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工艺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锋锋[1](2021)在《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效能评价及机理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推进,致使农村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加之,农村生活污水由于污染源分散、管网建设不足、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征,导致农村污水处理率不足。因此,农村生活污水的防治刻不容缓,推广适合农村的分散式污水治理技术已十分迫切。基于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易于维护管理、能耗低等优点,能够完美契合农村污水自身的弊端,可作为其首选处理工艺。然而,在推流式的BAF反应器内沿水流方向NH4+-N转化为NO3--N后,随之而来的富氧和有机物匮乏限制了反硝化作用的进行,致使TN的去除效率较低,脱氮效果不佳。而现有研究主要通过调控回流比和曝气方式等单因素或者构建两级滤池优化BAF脱氮;前者忽略了不同的操作条件产生的交叉影响,后者增加基建和运行维护成本。因此,识别单级BAF强化脱氮的关键控制性参数,掌握反应器运行的优化调控策略及其脱氮机理,是BAF应用于实际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COD/N≈3.44的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涵盖:填料对氮/磷的吸附解析机理;系统脱氮效能与单因素之间的关系;响应面法对系统脱氮的优化研究;沿程DO、各主要水质的变化规律;沿填料层高度的生物数量、生物活性和硝化反硝化速率研究;并对优化前后两套系统沿程微生物种群特性进行比对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陶粒对氮/磷的吸附分别属于扩散机制的动力学和化学吸附机制控制;吸附过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对氮的最大吸附量Qmax=373.59 mg/kg,对磷的最大吸附量Qmax=700.17 mg/kg;陶粒对氮的解吸率均大于磷的解吸率;陶粒对氮的动态吸附过程更快达到平衡。(2)控制变量法得到HRT=6 h、R=100%和曝停比为1:1时系统脱氮效果最优。利用RSM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实验条件HRT=7h,R=104%,曝停比为1.06:1;COD、TN、NH4+-N的去除率预测值依次为87.99%、87.28%、75.50%;实验证实了预测值的可靠性和参数调控的可行性。至此系统经优化之后,TN的平均去除率提升了 41.08%。(3)系统在曝气和停曝阶段沿程DO浓度均呈山谷型分布,在30~70 cm区段DO出现了厌/缺氧环境。沿程NO2--N浓度基本没有浮动,并未发生明显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NO3--N浓度逐步积累至出水的10.61 mg/L,远不足NH4+-N的削减量,推测系统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脱氮。(4)重量法和磷脂法均显示在进水端生物数量最大分别为9.19 mg/g填料、112.16 mol/g填料。底部1#取样点位的氧消耗速率明显优于其它取样点,此处TTC-脱氢酶活性也最大。在滤池深度50 cm的OUR速率低但脱氢酶活性高,表明低DO区主要进行反硝化脱氮。底部的硝化速率为46.3 mg/(kg·h)是整个填料区制高点;沿程反硝化速率在50 cm 处速率最高为 31.08 mg/(kg·h)。(5)A、B系统的OUT数量差异不大且沿程群体的差异性较小,但不同系统之间差异性很大;A系统要优于B系统且丰度更高;A系统在30~50 cm门水平上涉及反硝化功能的微生物有更高的丰度,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14.43%)、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32.05%);在属水平上也存在较明显的反硝化功能菌属,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3.11%)、Hydrogenophaga(2.43%)。表明内回流耦合间歇曝气的 BAF 系统通过在30~50 cm区段强化反硝化过程助于脱氮效能优化。
韩祥祥[2](2020)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污染河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低污染水的治理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低污染水具有种类多、水量大、存在范围广和氮含量偏高等特点,若将其直接排放,会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破坏受纳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亟待深入开展低污染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基于此背景,本文采用具有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少、处理成本低和有机负荷高等优点的生物接触氧化(BCO)工艺处理低污染河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以人工接种方式启动BCO反应器试验装置,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调整反应器进水浓度,对反应器内微生物进行培养和驯化,成功实现了短时间内反应器的快速挂膜。挂膜成功后采用此BCO反应器处理低碳氮比(C/N)的典型低污染河水(氮素以NH4+-N为主),考察了曝气方式、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气水比(A/W)对BCO去除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的影响,并对BCO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A/W为6:1,HRT为9 h时,间歇进水和间歇曝气(进水3 min,搅拌40 min,曝气320min,静置180 min,排水3 min)的运行方式对污染物有更高的去除率,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2.45%、94.50%、83.38%和74.23%;而采用连续进水和连续曝气运行方式,A/W为6:1,HRT为9 h时,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90%、99.10%、28.48%和45.4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以间歇进水、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BCO反应器中,Ignavibacterium、Pirellula、Gemmata、Candidatus Hydrogendendens菌属(具有厌氧氨氧化功能)相对丰度之和,以及Defluviimonas、Hyphomicrobium、Longilinea菌属(具有反硝化功能)相对丰度之和,均高于以连续进水、连续曝气方式运行的BCO反应器中相同菌属的相对丰度之和,间接说明了以间歇进水、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BCO反应器脱氮效率更高。研究了碳源(乙酸钠、甲醇、葡萄糖、乙酸钠+甲醇(1:1,以COD计)混合碳源、乙酸钠+葡萄糖(1:1,以COD计)混合碳源)和C/N(2.0、4.5、7.0)对BCO反应器处理低污染河水(污水处理厂尾水为主,氮素以NO3--N为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碳源为乙酸钠时,BCO反应器对污水厂尾水为主的低污染河水的脱氮效果最佳;C/N越高脱氮效果越好。A/W为6:1,HRT 12 h,C/N为4.5,碳源为甲醇、葡萄糖、乙酸钠+甲醇(1:1,以COD计)混合碳源和乙酸钠+葡萄糖(1:1,以COD计)混合碳源时,BCO反应器对低污染河水的处理效果较差,出水TN和TP浓度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标准。碳源为乙酸钠,C/N为2.0时,BCO反应器对低污染河水的处理效果较差,出水TN和部分TP浓度达不到(GB 3838-2002)V类水标准。碳源为乙酸钠,C/N为4.5时,BCO反应器对低污染河水处理效果较好,出水CODCr,NH4+-N和TN均能达到(GB 3838-2002)IV类水标准,TP能达到V类水标准。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碳源为甲醇和葡萄糖,C/N为4.5时BCO反应器中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的相对丰度较低;碳源为乙酸钠,C/N为2.0时BCO反应器中的厌氧氨氧化菌的相对丰度较高,而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较低;碳源为乙酸钠,C/N为4.5时BCO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均较高。碳源为乙酸钠,C/N为4.5时更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繁殖,此条件下BCO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TN去除率≥86.82%)。建立了BCO工艺处理低污染河水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其预测出水中CODCr,NH4+-N、NO3--N、NO2--N、TN和TP的浓度。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采用本试验中的数据,采用L-M算法进行样本训练,以均方误差(MSE)和线性回归系数(R2)为模型精度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采用BCO工艺处理典型低污染河水时,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各污染物浓度预测准确(MSE=0.001~1.269,R2=0.877~0.992)。采用BCO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为主的低污染河水时,由于出水中NH4+-N(0.10~0.43 mg/L)和NO2--N(0.02~0.19mg/L)浓度低,导致此模型对NH4+-N和NO2--N浓度预测精度较低;但此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CODCr、NO3--N、TN和TP浓度的预测准确(MSE=0.002~2.544,R2=0.936~0.992)。
