同股权集中度与生命周期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都可以显着地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且政府补助的激励效果优于研发加计扣除的激励效果,政府补助每增加1%,将带动企业创新投入增加0.08%,而研发加计扣除额每增加1%,只能带动企业创新投入增加0.01%;第二,政府补助对成长期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比成熟期更强,而研发加计扣除对成熟期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比成长期更强;第三,政府补助和研发加计扣除的激励效果与企业股权分散程度成正比,即股权越分散,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的激励效果就越强。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提高政府直接资助效率;第二,重视政府间接资助手段;第三,共享政府资助信息;第四,实施差异化资助政策;第五,完善科技评估与评审体制。
周丹妮[6](2020)在《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正冲击着世界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位置,并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前些年中越经济关系中“贸易热、投资冷”的状况有所不同,2018年中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促使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越南面临着“双重劣势”与中高级别的国家风险。如何应对来自越南当地的制度压力,成为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例,试图发掘东道国制度压力对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其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机制,并将基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的相关研究,探索不同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直接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的制度压力各自产生何种影响;(2)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3)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二者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者什么角色;(4)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有何区别,高层管理者的威权型领导风格和服务型领导风格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四家不同行业的在越中国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理论阐述、案例数据和模型构建三者相互印证的分析思路,探究了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其中强制压力起负向影响作用;规范压力、模仿压力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从而初步论证了本研究构思的合理性。其次,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展开理论探讨与分层剖析,结合在越南实地企业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探索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初始假设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阐述,揭示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自主权→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36个理论假设。随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验证理论假设的问卷与量表设计过程,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CITC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调研问卷进行修正和净化,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然后,本研究进行正式调研,从所搜集的有效问卷中筛选、整合出257家企业样本,在检验结构效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归纳出研究的理论贡献,提炼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策略,并在汇报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道国制度压力分为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三种类型,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强制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则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强制压力显着负向影响企业社会绩效,规范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模仿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2)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中介作用,但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强制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3)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威权型领导会削弱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削弱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服务型领导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增强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显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两方面解释了海外经营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过程;(2)探索出东道国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机理,即东道国制度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能通过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增强或削弱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揭示出新兴经济体顺向OFDI情境下东道国制度压力与海外经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混合性发现。(4)有效弥补了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研究中实证不足的缺陷。
