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赶超经济的性质与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贸易学
作者: 尹轲
导师: 金凤德
关键词: 赶超经济,连续性,后发优势,演化机制,实现机制
文献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发展史。赶超理论对于指导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从美国、德国对英国的赶超,从日本对欧美的赶超,每一个成功赶超实例的背后都有着一个赶超思想在指引和支撑。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更要静下心来研究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发展经济学——赶超经济理论。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本文的基础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辨析,和对赶超经济理论的系统梳理,为本文明确了逻辑起点,为后面各章打下铺垫。第二章至第五章为本文的立论部分,按照“赶超经济在理论上是否是合理的——经济成功赶超是否能够发生——成功的经济赶超如何实现”这一逻辑思路展开。在第一章中,本文首先对赶超和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原则、比较优势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的原则,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悖论、和后发劣势,国家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论,国家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这五组易混淆的概念作了定义上的澄清,然后从重商主义赶超思想萌芽开始,经过德国历史学派、格申克龙等,一直到中国发展经济学家的赶超思想及理论,对赶超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作了理论上的综述,并指出了理论界对于赶超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赶超经济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赶超经济的演化机制、实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存在的问题。第二章首先提出我们分析赶超经济连续性的前提,即合意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连续的这一假设,并且指出这个假设是符合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然后,在对格申克龙历史连续性的分析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将其应用至赶超经济的分析,并指出了格申克龙这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可以拓展之处——即引入多维变量的连续性分析。通过引入多维映射连续性的分析方法,我们扩展增加政府能力这一外生变量,在连续性的映射层次上建立了赶超经济的连续性模型(扩展模型),最终将赶超经济分为连续性的赶超和非连续性的赶超,提出从赶超经济具有非连续性这个角度来否定赶超经济是不科学的,赶超经济的合理性不是绝对的,连续性的赶超是合理的,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将使后发国家成功实现赶超的目标;非连续性的赶超是不合理的,是畸形的,是违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将在短暂的快速增长之后最终导致后发国家经济的衰退这一观点。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从生物演化的视角出发,继续探讨赶超经济的合理性问题,得出赶超经济这种超常规的变化在生物演化这一自然界普遍规律层面上更是完全符合逻辑的,赶超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并且,第三章还进一步探讨了赶超经济的演化机制,得出变异或新奇性机制和选择机制是连续性赶超经济的成功演化机制。同时,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又以对日本和前苏联特定阶段的经济赶超进行了考察,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对于连续性赶超和非连续性赶超的观点及我们关于赶超经济的演化机制的观点。第四章首先在第一节中分析了实现经济赶超的三种优势间的关系,要尊重比较优势,激活后发优势,最终实现竞争优势,并提出激活后发优势是实现赶超的关键。在第二节中我们又从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两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后发优势实现的机制。第五章在前四章的基础上提出了赶超经济的实现机制,即政府能力——赶超经济的启动机制、市场选择——赶超经济的选择机制、和外部环境——赶超经济的催化机制三大机制相结合的机制,并且分别对三大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经济赶超的成功是偶然的,是三大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赶超经济的成功必须依靠此三大机制。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本文的篇章结构
五、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辨析及赶超经济理论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澄清、界定和比较
一、赶超和赶超战略
二、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原则、比较优势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的原则
三、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悖论和后发劣势
四、国家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论
五、国家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比较
第二节 赶超经济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重商主义的赶超思想萌芽
二、汉密尔顿的赶超思想
三、德国历史学派的赶超经济理论
四、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
五、M·列维的现代化赶超理论
六、阿伯拉莫维茨的追赶假说
七、南亮进等的后发优势理论实证分析
八、伯利兹、克鲁格曼等的“跳蛙”模型
九、刘易斯、赫希曼等发展经济学家赶超经济研究视角
十、结构主义的赶超思路
十一、经济趋同假说中的赶超思想
十二、中国经济学家的赶超经济争鸣
第二章 赶超经济的连续性
第一节 非连续性对于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一、经济发展存在非连续性的理论论述简单且不成体系
二、合意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连续的
第二节 格申克龙的历史连续性分析及在赶超经济上的初步运用
一、历史连续性的概念
二、历史连续性的科学内涵
三、用连续性进行历史分析
四、评价与在赶超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基于扩展模型的赶超经济连续性分析
一、连续性的数学定义
二、基于扩展模型的赶超经济连续性分析
三、本章的基本结论
第三章 赶超经济的演化机制
第一节 生物进化机制
一、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二、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三、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四、现代综合论
第二节 赶超经济的演化机制
一、变异或新奇性机制
二、选择过程和选择机制
第三节 赶超经济演化机制的历史考察
一、日本经济赶超的历史考察
二、前苏联经济赶超的历史考察
第四章 后发优势与经济赶超
第一节 支撑经济赶超实现的三种优势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二、后发优势与竞争优势
第二节 后发优势的实现路径
一、技术后发优势
二、制度后发优势
三、制度后发优势与技术后发优势的互动
第五章 赶超经济实现的三大机制
第一节 政府能力——赶超的启动机制
一、政府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政府在后发国经济赶超中的特殊作用
第二节 市场选择——赶超经济的选择机制
一、发挥市场功能
二、培育市场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外部环境——赶超的催化机制
一、国际政治环境
二、国际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8-03-19
相关论文
- [1].要素禀赋、技术能力与后发技术赶超[D]. 生延超.湖南大学2008
- [2].现代化赶超中的制度创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D]. 尹朝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 [3].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研究[D]. 孔德宏.中共中央党校2003
- [4].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D]. 王必达.复旦大学2003
- [5].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 王晓博.复旦大学2003
- [6].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何国勇.华中科技大学2004
- [7].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D]. 原永胜.华中科技大学2004
- [8].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中国技术赶超[D]. 易先忠.湖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