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

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

论文摘要

牙槽骨复合体具有复杂的力学结构,包括矿化的骨组织和周围的软组织等,其主要功能是将(?)力从牙齿传递到周围的支持骨骼。牙槽骨复合体的形态在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中具有重要意义,与正畸治疗过程中采用何种正畸方式,以及评价正畸治疗的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牙槽骨复合体的结构会随着其所负载(?)力的变化而变化,其负载的(?)力主要由牙列、关节及其附着的肌肉产生。生长型反映的是人体从幼年到成年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结构在三维空间中的比例变化特征,生长型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不同的生长型具有不同的咬合力及生物适应性,因此,使之具有不同的下颌牙槽骨的形态。目前,已有研究关注于生长型与牙槽骨复合体形态之间的关系。但是,经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对于牙槽骨形态的研究结果会有差异,主要是由研究者、研究年代、当时的测量技术、以及研究对象的人种特征不同而导致的。到目前为止尚缺乏对中国人牙槽骨复合体形态的详细研究。X线头颅片是正畸治疗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但是它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陷,所提供的信息受到二维特性的限制,容易出现投照角度偏移、头位失准、结构重叠、信息丢失、图像失真等误差。另外,平面图像无法显示牙槽骨复合体复杂的曲线结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锥形束CT(CBCT)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它能够真实地反映患者的骨骼形态,逼真地再现各处的精细结构,甚至是牙齿和牙根的细微角度,能够为正畸医生提供详尽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利用CBCT可以从任意角度、任意截面观察患者牙槽骨复合体的结构形态、空间位置关系,为正畸医生采取扩弓、内收等治疗手段提供必需的图像参考。CBCT在反映图像及结构上的多维特性使得它能够精准地反映牙槽骨复合体的复杂结构,并为研究者提供详尽可靠的测量数据。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齿及牙槽骨的颊舌向倾斜度的测量研究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齿和牙槽骨颊舌向倾斜度的研究包括研究对象共40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年龄23-39岁,组间无性别差异。这些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水平生长型组和垂直生长型组。分组依据是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火角(FMA)和后前面高比(FHI)。FMA和FHI的测量是从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上获得的。水平生长型包括20名研究对象(FMA<27度,FHI>65%),垂直生长型包括20名研究对象(FMA>37度,FHI<62%)。扫描图像的获得使用的是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伽利略CBCT扫描仪(Sirona, Bensheim, Germany),利用CB Works2.1软件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三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测量,再取其平均值以避免误差。每位研究对象的下颌骨影像截取了四个截面(P2,V12,M1,M2),每个截面都与牙弓垂直。P2:定义为经过第二前磨牙的中心且与牙弓垂直的截面;V12:定义为经过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中点且与牙弓垂直的截面;M1:定义为经过第一磨牙近中根中心且与牙弓垂直的截面;M2:定义为经过第二磨牙近中根中心且与牙弓垂直的截面。牙齿倾斜度定义为牙齿长轴与下颌骨底线之间的夹角。从牙冠二分之一处的中点到牙根根尖三分之一处的中点的连线定义为牙齿的长轴。其中下颌骨底线为连接左右两侧下颌骨下缘的连线。牙槽骨倾斜度定义为牙槽骨长轴与下颌骨底线之间的夹角。牙槽骨长轴定义为从颊舌两侧牙槽嵴顶的中点到下颌骨下缘之间的连线。其中下颌骨底线为连接左右两侧下颌骨下缘的连线。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和牙槽骨颊舌向倾斜度的比较使用的是Student’s t检验。结果显示,水平生长型的第二磨牙与下颌骨底线的夹角大于垂直生长型(P<0.05),说明水平生长型的第二磨牙比垂直生长型更直立。同样,水平生长型的第一磨牙比垂直生长型更直立(p<0.05)。水平生长型和垂直生长型的牙槽骨颊舌向倾斜度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皮质骨厚度的测量研究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皮质骨厚度的研究包括研究对象共40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年龄23-39岁,组间无性别差异。这些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水平生长型组和垂直生长型组。分组依据是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夹角(FMA)和后前面高比(FHI)。FMA和FHI的测量是从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上获得的。水平生长型包括20名研究对象(FMA<27度,FHI>65%),垂直生长型包括20名研究对象(FMA>37度,FHI<62%)。扫描图像的获得使用的是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伽利略CBCT扫描仪(Sirona, Bensheim, Germany)利用CB Works2.1软件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三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测量,再取其平均值以避免误差。皮质骨最小厚度定义为牙槽皮质骨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厚度。皮质骨平均厚度定义为牙槽骨中五分之一处10个点的平均皮质骨厚度。基底部平均厚度定义为牙槽骨底部五个截面的平均皮质骨厚度。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皮质骨厚度的研究使用的是Student’s 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的最小皮质骨厚度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颊舌侧,以及第二前磨牙的颊侧,水平生长型研究对象的平均皮质骨厚度大于垂直生长型(P<0.05)。另外,在下颌骨的基底部,两组的平均皮质骨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的测量研究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的研究包括研究对象共40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年龄23-39岁,组间无性别差异。这些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水平生长型组和垂直生长型组。分组依据是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夹角(FMA)和后前面高比(FHI)。FMA和FHI的测量是从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上获得的。水平生长型包括20名研究对象(FMA<27度,FHI>65%),垂直生长型包括20名研究对象(FMA>37度,FHI<62%)。扫描图像的获得使用的是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伽利略CBCT扫描仪(Sirona, Bensheim, Germany),利用CB Works2.1软件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三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测量,再取其平均值以避免误差。牙槽骨高度定义为从牙槽嵴顶到下颌骨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的比较使用的是Student’s t检验。结果显示,水平生长型研究对象的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大于垂直生长型。统计学差异在第二磨牙处最明显(P<0.001),其次是第一磨牙处(P<0.01),在第二前磨牙处的统计学差异最小(P<0.05)。第四部分: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宽度的测量研究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领磨牙区牙槽骨宽度的研究包括研究对象共40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年龄23-39岁,组间无性别差异。这些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水平生长型组和垂直生长型组。分组依据是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夹角(FMA)和后前面高比(FHI)。FMA和FHI的测量是从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上获得的。水平生长型包括20名研究对象(FMA<27度,FHI>65%),垂直生长型包括20名研究对象(FMA>37度,FHI<62%)。扫描图像的获得使用的是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伽利略CBCT扫描仪(Sirona, Bensheim, Germany),利用CB Works2.1软件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三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测量,再取其平均值以避免误差牙槽骨宽度定义为从舌侧牙槽嵴顶到颊侧下颌骨下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宽度的比较使用的是Student’s 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长型的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宽度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水平生长型的下颌牙槽骨的平均宽度有大于垂直生长型的趋势。第五部分:后前面高比和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后前面高比和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包括研究对象共45人,男性23人,女性22人,年龄21-41岁。后前面高比(FHI)的测量是从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上获得的。扫描图像的获得使用的是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伽利略CBCT扫描仪(Sirona, Bensheim, Germany),利用CB Works2.1软件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三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测量,再取其平均值以避免误差。相关性分析在FHI和各测量项目之间进行,包括:FHI与牙齿倾斜度的相关性分析、FHI与牙槽骨平均皮质骨厚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FHI和下颌骨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所有统计分析使用的是EXCEL表格和SAS9.0统计学软件。结果显示,后前面高比(FHI)与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FHI与牙齿倾斜度存在相关性(P<0.05),FHI与下颌牙槽骨平均皮质骨厚度存在相关性(P<0.01),FHI与下颌牙槽骨高度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1、水平生长型人群的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比垂直生长型的更直立。2、水平生长型人群的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颊舌侧,以及第二前磨牙的颊侧牙槽骨的平均皮质骨厚度大于垂直生长型。3、水平生长型人群的下颌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处牙槽骨的高度大于垂直生长型。4、后前面高比与下颌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平均皮质骨厚度以及牙槽骨高度存在相关性。

