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典作为我国特有的不动产交易方式,是中国人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融通资金,维护双方当事人利益的一种创造。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社会,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如果再用买卖、出租、借贷的方式筹集资金解决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资金短缺问题,无疑是不利的。典的交易方式,使借款人不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也使得出借人因为有了担保而更加放心,在孳息利益和典物利用利益间找到了平衡点。典还满足了出典人不愿轻易失去典物所有权的愿望。在传统社会中,田宅等不动产一般被视为祖业。出卖祖业,背上“败家子”的名声,为世人所不耻。但为解决危难时的应急之需,典的交易方式无疑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出典人将财产出典于他人,获得相当于卖价的金额,而后在有能力时又得以原价赎回。这在传统社会中可以说是一个两全之策。因此,千百年来典一直受到民间的青睐。二十世纪初期,清政府在西方列强压力下,被迫进行法律改革,改革的方式当然就是用西方的法律理论来改造我国的传统法律。而西方的法律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在西方的法律体系中,民法相对发达,这与我国古代“重刑轻民”的法律传统背道而驰。在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下进行法律改造,其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当参与修律的日本法学家在《大清民律草案》中将中国传统典权制度误解为不动产质时,由于当时中国学者对西方民法理论了解甚少,无法对其进行纠正。但典权制度毕竟是在中国本土社会中产生发展的,这种误解随着本国学者对西方民法理论的深入了解,在《中华民国民律草案》中得以改正,并最终在《中华民国民法》中正式确立了近代典权制度。本文以传统典权的相关内容为基础,从典权的历史演变和传统典权的近代转变过程,全面阐释典权制度。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我国传统社会中的典权制度。首先,从典权制度的历史演进出发,说明在传统社会中,典作为一种交易方式存在已久,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家法中形成制度性的规定。其次,对典权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说明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系统的民法理论对其进行抽象概括,但是仍然在交易双方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再次,对与典相近似的概念进行辨析,说明在中国古代民事法律理论不发达的情况下,典具有的复杂性及造成这种复杂性的原因。第二部分,剖析清末修律时传统典权制度的缺失。首先,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直处于屈辱落后的境地,清政府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并迫于列强的压力,开始了改造本国法律的进程。《大清民律草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出来。其次,在此次修律过程中已经开始引入西方的民法概念和体系,只是由于本国缺少相应的法律人才,只得由日本民法学者对中国的民事法律进行建构,传统典权制度就在日本法学家的误读下被理解为不动产质。最后,分析了传统典权制度在国家法中缺失的原因。第三部分,评述北洋政府时期对传统典权制度的改造。首先介绍民国初期的法律适用,其次通过案例来看当时司法实践中的典纠纷。再次,大理院通过案例对传统的典权制度进行改造,在这一改造中体现了传统的典权与西方物权理念的结合,使其初步转变为近代西方物权理念下的典权。最后,北洋政府在《民律草案》中规定了经过改造的体系化的近代典权制度。第四部分,阐述近代典权制度在民国民法典中的正式确立。传统典权制度在经过了与西方民法物权理论的结合后,在民国民法典中正式列为专章规定,形成了近代典权制度。这一立法过程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制定民法典时不仅仅只是移植国外的民事法律,而是更加注意到了继受本国优秀的固有民法资源。这也为我们今天的民事立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典权制度的现代化改造——兼论“典权入典”[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典权入典的体系归属与制度设计[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韩国传贳权制度及对中国“典权入典”的启示[J]. 东疆学刊 2018(04)
- [4].当今中国语境下的典权制度[J]. 人民法治 2015(09)
- [5].我国古代典权制度的沿革及与民法的关系[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1)
- [6].典权存废之争实质的法理分析——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的角度[J]. 山海经 2016(07)
- [7].典权生存空间下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08(00)
- [8].民法典增设典权的可行性探析[J]. 戏剧之家 2020(10)
- [9].民法典编纂中典权的困境与激活[J]. 法学论坛 2019(01)
- [10].试述典权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18(04)
- [11].浅论典权制度的必要性和立法建议[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05)
- [12].浅驳典权制度的建立[J]. 法制与社会 2013(19)
- [13].典权制度之我见[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2(01)
- [14].浅谈典权制度的历史沿革[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2(05)
- [15].典权保留之探析[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3)
- [16].由典权存废的争论而引发的思考——简议典权的出路[J]. 法制与社会 2009(25)
- [17].典权保留论——从典权的制度价值出发[J]. 法制与社会 2008(15)
- [18].论民法典物权编典权制度的价值定位与制度设计[J]. 法制与经济 2017(12)
- [19].我国民法典制定背景下典权的命运刍议[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 [20].典权制度的法律适用及立法取向[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3)
- [21].清代人身典权的法律规制——以白契制度为中心的考察[J]. 政法论坛 2013(05)
- [22].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可以适用于典权[J]. 农业经济 2019(09)
- [23].典权性质之我见:担保而非用益[J]. 法律适用 2008(04)
- [24].民国民法中的典权:权利话语与司法实践——以新繁县档案为研究对象[J]. 法律史评论 2008(00)
- [25].浅谈典权的性质与存废问题[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0(07)
- [26].论中国传统典权交易的回赎机制——基于清华馆藏山西契约的研究[J]. 经济科学 2014(05)
- [27].司法介入破解典权难题[J]. 民主与法制 2010(12)
- [28].论典当制度的社会价值[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08(00)
- [29].构建我国典权制度的探究——基于民法典制定背景下[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 [30].论典权制度的存废[J]. 商品与质量 2011(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