储姗姗[7](2020)在《创新网络、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支点”,是中小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技术变革的加快、技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日益受到挑战,企业借助外部创新资源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至关重要。一方面,创新环境可以给企业提供创新所需的各种关键资源(诸如人才、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使得创新更易于实现;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等构建创新合作网络获取异质性知识,是企业通行的创新模式。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两大“通道”。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作为苏南自创区企业的模范代表,具有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显着特征,其创新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的作用。探究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对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对于提升瞪羚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以2017年苏南自创区认定的183家瞪羚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产业分布类型、空间分布差异、经济发展现状、创新发展现状和培育现状5个方面,梳理瞪羚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183家瞪羚企业2004-2018年间联合申请专利为数据源,构建瞪羚企业创新合作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创新网络特征(网络关系特征、拓扑结构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借助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究创新网络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再次,在分析苏南自创区创新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究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的行业门类主要集中在制造业,57.14%的制造业瞪羚企业分布于高新技术产业;整体上瞪羚企业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集聚模式,但存在一定的城市差异性,苏锡常3市瞪羚企业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显着的集聚模式,而宁镇两市表现为分散模式;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相较于苏南自创区企业发展的平均水平,瞪羚企业具有经济增长快、创新能力强的特征,是苏南自创区企业的模范代表;瞪羚企业培育成效的城市差异性显着,苏锡常3市瞪羚企业培育成效要优于宁镇两市。(2)从网络关系上看,瞪羚企业创新网络主要是以零散式平行结构和星型式主导结构为主,协同式复合结构较少;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瞪羚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合作主要由单一关系驱动型逐渐演变为混合型关系驱动型。从网络拓扑结构上看,企业创新网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网络呈现不断集聚的演变过程,核心-边缘结构凸显,网络中形成了以苏州热工研究院为核心的群聚子网络。从空间结构上看,省际合作和市内合作是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创新合作的主要空间尺度,而且跨省份的合作对象主要位于深圳、上海、北京、广州、西安、银川等城市;高联系强度的跨省份创新合作大多是在股权联系的基础上得以实现。(3)从影响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创新网络因素上看,产学研联系强度、度数中心度、结构洞、市内和城际联系强度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有正向促进作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瞪羚企业,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等存在更为紧密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4)从影响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创新环境因素上看,整体上技术研发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经济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正向影响,而政策环境具有负向影响。从产业视角来看,技术研发环境和政策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类瞪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尤其在生物技术类和新材料类瞪羚企业中表现较为突出;而经济环境对非高新技术产业类瞪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张海燕[8](2019)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小微企业是创业的“主渠道”、创新的“生力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2015年以来,财政部、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简称“双创示范”)工作,通过整合资源要素,集中专项资金发展小微企业。重庆市九龙坡区作为作为第二批入围城市,于2016年到2018年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2019年9月初,全国各创建城市的“双创示范”工作接受国家验收。因此,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梳理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典型国家财政扶持小微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浙江省杭州市、甘肃省张掖市、河南省洛阳市等其他“双创示范”创建城市的亮点做法。然后,从财政投入创业创新空间、融资支持、创新创业扶持、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论述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现状。进而,基于问卷调查、座谈走访情况,分析小微企业作为政策目标群体对九龙坡区现行财政支持政策的满意度评价,及其需要财政扶持的主要方面,总结九龙坡区现行“双创示范”财政政策好的方面和小微企业财政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财政投入项目绩效不高、财政投入公共服务事项与小微企业需求不匹配等不足。最后,结合经验借鉴、政策梳理、需求分析情况,建议重庆市九龙坡区从合理划分小微企业财政扶持的边界、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构建小微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完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紧扣小微企业的需求完善财政投入公共服务事项等五个方面,来调整完善小微企业财政支持政策。
张雨可[9](2019)在《我国软件产业的税收优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数据、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产业持续推动社会的发展,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在加速传统产业转型、扩大就业渠道、增强科研能力、激发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等方面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软件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税收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税负影响企业重要决策和战略抉择。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科技实力的提升,需要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来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本文在对软件产业税收政策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梳理;基于2016-2018年H企业税款额缴纳情况,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激励绩效的促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相较于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对软件产业经营激励绩效的促进效果更佳。因此,本文以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同时借鉴外国软件产业的税收政策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积极推进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实施,完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链;降低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的门槛,鼓励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根据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减免税政策,使减免税政策惠及更多不同类型的产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给予科技人才税收优惠,提升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
