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言文关系背景下的汉英“形”音关系研究

不同言文关系背景下的汉英“形”音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关于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学家从共时角度讨论的比较多,并且基本上是在本族语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本文从历时角度,以汉英两种语言形音关系的对比为突破口,找出两种语言形音关系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挖掘出隐藏在形音关系背后的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任何有成熟文字的语言中都是适用的,但不同的语言其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也有些细微的差别,而很多语言现象的对比研究却忽视了这种差别。本文从形音关系的理据差别入手,找出汉英不同的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对形音关系的影响,并为这种影响找到一些合理的解释。汉语语言学的许多理论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的语言学理论有其自身的适用性,在引入中国之后,还要注意不同理论在汉语中的适用性。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西方语言学理论在汉语的适用范围方面能有一些贡献。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比单位的确定。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是对等的,“音”指的是字或词的读音,汉语中的“形”指的是与字的读音有关系的部分,包括假借字和形声字的声符,英语中的“形”指的是字母。“形”是最具文字特点的部分,“音”是语言最具特点的部分;形音关系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也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二种关系有一定的相似性。形音关系背后,隐藏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第二部分,本文选择了汉英两种语言形音关系发展史上的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时期分别进行论述,找出汉英形音关系发展史中的相同点。第一个时期是转折点时期,汉英两种语言的形音关系,都要经历一个转折点。在转折点之前,两种语言“形”与“音”的关系比较远,转折点之后,形音逐渐变得紧密。这之后,就是第二个时期,也就是形音的紧密期。第三个时期是形音的逐渐分离期,即使“形”与“音”结合得比较紧密之后,随着统一化的要求及“形”与“音”变化速度的不同,“形”与“音”也会出现一定的距离。从形音关系的发展变化,可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对比单位的确定
  • 1.1 “字”与“词”的对等性
  • 1.2 汉英形音关系的对等性
  • 1.3 研究角度的确定
  • 1.4 形音关系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 1.5 小结
  • 2 汉英形音关系发展史中的相同点
  • 2.1 汉英形音关系发展史中的转折点
  • 2.1.1 转折点之前
  • 2.1.1.1 汉语部分
  • 2.1.1.2 英语部分
  • 2.1.1.2.1 不分词书写阶段
  • 2.1.1.2.2 不分词书写说明的问题
  • 2.1.2 转折点之后
  • 2.1.2.1 汉语部分
  • 2.1.2.1.1 用字过程中假借字所占比例最大
  • 2.1.2.1.2 假借字的大量使用及形声字的发展说明的问题
  • 2.1.2.2 英语部分
  • 2.2 形音关系的紧密阶段
  • 2.2.1 汉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形音关系
  • 2.2.2 古英语时期到中古英语前期的形音关系
  • 2.2.2.1 古英语的拼写规则
  • 2.2.2.2 古英语倾向于“音”决定“形”
  • 2.2.2.3 古英语的形音关系所导致的结果
  • 2.2.2.3.1 古英语是综合性语言
  • 2.2.2.3.2 中古英语由综合性语言向分析性语言的转变
  • 2.3 形音的逐渐分离
  • 2.3.1 汉语形音关系的分离—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下降
  • 2.3.2 英语形音关系的分离—英语字母与读音之间的对应性逐渐减弱
  • 2.3.2.1 中古英语后期形音关系开始出现分离
  • 2.3.2.2 十九世纪至今形音差距继续扩大
  • 2.4 小结
  • 3 汉英形音关系发展史中的不同点
  • 3.1 汉字的理据特点—文字性强
  • 3.1.1 小篆时期形声字“形”的理据特点—文字性强
  • 3.1.2 隶变时期形声字“形”的理据特点—文字性强
  • 3.1.3 简化字时期形声字“形”的理据特点—文字性强
  • 3.2 英文的理据特点—语言性强
  • 3.2.1 古英语时期“形”的理据特点—语言性强
  • 3.2.2 中古英语后期“形”的理据特点—语言性强
  • 3.2.3 现代英语时期“形”的理据特点—语言性强
  • 3.3 小结
  • 4 不同的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对形音关系的影响
  • 4.1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造成汉英形音关系发展趋势相同的原因
  • 4.2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造成汉英形音关系发展趋势不同的原因
  • 4.2.1 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比较重文字
  • 4.2.2 与中国哲学相比,西方哲学比较重语言
  • 4.2.3 中西哲学精神的差异
  • 4.3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朱言文作品[J]. 上海人大月刊 2018(09)
    • [2].韩言文的三种角色[J]. 解放军生活 2019(07)
    • [3].言文相融,灵动精彩——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 科技信息 2012(14)
    • [4].言文并重 朗读贯穿——《三峡》教学设计[J]. 中学语文教学 2015(09)
    • [5].寻文言本真 觅言文魅力[J]. 中学语文 2016(24)
    • [6].当代大学生言文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项目教学法在《实用文体写作》课程中的应用为例[J]. 读书文摘 2015(24)
    • [7].离开文化母体文学能走多远——对“言文合一”运动的重新思考[J]. 社会科学家 2008(08)
    • [8].言文并重,言文合一[J]. 语文教学通讯 2013(Z2)
    • [9].言文融合 固基培能——新课标视域下的文言文教学[J]. 基础教育参考 2020(08)
    • [10].言文互动:中国百年新诗的流变[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1].言文融合 生成精彩[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6(07)
    • [12].从言意之辨到言文之争——中国文学批评语言意识的嬗变[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3].浅论文言文学习中几种能力的培养[J]. 中国体卫艺教育 2010(12)
    • [14].巧问深引 言文交融——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 [15].为什么要强调“言文合一”[J]. 语文学习 2017(07)
    • [16].言文 品译 润泽 成长——关于“文言教学实践”的思考[J]. 课外语文 2019(01)
    • [17].初中语文言文中几处词义剖析[J]. 语文教学之友 2016(09)
    • [18].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文并重”策略[J]. 广西教育 2019(41)
    • [19].文无定法而有活法——评胡怀琛编著《言文对照古文笔法百篇》[J]. 青年文学家 2012(20)
    • [20].令人神住的美——《大美敦煌》赏析[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九年级) 2012(Z1)
    • [21].言文合一 实施有策——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J]. 中学语文 2019(25)
    • [22].关于“夫”的读音——以人教版初语文言文句子为例[J]. 语文教学之友 2011(09)
    • [23].读书贵在“悦”读——读教育名著的一点感悟[J]. 辽宁教育 2014(06)
    • [24].一篇震动湖南的万言文[J]. 决策 2011(04)
    • [25].凡人素像馆[J]. 求学 2014(39)
    • [26].言文并重 少教多学——《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点评[J]. 教育艺术 2013(11)
    • [27].先言后文,言文一体,三文并举——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为例谈文言文教学思路[J]. 语文教学通讯 2020(05)
    • [28].言文共生:小古文教学的启蒙之道[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29)
    • [29].中学文言虚词教学方法浅谈[J]. 丽水学院学报 2009(03)
    • [30].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2)

    标签:;  ;  ;  ;  ;  

    不同言文关系背景下的汉英“形”音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