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卷取论文-程柳静

电子卷取论文-程柳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卷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玻璃纤维,超薄,电子布,受力分析

电子卷取论文文献综述

程柳静[1](2014)在《超薄玻璃纤维电子布织造分离式卷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超薄玻璃纤维电子布织造卷取过程的受力分析,找出合理控制方法。通过试制研究,成功探索出适合不同品种超薄电子布织造分离式卷取参数,使超薄电子布卷无打滑起皱,质量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4年04期)

邱海飞,王益轩,杨宏才[2](2014)在《喷气织机电子送经卷取机构虚拟样机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喷气织机复杂的送经卷取传动系统,以津田驹ZAX型喷气织机为依据,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模式开发电子送经卷取机构的虚拟样机,为其复杂机械传动系统研究以及喷气织机数字化技术改造提供了平台支持。通过时间变量多项式拟合了伺服电机速度控制曲线,在此基础上对送经卷取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获得了织轴与卷布辊的角位移﹑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规律曲线,仿真结果表明,织轴与卷布辊运动配合关系正确,符合送经与卷取运动的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4年07期)

邵珠景,蔡燕,范少雄,刘广喜[3](2014)在《剑杆织机电子卷取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JWG1728型高速剑杆织机在大卷装卷取过程中存在摩擦盘相对滑动过大、卷布张力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卷布辊的卷取方案.该方案通过实时测量卷布辊半径,利用当前半径值计算出驱动卷布辊所需要的电机转速,进而由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调速,实现卷绕过程恒张力恒线速度运行的目的.在MATLAB/Simulink开发环境中对卷绕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当给定纬密后,随着卷取半径的增加,驱动电机转速不断下降,从而保证了织机卷绕线速度的恒定.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达到了卷取过程的预期调速效果,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郑华,何勇[4](2012)在《嵌入式电子送经卷取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32位嵌入式处理器MCF5235丰富的硬件资源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的高实时、高可靠性、多任务等优点,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电子送经卷取系统;该系统利用MCF5235的eTPU模块把电机控制功能集成到系统中,降低了系统成本;从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与实现、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介绍了整个系统,同时还采用了复合控制器对张力进行控制,实现了经纱张力恒定;实验结果为经纱张力波动小于2%,调整时间小于10个织造周期,表明该系统张力波动小、调节时间短。(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2年09期)

郑华[5](2012)在《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纺织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纺织工业发展到新的一个阶段,中国对高档纺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纺织企业迫切要求技术进步。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作为高档织机的关键部分之一,它的开发对于织机控制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高性能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是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织机的发展方向。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先进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基于MCF5235微处理器和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保证了系统的快速性和实时性,还利用MCF5235的eTPU模块代替伺服驱动器对送经卷取电机进行矢量控制,把电机驱动系统集成在电子送经卷取系统中。系统分析了送经卷取系统各个环节的运动学以及影响经纱张力的因素,为经纱的张力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经纱张力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Fuzzy-PI控制和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器对经纱张力进行控制,并对该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和分析。还系统介绍了利用eTPU模块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主要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电路和用eTPU对矢量控制软件算法的实现,在软件上,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把矢量控制算法拆分成若干个模块分别实现,并搭建实验平台对eTPU模块电机控制功能进行验证。经纱张力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使控制的经纱张力稳定,系统反应快速,控制精度高。电机控制实验表明eTPU模块能很好得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满足送经卷取电机的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2-03-01)

苏中华,彭晓东,宁祥春,谢卫东,魏群义[6](2011)在《拉丝机卷取工艺对电子玻璃纤维线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电子玻璃纤维线密度的稳定性,研究了拉丝机卷取工艺对电子玻璃纤维线密度的影响,分别对正反向排线、丝饼内外层、不同卷绕比、不同集束器样式、不同排线器参数和不同排线行程速度获得的D450(直径<5μm)电子玻纤进行条干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正反向排线、丝饼内外层、卷绕比对电子玻璃纤维线密度的影响较小;集束器样式、排线器参数和排线行程速度对电子玻璃纤维线密度的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卷取工艺对电子玻璃纤维线密度的影响,确定电子玻璃纤维拉丝的最佳卷取工艺。(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李建强,孙广东,王福业[7](2011)在《轮胎制造中电子辐照设备的卷取与导开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卷取装置的有效运行,机械设备采用浮动辊来缓冲速度的变化。卷取速度控制采用专家PID闭环控制。整套设备采用PROFIBUS-DP总线方式,S7-300为下位机控制器。该设备已成功运行,工作稳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1年10期)

