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卉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八中学830000
【摘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愈加关注起来。现在初中生们普遍为了数学知识感到烦恼,因为初中的数学逻辑性强,并且学习起来很是繁琐,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言传身教。所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初中老师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笔者结合现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意见:就是要先巩固基础,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变得熟练,然后进行兴趣而引导,使初中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关键词】巩固基础;兴趣引导;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3-117-01
现在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型人才,但是想要实现教育的全面培养就要首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上不能恪守成规,要勇于进行创新。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到提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先巩固其基础然后加以兴趣的引导,促进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就设计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及以兴趣为引导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一、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在设计练习时,我们突破教材练习的限制,对教材现有的习题和活动形式作一些必要的改革,适当补充一些开放题,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题:“用小棒摆出长方形,比一比,看谁的摆法多。”有的学生用六根小棒就摆出了一个长方形;有的用八根、十根摆出一个长方形;还有的用了更多的小棒,摆出含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组合图形,充分发挥了他们无限创意和想象力,拓宽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空间。有时,我们还可改变布置书面作业的传统做法,多布置一些实践操作题。例如,“回去量量你的床铺的长度”“找一找家中物体表面的平面图形”“买一千克重的菜”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课堂练习是例题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提高,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不仅要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更要使之成为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以兴趣为引导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创设兴趣学习情境
想要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就要先对学生将进行兴趣的引导,老师可以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只要学生进入情境中就会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创造出一些有趣的、便于理解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在其中掌握好限度,避免太过于脱离现实,反而会对初中的数学教学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后果。
2.实现教学融入生活
将教学融入生活是最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因为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本身就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兴趣,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让他们发现了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应用途径,这让初中数学真正的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而不再是书本上死板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兴趣引导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融入来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在进行《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时,因为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负数,所以他们对负数的理解会相对较难,在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拿出温度计来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原来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温度计上就有‘负数’存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负数’其实就在他们的生活中当中,学生对‘负数’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所提高。
3.开展趣味学习活动
趣味学习活动是指在数学课堂上进行趣味教学,要求老师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初中生们对于游戏的兴趣是非常的大的,让同学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但不会让初中生对数学有厌恶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效果。在初中数学教育阶段,因为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基础,因此趣味活动的展开相对更容易。例如教师可以在练习课上在班级当中举办一次‘数独比赛’,分别为学生出3道数独题,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全部做完,并保证正确率,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这种‘竞赛’模式的活动是正值青春期初中生所最喜欢的游戏模式,他们希望通过竞争来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因此“数独比赛”正是最好的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当然,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应用的趣味活动还有很多,但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来予以把握,以期达到最佳的兴趣教学效果。
结语:
所谓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育的效果,就要先对学生的性格及兴趣进行了解,以兴趣为引导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因为兴趣的引导一般需要旧知识的积累,所以巩固基础对数学课堂的顺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掌握的同时要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标新立异——浅谈新课标下的高效数学课堂[J].曹巧宁.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6).
[2]新课程背景下的解题教学[J].刘文娟.高师理科学刊.2008(05).
[3]自主学习研究述评[J].扶长青.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