宋颖[3](2021)在《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的污水处理工艺,普遍有能耗较高,效率较低等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工程的重视,对污水处理厂工艺的优化实现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急迫。现如今水解酸化处理工艺发展较为成熟,常常作为生活污水的预处理工艺,减轻后续污水处理的负担。而单独的A2/O工艺反应过程复杂,对反应条件要求较高,常与其他工艺组合使用。因此本实验采用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将生活污水首先通过水解酸化的预处理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后,再加入A2/O工艺的缺氧池中,用来强化同步脱氮除磷。试验稳定运行后,为了研究组合工艺的机理,基于ASM1建立起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的模型,通过模型进行参数的优化,多因素正交试验进行比选,寻找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污泥进行培养和驯化,采用的是间歇式培养和连续式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当反应器中MLSS达到2g/L以上时,开始污泥驯化,驯化过程中增大反应系统的混合液回流比,控制池中的溶解氧和MLSS浓度,定时排放剩余污泥,同时监测污染物出水情况,当出水达到稳定时,则认为驯化成功。设计厌氧池进水流量为10L/h,组合工艺的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污泥回流比为100%,此时COD、NH3-N、TN、TP出水平均浓度分别达到39.2 mg/L、6.03 mg/L、15.55mg/L、0.96 mg/L。(2)待A2/O工艺稳定运行后,开始启动水解酸化工艺,对取自A2/O装置二沉池的回流污泥进行驯化,目的使其适应厌氧状态,让兼性细菌和厌氧细菌大量生长增殖成为优势菌种;设计进水流量为5L/h,COD去除率、酸化率在第22天均趋于稳定,分别达到41%和23%。将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连接至A2/O装置的缺氧池中,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测得水解酸化-A2/O组合系统对COD、NH3-N、TN、TP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80%、97.91%、84.12%、87.22%,较于仅运行A2/O装置,均得到提升。(3)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模型的建立是基于ASM1上,引入水解在好氧、缺氧、厌氧三种状态下不同的反应过程,通过矩阵的形式表达组合工艺内的反应过程以及化学计量系数等,并对反应器内物料进行物料平衡分析。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模型是通过AQUASIM2.0进行表征,初期由于参数是直接使用推荐值,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因此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4(4、(4(4、、、、、((3(3)对组合模型影响较大,通过AQUASIM2.0自带的残差估计进行参数校正,并通过实测出水值对校正后的参数进行验证,COD、NH3-N、TN的误差从2.52%、58.05%、50.07%降到2.39%、11.90%、22.12%,表明所建立的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模型能够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可作为工艺优化时的基准模型。(4)分别改变模型的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厌氧池和水解酸化池进水配比三个数值进行分析,从控制单一变量分析得出:仅改变混合液回流比时,在150%~300%内系统脱氮除碳的能力随混合液回流比增加而增加,但是当混合液回流比的增加到400%时,组合工艺脱氮的效果大大下降;仅控制污泥回流比时,让系统的脱氮除碳整体能力随污泥回流比增加有略微提升;厌氧池和水解酸化池进水比在为2:1、1:1、1:2的3种工况下,COD的去除率在工况3时最好,TN的去除率在工况1时最好,三种工况对NH3-N的去除无明显影响。(5)对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模型进行多因素正交分析,发现对组合工艺影响排序为:厌氧池和水解酸化池进水配比、污泥回流、混合液回流比,同时确定本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装置的最优工况是:混合液回流比设置为300%,污泥回流比设置为80%,厌氧池进水10 L/h,水解酸化池进水5 L/h。图[51]表[18]参[111]
刘晓茹[4](2019)在《循环曝停类SBR反应器处理不同碳氮比废水的脱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所产生污水中的成分愈来愈复杂,废水经处理后氨氮难以达标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高浓度有机废水经厌氧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呈现有机物少、碳氮比低的特点,给后续生物脱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和目标废水进行实验室研究,本试验结合厌氧处理工艺出水特点,研究与之配套的后续脱氮处理工艺,优化控制条件以达到高效脱氮的目的。本试验研究以人工配制的不同碳氮比的水果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控机械式间歇搅拌曝气反应器(自控间歇式进水分段曝气处理系统,专利号ZL201510432180.5;实验室用直曝式曝气设备,专利号ZL201510431817.9)作为试验装置,该装置经课题组内成员的试验验证,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除碳脱氮功能。研究内容主要是利用该装置循环曝停,提供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生存条件,促进其他脱氮机理脱氮,实现低碳脱氮。反应系统中溶解氧浓度由曝气装置的转速大小和停曝比决定,探究转速与停曝比对除碳脱氮效果的影响,寻求最佳运行工况;建立对应的基质降解动力学公式,验证试验结果。本试验历时122天,实验结果表明:(1)在反应器内接种活性污泥启动试验,进水量由10L/d提升为20L/d,COD浓度从627mg/L升至1170mg/L,历时22天完成污泥驯化。该阶段数据显示COD、氨氮的去除率都在97%以上,出水浓度分别为25mg/L、3.8mg/L,可达标排放。在显微镜下可以明显观察到大量钟虫,说明试验完成启动和驯化过程。(2)试验完成驯化之后,提高废水中氨氮的比例,在碳氮比分别为10和7(进水COD浓度约为1100mg/L,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108mg/L、146mg/L)的条件下,改变运行工况找到适合此类废水的工况控制范围。试验数据表明在转速为450r/min和以曝气15min、沉淀25min的时间设定循环曝停条件下,COD、氨氮、总氮的出水浓度分别在40mg/L、2.5mg/L、11mg/L以下,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7%、98%、90%,说明反应器可以有效地进行除碳脱氮。(3)进水量由20L/d升高至40L/d,在碳氮比分别为11、6.5、4.5(COD浓度约为1100mg/L,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106mg/L、170mg/L、240mg/L)的条件下,对停曝比微调,以求总氮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碳氮比为11时,试验最佳工况是转速450r/min,循环曝停时间设定为曝气15min、静置25min;碳氮比分别为6.5、4.5时,最佳工况是转速450r/min,循环曝停时间设定为曝气20min、静置20min。(4)本试验完成了对水果废水碳氮比分别为11、6.5、4.5时的除碳脱氮研究。与常规水处理相比,在未投加碳源条件下,本试验处理高氨氮废水时通过控制运行工况,使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总氮浓度均在排放标准以下,根据一个周期内各组分浓度变化,证明在反应过程发生短程硝化反硝化。(5)整理碳氮比为4.5时试验数据,对莫诺(Monod)方程式进行推论,利用图解法解得动力学参数,建立了该反应器处理含氮水果废水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COD降解动力学模型为(?);氨氮降解动力学模型为(?);总氮降解动力学模型为(?)。
邵袁[5](2019)在《基于WEST软件模拟的城市污水厂的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严格的排放要求和节能降耗的需求,对污水厂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某县级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调研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和Orbal氧化沟工艺的实际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利用WEST软件构建了两种工艺的数学模型,开展工艺的优化运行研究,提出并实施了工艺的优化运行方案,有效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降低了运行能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改良型A2/O工艺平均进水水量为7735m3/d,工艺对COD、TN、TP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29%、50.11%、72.08%和94.78%,冬季低温导致NH4+-N出水浓度波动较大且出水TN有个别超标现象。Orbal氧化沟工艺的平均进水水量为7593m3/d,COD的去除率高于86%,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24%和71.1%,夏秋季节NH4+-N的去除率高于95%,冬季出现NH4+-N出水浓度超过5mg/L的现象。(2)改良型A2/O工艺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与吸附作用、好氧菌的呼吸作用及脱氮除磷过程实现COD的去除,NH4+-N在好氧区通过硝化反应去除,TN的去除发生在缺氧区内,预缺氧区分担了超过20%的脱氮功能,脱氮效率不高是因为好氧区曝气过量破坏了厌氧与缺氧环境且进水为低碳源水,反硝化碳源不足,工艺对P的去除主要依靠化学除磷,原因为好氧区DO浓度过高,排泥量较少,污泥活性较低。Orbal氧化沟工艺对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厌氧池,NH4+-N通过在中沟与内沟的硝化反应去除,TN主要通过在厌氧池和外沟的反硝化反应去除,进水低碳源和外沟曝气过量,出水NO3--N浓度较高,影响脱氮效果,超过50%的TP依靠化学加药除去,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3)利用WEST软件构建改良型A2/O和Orbal氧化沟工艺在不同季节下运行的模型,经进水组分测定、参数灵敏度分析和参数调整,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模拟得改良型A2/O工艺的优化条件为:春、夏、秋季DO13mg/L、排泥量100m3/d、内回流比1、外回流比0.8;冬季DO23mg/L、排泥量75m3/d、内回流比1、外回流比0.7,液态PAC的投加量均降至0.07kg/m3水。Orbal氧化沟工艺的优化参数为:春季内回流比0、外回流比0.8、排泥量90m3/d;夏、秋季排泥量100m3/d,其余参数同前;冬季外回流比1,其余参数同春季;春夏秋季除磷药剂投加量为0.07 kg/m3水,冬季为0.09 kg/m3水。(4)优化方案实施于改良型A2/O工艺的实际效果为COD平均去除率达88.08%,NH4+-N平均去除率达89.99%,较优化前有所增加,TN的平均去除率较优化前增加了5.61%,TP的平均去除率较优化前提高了2.12%。优化方案的实施使硝化反应降低,反硝化效果增强和好氧区实现部分SND,同时好氧区吸磷量增加和缺氧区反硝化除磷的发生使得近50%的TP通过生物除磷途径去除,优化方案实施阶段电耗均值为0.38kW·h/m3,较优化前同期降低了7.87%,化学除磷药剂的日均使用量下降12.3%。上述结果表明,WEST软件可用于污水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为污水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支撑。
