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陕南丘村公共生活研究,1980-2006

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陕南丘村公共生活研究,1980-2006

论文摘要

本文以陕南丘村为田野,以村庄公共生活为研究对象,展示和理解转型期村庄公共生活的形式与内容变迁,进而理解作为多重意义实体的村庄经历20世纪80年代以来若干重大社会变迁后的当下性质。本文认为,村民关于公共生活的集体记忆表达了他们当下的生存体验,以此复制出作为生活共同体、功能团体和治理单元的村庄性质。在国家治理转型与市场体系建立的双重侵袭下,村庄公共生活的形式与内容发生了转变。触及底层的权力实践沿着科层化之路,尝试融入现代国家与公民个体的直接关联,却弱化了公共生活的权力之维,消解了村庄组织性公共生活,简化了村庄成员资格获取程式,吸纳、消解着村庄治理单元意义。权力实践的村庄场域呈现出现代国家建构村民个体直接关联时因治理单元的孱弱而缺乏有效的过渡手段和方式。消费改变生活,市场化改变着村庄交往生活。村庄生活的交往规则与秩序被市场化重组,生活共同体生长出异质区隔。村庄内部因异质区隔无法实现规则与秩序的自我循环。作为区隔对象的部分村民无力参与村庄交往生活,转而进入宗教世界,在宗教世界获得心灵安慰,寻求交往生活,体验交往愉悦,定位现世意义。村民个体伸展着自我逻辑,导致紧密生活的松散转型,使得公共舆论呈现“有道德期待,无实质惩罚”的底线道德困境。村民相互间的行为期待衰退,村庄作为共同体的意义消沉,横向整合被强大的垂直力量碎片化。本文最终得出结论:转型村庄公共生活具有“私密”特征,自我逻辑伸展和“有道德期待,无实质惩罚”是私密特征的主体与功能层面呈现;村庄结构异质并生长着区隔,在于村民个体自我逻辑及自我边界的时空萎缩;自我边界的时空萎缩无力交织起村庄生活的实体边界,消解了作为多重意义实体的村庄;转型村庄在形式与实质层面是无主体村庄。无主体村庄的村庄性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应以村庄为本位,可能的路径是解决村庄生活中有闲暇时间却无交往生活的弱势与边缘阶层的交往需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梳理
  • 1.3 概念、方法与结构
  • 2 公共生活的集体记忆
  • 2.1 记忆理论与村庄历史
  • 2.2 治理单元的边界确立
  • 2.3 集体制下的公共生活
  • 2.4 道德、权力与公共生活
  • 3 村庄变革
  • 3.1 家户经济回归
  • 3.2 实体集体瓦解
  • 3.3 乡村体制重建
  • 3.4 村庄经济地理
  • 4 公共生活的权力之维
  • 4.1 权力触摸的公共生活形态
  • 4.2 公共生活式微的权力实践逻辑
  • 4.3 村庄成员权获取的生活仪式
  • 4.4 权力下渗与公共生活重建
  • 5 走向静寂的交往生活
  • 5.1 流动村庄的换工瓦解
  • 5.2 闲暇生活的公共呈现
  • 5.3 茶馆生活的里里外外
  • 5.4 走向麻烦的仪式生活
  • 5.5 私人事务的公共策略
  • 6 信仰世界的公共生活
  • 6.1 信仰并且归属:教堂生活
  • 6.2 信仰但不归属:寺庙生活
  • 6.3 神佛之争
  • 7 底线道德困境与村庄舆论消解
  • 7.1 伦常关系的舆论消沉
  • 7.2 村社本位的是是非非
  • 7.3 公共生活转型下的舆论
  • 8 结论:什么乡土,何以重建?
  • 8.1 公共生活的私密特征
  • 8.2 异质村庄的区隔生长
  • 8.3 自我边界的时空萎缩
  • 8.4 无主体村庄的生成
  • 8.5 乡土重建,何以重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陕南丘村公共生活研究,1980-2006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