论文目录

  •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齿及牙槽骨的颊舌向倾斜度的测量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皮质骨厚度的测量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的测量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宽度的测量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五部分 后前面高比和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英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CBCT应用于下颌第二磨牙治疗过程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 [2].牙隐裂临床特征及CBCT影像学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24)
    • [3].不同倾斜度上中切牙牙槽骨厚度的CBCT研究[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4)
    • [4].矢状骨面型与切牙管关系的CBCT研究[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1)
    • [5].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裂纹宽度对CBCT检出率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 2020(02)
    • [6].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CBCT研究进展[J]. 口腔医学 2020(06)
    • [7].切牙管形态学特征的CBCT测量分析[J]. 口腔医学研究 2020(07)
    • [8].CBCT定位下正畸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11)
    • [9].青年腭中缝成熟度的CBCT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04)
    • [10].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对治疗老年钙化根管的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0)
    • [11].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定位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5)
    • [12].应用CBCT研究汉族人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与釉牙骨质界关系[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7(01)
    • [13].CBCT在牙槽外科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35)
    • [14].CBCT髓室底3D重建在牙髓根尖周疾病中的应用[J]. 北京口腔医学 2017(01)
    • [15].不同扫描条件下CBCT图像剂量计算准确性[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02)
    • [16].基于CBCT成像的成人安氏Ⅲ类颅颌面骨性不对称分析[J]. 口腔医学 2017(03)
    • [17].蒙汉族下颌孔位置的CBCT测量对照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11)
    • [18].CBCT对不同年龄组间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风险的评估[J]. 口腔医学研究 2017(05)
    • [19].颌骨骨岛的CBCT影像分析及分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05)
    • [20].蒙汉族下颌升支区下颌管CBCT三维重建[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14)
    • [21].CBCT引导下上颌第一磨牙即刻种植的效果评价[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09)
    • [22].应用CBCT观察颌骨骨岛的发生特点和分布规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08)
    • [23].下颌骨舌侧孔的CBCT评估[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09)
    • [24].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02)
    • [25].CBCT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8)
    • [26].应用CBCT技术对全口义齿再修复时颞下颌关节盘间隙变化的分析[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5(04)
    • [27].运用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位置关系的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1)
    • [28].切牙管的CBCT测量[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01)
    • [29].加强CBCT技术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亚太教育 2016(10)
    • [30].CBCT在微种植体支抗中的应用进展[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4(04)

    标签:;  ;  

    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