刘文龙[6](2019)在《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连续流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具有减少曝气能耗、节约水处理费用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构建未来新型污水处理厂最为合适的主流脱氮技术。目前,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的可行性虽然已经得到验证,但低温低氨氮的城市污水水质特点,以及竞争性微生物如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和异养菌(HB)的过量增殖依旧制约了该技术在实际中的推广应用。如何在有效持留功能性微生物如氨氧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的同时,抑制并淘洗系统中竞争性微生物(如NOB和HB)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工艺相关的功能细菌进行了单独富集培养和特性研究,探讨了在连续流工艺中进行AOB和Anammox菌的富集同时抑制NOB的相关运行策略。然后考察了缺好氧交替运行对于长期稳定维持城市污水连续流短程硝化工艺的可行性。最后采用絮体污泥结合固定床生物膜(IFAS)的污泥形式和缺好氧交替的功能区布局提出了一套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新工艺,并详细研究了该工艺的启动和稳定运行,为我国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针对NOB过量增殖的问题,提出了好氧饥饿(无外加底物、保持曝气)结合实时控制快速启动城市污水SBR工艺短程硝化的新方法。饥饿恢复期间AOB快于NOB的活性恢复能力和功能基因表达水平确保了SBR系统短程硝化的快速出现和AOB的富集培养。然后,基于富集培养的短程硝化污泥在A2O系统中研究了稳定实现城市污水连续流短程硝化的控制策略,包括低溶解氧(DO)浓度、好氧饥饿处理和生物强化,结果表明由于连续流系统中Nitrospira菌属的大量增殖,低DO浓度和好氧饥饿处理策略均不适用于连续流A2O工艺短程硝化的维持,但生物强化结合后置缺氧段的方式有助于实现和维持城市污水连续流短程硝化。以低DO/低进水基质浓度和高DO/高进水基质浓度为控制手段分别成功培养了Nitrospira占比为32.12±0.25%和Nitrobacter占比为59.46±4.71%的两种NOB富集污泥。Nitrobacter在饥饿环境中的活性下降较快,功能基因nxrB的表达水平也下降明显;而Nitrospira在饥饿环境中的活性下降较慢,功能基因nxrB还有过量表达的现象发生。该现象进一步证实了适应于低基质/低DO浓度环境的Nitrospira具有更高的抵抗饥饿环境的能力,较高的功能基因表达水平确保了Nitrospira在饥饿环境中能够实现长期的活性和细胞维持,因此连续流系统无法通过好氧饥饿处理实现短程硝化。小试试验表明缺好氧交替导致的瞬时缺氧环境可有效抑制NOB的活性,但好氧段初期残留的亚硝酸盐促进NOB活性恢复的同时抑制了AOB的活性,进而无法仅仅依靠缺好氧交替来维持城市污水连续流的短程硝化。此外,建立了在缺好氧交替环境中NOB比生长速率(μNOB)与好氧区初始亚硝酸盐浓度相关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拟合揭示了在缺好氧交替环境下,缺氧环境能够短暂抑制μNOB,当进入好氧环境后,μNOB迅速恢复,同时与好氧区初始亚硝酸盐浓度呈正比例关系。因此,采用厌氧氨氧化作用或反硝化作用消耗缺氧区残留的亚硝酸盐可避免好氧段初期亚硝酸盐对于NOB活性恢复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连续流短程硝化系统的维持。基于上述研究,开发了城市污水连续流改良IFAS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工艺,利用生物强化和羟胺抑制的手段实现了该工艺的启动和稳定运行。在不外加碳源的情况下,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平均出水sCOD、PO43--P、NH4+-N和TN浓度分别为20.6±1.7 mg/L、0.4±0.2 mg P/L、2.3±1.7 mg N/L和7.7±1.8 mg N/L,符合国家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排放标准。物料平衡分析表明该工艺的氮去除途径主要包括缺氧区的反硝化作用(28.131.3%)和厌氧氨氧化作用(21.330.3%)、好氧区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9.615.4%)、出水(20.7%)以及微生物的同化作用(11.3%);系统的磷去除途径主要包括好氧区聚磷菌的好氧吸磷作用(63.987.4%)和缺氧区反硝化聚磷菌的反硝化吸磷作用(11.833.2%)。经济性分析表明改良IFAS主流厌氧氨氧化工艺与传统A2O工艺相比,可节约89%的药剂费用,节省41%的曝气能耗,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
彭帅[7](2019)在《基于物化与生化耦合的多级A/O工艺深度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水质特征及处理现状的调研,以自行研制复合活性催化载体为工艺基础,将微生物脱氮作用与化学催化作用进行耦合,开发出一种适合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系统工艺。通过实验室小试与现场工艺中试在不同参数(HRT、DO、回流比)下的长期稳定运行验证,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系统实现了低温条件下的高效脱氮除磷。另外以实验室小试运行数据为基础,对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各污染物影响顺序的灰色关联度计算,量化分析了该工艺内氮素、有机物互相转化,消耗的反应过程。最后对复合活性催化载体及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工艺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室小试研究中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系统启动共历时38天,其最佳运行参数为HRT=16 h(氧反应器为7.2h,好氧反应器为9.0 h),好氧反应器内 DO=6.0~6.5 mg L-1,回流比为 5:1,C/N 比为 2.82~3.37,此时系统 NH4+-N、COD、TN、TP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2)得出基于Eckenfelder方程求得物化与生化耦合系统脱氮速率K(TN)=0.00037min-1,K(COD)=0.00000 64min-1,K(NH4+-N)=0.000 000 107 min-1。基于 Monod 方程计算得动力学常数QNH4+-N=2.429 5,KNH4+=0.297 37,求解结果均表明物化与生化系统中的复合活性催化载体的物化性质及催化特性十分适合微生物生长附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系统对各污染物指标去除因素的影响顺序,并可用于实际工程中的运行参数优化,污染物针对性去除。(3)实际工程中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系统最佳HRT为7.5 h(厌氧反应器为4.5h,好氧反应器为3.0h),最佳DO浓度为4.0 mg·L-1,最佳回流比为4:1。在最佳工况下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现场试验运行的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系统异养反硝化作用占总反硝化作用的64.5%,物化与生化耦合催化生物膜反应器中存在基于复合活性催化载体的自养反硝化作用的贡献率>35%。综上所述,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技术的研发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及降耗节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氨氮、总氮的削减及现有处理技术的提标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全文总计图35组,表36个,参考文献98篇。
刘涛[8](2019)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OPFRs的去除研究》文中指出大量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环境中OPFRs污染情形尤为严峻,过去更多关注的是OPFRs在水环境中的时空赋存及可能来源,对鱼与人类潜在性暴露风险评价等,而采取何种较高性价比的方式缓解污水中OPFRs显得较为紧迫。本文以经济有效的吸附法来缓解OPFRs废水,探究不同吸附剂对氯化TCEP、TCPP吸附能力、差异性、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Langmuir方程能较好描述各吸附等温过程,各吸附剂最大吸附能力依次为生物炭(12.30-17.77mg/g)>>火山岩(40.91-67.11μg/g)>沸石(36.81-62.59μg/g)>土壤(7.08-10.64μg/g),造成其吸附速率与吸附量差异与各吸附质分子大小、疏水性,吸附剂颗粒尺寸、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含氧官能团(-OH、-COOH)等造成可吸附点位差异性密切相关。土壤中较高pH及较小浓度HA可增强TCEP、TCPP吸附,归因于吸附剂表面电荷与质子化OPFRs静电作用或HA中-COOH、-OH、-C=O与-CHO等基团与OPFRs氢键相互作用。生物炭原材料与热解温度会影响其对污染物吸附效果,对于弱疏水性OPFRs,选择富含木质素、结晶纤维素的原材料并在中等温度(500-600℃)热解可产生较大比表面积、多含氧基团(C=O)进而诱导较强的氢键桥接作用。因此,TCEP与TCPP在不同吸附剂中主要涉及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与静电吸引等多重方式,其吸附量可能更多取决于吸附质/剂之间亲/疏水性及吸附剂中C=O基团数量。以野外中试IVCWs来研究不同运行方式(干湿交替、静置-休期、连续运行)对低C/N污水去除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运行5d,排空2d)并不能克服野外T降低导致各营养去除效果降低,TN下降达26.45%。在整个运行期间,IVCWs对NH4+-N(71.5±13.06%)、COD(61.21±8.11%)、TN(56.35±11.41%)与TP(49.69±8.5%)去除效果较好,同时VFCW1中各去除贡献占比(54.92%-86.83%)都大于50%,表明系统具有较强去除潜力。有趣的是,VFCW2中大量NO3--N不断积累会削弱TN去除效率,而如何诱导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的发生显得尤为关键。最后,在IVCWs微水环境中模拟WWTPs等污水OPFRs排放过程,并探究比较各组分在IVCWs中去除效率、贡献率、水-沉积物-植物相中的分布、主要去向及差异性。当TCP、TCEP与TCPP进水浓度为246.14±69.62μg/L、919.59±193.96μg/L与808.31±200.55μg/L下,去除效率分别为70.18±13.98%、51.76±18.07%与60.28±20.05%。其中植物累积仅占去除贡献的0.006-0.022%,而土壤、沸石、火山岩等基质累积量占23.90-69.92%,表明大部分(30.07-76.09%)可通过光降解、微生物降解等方式去除。进一步,各OPFRs在沉积物中累积量依次为火山岩>沸石>土壤,而芦苇(0.79±0.15-108.22±10.76ng/g)、风车草水面上部分(3.16±0.06-127.44ng/g)中累积量相当较小。经质量平衡计算,进水质量负荷的12.64-49.22%、29.61-47.11%OPFRs都能迁移到沉积物与出水中,可能会导致其在沉积物持久性存在或更宽阔水域中迁移等问题的发生。当对比不同OPFRs在水环境中赋存及迁移行为发现,高疏水性TCP较易吸附在沉积物或根系表面,中等疏水性(TCPP)更容易发生植物尖端移位现象,而较小疏水性(TCEP)可能会被植物直接吸收。然而OPFRs在CWs中长期运行的去除效果,在自然土壤中的赋存、累积及持久性,及对浮游植物、大型植物的生长影响引人关注。