林坤[8](2010)在《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现代新型喷气织机速度、自动监控水平、产品质量、品种适应性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是无梭织机中发展最快的机型。作为喷气织机的重要构件之一,高性能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是近年来先进织机的发展方向。为缩短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对电子送经电子卷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了课题目的以后,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章,绪论。综述了电子送经卷取系统概况,对送经和卷取两者的机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内外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的发展趋势。最后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章,织造过程经纱张力分析。对织造过程中的经纱张力进行分析,阐述了织机开口、打纬、送经和卷取四大运动对经纱张力产生的影响以及经纱张力的补偿方式,并对经纱张力信号的产生和采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叁章,经纱张力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并将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算法与常规PID算法的控制效果做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对外界扰动具有更好的抑制性能,验证了单神经自适应控制器具有可行性。第四章,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其中,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伺服驱动模块叁大部分;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框架,并对部分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及作用作了相关分析。第五章,控制系统调试。对RFJA10喷气织机进行了改造,作为现场调试平台,进行了台架试验。实验数据表明,该控制器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满足控制要求,提高了张力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0-12-20)

从杰,郭文成[9](2009)在《基于LPC2294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基于LPC2294为核心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芯片外围电路的设计,软件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为增强系统适应能力及现场需求,此系统采用了多种通信技术。使送经卷取运动能够协调控制,实现了经纱张力的动态控制。(本文来源于《纺织机械》期刊2009年04期)

王藩,史伟民,马东明[10](2009)在《基于ARM和μC/OS-Ⅱ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织物质量和满足喷气织机高速工况的要求,在ARM微控制器LPC2294的丰富硬件资源的基础上,研制了具有高速、高实时性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方式设计硬件电路,在软件控制上采用具有高实时性的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该架构不但便于系统升级和维护,而且经过对张力采样时间的分析和计算,证实其满足系统的高实时性要求。另外,系统采用多主CAN-bus通讯技术与主控制器进行信息通讯,提高了织机的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09年05期)

电子卷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喷气织机复杂的送经卷取传动系统,以津田驹ZAX型喷气织机为依据,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模式开发电子送经卷取机构的虚拟样机,为其复杂机械传动系统研究以及喷气织机数字化技术改造提供了平台支持。通过时间变量多项式拟合了伺服电机速度控制曲线,在此基础上对送经卷取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获得了织轴与卷布辊的角位移﹑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规律曲线,仿真结果表明,织轴与卷布辊运动配合关系正确,符合送经与卷取运动的控制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卷取论文参考文献

[1].程柳静.超薄玻璃纤维电子布织造分离式卷取技术研究[J].玻璃纤维.2014

[2].邱海飞,王益轩,杨宏才.喷气织机电子送经卷取机构虚拟样机开发[J].机械传动.2014

[3].邵珠景,蔡燕,范少雄,刘广喜.剑杆织机电子卷取系统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4

[4].郑华,何勇.嵌入式电子送经卷取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

[5].郑华.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东华大学.2012

[6].苏中华,彭晓东,宁祥春,谢卫东,魏群义.拉丝机卷取工艺对电子玻璃纤维线密度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1

[7].李建强,孙广东,王福业.轮胎制造中电子辐照设备的卷取与导开控制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1

[8].林坤.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0

[9].从杰,郭文成.基于LPC2294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设计[J].纺织机械.2009

[10].王藩,史伟民,马东明.基于ARM和μC/OS-Ⅱ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J].机电工程.2009

标签:;  ;  ;  ;  

电子卷取论文-程柳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