姜贺[10](2019)在《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新创企业是实施这一重要举措的关键载体,是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主导力量。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动新创企业的健康成长,并将其培育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组织已经成为我国在现实背景下促进“双创”政策落地的战略选择。近几年,我国创业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茶,而如何推动新创企业的持续成长,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新创企业由于“新进入缺陷”,面临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通过良好的供应链关系质量来获取所需资源,逐渐成新创企业持续成长的有力支撑。遗憾的是,已有成果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背景,以成熟企业为研究对象,甚至有些结论出现分歧。文献梳理后发现,关于供应链关系质量对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涉及中国新创企业的研究更少,而现实亟需解决该理论问题,为新创企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基于此,本文遵循科学的研究范式,在文献梳理以及现实问题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聚焦研究重点,逐层深入地解答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供应链关系质量如何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其调节机制如何?第二:供应链关系质量如何通过桥接因素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其中介机制如何?第三:供应链关系质量如何动态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其演化机制如何?三个问题通过三个子研究予以系统剖析,子研究一(调节效应)关注本研究的基本影响机制,子研究二(有调节的中介)是在子研究一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重在破解内在桥接机制,子研究三(演化机制)是在子研究一、二的静态分析基础上,从动态演化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三个子研究完整构成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逻辑框架和解析路径,从而为新创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并取得了一定理论进展。结论一,通过子研究一的大样本数据检验,分析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基本作用和调节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创新性成长绩效呈倒U型影响关系,对新创企业市场性成长绩效呈正向作用关系,并且创新导向仅在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创新性成长绩效的过程中具有显着调节作用,而市场导向在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创新性以及市场性成长绩效的过程中均具有显着调节作用。本研究厘清了部分学者片面认为供应链关系质量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单纯倒U型或者单纯线性作用关系的分歧性结论,推动了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理论的发展。此外,创新导向以及市场导向在供应链关系质量和成长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机制,为新创企业采取合适战略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结论二,通过子研究二的大样本数据检验,探究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内在中介机制,得出如下结论:供应链关系质量通过知识重构能力进而影响新创企业的创新性成长绩效,通过营销整合能力进而影响新创企业的市场性成长绩效,并且供应链关系质量与环境动态性的交互作用通过知识重构能力能够对创新性成长绩效产生影响;供应链关系质量与环境动态性的交互作用通过营销整合能力能够对市场性成长绩效产生影响。全面系统地对我国新创企业如何通过建立适宜供应链关系质量进而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黑箱”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企业成长绩效中介机制的相关研究。结论三,通过子研究三的多阶段单案例研究,探索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纵向演化机制,得出如下结论: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过程具有动态性,新创企业可以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完善阶段),与外部合作组织构建适宜的供应链关系质量。本文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根据新创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每个不同阶段,分析影响供应链关系质量变化的因素和规律,探究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动态演化机制,使得新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动态变化构建适宜的供应链关系质量,从而促进成长绩效。综上,本文以现实问题驱动为背景,以供应链关系质量理论为基础,探索性地对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拓展和深化了新创企业的成长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理论贡献一,构建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基本理论模型,厘清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存在的结论分歧,完善了新创企业通过供应链关系质量促进创新性以及市场性成长绩效的情境理论。理论贡献二,创建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IPO模型,解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中介机制,丰富了供应链关系质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以及新创企业成长机理的相关研究,对新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理论贡献三,建立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动态发展模型,探明了两者之间的纵向演化过程,即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结合环境不确定性、资源禀赋及战略匹配等理论,分析了新创企业从初创阶段到完善阶段的供应链关系质量的演化及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弥补了现有文献中较少考虑时间视角下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变化规律的缺憾,从而分阶段提出促进新创企业成长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策略,为新创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名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与内生逻辑——基于武汉市282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和方法说明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城市创新活动的时空演进特征 |
