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在铜钼分选中的运用研究

膜技术在铜钼分选中的运用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而国外先进水平均在50%以上,差距分别为30和20个百分点,如何有效地降低消耗的同时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研究了以膜技术为手段,以铜钼分离浮选为研究背景,针对浮选前旋流器溢流液以及旋流器给矿中钼的回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分别确定了在采用膜技术处理旋流器溢流液、旋流器给矿的最佳压力、膜通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膜组件浓缩分离时间,并就采取膜技术与不采用膜技术两种工艺下对浮选药剂量的需求、钼粗精矿的品位和钼的回收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膜技术对旋流器溢流液中钼的回收时,膜组件的运行压力在20KPa时为宜,膜通量下降的速率逐渐减小并在500mL/min时达到稳定,在膜组件运行180min时溢流液的浓度可达到50%;在运用膜技术对旋流器溢流液进行浓缩分离后,其铜钼浮选分离所需的Na2S用量可以大幅降低,同时钼粗精矿的品位、钼的回收率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还表明运用:膜技术—硫化钠脱药—浮选,这一工艺时药剂用量最小,钼的品位、回收率最高。采用膜技术对旋流器给矿中钼的回收时,膜组件的运行压力在30KPa时为宜,膜通量下降的速率逐渐减小并在600mL/min时达到稳定,在膜组件运行60min时溢流液的浓度可达到60%以上,在采用膜技术后对药剂的用量、钼粗精矿品位和钼的回收率也有相同的结论。通过粒度分析表明,旋流器溢流液通过膜浓缩分离后,其颗粒尺寸分布明显变窄,主要颗粒尺寸由6.1μm提高到8.7μm,旋流器给矿颗粒粒径则在11μm。这说明钼品位和回收率的高低与颗粒的粒径大小有着很大的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 1.1.2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 1.2 膜分离技术概述
  • 1.2.1 膜分离过程的原理
  • 1.2.2 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 1.2.3 膜分离过程的特点
  • 1.2.4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 1.3.1 德兴铜矿铜钼选场现状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铜钼分离的研究现状
  • 2.1 铜钼回收概况
  • 2.2 铜钼分离的技术现状[23~29]
  • 2.2.1 铜钼(硫)混合浮选
  • 2.2.2 铜钼混合精矿的分离浮选方案
  • 2.2.3 抑铜浮钼分离浮选
  • 2.2.4 抑钼浮铜分离浮选
  • 第三章 微滤试验的理论基础
  • 3.1 微细矿物的特性
  • 3.1.1 微细矿物颗粒特点
  • 3.1.2 微细矿物工业回收现状
  • 3.2 微滤技术[10,42~45]
  • 3.2.1 分离机理
  • 3.2.2 微滤的操作模式
  • 3.2.3 膜污染阻力
  • 3.3 影响膜通量三种机理
  • 3.3.1 浓差极化机理
  • 3.3.2 惯性升力机理
  • 3.3.3 剪切诱导扩散机理
  • 第四章 膜技术在铜钼分选中的试验研究
  • 4.1 膜工艺的选择
  • 4.1.1 膜组件
  • 4.1.2 膜材料
  • 4.1.3 膜试验设备工作流程
  • 4.2 试验药剂、器材及试验地点
  • 4.2.1 试验药剂
  • 4.2.2 试验器材
  • 4.2.3 试验地点
  • 4.3 旋流器溢流液铜钼分离试验研究
  • 4.3.1 膜组件工作压力的确定
  • 4.3.2 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压力为20KPa)
  • 4.3.3 膜组件工作周期的确定
  • 4.3.4 旋流器溢流对比浮选试验
  • 4.4 旋流器给矿铜钼分离试验研究
  • 4.4.1 膜组件工作压力的确定
  • 4.4.2 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压力为30KPa)
  • 4.4.3 膜组件工作时间的确定
  • 4.4.4 旋流器给矿对比浮选试验
  • 4.5 粒度分析
  • 4.5.1 试验器材及步骤
  • 4.5.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旋流器溢流液对比试验
  • 附录B 旋流器给矿对比试验
  • 附录C 粒度分析测试
  • 附录D 试验设备图及浓缩效果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膜技术在铜钼分选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