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乳腺癌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乳腺癌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与凋亡的一系列染色体异常导致了肿瘤的发生。更好的认识其基因改变能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染色体不稳定性是指癌细胞较之于正常细胞,在细胞分裂时丧失和(或)获得整条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频率的升高,可以具体的分为数目改变和结构改变。染色体不稳定是恶性肿瘤的最基本特征,几乎所有人类肿瘤都存在染色体不稳定,对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过去大批基因表达图谱分析发现了一系列的乳腺癌分子异常和一些对临床诊断治疗有用的基因表达亚型。但是由于分辨率的不足,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等常用方法确定基因组的DNA拷贝数的能力受到限制。最新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进展为我们提供了高分辨率检测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一个平台。采用代表性寡核苷酸芯片分析(representational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analysis,ROMA)和定量多基因荧光原位杂交(quantitative multi-gene FISH,QM-FISH)使得对肿瘤基因组进行高分辨率分析成为可能。ROMA是迄今为止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微阵列杂交技术。QM-FISH技术可在同一细胞核内检测多个不同基因,并且可用于石蜡包埋组织。使用ROMA技术,可以寻找有意义的染色体异常,确定研究靶向,而使用QM-FISH技术则能检测细胞内具体位点的拷贝数改变(copy number alterations,CNAs),反映单个细胞的基因改变,对有意义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两种技术结合,可以发现更广泛的基因扩增、缺失和易位。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但并非所有的恶性肿瘤都存在p53突变。MDM2(murine double minute 2)和MDMx是是两种重要的p53负性调节因子。MDM2与MDMx扩增或过表达频发于原发性乳腺癌,其中大部分肿瘤表达野生型P53蛋白。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前期对原发性乳腺癌ROMA研究的基础上,采用QM-FISH对人乳腺癌染色体改变进行高分辨率检测,筛选出一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用于系统的鉴定不同患者的分子异常,并且检测同一肿瘤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之间的分子表达差异,研究特定分子异常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第二部分研究MDMx-MDM2-p53在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将提高我们对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遗传学改变的认识,为乳腺癌病理诊断、预后评估以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5-2006年乳腺癌34例,所有病例均为原发性乳腺癌,同时包含原位癌和浸润癌。分别取所有石蜡标本肿瘤原位癌与浸润癌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图像细胞学分析肿瘤细胞DNA倍体。根据ROMA检测结果,筛选在乳腺癌中扩增或缺失比较频繁的30个基因,使用UCSC(University ofCalifornia,Santa Cruz)genome browser选择设计探针,Qiagen(?)质粒纯化试剂盒分离提取BAC克隆,切口平移法对分离纯化的探针进行荧光素标记,QM-FISH法检测30个基因的拷贝数改变,同一视野照相记录。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图像采集,Axio Vision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并比较30个基因在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拷贝数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FISH检测34例原发性乳腺癌p53,MDMx与MDM2的基因拷贝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3与MDM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1.34例乳腺癌中,11例为二倍体肿瘤即D-tumor(32%),23例为非整倍体肿瘤即A-tumor(68%)。2.QM-FISH检测34例原发性乳腺癌中30个候选基因的拷贝数,所有病例均发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改变,平均每例乳腺癌6.5个基因发生数目增益或缺失。3.CCNE2,C-erbB2,IGF1R,CKS1a,c-myc,CCND1扩增和chk1,p53,Rb1,CDH1,chk2,Nek9缺失均见于25%以上的病例,其中MDMx扩增(59%)最为常见。4.34例肿瘤浸润癌成分共发生222个基因异常事件,原位癌成分共检测到194个基因异常事件,差异无显著性,部分基因拷贝数仅在少数病例的导管内癌和浸润癌中基因有差别,无显著差异。5.在检测的30个基因中,我们发现了多种基因异常存在相关性。包括CCND1扩增与chk1缺失呈正相关(P<0.05);c-myc扩增与C-erbB2扩增、CCNE2扩增、LZST1缺失正相关(P<0.05),其中c-myc、LZST1与CCNE2基因改变相互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1),p53缺失与MDMx扩增呈负相关(P<0.05)。6.CNAs在组织学分级高(Ⅱ级与Ⅲ级)的肿瘤、非整倍体肿瘤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肿瘤更为常见(P<0.05),并且不同的临床病理亚型有不同的CNAs。7.34例原发性乳腺癌中,16例存在p53杂合性缺失,20例存在MDMx扩增,MDM2扩增仅有1例,但27例显示MDM2蛋白过度表达。8.MDM2过表达或者p53功能异常见于33例肿瘤,但二者不同时出现(P<0.01);31例肿瘤有MDM4扩增与P53功能异常,二者呈负相关(P<0.05)。【结论】1.多种基因异常(基因扩增、缺失)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病与进展。2.MDMx,CKS1a,CCNE2,IGF1R,C-erbB2,c-myc,CCND1扩增与chk1,chk2,Rb1,p53,CDH1缺失是原发性乳腺癌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可视为乳腺癌相关基因,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3.原位癌和浸润癌基因拷贝数改变基本一致,即与浸润癌有同等程度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是一种遗传学上处于进展期的病变。4.CNAs在体积较大的肿瘤、非整倍体肿瘤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肿瘤更为常见,且不同临床病理亚型的乳腺癌有不同的CNAs。5.乳腺癌中出现多种细胞周期调控基因扩增/缺失,细胞周期失控与恶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6.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诸多基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单一基因改变不能完满解释这一过程,进行多个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能更好地从分子水平上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肿瘤发生的机制,大样本分析对于深入研究乳腺癌多基因异常之间的联系有帮助。7.MDMx扩增与p53缺失是原发性乳腺癌中频发事件,而MDM2则为低发事件。8.原发性乳腺癌中MDM2过表达/MDMx扩增与p53异常相互排斥,高水平MDM2与MDMx导致p53通路中断。9.MDMx通过MDM2非依赖性途径抑制p53功能、发挥致癌作用,联合应用MDM2与MDM4抑制剂能有效治疗表达野生型p53的乳腺癌患者。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 2019(24)
- [2].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与预后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22)
- [3].国内48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1)
- [4].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者的临床和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57)
- [5].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的临床相关性因素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7(06)
- [6].28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36)
- [7].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6(13)
- [8].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四川医学 2016(10)
- [9].多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告[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06)
- [10].双侧原发性乳腺癌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04)
- [11].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3例临床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05)
- [12].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12)
- [13].深度学习预测超声影像中原发性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0(02)
- [14].原发性乳腺癌40例临床病理分析[J]. 吉林医学 2014(09)
- [15].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5例临床分析[J]. 黑龙江医学 2014(10)
- [16].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04)
- [17].循证护理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 2010(08)
- [18].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 2010(07)
- [19].22例双侧异时原发性乳腺癌临床分析[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8(05)
- [20].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两侧肿瘤病灶的差异性分析[J]. 浙江医学 2020(01)
- [21].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J]. 山东医药 2019(12)
- [22].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67例临床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3(06)
- [23].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03)
- [24].不同分子亚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19)
- [25].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8例分析[J]. 江苏医药 2011(09)
- [26].408例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病理评价与临床评价结果比较[J]. 中国医药导刊 2009(08)
- [27].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1例临床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08(02)
- [28].原发性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05)
- [29].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0例临床分析[J]. 江苏医药 2012(19)
- [30].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