2.1 城市创新活动的静态分布特征 |
2.1.1创新空间格局:“一核三轴多中心” |
2.1.2创新活动主体:规模中小微化且兼具行业集聚性 |
2.1.3创新空间组织:“多层次、网络化、特色化” |
2.2 城市创新活动的动态演进特征 |
2.2.1创新空间格局表现为基于竞租能力差异的圈层式衍生特征 |
2.2.2创新主体培育呈现出与国家政策同步进阶发展的特性 |
2.2.3创新空间组织呈“分散—集聚—极化—扩散散”的演变态势 |
3 城市创新活动时空演进的内在生成逻辑 |
3.1 创新活动发展由“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逻辑 |
3.2 创新活动分工带动创新主体多元化集群发展的逻辑 |
3.3 创新要素需求敏感性和差异化加速创新活动空间重构的逻辑 |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4.1 研究结论 |
4.2 讨论 |
(2)网络嵌入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2.2 产业集群创新 |
2.2.1 集群创新 |
2.2.2 知识图谱分析 |
2.2.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 |
2.3 网络嵌入性 |
2.3.1 社会网络理论 |
2.3.2 网络嵌入性理论 |
2.4 吸收能力 |
2.4.1 吸收能力概念演变 |
2.4.2 吸收能力维度构成 |
2.4.3 吸收能力的中介或调节效应 |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 |
3.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度分析 |
3.3.1 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模型 |
3.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度刻画 |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网络嵌入性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4.1.1 结构嵌入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4.1.2 关系嵌入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4.2 网络嵌入性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
4.2.1 结构嵌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
4.2.2 关系嵌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
4.3 吸收能力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4.4 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 |
4.5 理论模型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2 变量测量 |
5.3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5.4 样本结构统计 |
5.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1.1 信度分析 |
6.1.2 效度分析 |
6.2 相关分析 |
6.3 回归分析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7.1 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
7.2 推进产学研融合,营造良好集群环境 |
7.3 完善产业集群网络,重视网络嵌入特征 |
7.4 重视企业吸收能力,促进知识整合吸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 新科技革命推动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 |
1.1.2 国家: 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1.1.3 城市: 创新发展与转型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产业、人口和空间 |
2.1.1 创新驱动城市产业分化 |
2.1.2 创新驱动城市人口分异 |
2.1.3 创新驱动城市空间演化 |
2.2 创新驱动下的产业空间 |
2.2.1 地区化的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
2.2.2 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系统 |
2.2.3 网络化的“流空间” |
2.3 创新驱动下的社会空间 |
2.3.1 创新阶层的特征 |
2.3.2 创新阶层的需求与地方品质 |
2.4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创新空间 |
2.4.1 城市创意场 |
2.4.2 高科技产业园和科学城 |
2.4.3 特色小镇 |
2.4.4 创新街区 |
2.4.5 众创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创新产业格局发展 |
3.1 产业经济概况 |
3.1.1 产业结构分化 |
3.1.2 创新产业发展与产业创新投入 |
3.2 创新产业空间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3.2.1 研究数据选择与获取 |
3.2.2 基于GIS的产业空间研究 |
3.3 创新产业的空间格局特征 |
3.3.1 金融商务产业空间 |
3.3.2 信息软件产业空间 |
3.3.3 研发文创产业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社会人口演变发展 |
4.1 社会人口概况 |
4.1.1 社会结构分异 |
4.1.2 创新人才发展 |
4.2 社会人口演化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4.2.1 基于统计数据的人口空间研究 |
4.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创新阶层研究 |
4.3 社会人口演化空间格局特征 |
4.3.1 人口数量的空间格局演化 |
4.3.2 人口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化 |
4.4 创新阶层特征需求研究 |
4.4.1 现状-社会属性 |
4.4.2 现状-日常工作 |
4.4.3 现状-休闲生活 |
4.4.4 追求-精神价值 |
4.4.5 追求-工作生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转型与重构 |
5.1 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
5.1.1 西湖时代1.0: 单中心城市 |
5.1.2 钱塘时代1.0: 趋江发展——多中心城市 |
5.1.3 钱塘时代2.0: 跨江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城市 |
5.2 跨江发展: 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型与重构 |
5.2.1 空间结构格局优化 |
5.2.2 公共中心体系优化 |
5.2.3 用地空间布局优化 |
5.3 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 |
5.3.1 创新空间的兴起与发展 |
5.3.2 新城模式: 科技城 |
5.3.3 集镇模式: 特色小镇 |
5.3.4 园区-工作坊模式:众创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A: 杭州市创新人才构成特征和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城市创新空间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起源和发展 |
2.2 创新空间研究的进展 |
2.3 小结 |
