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介导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性自身免疫机制的研究

小胶质细胞介导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性自身免疫机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青光眼致盲后视力不可逆,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活和生产。目前青光眼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或手术手段控制眼压,辅以视神经保护治疗。部分患者虽然成功地控制了眼压,但视功能损害仍继续发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视神经损伤后发生的自身免疫反应作为双刃剑发挥作用。一旦视神经系统受损害,针对损伤局部的自身免疫即刻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过强或过弱会进一步加重视神经的损伤,只有适度的自身免疫反应才会对抗损伤因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性自身免疫是机体针对神经损伤的内在抗损伤力量,其作用比较综合,接近生理状态,副作用少,是神经保护比较理想的方法。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脑、脊髓和视神经损伤中,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诱导的自身免疫能促进神经组织形态和功能的恢复即有保护性自身免疫的作用,但MBP同时不可避免地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聚物-1(Copolymer-1, Cop-1)是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 MBP)的人工合成拟似物,研究发现Cop-1对于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发挥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且没有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副作用。本研究通过用Cop-1诱导自身免疫,使高眼压大鼠体内产生Cop-1反应性T细胞,探讨了视网膜上Thl/Th2细胞形态及表达的变化;分离出Cop-1反应性T细胞,体外实验观察Cop-1反应性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后对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并进一步检测几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了Cop-1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机制。第一部分多聚物-1免疫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Th1与Th2细胞表达的变化目的:探讨T细胞亚型Thl与Th2在多聚物-1(Copolymer-1, Cop-1)免疫的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表达的变化,推测不同T细胞亚型在Cop-1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方法。结扎3根巩膜上静脉,建立高眼压模型,取96只高眼压大鼠,随机分为Cop-1免疫组48只,PBS免疫组48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对照。后肢足垫注射Cop-1或PBS与完全性弗氏佐剂混合液0.4m1,于免疫后3d、7d、10d、17d、24d、31d,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冰冻切片中Thl、Th2细胞数量的变化,根据免疫组化结果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视网膜中IL-4蛋白是否有相应的变化。统计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或近似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后3d,Cop-1组视网膜上Thl数量,PBS组视网膜上Thl数量,与正常大鼠无明显差异,7d时,Cop-1组与PBS组视网膜上Thl数量增多达高峰,分别为216±21/mm2与194±27/mm2,此后两组的Thl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Cop-1组和PBS组视网膜上Thl数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后3d,Cop-1组、PBS组视网膜上Th2数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7d时Cop-1组视网膜上Th2数量达高峰为300±28/mm2,远大于PBS组为129±27/mm2(P<0.01),此后Cop-1组的Th2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但仍超过PBS组的Th2数量。免疫蛋白印迹结果表明,免疫后3d,Cop-1组视网膜上IL-4相对蛋白含量已明显高于PBS组,7d时,Cop-1组视网膜上IL-4相对蛋白量达到高峰为2.11±0.06,高于PBS组的0.57±±0.05,此后,Cop-1组视网膜上IL-4蛋白含量逐渐减少,但每个时间点均高于PBS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免疫组化结果相符。结论:Cop-1可以引起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Th2细胞的聚集,提示Cop-1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可能是通过特异性Th2细胞发挥效应。第二部分多聚物-1反应性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目的:将多聚物-1反应性T细胞(TCop-1)与体外纯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共培养,将共培养上清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 Retinal ganglion cells,),观察RGCs凋亡变化。方法:体外纯化培养的T细胞分别置于含15μg/mL Cop-1的刺激性培养液,与不含Cop-1的增殖性培养液中,反复刺激扩增,备用;出生2-3dWistar大鼠,取视网膜,培养小胶质细胞;成年Wistar大鼠100-150g,取视网膜,体外纯化培养RGCs.分别将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Tcop-1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小胶质细胞组,Tcop-1细胞组上清液分别加入体外纯化培养的RGCs细胞中,72h后用Tunel法检测各组RGCs的凋亡率,RT-PCR法检测RGCs中凋亡蛋白Caspase-3, Caspase-8的mRNA的变化。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ffiironni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op-1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48h后上清液加入体外培养72h的RGCs中,TUNEL法测得Tcop-1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48h的上清液可使RGCs细胞凋亡数(25.36%)较TCop-1组(31.03%),小胶质细胞组(61.54%)明显减少;RT-PCR结果显示Tcop-1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RGCs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的mRNA的表达(6.22×10-3、1.26×10-5)较小胶质细胞组(6.86×10-3、1.53×10-5)(P=0.136,P=0.001)与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9.04×10-、3.12×10-5)(P=0.04,P<0.001)均有所下调。结论:Tcop-1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后,共培养的上清液可使体外培养的RGCs凋亡延缓,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的mRNA表达减少,证实了Tcop-1与小胶质细胞作用后对RGCs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第三部分多聚物-1反应性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机制目的:检测多聚物-1反应性T细胞与体外纯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Cop-1反应性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产生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纯化培养的T细胞分别置于含15μg/mL的Cop-1的刺激性培养液,与不含Cop-1的增殖性培养液中,反复刺激扩增,备用。出生2-3d Wistar大鼠,取视网膜,培养小胶质细胞。