刘天禄[9](2019)在《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对象为某大型综合性炼化企业废水处理场的废水,该废水污染物来源多、成分复杂,CODcr、氨氮、油类等浓度变化幅度大,经“隔油-气浮-生化”工艺处理后,排水各项指标已不能满足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针对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工艺(Carrier fluidized biofilm Reactor,CFBR)进行了工业化规模的现场实验,研究了好氧过程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SCND)和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强化脱氮机理,对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DMT)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筛选出5株DMT生物降解菌种,构建了优势菌群。设计了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Fixed-bed Membrane Bioreactor,FBMBR),分析了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理,对废水处理场排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探索部分回用处理场出水的可能性。研究结论如下:(1)CFBR工艺废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污泥法工艺(Actived Sluge technology,AS),生物脱氮效果良好,适用于废水处理场的改造,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废水处理场出水能够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石油类小于5mg/L、CODcr小于60mg/L、氨氮小于15mg/L。(2)CFBR工艺可以强化SCND作用,同步实现SND作用。系统SCND的NO2--N积累率可以达到80%以上,SND的NOx--N饱和常数为5.33,SND反硝化作用效果明显提高,TN去除率能够达到80%以上。CFBR工艺最佳运行参数为DO为2.0~3.0mg/L,pH为7.5~8.0,温度为30~35℃,HRT为10~12h,吨废水耗碱量为20g/m3。(3)采用DMT逐量分批驯化方法,筛选分离得到5株DMT高效降解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别为多杀巴斯德氏菌,蜡状芽孢杆菌,为嗜中温甲基杆菌,食酸菌属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DMT降解条件优化实验表明,DMT降解细菌适宜条件为:温度在28℃~36℃之间,pH值为7.5~8.0,菌种投加比例为5%。(4)在HRT为1.25h、气水比为0.5:1、选择填料A的条件下,FBMBR工艺装置出水CODcr小于35mg/L、BOD5小于5mg/L、氨氮小于3mg/L、悬浮物小于5mg/L、浊度小于5 NTU,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工业循环水补水指标要求。(5)FBMBR装置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混合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混合液的比阻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可以忽略。装置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缓解SMP对膜的污染,降低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延长超滤膜的清洗周期与使用寿命。
朱玉芳[10](2018)在《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涂装废水已成为工业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涂装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工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组成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等特点。为了满足越来严格的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需要对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艺进行重点研究和优化,最大限度地进行节能减排,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汽车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水环境保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提出采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对模拟的工业废水进行小试试验,考察了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除碳脱氮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机制分析。然后采用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实际的汽车涂装废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小试试验,在多级接触氧化反应器负荷启动运行过程中,考察并分析了生化系统对COD、TN和NH4+-N的去除效果,并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处理涂装废水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抗冲击特性和除碳脱氮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进水流量从80 L/d逐步增加到240 L/d过程中,生化池内每段生化槽之间已形成非常明显的有机物浓度差,随着废水的流动方向,有机物浓度在生化池内逐级降低,进水COD的平均值为1214mg/L,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最终出水有机物浓度可始终稳定地达到内部控制排放标准,即COD<500mg/L。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前段对COD的平均去除率约占55%,贡献力最大,且前段对COD去除率受进水流量变化影响波动最大,后段波动最小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h、16h、12h、8h的条件下,生化系统对COD总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1%、86%、84%和83%;T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是77%、76%、76%和65%;NH4+-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是97%、96%、94%和 86%。进入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涂装废水可生化性较低,其B/C仅约为0.15,较难被生物降解。经过生化系统处理后,废水的BOD以及B/C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在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同时又可实现稳定高效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剩余污泥产量,平均污泥产率约为0.03 gTSS/gCOD去除,仅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1/10左右,是传统生物膜法的1/5左右。生化系统对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可实现较高的去除率,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时,生化系统对SS的平均去除率为82.8%。根据污泥减量化的原理,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可实现污泥减量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处理实际的汽车涂装废水小试试验中,探究了三个重要的工艺运行参数(溶解氧浓度、温度、有机负荷)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h,水温为25~30℃,pH为6.5~7.5,生化系统前段DO浓度保持在0.5~1 mg/L,中段和后段DO浓度保持在2~3 mg/L,进水有机物浓度COD保持在5000 mg/L以下时,生化系统对COD的总去除率可保持在90%左右,NH4+-N总去除率可保持在86.4%~92.5%之间,TN的总去除率可保持70.1%~85.6%。建立了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出水有机物浓度和进水流量、进水有机物浓度、填料体积、填料比表面积以及动力学参数等之间的关系,可应用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设计和计算,为多级接触氧化工艺的工程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在小试规模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到工程应用研究上,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研究本工艺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并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实现工程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流程、设备安装、工艺调试、工艺运行效果、改进措施、项目效益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分析,为本工艺技术进行工程示范以及相应的升级改造研发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分析种群丰度及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及相似性、群落结构多样性组成等,揭示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不同运行阶段和其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动态演替规律。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生化系统污染物去除效能、可生化性改善、污泥减量化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机制。