3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3.1 演化理论 |
3.2 复杂性理论 |
3.3 空间理论 |
3.4 行动者网络理论 |
3.5 理论适宜性评析与耦合 |
3.6 小结 |
4 城市创新空间的构成 |
4.1 城市创新空间的知识系统 |
4.2 城市创新空间的创新系统 |
4.3 城市创新空间的形式系统 |
4.4 小结 |
5 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特征 |
5.1 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认知特征 |
5.2 城市创新空间的本体特征 |
5.3 小结 |
6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机制研究 |
6.1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系统研究 |
6.2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案例研究 |
6.3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机制 |
6.4 小结 |
7 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研究 |
7.1 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与研究范围界定 |
7.2 杭州市创新群体的空间分布 |
7.3 杭州市创新构想空间分布 |
7.4 杭州市创新空间分布特征 |
7.5 城市创新空间中的群体及其在空间演化中的作用 |
7.6 小结 |
8 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解析 |
8.1 科学技术创新空间演化机制 |
8.2 文化创意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 |
8.3 杭州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的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研究的总结 |
9.2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研究中的发现 |
9.3 建设创新城市的建议 |
9.4 本文的创新点 |
9.5 存在的不足 |
9.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5)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基于在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1.2.2 生命周期、政府补助和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1.2.3 股权集中度、政府补助和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1.2.4 文献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政府资助 |
2.1.2 企业创新投入 |
2.1.3 企业生命周期 |
2.1.4 股权集中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创新理论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公司治理理论 |
2.3 政府资助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的作用机理 |
2.3.1 政府资助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 |
2.3.2 政府资助抑制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 |
2.4 其他因素影响政府资助激励效果的作用机理 |
2.4.1 生命周期影响政府资助激励效果的作用机理 |
2.4.2 股权集中度影响政府资助激励效果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政府补助、研发加计扣除与创新投入的现状 |
3.1 政府补助的现状 |
3.1.1 中国政府创新补助政策 |
3.1.2 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补助的总体特征与趋势情况 |
3.1.3 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行业分布情况 |
3.2 研发加计扣除的现状 |
3.2.1 中国研发加计扣除政策 |
3.2.2 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的总体特征与趋势情况 |
3.2.3 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研发加计扣除的行业分布情况 |
3.3 创新投入的现状 |
3.3.1 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总体特征与趋势情况 |
3.3.2 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在不同行业的分布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政府补助、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变量界定 |
4.3 政府补助、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4.3.1 研究假设 |
4.3.2 研究设计 |
4.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生命周期、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4.4.1 研究假设 |
4.4.2 研究设计 |
4.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 股权集中度、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4.5.1 研究假设 |
4.5.2 研究设计 |
4.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6 主要实证结论 |
5 政策建议 |
5.1 提高政府直接资助效率 |
5.2 重视政府间接资助手段 |
5.3 共享政府资助信息 |
5.4 实施差异化资助政策 |
5.5 完善科技评估与评审体制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样本企业名录 |
致谢 |
(6)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关键概念内涵与界定 |
1.3.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1.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1.3.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1.3.4 领导风格 |
1.3.5 企业绩效 |
1.4 研究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2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 |
2.2.1 文献筛选与基本情况列表 |
2.2.2 国际商务领域中引入制度理论的过程 |
2.2.3 制度压力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
2.2.4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述评 |
2.3 本地化相关研究 |
2.3.1 本地化的分类与测量 |
2.3.2 本地化的前因研究 |
2.3.3 本地化的后果研究 |
2.3.4 本地化相关研究述评 |
2.4 自主权相关研究 |
2.4.1 自主权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自主权的前因研究 |
2.4.3 自主权的后果研究 |
2.4.4 自主权相关研究述评 |
2.5 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
2.5.1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2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5.3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4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6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2.6.1 中越双边关系研究 |
2.6.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状况研究 |
