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Radar)成像技术是20世界末兴起的一种新型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精密地形测绘、微小地表形变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今地壳形变资料是地壳最新构造运动的直观表征,也反映了区域现今地壳运动特征。本文运用D-InSAR技术对杭州地区近期的地壳形变特征进行了监测,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地球物理资料、水文地质资料以及钻孔资料等对地壳形变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了D-InSAR地表形变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并结合杭州地区实际条件,提出了“三轨法”为杭州地区最优的地表形变监测模式。2、对SAR图像斑点噪声形成机理、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小波软阈值法SAR图像去噪方法,并根据平滑指数及边缘保持指数证明该方法的综合性能优于中值滤波、Lee滤波、小波硬阈值和小波软阈值等传统方法。3、分析了相位解缠方法的原理及数学模型,对当前七种相位解缠算法进行实现和优选,分析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优选出其中最适合杭州地区的基于统计耗费网络流的相位解缠算法,并对解缠效果和计算效率进行了评价;4、提出了提升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并与IHS变换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边缘增强等方法对杭州地区断裂的遥感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测年技术、重力及航磁异常处理及野外验证等手段对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杭州地区存在着第四纪活动断裂,但全新世晚期以来活动的可能性不大。5、获取了杭州部分地区1997~2000年的地壳形变图。形变整体上呈面状分布,分成了明显的三块区域,分别是以河山、新市为中心的东北平原形变区Ⅰ、以半山、彭埠为中心的中部平原形变区Ⅱ和棣溪北部形变区Ⅲ,其中形变区Ⅰ的范围最广,形变最强烈,最大累计形变量达4.41cm。同时,形变区呈现明显的扇形,并有向四周扩散的趋势。形变区内部及边缘未见明显的线性构造,说明与断裂关联性不大。6、研究了杭州地区地壳形变的区域构造背景、第四纪沉积序列以及地下水发育特征,并对地壳形变的控制因素和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杭州地区的地壳形变不受断层所控制,而且受构造因素影响很小,长期过度地开采地下水是杭州地区大规模地壳形变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绘制了塘栖-乔司第四系综合柱状对比图和蒋村-下沙等3条地质剖面,认为杭州地区的地壳形变量与第四系地层厚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同时证明了杭州地区地壳形变主要发生在土质松软的粘土层,砂砾石层则贡献有限;利用彭埠、杭州灯泡厂、良渚及沈家的钻孔资料证明了在同等条件下全新统粘土层对形变的影响大于上更新统粘土层;良渚-西兴剖面证明了在高压条件下,砂砾石层也会表现出较为高压缩性并导致杭州城区发生较强烈的形变。初步结果表明,D-InSAR技术用于杭州地区地壳形变监测还是可行的。然而其应用和推广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在具体的应用中还有很多瓶颈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斑点抑制问题、时间去相关问题、相位解缠算法的改进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轨D-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面沉降的应用[J]. 北京测绘 2020(01)
- [2].D-InSAR技术在某金属矿山沉降形变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锰业 2020(04)
- [3].D-InSAR技术在矿山开采沉降形变监测中的应用[J]. 北京测绘 2019(11)
- [4].D-InSAR技术在煤矿开采沉陷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 煤矿现代化 2017(02)
- [5].融合D-InSAR技术与ArcGIS软件的矿区开采沉陷监测[J]. 金属矿山 2016(11)
- [6].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陷监测[J]. 煤炭工程 2017(06)
- [7].基于D-InSAR的矿区地面沉降监测[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 [8].基于D-InSAR的广域滑坡变形识别应用技术研究[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05)
- [9].基于D-InSAR技术分析的地质灾害与矿区周边地表变形关系[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8)
- [10].基于D-InSAR技术在亳州市地面沉降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 2020(07)
- [11].D-InSAR技术在地震滑坡监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9)
- [12].基于D-InSAR和概率积分法的矿区沉降预计[J]. 煤炭技术 2015(04)
- [13].基于D-InSAR技术的煤矿沉陷监测[J]. 煤炭技术 2013(06)
- [14].D-In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陷监测中的研究[J]. 工矿自动化 2009(03)
- [15].D-INSAR在矿区土地塌陷范围的监测应用[J]. 价值工程 2020(06)
- [16].D-InSAR监测老采空区残余变形的试验[J]. 煤炭学报 2014(03)
- [17].基于单视线向D-InSAR技术提取开采沉陷移动与变形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04)
- [18].时空基线对D-InSAR相干性影响分析[J]. 科技视界 2015(14)
- [19].基于D-InSAR的彬长矿区沉陷变形监测[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1(05)
- [20].D-INSAR技术在大范围滑坡监测中的应用[J]. 岩土力学 2010(04)
- [21].D-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J]. 都市快轨交通 2014(04)
- [22].融合三次样条插值的D-InSAR沉陷变形监测技术[J]. 测绘通报 2017(09)
- [23].基于D-InSAR技术的唐山万达广场地区沉降监测及其安全性评价[J]. 遥感信息 2012(04)
- [24].利用D-InSAR测量和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揭示焦作市王封煤矿老采空区地面沉降机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6)
- [25].边缘检测在D-InSAR变形图中提取地表断裂带的应用[J]. 四川测绘 2008(02)
- [26].基于D-InSAR技术的老采空区残余变形监测[J]. 煤矿安全 2013(07)
- [27].基于D-InSAR技术的葛亭煤矿地面沉降监测研究[J]. 工程勘察 2012(04)
- [28].基于D-InSAR技术的老采空区稳定性监测研究[J]. 矿山测量 2016(03)
- [29].D-InSAR技术在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城市勘测 2014(03)
- [30].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J]. 遥感信息 2008(05)
标签:差分合成孔径雷达论文; 形变监测论文; 形变机理论文; 地壳形变论文; 杭州地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