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经济论

闲暇经济论

论文题目: 闲暇经济论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学

作者: 李仲广

导师: 卢昌崇

关键词: 闲暇,性质,原因,作用,经济增长

文献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现代闲暇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给本文提出了研究有闲经济的现实要求,文章导论分析了有闲经济研究的现状与局限,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和任务。本文的所使用的理论基础为闲暇理论与经济学。 休闲历来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增强,未来社会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基本实现同步增长,人们需要丰富的精神产品,更需要充裕的时间来消费、体验这些产品;我国在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之时,也在走向全面的“休闲时代”。 与闲暇在社会中的作用相适应的是,本文第一章对闲暇经济研究评述时发现,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也在理论上提出了从以工作为中心到以闲暇为中心的论断,即闲暇中心论。近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闲暇经济,这些研究都强调了闲暇经济的重要性。 第二章分析了闲暇的经济性质。根据马克思闲暇二分法,本文把闲暇划分为第一闲暇和第二闲暇两种,用以研究闲暇时间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第一闲暇是用于消费普通产品和恢复身心等活动的时间,第二闲暇是从事精神、智力、交往等高级活动的时间。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闲暇的二重性,那么闲暇就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本文从闲暇的概念、目的和闲暇活动的层次等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并且进一步深入地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闲暇消费理论和闲暇生产理论。 第三章考察了闲暇总量的决定。总的来看,闲暇取决于时间禀赋、工资率和财富收入。从整个生命周期看,人们对工作和闲暇时间的安排取决于时间的相对价值;当闲暇时间比较便宜或收益较高时,人们才增加闲暇时间。从短期看,根据工资率变化,可以得出对应于不同工资率的闲暇时间轨迹,这就是闲暇曲线。闲暇总量的决定还可以根据Lancaster模型和Becker模型所提供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继第三章之后,第四章深入分析闲暇总量与工资率变动的关系。闲暇悖论揭示了闲暇-工资替代约束下闲暇增加的可能性,我们从闲暇成本(工资的替代

论文目录:

声明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闲暇

(二) 休闲

(三) 有闲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提高和完善闲暇研究的理论水平

(二) 实际意义:促进闲暇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三) 闲暇研究与企业经营管理

三、本文内容与逻辑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第一章 闲暇经济研究综述

一、现代闲暇经济的发展

二、国外闲暇经济研究评述

(一) 从以工作为中心到以闲暇为中心的转移:休闲思想史视角的考察

(二) 文献综述:闲暇经济研究的视角

(三) 经济学家眼里的休闲经济

(四) 休闲管理研究领域的贡献

三、中国休闲思想的形成脉络及现代闲暇经济研究评述

(一) 《诗经》及先秦文化:休闲思想的产生

(二) 隐逸文化与田园生活

(三) 唐宋璀璨的休闲文化:休闲思想的发展

(四) 明清休闲:追求精致的艺术化生活

(五) 近代休闲思想:物欲主义下的人文光芒

(六) 现代休闲研究:休闲成为重要的经济现象

四、当前闲暇经济研究的局限性与本文的主旨

小结

第二章 闲暇的经济性质

一、闲暇的二重性

(一) 闲暇二分法

(二) 从闲暇的概念与目的看闲暇二重性

(三) 闲暇层次论

二、闲暇消费观

三、闲暇的生产性

(一) 经济哲学基础

(二) 生产性闲暇:消费与生产功能合而为一

四、闲暇生产函数

(一) 新消费者理论与生产性闲暇定义

(二) 贝克尔的闲暇生产模型

五、闲暇与人力资本生产

(一) 马克思关于闲暇与劳动能力素质的思想

(二) 闲暇与人力资本

(三) 人力资本生产函数

(四) 税收政策与闲暇学习型人力资本投资

六、闲暇生产性质的实例

(一) 闲暇活动的效益

(二) 闲暇生产人力资本的实例:扩展的兰德伯格标准

小结

第三章 闲暇总量的决定

一、闲暇需求函数

二、动态闲暇选择

(一) 两时期模型

(二) 多时期模型

(三) 实证:生命周期闲暇分配模型

三、闲暇曲线

四、用 Lancaster模型分析闲暇选择

五、用 Becker模型分析闲暇选择

小结

第四章 闲暇-工资替代约束下闲暇的增加

一、闲暇悖论

二、工资变动与闲暇增加的可能

(一) 比较静态分析

(二) 动态分析:工资率变动对闲暇的影响

(三) 时间弹性与闲暇决策

(四) 工资税与闲暇总量

(五) 收入偏好与闲暇

(六) 从真实闲暇成本看休闲活动的增加

(七) 实证

三、闲暇收益与闲暇的增加

(一) Alessandro Cigno模型

(二) 闲暇-工作收益对比模型

四、Ramsey-Cass-Koopmans模型

五、旅行经济模型:一个工资约束下选择闲暇的例子

(一) 模型构建

(二) 可能的旅行方式选择情况

(三) 工资率与旅行方式选择实证

小结

附录

第五章 闲暇-收入双重约束下的消费者选择

一、有闲者模型构造

二、有闲者选择静态分析

三、全价格与有闲者动态均衡

四、实证:旅游消费的经验模型

(一) 有关旅游需求的统计分析

(二) 旅游需求的经验模型

(三) 对旅游需求变动的解释

小结

第六章 经济发展对闲暇的影响

一、外生收入与闲暇

二、技术进步、劳动效率与闲暇

(一) 技术进步对对旧生产方式的淘汰

(二) 技术进步对闲暇的负面影响

(三) 技术进步与闲暇的相互促进

(四) 劳动效率与闲暇

(四) 生产要素质量对劳动时间的节约

三、均衡增长下的闲暇增长模型

四、实证:人类社会进入闲暇时代

(一) 理论研究

(二) 统计实证

小结

第七章 闲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总体分析模型

(一) 闲暇总量与经济增长

(二) 闲暇结构与经济增长

二、消费性闲暇与经济增长

(一) 模型

(二) 模型讨论

三、闲暇具有生产属性时的内生增长模型

(一) 基本模型

(二) 竞争均衡

(三) 闲暇与稳态经济增长率

四、闲暇具有学习属性时的内生增长模型

(一) 学习性闲暇时间的决定

(二) 学习性闲暇与内生增长

小结

附录1 定理7.1证明

附录2 定理7.2证明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12-26

参考文献

  • [1].休闲服务业的客户体验管理研究[D]. 金大鸿.天津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马克思休闲思想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 王晓杰.东北师范大学2008
  • [2].城市休闲功能扩展与提升研究[D]. 陈玉英.河南大学2009
  • [3].都市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研究[D]. 张建.华东师范大学2006
  • [4].旅游体验研究[D]. 谢彦君.东北财经大学2005
  • [5].我国小康社会休闲教育研究[D]. 刘海春.中山大学2006
  • [6].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旅游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D]. 梁强.天津财经大学2008
  • [7].工业社会休闲异化批判[D]. 谢秀华.吉林大学2008

标签:;  ;  ;  ;  ;  

闲暇经济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