2.6.3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投资环境与外资企业在越直接投资现状研究 |
3.1 越南概况 |
3.1.1 越南发展简史 |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状况 |
3.1.3 行政区划 |
3.1.4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
3.2 越南投资环境发展现状 |
3.2.1 越南宏观经济现状 |
3.2.2 越南贸易现状 |
3.2.3 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 |
3.2.4 越南投资相关法律现状 |
3.2.5 越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
3.3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3.1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3.2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4.1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4.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3 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案例探索的理论预设 |
4.3 案例设计方法论 |
4.3.1 案例选择 |
4.3.2 数据搜集 |
4.3.3 数据分析 |
4.4 案例企业简介 |
4.4.1 D公司 |
4.4.2 J公司 |
4.4.3 L工业园 |
4.4.4 W所 |
4.5 案例内数据分析 |
4.5.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4.5.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4.5.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4.5.4 企业绩效 |
4.6 案例间数据分析 |
4.6.1 概念与维度编码 |
4.6.2 案例间信息评估 |
4.6.3 初始假设命题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5.2 研究假设 |
5.2.1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2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本地化关系假设 |
5.2.3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自主权关系假设 |
5.2.4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5 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6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双中介作用的相应假设 |
5.2.7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5.2.8 假设汇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研问卷设计与小样本预调研 |
6.1 问卷设计方法 |
6.1.1 问卷设计原则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2 各变量的初始测量量表 |
6.2.1 制度压力的测量量表 |
6.2.2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测量量表 |
6.2.3 人力资源自主权的测量量表 |
6.2.4 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 |
6.2.5 领导风格的测量量表 |
6.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
6.3 小样本预调研 |
6.3.1 小样本抽样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小样本检验方法 |
6.3.3 小样本检验结果 |
6.3.4 初始测量量表修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样本数据搜集 |
7.1.1 样本对象选择 |
7.1.2 数据搜集与筛选过程 |
7.2 企业层面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量表质量与变量结构分析 |
7.3.1 分析方法介绍 |
7.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4 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7.4.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7.4.3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7.4.4 结果讨论 |
7.5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1 中介变量的内涵 |
7.5.2 中介效应的检验操作 |
7.5.3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7.5.4 结果讨论 |
7.6 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分析 |
7.6.1 调节变量的内涵 |
7.6.2 调节效应的检验操作 |
7.6.3 威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4 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5 结果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东道国制度压力各维度的不同影响机制 |
8.1.2 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 |
8.1.3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
8.2 理论贡献 |
8.3 管理与实践对策 |
8.3.1 政府合理布局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
8.3.2 企业“入乡随俗”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责任 |
8.3.3 有效整合东道国社会网络资源 |
8.4 研究局限 |
8.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2 :在越中国企业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创新网络、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
1.1.2 复杂条件下的合作创新网络逐渐普遍化 |
1.1.3 企业创新与创新环境息息相关 |
1.1.4 瞪羚企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创新环境 |
2.1.2 创新网络 |
2.1.3 瞪羚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环境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学与异质性企业理论的融合 |
2.3 研究综述 |
2.3.1 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进展 |
2.3.2 企业创新环境的研究进展 |
2.3.3 瞪羚企业的相关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发展现状 |
3.1 产业分布类型 |
3.2 空间分布差异 |
3.3 经济发展现状 |
3.4 创新发展现状 |
3.5 培育现状 |
3.6 小结 |
第4章 瞪羚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
4.1 网络构建及基本情况 |
4.1.1 网络构建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2 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 |
4.2 网络关系特征 |
4.2.1 连接维度的网络关系特征及类型 |
4.2.2 节点维度的网络关系特征及类型 |
4.3 网络拓扑结构特征 |
4.4 网络空间结构特征 |
4.4.1 创新主体合作的空间尺度 |
4.4.2 国家尺度的网络空间结构 |
4.5 创新网络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4.5.1 变量选取 |
4.5.2 模型构建 |
4.5.3 实证结果 |
4.5.4 案例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瞪羚企业创新环境分析 |