二、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工艺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工艺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效能评价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问题概况 |
1.1.1 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 |
1.1.2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
1.1.3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形式 |
1.2 曝气生物滤池研究概况 |
1.2.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简介 |
1.2.2 曝气生物滤池作用机理 |
1.2.3 曝气生物滤池种类及特点 |
1.3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研究 |
1.3.1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机理 |
1.3.2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影响因素 |
1.3.3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和工艺流程 |
2.2 实验设计 |
2.2.1 实验设计依据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2.3 实验材料 |
2.3.1 陶粒的理化性能 |
2.3.2 实验原水水质 |
2.4 检测项目及方法 |
2.4.1 常规指标测定 |
2.4.2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
2.4.3 填料理化性质检测 |
2.4.4 填料生物膜数量测定 |
2.4.5 填料生物膜活性测定 |
2.4.6 硝化和反硝化速率测定 |
2.4.7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 仪器与型号 |
2.6 本章小结 |
3 陶粒吸附实验和系统挂膜启动 |
3.1 陶粒对氮/磷的吸附解析特性研究 |
3.1.1 动力学吸附实验设计 |
3.1.2 等温吸附实验设计 |
3.1.3 等温解析实验设计 |
3.1.4 动态吸附实验设计 |
3.2 实验数据处理 |
3.2.1 吸附容量计算 |
3.2.2 动力学吸附模型 |
3.2.3 等温吸附模型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陶粒对氨氮和磷的动力学吸附 |
3.3.2 陶粒对氨氮和磷的等温吸附 |
3.3.3 陶粒对氨氮和磷的解析实验 |
3.3.4 陶粒对氨氮和磷的动态吸附 |
3.4 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 |
3.4.1 实验装置的调试 |
3.4.2 系统启动方式 |
3.4.3 启动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效能研究 |
4.1 单因素对BAF脱氮的影响 |
4.1.1 水力停留时间对BAF脱氮的影响 |
4.1.2 回流比对BAF脱氮的影响 |
4.1.3 曝停比对BAF脱氮的影响 |
4.2 响应曲面优化实验 |
4.2.1 BBD实验设计 |
4.2.2 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
4.2.3 响应面分析 |
4.3 中试实验验证 |
4.4 系统脱氮性能对比分析 |
4.5 沿程DO变化规律 |
4.6 沿程水质变化规律 |
4.7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机理分析 |
5.1 沿程生物量变化规律 |
5.2 沿程生物活性变化规律 |
5.3 沿程硝化反硝化速率 |
5.4 沿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4.1 稀释性曲线图 |
5.4.2 微生物OUT聚类及相关分析 |
5.4.3 微生物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5.4.4 微生物菌群PCoA分析 |
5.4.5 微生物菌落结构分析 |
5.5 系统脱氮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污染河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 |
1.1.2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
1.1.3 低污染水种类及其危害 |
1.2 国内外低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研究进展 |
1.3.1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1.3.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影响因素 |
1.3.3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污染物净化机理 |
1.3.4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材料 |
2.2.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 |
2.2.4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器启动阶段CODCr去除性能分析 |
2.3.2 反应器启动阶段脱氮性能分析 |
2.3.3 反应器启动阶段除磷性能分析 |
2.3.4 反应器稳定阶段生物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典型低污染河水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运行参数 |
3.2.2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3.2.3 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模拟典型低污染河水CODCr去除性能分析 |
3.3.2 模拟典型低污染河水脱氮性能分析 |
3.3.3 模拟典型低污染河水除磷性能分析 |
3.3.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为主的低污染河水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合肥市许小河水质提升工程概况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试验材料 |
4.3.2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许小河河水中试工程效果分析 |
4.4.2 不同碳源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3 混合碳源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4 不同碳氮比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5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6 反硝化速率分析 |
4.4.7 硝化活性分析 |
4.4.8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低污染河水出水水质预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5.2.1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确定 |
5.2.2 BP人工神经网络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和激活函数的确定 |
5.2.3 数据归一化和反归一化处理 |
5.2.4 BP人工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
5.2.5 模型预测精度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与检验 |
5.3.1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确定 |
5.3.2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结果及分析 |
5.3.3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概况 |
1.1.2 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
1.2 生物脱氮除磷及A~2/O工艺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脱氮基本原理 |
1.2.2 生物除磷基本原理 |
1.2.3 A~2/O工艺研究现状 |
1.3 水解酸化工艺概述 |
1.3.1 水解酸化的反应机理 |
1.3.2 水解酸化的特征 |
1.3.3 水解酸化的研究现状及评价指标 |
1.4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 |
1.4.1 Monod模型 |
1.4.2 Eckenfelder模型 |
1.4.3 Lawrence-Mc Carty模型 |
1.4.4 ASM模型 |
1.4.5 活性污泥模型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研究意义 |
1.5.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2.1 试验用水及水质情况 |
2.2 试验装置 |
2.2.1 水解酸化工艺装置 |
2.2.2 A~2/O工艺装置 |
2.2.3 其他试验设备 |
