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强烈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让人们认识到现行抗震设计思想在抗震设计理念和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成为了抗震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Pushover分析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一种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中,不同水平加载模式的选取以及目标位移的确定是方法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首先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研究概况、应用领域,同时对Pushover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优缺点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及对框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影响Pushover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最为关键的其中一个因素—侧向荷载的分布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接着对常见的几种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其中对ETABS软件中进行Pushover分析时所基于的“能力谱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和“目标位移法”(Target Displacement Method)进行详细的叙述。最后根据Pushover分析法的特点,通过不同算例,对12层规则及10层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加“基本振型分布”模式的侧向分布荷载,分别采用“能力谱法”和“目标位移法”进行Pushover静力非线性分析,研究了框架结构在8度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同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分析其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层间位移、屈服机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多种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引言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概况1.3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1.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方向1.5 Pushover分析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1.5.1 Pushover分析法在国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1.5.2 Pushover分析法在国内的发展及研究现状1.6 本文拟进行的研究及基本思路1.6.1 本课题的意义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第2章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2.1.1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2.2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工作2.3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之处2.3.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优点2.3.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2.4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应用2.5 恢复力模型的概述2.6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7 结构性能评估及计算步骤2.7.1 性能点的确定2.7.2 Pushover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2.7.3 UBC规范反应谱与中国规范反应谱参数转换2.8 不同侧向加载模式分布的影响2.8.1 固定的侧向荷载分布方式2.8.2 适应性的侧向荷载分布方式2.9 本章小结第3章 常见的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3.1 Q模型方法3.1.1 Q模型的建立3.1.2 Q模型方法的特点3.2 能力谱方法(CSM)3.2.1 能力谱方法的实施过程3.2.2 目标位移的确定3.2.3 能力谱方法的特点3.3 目标位移法(NSP)3.3.1 目标位移的计算公式3.3.2 有效周期的计算3.4 N2方法3.4.1 N2方法的实施过程3.5 适应谱Pushover方法3.6 本章小结第4章 规则框架的能力谱法(CSM)分析4.1 算例概述和计算模型4.2 结构计算模型4.3 水平荷载分布模式4.4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4.5 结构性能点的确定4.6 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计算4.7 结构塑性铰的分布第5章 规则框架的目标位移法(NSP)分析5.1 目标位移的确定5.2 结构性能评价第6章 不规则框架的能力谱法(CSM)分析6.1 结构计算模型6.2 水平荷载分布模式6.3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6.4 结构性能点的确定6.5 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计算6.6 结构塑性铰的分布第7章 不规则框架的目标位移法(NSP)分析7.1 目标位移的确定7.2 结构性能评价7.3 本章小结第8章 结论与展望8.1 结论8.2 展望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静力弹塑性分析论文; 侧向荷载论文; 能力谱法论文; 目标位移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