5.1 苏南自创区创新环境建设现状 |
5.1.1 经济环境 |
5.1.2 基础设施环境 |
5.1.3 政策环境 |
5.1.4 技术研发环境 |
5.2 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处理 |
5.2.3 模型构建 |
5.2.4 实证结果 |
5.2.5 案例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之处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小微企业 |
1.6.2 财政政策 |
1.6.3 双创示范 |
2 国内外财政扶持小微企业的实践与启示 |
2.1 国外财政扶持小微企业的实践 |
2.1.1 美国 |
2.1.2 日本 |
2.1.3 德国 |
2.2 国内财政扶持小微企业的实践 |
2.2.1 浙江省杭州市 |
2.2.2 甘肃省张掖市 |
2.2.3 河南省洛阳市 |
2.3 启示 |
3 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现状 |
3.1 以财政补贴为主的小微企业空间载体建设政策 |
3.2 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的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
3.3 以财政奖补为主的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政策 |
3.3.1 财政补贴小微企业技术改造 |
3.3.2 财政奖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
3.3.3 财政奖补小微企业运营发展 |
3.4 财政“投”“引”结合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政策 |
3.4.1 财政支持小微企业集聚培育人才 |
3.4.2 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
3.4.3 财政支持搭建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 |
3.4.4 财政投入重点专项推进贸易便利化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九龙坡区小微企业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4.1 小微企业对九龙坡区财政支持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
4.1.1 小微企业对九龙坡区财政扶持政策的知晓程度 |
4.1.2 小微企业对九龙坡区财政支持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评价 |
4.1.3 小微企业对九龙坡区财政支持政策细分项目的满意度评价 |
4.2 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与财政支持需求 |
4.3 九龙坡区小微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存在的不足 |
4.3.1 财政政策宣传效果欠佳受众熟悉度不高 |
4.3.2 部分小微企业财政扶持项目绩效不高 |
4.3.3 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仍不健全 |
4.3.4 财政投入的公共服务事项与小微企业需求差距大 |
4.4 九龙坡区小微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单一式政策宣传难以对庞大的小微企业群体全覆盖 |
4.4.2 欠完善的评价监督机制导致部分小微企业财政政策绩效低 |
4.4.3 多因素叠加致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破解难 |
4.4.4 政府能力财力有限难以供给优质高效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 |
4.5 本章小结 |
5 完善九龙坡区小微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
5.1 基于合理边界制定小微企业财政支持政策 |
5.1.1 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完善小微企业财政政策 |
5.1.2 在结合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完善小微企业财政政策 |
5.1.3 更加重视对小微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宣传 |
5.2 立足绩效导向完善小微企业财政支持政策 |
5.2.1 强化小微企业财政政策制定前评估 |
5.2.2 强化小微企业财政政策执行过程监控 |
5.2.3 强化小微企业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5.3 紧扣小微企业公共服务需求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
5.3.1 建立集聚财政政策合力的小微企业行政管理体制 |
5.3.2 探索财政对小微企业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模式 |
5.4 利用财政杠杆构建多元化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
5.4.1 创新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的融资产品 |
5.4.2 财政补贴以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
5.5 着眼融资难题健全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
5.5.1 完善小微企业信贷担保的财政激励机制 |
5.5.2 健全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九龙坡区“双创示范”小微企业满意度及需求调查问卷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我国软件产业的税收优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或有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或有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税收优惠政策激励软件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软件产业税收优惠的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企业成长理论 |
三、内生增长理论 |
第二节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软件产业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
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增加经济收益 |
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高 |
第三章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及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
一、软件产业的概念及特点 |
二、软件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三、我国目前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目前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一、软件产业现行税收优惠政策 |
二、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第四章 税收优惠政策对软件产业激励的实证考察—以H企业为例 |
第一节 H企业基本情况 |
一、H企业简介 |
二、H企业总体经营业绩 |
三、H企业行业前景 |
第二节 H企业税收优惠情况分析 |
一、H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H企业经营激励绩效的考察 |
三、对考察的进一步说明 |
第五章 国外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国外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
一、人才激励政策 |
二、资产折旧 |
三、研发投入相关税收政策 |
四、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
第二节 国外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经验借鉴 |
一、加强科技人员的税收激励 |