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Tcop-1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小胶质细胞组、Tcop-1组、T细胞组培养12h、24h、48h后,离心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的IGF-1、BDNF、TNF-α、IL-10分泌量的变化。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ffironni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op-1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12h后,上清液中IGF-1、BDNF、TNF-α、IL-10分泌量(281.66 pg/ml、437.52 pg/ml、50.16 pg/ml、67.12 pg/ml)开始增多,较单纯T细胞(171.50 pg/ml、198.11 pg/ml、18.25 pg/ml、18.09 pg/ml)与小胶质细胞培养组(219.58 pg/ml、31.14 pg/ml、15.03 pg/ml、10.87 pg/ml)均升高;24h后,Tcop-1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上清液中的BDNF含量最高(495.52 pg/ml),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48h后,Tcop-1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上清液中IGF-1, IL-10的含量最高(1005.574 pg/ml、184.88 pg/ml),较单纯Tcop-1组(343.54pg/ml、57.04 pg/ml),单纯小胶质细胞组(233.45 pg/ml、16.11 pg/ml),单纯TPBS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61.90 pg/ml、51.99±3.96pg/ml)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检测到Tcop-1与小胶质细胞后局部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含量发生了变化,揭示了Tcop-1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后对RGCs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的增多,以及一些抗炎因子及促炎因子对免疫反应的调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多聚物-1免疫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Th1与Th2细胞表达的变化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多聚物反应性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多聚物-1反应性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对视网膜神经节 细胞的保护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实验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小胶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在肺结核免疫反应中的作用[J]. 江苏医药 2011(10)
    • [2].肾移植急性排斥受者外周血OX40 mRNA和Th1的变化及意义[J]. 天津医药 2019(07)
    • [3].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表达的关系[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08)
    • [4].辅助性T细胞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关系[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9(04)
    • [5].急性MCMV感染对小鼠脾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05)
    • [6].T-bet/GATA-3基因与临床疾病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13)
    • [7].辅助性T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及研究展望[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7)
    • [8].分娩方式与新生儿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11)
    • [9].色一号对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 天津医药 2010(10)
    • [10].孕妇外周血中妊娠早期免疫生物标志物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20(05)
    • [11].健脾补肾温阳方治疗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46例[J]. 环球中医药 2019(11)
    • [12].Th1,Th2,Th17及Treg与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06)
    • [13].T细胞亚群在肥胖引起炎症中的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5(09)
    • [1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Th22/Th17/Th1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01)
    • [15].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宫颈局部免疫状态的研究[J]. 天津医药 2016(11)
    • [16].Th细胞及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9)
    • [17].退银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07)
    • [18].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的极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中医 2018(08)
    • [19].急性期川崎病γ干扰素组蛋白乙酰化改变及意义初探[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6(06)
    • [20].安胎灵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60例[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4)
    • [2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h1/Th2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18)
    • [22].CD4~+T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学 2015(11)
    • [23].辅助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HBV的关系[J]. 医学综述 2015(07)
    • [24].芦荟大黄素对结肠炎小鼠模型脾脏T细胞亚群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3(04)
    • [25].抗结核治疗中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动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免疫学 2017(03)
    • [26].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3(01)
    • [27].黄芪注射液联合阿苯达唑对华支睾吸虫病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33)
    • [28].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与鼻息肉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05)
    • [29].阿维A对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组织中Th1/Th2平衡的影响[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08)
    • [3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检测及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2)

    标签:;  ;  ;  ;  ;  ;  ;  

    小胶质细胞介导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性自身免疫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