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等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过程称为开花诱导。开花诱导过程由遗传和外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受错综复杂的网络状信号传导途径所调控。近年来,在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开花诱导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探明控制开花诱导的四条主要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和GA途径)的调控机制。研究也表明,开花基因在拟南芥、水稻以及其它高等植物之间具有很高的保守性。水稻抽穗期的研究是开花诱导研究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日本人在水稻抽穗期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水稻与拟南芥在光周期途径中相当的保守,克隆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我们把含有两对早熟显性基因的材料6442S-7作为供体,蜀恢881作为受体,通过多代回交和自交,把其中一对基因Ef-s导入蜀恢881,得到了蜀恢881的近等基因系D459。为克隆Ef-s基因,将早熟材料D459和9308R杂交构建F2定位群体,利用实验室内现有的SSR引物,将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f-s初定位在第8号染色体的两个SSR标记RM6925和RM5556之间。这两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大约为4Mb。在扩大群体和设计新的SSR和STS标记后,将Ef-s基因定位在RM6999和s8-3388之间600K左右的位置。由于该区域内预测基因较多,所以还需要借助其它标记或手段以克隆到Ef-s。另一部分工作是关于一个新的MYB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在利用激活标签筛选耐盐突变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编码BAB12698蛋白的基因,命名为OSMCB2g,T-DNA插入位置在ATG前面55 bp。OSMCB2g很可能跟耐盐信号传导途径有关。我们构建了OSMCB2g的过表达载体2300-35S-OSMCB2g和原核表达载体PET-28b-OSMCB2g。把过表达载体2300-35S-OSMCB2g转化水稻,发现阳性转基因苗表现出了耐盐性;将原核表达体PET-28b-OSMCB2g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利用IPTG诱导表达了PET-28b-OSMCB2g融合蛋白,利用SDS-PAGE的方法加以纯化,将纯化蛋白注射小鼠制作了多克隆抗体。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