二、拓展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 |
三、不断丰富税收优惠的内容 |
第六章 优化我国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优化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
一、优化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指导思想 |
二、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和构建应遵循原则 |
第二节 优化我国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
二、给予科技人才税收优惠 |
三、扩大间接税优惠范围 |
四、优化增值税优惠政策 |
五、优化所得税优惠政策 |
六、中小企业角度优化税收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结构安排 |
1.6 研究创新 |
1.7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关系质量理论综述 |
2.1.1 基础理论:关系质量 |
2.1.2 供应链关系质量 |
2.1.3 供应链关系质量研究评述与小结 |
2.2 新创企业成长理论与供应链关系质量机制 |
2.2.1 新创企业成长理论与评述 |
2.2.2 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供应链关系质量机制分析 |
2.3 创新导向理论和市场导向理论综述 |
2.3.1 创新导向理论与市场导向理论概述 |
2.3.2 创新导向与市场导向的联系与区别 |
2.3.3 创新导向与市场导向文献评述与小结 |
2.4 知识重构能力理论综述 |
2.4.1 知识基础观与创业管理 |
2.4.2 知识重构与知识整合 |
2.4.3 知识重构能力与企业创新 |
2.4.4 知识重构能力文献小结 |
2.5 营销整合能力理论综述 |
2.5.1 营销整合能力与创业管理 |
2.5.2 营销整合能力的基础要素——营销能力 |
2.5.3 营销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 |
2.5.4 营销整合能力文献小结 |
2.6 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机制探寻 |
2.6.1 文献分析与研究聚焦 |
2.6.2 影响机制探寻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3 探索性案例与研究框架 |
3.1 问题提出 |
3.2 理论预设 |
3.2.1 理论预设 |
3.2.2 分析思路 |
3.3 案例设计与分析 |
3.3.1 案例设计 |
3.3.2 案例分析 |
3.4 研究框架的提出 |
3.4.1 研究视角切入 |
3.4.2 总体框架与子研究分析 |
3.4.3 三个子研究的逻辑关系 |
3.5 本章小结 4 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调节效应 |
4.1 引言 |
4.2 研究模型与关系假设 |
4.2.1 研究模型 |
4.2.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变量测度 |
4.3.3 数据收集 |
4.3.4 无回答偏差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5 研究方法 |
4.4 数据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相关分析 |
4.4.4 多元回归分析 |
4.5 结果讨论 |
4.5.1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成长绩效的影响关系 |
4.5.2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成长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 |
4.5.3 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5 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 |
5.1 引言 |
5.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5.2.1 研究模型 |
5.2.2 研究假设 |
5.3 变量测度与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设计 |
5.3.2 变量测度 |
5.3.3 数据收集 |
5.3.4 回答者偏差预防与不同渠道数据差异性分析 |
5.3.5 共同方法偏差的预防与检验 |
5.3.6 研究方法 |
5.4 数据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4.3 相关分析 |
5.4.4 假设检验 |
5.5 结果讨论 |
5.5.1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 |
5.5.2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成长绩效的中介效应 |
5.5.3 环境动态性调节供应链关系质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 |
5.5.4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环境动态性交互作用通过中介变量对成长绩效的影响 |
5.5.5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6 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演化机制 |
6.1 引言 |
6.2 文献述评 |
6.2.1 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的动态演化 |
6.2.2 环境不确定性对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和成长绩效关系的动态演化影响 |
6.2.3 资源禀赋对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和成长绩效关系的动态演化影响 |
6.2.4 战略选择对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和成长绩效关系的动态演化影响 |
6.2.5 分析思路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目标案例的选择 |
6.3.3 数据收集 |
6.3.4 信度与效度 |
6.4 案例描述与讨论 |
6.4.1 企业初创阶段 |
6.4.2 企业成长阶段 |
6.4.3 企业完善阶段 |
6.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5.1 理论模型 |
6.5.2 实践启示 |
6.5.3 研究局限与反思 |
6.6 本章小节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实践价值 |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研究的总体访谈提纲 附录2 第一次调查问卷 附录3 第二次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与内生逻辑——基于武汉市282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分析[J]. 唐永伟,唐将伟,熊建华. 经济地理, 2021(01)
- [2]网络嵌入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D]. 闯家梁.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D]. 孙文秀.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D]. 龚嘉佳. 浙江大学, 2020(01)
- [5]政府补助与研发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基于在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研究[D]. 单辉. 苏州大学, 2020(03)
- [6]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D]. 周丹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创新网络、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D]. 储姗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 张海燕. 重庆大学, 2019(05)
- [9]我国软件产业的税收优化政策研究[D]. 张雨可. 安徽财经大学, 2019(03)
- [10]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姜贺. 浙江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