2.3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2.3.1 常规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2.3.2 非常规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三章 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的启动与运行 |
3.1 A~2/O工艺试验装置的启动 |
3.1.1 A~2/O工艺污泥的培养 |
3.1.2 A~2/O工艺污泥的驯化 |
3.2 水解酸化工艺试验装置的启动 |
3.2.1 水解酸化工艺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3.3 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试验装置的启动 |
3.3.1 组合工艺的运行方法 |
3.3.2 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对污染的去除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模型的建立 |
4.1 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模型建模基础 |
4.1.1 反应器水力学模型 |
4.1.2 溶解氧模型 |
4.1.3 活性污泥模型 |
4.1.4 水质特性模型 |
4.2 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的假设 |
4.2.2 模型的反应动力学速率 |
4.2.3 流程图和物料平衡方程 |
4.3 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模型的参数分析与模型验证 |
4.3.1 AQUASIM软件 |
4.3.2 模型参数分析和校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参数优化 |
5.1 混合液内回流比 |
5.1.1 混合液回流比对COD的影响 |
5.1.2 混合液回流比对NH_3-N的影响 |
5.1.3 混合液回流比对TN的影响 |
5.2 污泥回流比 |
5.2.1 污泥回流比对COD的影响 |
5.2.2 污泥回流比对NH_3-N的影响 |
5.2.3 污泥回流比对TN的影响 |
5.3 厌氧池和水解酸化池进水比 |
5.3.1 厌氧池和水解酸化池进水比对COD的影响 |
5.3.2 厌氧池和水解酸化池进水比对NH_3-N的影响 |
5.3.3 厌氧池和水解酸化池进水比对TN的影响 |
5.4 多变量正交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敏感性分析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循环曝停类SBR反应器处理不同碳氮比废水的脱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水资源污染状况 |
1.1.3 氮在水中危害及处理现状 |
1.2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脱氮工艺的原理 |
1.2.2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1.2.3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1.3 课题研究主要目的和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及设备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2.1.3 试验用水 |
2.1.4 接种污泥 |
2.2 试验检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3.1 反应器的启动实验研究 |
3.1.1 启动阶段运行方式 |
3.1.2 启动阶段实验现象分析 |
3.1.3 试验分析 |
3.2 试验运行条件 |
3.2.1 停曝比 |
3.2.2 转速 |
3.2.3 溶解氧 |
3.3 碳氮比为10时试验研究 |
3.3.1 停曝比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2 停曝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3 停曝比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4 试验分析 |
3.4 碳氮比为7时试验研究 |
3.4.1 停曝比的影响 |
3.4.2 转速的影响 |
第四章 提高负荷之后的脱氮试验研究 |
4.1 碳氮比为11试验研究 |
4.1.1 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 |
4.1.2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 |
4.1.3 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影响 |
4.1.4 试验分析 |
4.2 碳氮比为6.5时试验研究 |
4.2.1 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 |
4.2.2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 |
4.2.3 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影响 |
4.2.4 试验分析 |
4.3 碳氮比为4.5时试验研究 |
4.3.1 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 |
4.3.2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 |
4.3.3 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影响 |
4.3.4 试验分析 |
4.4 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 |
第五章 动力学研究 |
5.1 COD降解动力学模型 |
5.2 氨氮降解动力学模型 |
5.3 总氮降解动力学模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基于WEST软件模拟的城市污水厂的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概述 |
1.2.1 米-门方程和Monod模型 |
1.2.2 Eckenfelder模型、McKinney模型和Lawrence-Mc Carty模型 |
1.2.3 活性污泥动态模型 |
1.2.4 ASM系列模型 |
1.3 基于ASM系列模型的仿真软件简介 |
1.3.1 相关软件概述 |
1.3.2 WEST仿真软件介绍 |
1.3.3 WEST仿真软件的建模步骤 |
1.4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
1.4.1 国外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
1.4.2 国内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
1.4.3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艺概述 |
1.5.1 A~2/O工艺系列概述 |
1.5.2 氧化沟工艺系列概述 |
1.5.3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调研分析方法 |
2.1.1 调研方法 |
2.1.2 采样方法 |
2.1.3 水质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
2.2 工艺模拟的方法 |
2.2.1 工艺模型的建立 |
2.2.2 进水组分的确定 |
2.2.3 稳态与动态模拟 |
2.2.4 模型参数校正 |
2.2.5 模型的验证 |
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现状调研及分析 |
3.1 污水处理厂概况 |
3.2 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
3.2.1 改良型A~2/O工艺的进出水水质水量分析 |
3.2.2 改良型A~2/O工艺的污染物去除途径分析 |
3.3 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
3.3.1 Orbal氧化沟工艺的进出水水质水量分析 |
3.3.2 Orbal氧化沟工艺的污染物去除途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ST软件的污水处理厂仿真模型构建 |
4.1 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模型的构建 |
4.1.1 进水组分的测定 |
4.1.2 模型构建及初步模拟 |
4.1.3 灵敏度分析与参数调整 |
4.1.4 模型适用性验证 |
4.2 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工艺模型的构建 |
4.2.1 模型构建及初步模拟 |
4.2.2 参数调整与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运行优化模拟研究 |
5.1 改良型A~2/O工艺模拟运行优化研究 |
5.1.1 单因素模拟试验分析 |
5.1.2 多因素模拟试验分析 |
5.1.3 改良型A~2/O工艺的最优工况条件分析 |
5.1.4 化学除磷的优化 |
5.2 Orbal氧化沟工艺出模拟运行优化研究 |
5.1.1 工艺参数的优化 |
5.1.2 化学除磷的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水处理厂优化方案的实施及结果 |
6.1 污水处理厂优化方案的确定 |
6.1.1 改良型A~2/O工艺的优化方案 |
6.1.2 Orbal氧化沟工艺的优化方案 |
6.2 优化方案的经济技术分析 |
6.2.1 出水水质预测分析 |
6.2.2 经济成本预测分析 |
6.3 优化方案的实施结果分析 |
6.3.1 污染物去除效率及途径分析 |
6.3.2 能耗药耗分析 |
6.4 针对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水对策的探讨 |
6.4.1 提标要求及提标工作流程 |
6.4.2 关键指标达标难点分析及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连续流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技术原理与工艺应用 |
1.2.1 厌氧氨氧化的发现与代谢机理的提出 |
1.2.2 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理特性与多样性分布 |
1.2.3 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工艺及应用 |
1.3 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技术与研究现状 |
1.3.1 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的概念、意义与挑战 |
1.3.2 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的研究现状 |
1.3.3 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有待研究的方向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序批式SBR反应器 |
2.1.2 低负荷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培育装置 |
2.1.3 城市污水连续流短程硝化反应器装置 |
