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的设定研究

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的设定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优质农田,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无序扩张还极有可能降低城市内部土地的利用效率,造成城市内部土地闲置浪费。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保护耕地资源,限制城市的无序快速扩张。设定城市发展边界,在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保护城市周边优质农田等方面有显著意义。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城市用地扩张也加快。本文选取武汉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城市发展及确定边界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MapGis软件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最终设定了2020年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结论进行简要归纳,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论文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UGB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界定城市发展边界的内涵,阐述城市发展及控制城市扩张的理论,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本文设定城市发展边界的方法:第三章武汉市概况及影响UGB设定的因素分析。在简要介绍武汉市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武汉市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城市发展和设定边界的影响,得出自然经济社会各因素对城市扩张的作用方向;第四章武汉市UGB设定及合理性分析。依据前述方法提取了武汉市1949、1980、1996、2005年武汉市建成区边界,分析得出武汉市城市景观分布特点及城市扩张特征,设定出武汉市2020年城市发展的边界,并分析其边界的合理性:第五章提出了发挥武汉市UGB边界作用的措施建议:第六章阐述论文的主要结论和今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本文以武汉市为例设定了其2020年城市发展边界,其意义在于为武汉市制定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城市土地提供依据,引导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合理有序扩张,促进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并希望对国内其他城市的类似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2 城市发展边界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边界的内涵
  • 2.1.1 本文对城市发展边界概念的诠释
  • 2.1.2 与城市经济辐射圈的比较
  • 2.2 城市扩张控制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最小成本理论
  • 2.2.3 城市聚集经济理论
  • 2.2.4 核心—边缘发展理论
  • 2.2.5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2.3 确定城市发展边界的方法
  • 2.3.1 分析城市景观紊乱度
  • 2.3.2 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
  • 2.3.3 预测城市发展边界
  • 3 武汉市概况及影响UGB设定的因素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历史沿革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武汉市UGB设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城市自然条件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经济发展因素
  • 4 武汉市UGB设定及合理性分析
  • 4.1 武汉市UGB边界研究的界定
  • 4.2 武汉市城市景观紊乱度分析
  • 4.2.1 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数据库建设
  • 4.2.2 研究区景观紊乱度分析流程
  • 4.2.3 研究区景观紊乱度熵值特点
  • 4.3 提取武汉市建成区边界
  • 4.3.1 武汉市建成区范围
  • 4.3.2 武汉城市用地扩张特征
  • 4.4 武汉市2020年城市发展边界范围
  • 4.4.1 选取中心点,量取到建成区边界的距离
  • 4.4.2 建立并修正预测模型
  • 4.4.3 整合预测结果,确定2020年武汉市UGB边界范围
  • 4.5 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的合理性分析
  • 4.5.1 经济联系强度与经济隶属度
  • 4.5.2 与城市规划的拟合性
  • 5 发挥武汉市UGB边界作用的措施建议
  • 5.1 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制定规划,并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
  • 5.1.1 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 5.1.2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与民主监督制度
  • 5.2 发挥政府行政干预的积极导向作用
  • 5.2.1 强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土地内涵挖潜
  • 5.2.2 严格土地开发许可制度,实现城市用地扩张有序化
  • 5.2.3 完善城市用地扩张的监控机制
  • 5.3 缩小农地与市地比较利益的差距,提高城市外延扩张成本
  • 5.3.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郊区农业的功能
  • 5.3.2 改善郊区农地的耕作条件,实行相应的农地保护措施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发展耦合机制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6(03)
    • [2].国际化城市发展经验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提供借鉴[J]. 南方论丛 2015(06)
    • [3].提升深圳的城市发展质量[J]. 南方论丛 2012(01)
    • [4].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方式的历史演变[J]. 城市建筑 2019(27)
    • [5].德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的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 2019(23)
    • [6].浅析雾霾经济对安徽省城市发展影响及相关策略[J]. 商讯 2020(03)
    • [7].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探析——以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为例[J]. 邓小平研究 2019(06)
    • [8].下一个十年 智慧城市发展的八大趋势[J]. 通信世界 2020(03)
    • [9].关于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对策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05)
    • [10].《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8—2019》发布[J]. 现代建筑电气 2020(01)
    • [11].浅谈城市活力更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 居舍 2020(07)
    • [12].城市发展与媒介演变[J]. 青年记者 2020(04)
    • [13].通过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资源丰富型城市鹤壁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01)
    • [14].“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与治理应实现四个突破[J]. 国家治理 2020(Z4)
    • [15].大数据推动城市发展智慧转型——中国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探索“智慧”之道[J]. 大数据时代 2016(01)
    • [16].体育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马拉松赛事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17].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 天津科技 2020(07)
    • [18].基于明代广州城水系演变浅析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J]. 中华建设 2020(06)
    • [19].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发布[J]. 国际人才交流 2020(08)
    • [20].新基建:智慧城市发展新动力[J]. 互联网经济 2020(06)
    • [21].疫情不会改变城市发展路径[J]. 上海国资 2020(01)
    • [22].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J]. 世界科学 2020(09)
    • [23].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路径的“变”与“不变”[J]. 中国发展观察 2020(Z7)
    • [24].文化助力城市发展的途径[J]. 中国国情国力 2018(12)
    • [25].智能化城市发展中智能建筑的建设与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19(04)
    • [26].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6)
    • [27].深圳气象融入城市发展[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03)
    • [28].城市发展集团资本运作思路探讨[J]. 中国市场 2019(30)
    • [29].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郑州召开[J]. 城市规划通讯 2019(18)
    • [30].文化、艺术与城市发展[J]. 艺术教育 2019(10)

    标签:;  ;  ;  ;  

    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的设定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