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敬勋
岳阳市岳阳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效果。方法本社区自2014年1月起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构建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此前的2013年实施临床治疗管理模式,对比分析2013年和2014年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治疗率、医疗费用的变化。结果2014年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治疗率均明显低于2013年,卡方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患者医疗费用明显少于2013年,t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中构建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和住院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费用。
关键词:临床与预防相结合;健康管理模式;构建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对社会医疗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健康管理是对患者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过程[1]。本文分析了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至12月患者共计135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65例;年龄48岁~81岁,平均年龄(65.34±12.42)岁;体重48kg~80kg,平均体重(62.15±10.68)kg;其中冠心病45例、高血压70例、脑卒中后遗症20例;病程1年~16年,平均病程(6.74±1.58)年;文化程度包括大专12例、高中33例、初中51例、小学28例、文盲11例。
2014年1月至12月患者共计142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7例;年龄46岁~82岁,平均年龄(65.83±12.57)岁;体重49kg~81kg,平均体重(62.33±10.47)kg;其中冠心病48例、高血压72例、脑卒中后遗症22例;病程1年~17年,平均病程(6.83±1.62)年;文化程度包括大专14例、高中36例、初中52例、小学30例、文盲10例。
对2013年和2014年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本社区2013年实施临床治疗管理模式,病情缓解期接受家庭治疗,患者在家遵医嘱服用药物,病情急性加重或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时入院治疗[2]。
自2014年1月起构建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首先统计本社区内部的卫生资源状况、社区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健康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以此作为依据制订防治规划。对社区内心脑血管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预防注意事项、健康生活方式等行为干预[3]。
通过调查问卷找出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健康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指导方案。自患者加入本研究开始,每个月对其进行健康管理指导服务,并观察健康管理效果,不断发现问题,优化健康管理指导方案。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形式的宣教方式,使患者了解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恶性后果,使患者积极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避免。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4]。
1.3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治疗率比较
2014年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治疗率均明显低于2013年,卡方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2013年和2014年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治疗率比较[例数(%)]
注:与2013年比较,*代表P<0.05
3.讨论
健康管理模式是通过对患者的健康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过程,对可能造成健康危险的因素进行系统化的监测、评价和干预。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过程中实施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健康问题,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健康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活动,包括临床诊疗、康复保健、疾病预防等[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心脑血管局部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渴求、疾病防治和病情控制需求更大,因此对健康管理工作由单纯的临床治疗迅速向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转变[6]。
本研究中2014年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中构建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后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治疗率均明显低于2013年,医疗费用也明显少于2013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中构建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和住院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缪叶佳,崔友洋.基于健康管理理念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6):57~59.
[2]刘宇,柏涌海,朱有为,等.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191~1193.
[3]马伟志.社区卫生服务中运用健康管理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疾病的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8):189~190.
[4]叶岩.探讨健康管理指导在糖尿病的早期预防以及控制中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0):75,77.
[5]叶希康,陈华.健康管理与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控制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7):1148~1149.
[6]曾庆华,王林,杨亮亮.健康管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3,25(10):1519~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