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西方美术比较是我国艺术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世界观与哲学体系不同,中西方绘画从选材、构图、绘画语言、表达意向上必然拥有各自独特的审美特色,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也遵循着这一点。中国的魏晋时期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都是文化四溢的巅峰时期,“人”这一主题在这两个不同的时代产生了同样的共鸣,这两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开始关注人的存在而非神的眷顾,顾恺之和波提切利作为这一时代的艺术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二者的绘画作品对其所在的时代以及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侍女图的先河,其女性独特的细眉、柳腰、朱唇对中国从古至今的女性刻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中的女性形象,也是作为时代转型和人们思想转变期间的代表作品,从文艺复兴开始,画面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关注神话题材,而逐渐转入世俗女子的刻画。《维纳斯的诞生》恰好是处于这一转型期的代表性作品,其画面充斥着人的活力,但又拥有着神的光环。另外,两幅作品同样是描述女性形象,二者却带给观者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一个是凄楚动人的仙女洛神,一个是纯净完美的女神维纳斯,洛神之美来源于对人神殊途的爱情缺失的无奈,让人产生无尽怜爱之美。维纳斯之美源于完美的身躯与幼稚的脸庞背后茫然惆怅的美感,让人感受之余得以心灵净化之美,在两位女性身上都有着相同的忧郁气质。其次,本文将对比这两幅作品中的线条描绘的异同,从中体会中西方绘画观中不同的时空感。最后,更深入到美学角度来理解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所代表的中西方绘画中的意象性和表现性特征,如何通过艺术家的情感重组,向观者诠释不同的美的内涵。中西方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两种富有时代感的女性形象在画家感情重组的基础上再现到画布中,使我们通过画面中的无声语言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特色,两种不同的中西女性美,虽然一个含蓄一个热情,但都无可争议的成为美的标志。一个惹人怜爱,一个令人心醉,就好似一盏香茶与一杯咖啡,向世人诠释着不同的苦与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顾恺之《洛神赋图》的人物形象美学赏析[J]. 美与时代(下) 2017(02)
- [2].基于人物美学视角下的《洛神赋图》赏析[J]. 大众文艺 2017(16)
- [3].顾恺之——《洛神赋图》佛、道、人思想的美学体现原则[J]. 艺术科技 2016(01)
- [4].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图像对文学的转译[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 [5].辽宁本《洛神赋图》之内涵探析[J]. 今传媒 2016(07)
- [6].《洛神赋图》作者考[J]. 艺术品鉴 2020(08)
- [7].张崇光与《洛神赋图》[J]. 收藏.拍卖 2020(05)
- [8].文人的悲 哀艳的美[J]. 中文自修 2016(19)
- [9].《洛神赋图》 从文学到美术的飞跃[J]. 国家人文历史 2017(04)
- [10].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与风格特征——以《洛神赋图》为例[J]. 明日风尚 2017(07)
- [11].洛神赋图[J]. 月读 2017(07)
- [12].顾恺之《洛神赋图》初探[J]. 参花(上) 2017(09)
- [13].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赏析[J]. 芒种 2014(23)
- [14].我与《洛神赋图》邮票的故事[J]. 集邮博览 2015(02)
- [15].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的审美转化[J]. 网友世界 2013(24)
- [16].以美劝世的《洛神赋图》[J]. 当代学生 2014(18)
- [17].洛神赋图(局部)[J].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2(12)
- [18].洛神赋图(局部)[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2(12)
- [19].洛神赋图[J]. 课外语文 2010(Z1)
- [20].《洛神赋图》与云水法的起源[J]. 艺术百家 2019(06)
- [21].《洛神赋图》的空间叙述方式[J]. 美与时代(下) 2016(04)
- [22].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摭谈[J]. 美与时代(中) 2016(06)
- [23].《洛神赋图》的时代性浅析[J]. 艺术品鉴 2015(01)
- [24].《洛神赋图》作品赏析[J]. 芒种 2014(02)
- [25].《洛神赋图》的情感表达和布局特色[J]. 芒种 2014(08)
- [26].剖析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神仙意蕴[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26)
- [27].有关《洛神赋图》研究的评介[J]. 中华书画家 2013(07)
- [28].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美学意蕴[J]. 兰台世界 2013(14)
- [29].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的审美转化[J]. 兰台世界 2013(23)
- [30].洛神赋图——一幅视觉表达文学的杰作[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