2.1.4 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反应器装置 |
2.1.5 小试试验装置 |
2.2 试验用水与水质 |
2.3 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
2.3.1 常规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
2.3.2 非常规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
2.4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
2.5 小试试验设计 |
2.6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6.1 DNA的提取与保存 |
2.6.2 RNA的提取、纯化与反转录 |
2.6.3 荧光定量PCR技术 |
2.6.4 Miseq高通量测序与多样性分析 |
2.7 试验中主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 |
第3章 主流厌氧氨氧化功能细菌的培育与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AOB的富集培养与短程硝化的实现 |
3.2.1 好氧饥饿快速实现SBR系统短程硝化 |
3.2.2 连续流短程硝化系统的启动、破坏与恢复 |
3.3 NOB的富集培养与特性研究 |
3.3.1 NOB的富集培养过程 |
3.3.2 NOB富集污泥的污泥特性与微生物分析 |
3.3.3 NOB富集污泥的动力学指数研究 |
3.3.4 NOB在饥饿环境下的活性和功能基因表达 |
3.4 低负荷Anammox菌的培育与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分析 |
3.4.1 低负荷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系统的构建 |
3.4.2 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及微生物活性变化 |
3.4.3 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物化特性 |
3.4.4 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污水连续流短程硝化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城市污水连续流短程硝化长期维持的可行性研究 |
4.2.1 试验方案 |
4.2.2 交替缺好氧条件对mUCT工艺硝化性能的长期影响 |
4.2.3 系统AOB和 NOB的种群结构变化 |
4.2.4 交替缺氧好氧条件对于AOB和 NOB活性的短期影响 |
4.2.5 初始亚硝酸盐浓度对于AOB和 NOB活性的影响 |
4.3 城市污水连续流mUCT工艺短程硝化逐渐恶化的原因分析 |
4.3.1 短程效果恶化原因的排除分析 |
4.3.2 缺氧区残留的亚硝酸盐浓度 |
4.4 交替缺好氧环境下NOB活性抑制与恢复的数学模型 |
4.4.1 数学模型的构建 |
4.4.2 数学模型的校准 |
4.4.3 基于数学模型的NOB活性恢复性能评估 |
4.5 稳定维持城市污水连续流短程硝化工艺的可行性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工艺的启动与稳定运行 |
5.1 引言 |
5.2 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工艺的启动 |
5.2.1 试验方案 |
5.2.2 启动过程中系统的脱氮性能变化 |
5.2.3 启动过程中系统的除磷性能变化 |
5.3 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工艺的稳定运行 |
5.3.1 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工艺的脱氮性能 |
5.3.2 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工艺的除磷性能 |
5.4 运行过程中功能菌的活性和菌群丰度变化 |
5.4.1 絮体污泥中硝化细菌的活性和菌群丰度变化 |
5.4.2 缺氧生物膜中厌氧氨氧化的丰度变化与脱氮贡献率分析 |
5.4.3 缺氧生物膜单元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除磷的功能性验证 |
5.5 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系统的物料平衡分析 |
5.5.1 系统碳去除途径及质量分布 |
5.5.2 系统氮去除途径及质量分布 |
5.5.3 系统磷去除途径及质量分布 |
5.6 城市污水连续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物化与生化耦合的多级A/O工艺深度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
1.1.1 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存在的问题 |
1.2 高速公路服务区常用污水处理技术 |
1.2.1 工艺原理 |
1.2.2 应用现状及局限 |
1.3 新型污水脱氮工艺研究 |
1.3.1 厌氧氨氧化工艺效能研究 |
1.3.2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效能研究 |
1.3.3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效能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的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材料 |
2.1.1 多级A/O生物脱氮反应器 |
2.1.2 高速公路示范工程流程及设备 |
2.1.3 复合活性生物载体的选择及特性 |
2.2 试验用水 |
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2.4 复合活性催化载体的去除机理分析 |
2.4.1 复合活性生物载体的催化Fe-C内电解反应原理 |
2.4.2 复合活性催化载体的的除磷机理分析 |
2.5 实验药品 |
3 基于物化与生化耦合的多级A/O工艺深度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的小试研究 |
3.1 多级A/O生物脱氮反应器的微生物启动 |
3.2 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工艺的脱氮效能分析 |
3.2.1 HRT对多级A/O工艺脱氮的影响 |
3.2.2 溶解氧对多级A/O工艺脱氮的影响 |
3.2.3 内回流对多级A/O工艺脱氮的影响 |
3.3 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工艺的总磷去除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物化与生化耦合的多级A/O工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模型研究 |
4.1 污染物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1.1 基本理论 |
4.1.2 关联度的计算 |
4.1.3 计算结果分析 |
4.2 缺氧反应器反硝化脱氮动力学分析 |
4.2.1 基于Eckenfelder方程的污染物降解模型推导 |
4.2.2 基于Eckenfelder方程的底物降解模型计算 |
4.2.3 基于Eckenfelder方程的TN降解模型检验 |
4.3 好氧反应器基于MONOD方程的NH_4~+-N降解动力学分析 |
4.3.1 基于Monod方程的NH_4~+-N降解动力学模型推导 |
4.3.2 基于Monod方程的NH4_+~-N降解动力学模型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物化与生化耦合多级A/O工艺的高速公路管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示范项目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现场试验水质 |
5.1.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5.2 不同影响因素分析 |
5.2.1 HRT对物化与生化耦合催化生物膜反应器的去除效能分析 |
5.2.2 DO对物化与生化耦合催化生物膜反应器的去除效能分析 |
5.2.3 回流比对物化与生化耦合催化生物膜反应器的去除效能分析 |
5.2.4 低温条件对物化与生化耦合催化生物膜反应器稳定性的影响 |
5.2.5 物化与生化耦合催化生物膜反应器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
5.3 微生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物化与生化耦合强化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工艺经济效益分析 |
6.1 复合活性催化载体经济性分析 |
6.2 工程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
6.3 与其他工艺对比 |
6.3.1 与其他生物载体对比 |
6.3.2 与其他碳源投加方式对比 |
6.3.3 与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OPFRs的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OPFRs赋存及来源与风险 |
1.1.1 OPFRs在水环境中赋存 |
1.1.2 OPFRs的主要来源与迁移行为 |
1.1.3 OPFRs潜在性暴露风险 |
1.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CWs中的基质 |
1.2.2 CWs中的植物 |
1.2.3 CWs中的微生物 |
1.2.4 CWs研究进展 |
1.3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不同填料对TCEP与TCPP吸附特性研究 |
2.1 所选基质材料概述 |
2.1.1 沸石 |
2.1.2 火山岩 |
2.1.3 生物炭 |
2.1.4 土壤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前准备 |
2.2.2 分批吸附试验 |
2.3 吸附动力学理论 |
2.3.1 伪一/二阶动力学模型 |
2.3.2 颗粒内扩散模型 |
2.3.3 吸附等温模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吸附动力学特性 |
2.4.2 吸附等温特性 |
2.4.3 土壤吸附影响 |
2.4.4 生物炭吸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IVCWs对低C/N污水去除效果 |
3.1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概述 |
3.1.1 COD |
3.1.2 TP |
3.1.3 TN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IVCWs中试装置设计 |
3.2.2 实验步骤 |
3.2.3 水样采集与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C/N污水对COD与氮去除影响 |
3.3.2 饥饿处理对污水去除的影响 |
3.3.3 干湿交替对污水去除的影响 |
3.3.4 整个IVCWs系统中运行总体去除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OPFRs在IVCWs中赋存与迁移行为研究 |
