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大系列166例国人肝细胞腺瘤(HCA)微卫星变异特征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探讨HCA的发生机制和分子病理学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66例HCA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采用显微组织切割基础上的PCR-SSCP检测方法,选取60例HCA病例进行12个基因组微卫星的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检测,对HCA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微卫星MSI和LOH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66例HCA中,男性114例,占68.4%,平均年龄40.0±2.1岁;女性52例,占31.6%,平均年龄33.4±3.8岁。男女HCA患者性别构成比在1030岁、3050岁和≥50岁3个年龄组之间,以及在体重指数(BMI)<24、24-28、≥28(kg/㎡)3个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P<0.05);女性HCA患者中,HCA瘤体直径≥10㎝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CA的Glypican-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分化肝细胞癌(P<0.05); HCA的β-caten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局灶性结节性增生(P<0.05)。MNR谱(5种国际微卫星MSI标准对照谱)和本组12个微卫星MSI检测谱的符合率为77.5%,两种检查方法存在高度一致性(P>0.05)。在本组12个微卫星中,MSI和LOH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35.72%和8.82%,其中D11S4207在女性HCA患者、D2S2726在有高血压病史的HCA患者中发生MSI的频率显著升高(P<0.05);D6S1581在女性HCA患者发生LOH的频率显著升高(P<0.05);40例发生高频微卫星MSI(≥2/5MNR谱)的男性HCA患者与酗酒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女性HCA患者中,BMI≥24者微卫星MSI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1)与西方国家HCA患者以青年女性为主不同,中国HCA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提示可能存在HCA病因学和发生机制上的差异。(2)微卫星变异特征分析显示,中国HCA的发生可能与多种代谢途径紊乱有关,其中包括:1.女性HCA易发生D11S4207微卫星MSI,可能与NF-κB途径有关;2.有高血压病史的HCA患者易发生D2S2726微卫星MSI,可能与HNF-1α途径有关;3. BMI≥24的女性HCA患者易发生D6S2075微卫星MSI,女性HCA患者易发生D6S1581微卫星LOH,可能与ERK和AKT途径有关。(3)HCA的分子变异以代表错配修复基因途径的MSI特征为主,代表肿瘤抑制基因LOH途径可能部分参与HCA的发病机制,这对HCA的分子分型,有助于为评估HCA患者的发生机制及与组织病理学变异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结直肠癌与微卫星不稳定的十个临床问题[J].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0(03)
- [2].免疫组织化学与聚合酶链反应在结肠癌微卫星状态筛选中的比较[J]. 肿瘤防治研究 2015(12)
- [3].枣转录组序列的微卫星特征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6)
- [4].有尾噬菌体目中微卫星和复合型微卫星的发生及分析(英文)[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11)
- [5].黄花柳基因组微卫星分离及多态性位点检测[J]. 分子植物育种 2008(01)
- [6].克氏原螯虾微卫星文库构建及多态性分析[J]. 水产科学 2019(06)
- [7].微卫星与肺重复癌的研究进展[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05)
- [8].胃癌微卫星不稳定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3(07)
- [9].杨树微卫星序列对基因表达频率的影响及表达序列中微卫星特征的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与微卫星技术[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02)
- [11].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0)
- [12].棉花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微卫星分布规律研究[J]. 棉花学报 2015(06)
- [13].食管癌微卫星不稳定的研究进展[J]. 实用癌症杂志 2011(04)
- [14].胸腺瘤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分析[J]. 肿瘤 2008(01)
- [15].大鼠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6)
- [16].微卫星不稳定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08)
- [17].肝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微卫星变异特点意义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11)
- [18].微卫星在酿酒酵母研究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13(05)
- [19].微卫星基因活性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8(06)
- [20].胆管癌中微卫星不稳定的变化[J]. 现代肿瘤医学 2012(08)
- [21].以色列公司为研制微卫星成像系统寻找合作者[J]. 上海航天 2011(06)
- [22].树鼩5个生化位点与11个微卫星标记位点的初步研究[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05)
- [23].微卫星DNA分型方法及比较[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05)
- [24].三角帆蚌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鉴定及多态性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10(06)
- [25].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评价坛紫菜的种质[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09(04)
- [26].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微卫星的不稳定性与杂合性缺失[J]. 吉林医学 2008(07)
- [27].微卫星不稳定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31)
- [28].猪全基因组中微卫星分布规律[J]. 畜牧与兽医 2014(08)
- [29].放疗后复发鼻咽癌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改变的研究[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03)
- [30].细胞核和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