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占青岛时期的种族主义印记 ——以“华洋分居”和“华洋分治”政策为中心考察

德占青岛时期的种族主义印记 ——以“华洋分居”和“华洋分治”政策为中心考察

论文摘要

种族主义的概念起源于近代欧洲,它起先表达的是人们阶级和出身的差别。后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活动的开展,殖民者们(多为白人)为了显示自己与有色人种之间的区别,往往利用种族的观念去论证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合法性。自此,有色人种逐渐受到歧视。启蒙运动又将人的肤色和其文明程度联系到一起,而且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19世纪广泛传播,随着欧洲人统治世界的野心,遍布各大洲。此时,19世纪的中国,由于工业文明落后,在西方人眼中已不再是那个充满神秘拥有先进文明和文化的国度了。中国丧失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变成了一个黄色人种和半文明开化的民族。就在此时,西方多位思想家对中国种族衰落的论证为其殖民侵略提供了依据。就德国而言,其“世界政策”远落后于其他大国。而在威廉二世时期,德国为殖民扩张而宣传的种族思想、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等思想并不逊色于西方任何一个大国,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黄祸论”更是成为帝国主义侵华时期的“经典教材”。德国殖民者带着种族优越感和殖民思想来到胶澳租界地,在德意志帝国经营胶州湾租借地的过程中,种族主义印记几乎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制定和实施“华洋分居”和“华洋分治”政策方面,德国殖民者为统治中国人刻意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甚至在教育、卫生等方面都体现着种族间的不平等。殖民者们力图从各个方面显示自身的高贵性,并意图使德意志“高尚的文明”陶冶中国人的情操,令中国人崇拜德国文化和日耳曼民族。所有的这些都显示着种族隔离、种族监控和种族驯化的动机和目的。德国殖民当局的中国人政策是以一种充满种族歧视的种族主义话语虚构为基础的。这种种族主义话语虚构不仅仅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作用,而且还发挥着具体的社会实践功能。鉴此,本人试以胶澳殖民地的种族主义为研究对象写作一篇硕士论文,力求复原其基本内容,呈现其种种表现,说明其特征,理清其形成过程,揭示其所折射的思维模式,通过研究胶澳殖民地的种族主义,深入考察殖民扩张和种族思想对胶澳殖民地人民的影响,剖析东西文化接触的历史经历,批判西方殖民者的霸权意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 1.4 论文的可行性分析和创新之处
  • 2. 种族主义在欧洲和德国的兴起和传播
  • 2.1 欧洲种族主义的兴起
  • 2.2 威廉二世时期德国的极端思想
  • 2.3 青岛殖民者的种族主义思想
  • 3. 华洋分居
  • 3.1 实施华洋分居的原因
  • 3.2 华洋居住区的不同
  • 3.3 种族隔离的意图
  • 4. 华洋分治
  • 4.1 法律体制
  • 4.2 监狱里的“华洋分居”
  • 5. 殖民经营中的其他种族主义印记
  • 5.1 种族主义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 5.1.1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校
  • 5.1.2 其他基础学科的设置
  • 5.1.3 德国文化的炫耀
  • 5.2 种族主义在卫生方面的体现
  • 5.2.1 医院的种族隔离
  • 5.2.2 传染病研究
  • 5.2.3 卫生章程
  • 6. 德国殖民者对中国的武力征服
  • 6.1 武力占领胶州湾
  • 6.2 镇压高密村民反对修铁路的斗争
  • 6.2.1 为什么殖民当局要修建铁路
  • 6.2.2 武装镇压高密村民的斗争
  • 6.2.3 德军对濠里一带的“惩罚行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胶澳殖民时期“中国连队”探源[J]. 山东档案 2016(02)
    • [2].尘封在老明信片里的历史——来自胶澳的问候(二)[J]. 青岛画报 2019(12)
    • [3].胶澳高等山林局[J]. 青岛画报 2020(05)
    • [4].青岛有座“信号”山[J]. 青岛画报 2017(01)
    • [5].胶海关:见证城市沧桑巨变[J]. 青岛画报 2017(02)
    • [6].走进夏日青岛[J]. 青春期健康 2017(12)
    • [7].胶澳商埠时期青岛的学校与教育活动之特色[J]. 东方论坛 2018(05)
    • [8].西方林业科学在中国的实践及影响——德国侵占胶澳地区时期的造林工程[J]. 世界农业 2016(03)
    • [9].《胶澳日报》的发展历程与内容分析[J]. 青年记者 2016(08)
    • [10].德占青岛与《胶澳租借条约》[J]. 档案春秋 2011(10)
    • [11].尘封在老明信片里的历史——来自胶澳的问候(一)[J]. 青岛画报 2019(11)
    • [12].屈辱与认同之间:清末民初国人眼中的德国形象——以胶澳租借地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5)
    • [13].德国在胶澳租界地建设规划中的卫生措施及对中国人的歧视[J]. 德国研究 2008(01)
    • [14].德国胶澳租借地的海域地名、知识来源及其历史地图绘制[J]. 清史研究 2019(02)
    • [15].德国占领青岛时期的所谓文化适应[J]. 海峡教育研究 2015(02)
    • [16].宜居青岛 幸福城市[J]. 中国报道 2011(06)
    • [17].20世纪初叶的《青岛官报》[J]. 新闻爱好者 2010(22)
    • [18].青岛历史上的八月[J]. 走向世界 2009(23)
    • [19].青岛历史上的十月[J]. 走向世界 2009(29)
    • [20].为生存与发展奠基 青岛一中:九十年的梦与梦寻[J]. 山东教育 2014(30)
    • [21].德国殖民统治下青岛社会风气与民俗的变迁(1897-1914)[J]. 民俗研究 2017(06)
    • [22].青岛漫笔[J]. 丝绸之路 2011(01)
    • [23].在风雨飘摇中不断发展的青岛邮电业[J]. 青岛画报 2011(06)
    • [24].老青岛的国际凶杀案[J]. 青岛画报 2010(07)
    • [25].从私立胶澳中学到青岛市立中学[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 [26].青岛历史上的五月[J]. 走向世界 2009(14)
    • [27].英租威海卫背景与原因探析[J]. 法制博览 2016(04)
    • [28].微博之传播[J]. 视听界 2012(02)
    • [29].红岛轶事[J]. 青岛画报 2011(03)
    • [30].试论胶澳商埠时期的青岛公立小学教育[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标签:;  ;  ;  ;  

    德占青岛时期的种族主义印记 ——以“华洋分居”和“华洋分治”政策为中心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