4.1 IVCWs中优选植物概述 |
4.1.1 芦苇 |
4.1.2 风车草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样品前处理 |
4.2.3 分析方法 |
4.2.4 质量保证与控制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去除效率 |
4.3.2 不同沉积物中OPFRs累积 |
4.3.3 芦苇与风车草中OPFRs累积 |
4.3.4 去除贡献与去向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和循环利用现状 |
1.2 炼化污水污染和治理技术 |
1.2.1 炼化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炼化废水预处理方法 |
1.2.3 生物法原理 |
1.2.4 常规生物法工艺 |
1.2.5 载体流化床生物膜法 |
1.2.6 膜生物反应器 |
1.2.7 废水回用技术及工程 |
1.3 废水处理场水质及原工艺处理效果 |
1.4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特征污染物分析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分析仪器 |
2.1.4 接种污泥 |
2.2 实验方法 |
2.2.1 污染物及分析方法 |
2.2.2 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
2.2.3 活性污泥指标 |
2.2.4 活性污泥镜检指标 |
2.3 计算方法 |
2.3.1 SND率公式 |
2.3.2 NO_2~--N积累率公式 |
2.3.3 SND动力学模型 |
2.3.4 膜过滤阻力 |
第3章 CFBR工艺处理炼化废水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用水及水量测量 |
3.3 生物膜载体选择及特点 |
3.4 实验工艺 |
3.4.1 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
3.4.2 CFBR工艺特点 |
3.4.3 工艺影响因素及要求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生物膜培养 |
3.5.2 短程硝化反硝化实验 |
3.5.3 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 |
3.5.4 稳定运行实验 |
3.5.5 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3.5.6 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及菌群优选 |
4.1 引言 |
4.2 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研究 |
4.2.1 炼化废水中生物难降解污染物 |
4.2.2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生物降解 |
4.3 菌种筛选与混合菌群 |
4.3.1 菌种筛选 |
4.3.2 混合菌群构建 |
4.3.3 混合菌群接种量的配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水回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废水及回用标准 |
5.2.1 实验废水 |
5.2.2 废水回用方向 |
5.2.3 废水回用标准 |
5.3 研究内容 |
5.4 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 |
5.5 生物膜填料 |
5.6 生物膜的培养 |
5.7 运行参数研究 |
5.7.1 运行参数优化 |
5.7.2 稳定运行实验 |
5.7.3 FBMBR各段的作用 |
5.7.4 高浓度废水影响 |
5.8 膜污染研究 |
5.8.1 TMP变化和膜过滤阻力 |
5.8.2 膜污染的成因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检索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车涂装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
1.2.1 涂装废水来源 |
1.2.2 涂装废水特征 |
1.3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1 汽车涂装废水物化法处理 |
1.3.2 汽车涂装废水物化-生化法处理 |
1.4 生物接触氧化法现状及进展 |
1.4.1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发展 |
1.4.2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作原理 |
1.4.3 生物接触氧化法特点 |
1.4.4 生物接触氧化法发展方向 |
1.5 多级接触氧化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
1.5.1 多级接触氧化法工作原理及特点 |
1.5.2 多级接触氧化法的应用 |
1.6 高通量技术应用情况 |
1.7 课题的提出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系统 |
2.2 实验材料 |
2.2.1 接种污泥 |
2.2.2 实验用水 |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及方法 |
2.3.2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
第3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除碳脱氮机制及实验研究 |
3.1 模拟工业废水处理过程除碳脱氮机制研究 |
3.1.1 实验启动及驯化过程 |
3.1.2 启动过程生化系统除碳脱氮规律分析 |
3.1.3 运行过程生化系统除碳脱氮规律分析 |
3.2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实验分析及机制研究 |
3.2.1 实验启动及驯化过程 |
3.2.2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除碳脱氮效果及稳定性分析 |
3.2.3 可生化性改善分析及机制研究 |
3.2.4 污泥减量化分析及机制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工艺优化及动力学模型 |
4.1 溶解氧浓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
4.1.1 有机物去除效能 |
4.1.2 生物脱氮效能 |
4.1.3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溶解氧浓度 |
4.2 温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
4.3 进水有机负荷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
4.4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
4.4.1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2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及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工程应用研究 |
5.1 工程背景 |
5.1.1 企业概况 |
5.1.2 企业涂装废水特征 |
5.1.3 涂装废水处理的物化工艺 |
5.1.4 工艺处理存在的问题 |
5.2 涂装废水处理工艺的工程改造 |
5.2.1 工艺流程的确定 |
5.2.2 工艺设备的安装 |
5.2.3 工艺流程处理单元 |
5.2.4 主要辅助设备及仪表 |
5.2.5 电控系统 |
5.3 工艺调试过程研究 |
5.3.1 接种挂膜 |
5.3.2 负荷启动 |
5.3.3 运行效果分析 |
5.3.4 改进措施分析 |
5.4 项目效益及评价 |
5.4.1 日运行成本 |
5.4.2 工程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涂装废水的微生物特性研究 |
6.1 高通量测序分析 |
6.2 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分析 |
6.2.1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物种丰富度比较分析 |
6.2.2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的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
6.2.3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微生物测序结果评价 |
6.3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
6.3.1 Venn图分析 |
6.3.2 PCA分析 |
6.3.3 Heatmap图分析 |
6.4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分析 |
6.4.1 调试阶段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
6.4.2 稳定运行阶段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历 |
四、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工艺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效能评价及机理分析[D]. 曹锋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污染河水试验研究[D]. 韩祥祥.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水解酸化-A2/O组合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D]. 宋颖.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循环曝停类SBR反应器处理不同碳氮比废水的脱氮研究[D]. 刘晓茹.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5]基于WEST软件模拟的城市污水厂的优化运行研究[D]. 邵袁. 东南大学, 2019(06)
- [6]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连续流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研究[D]. 刘文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基于物化与生化耦合的多级A/O工艺深度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D]. 彭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OPFRs的去除研究[D]. 刘涛. 湖南大学, 2019(06)
- [9]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D]. 刘天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朱玉芳. 东北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