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提升与控制理论愈来愈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本文在管约论的框架下对英语提升结构中的提升动词进行句法分析。论文首先阐明了与提升动词紧密相关的理论,分别是题元理论,格理论,X-bar理论和名词短语移位;接着介绍了提升动词的定义及分类。在英语中,导致分句主语通过名词短语移位提升至主句主语或宾语位置的动词,被称为提升动词(raising verb)。根据动词性质,可将提升动词分为两类:主语提升动词,如seem,appear,happen等;宾语提升动词,如believe,imagine,prefer等。英语中还存在一类界限模糊的动词,这类动词在某些情况下发挥提升动词的作用,因此亦被视为提升动词,如be,begin,promise,want等。本文主要分析了提升动词的语法特征:1.典型提升动词seem的语法特征分析;2.所有的提升动词都不能指派题元角色;3.虚义代词it,there可作提升动词的主语;4.提升动词不能指派结构格;5.在提升结构中提升动词没有被动态。提升动词与控制动词、被动式动词的区分也成为语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清楚细致的理解提升动词,本文将其与控制动词和被动式动词进行了比较。提升动词与控制动词的区别是:1.题元角色指派差;2.非限定性不定式补语分句的被动语态的差;3.主语的语义选择的差;4.虚义主语使用差;提升动词与被动式动词的区别是:1.题元角色指派差;2.结构格指派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泛义动词“弄”的用法分析[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2)
- [2].英汉存现动词事件类型、语法体和存现构式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01)
- [3].动词语义与论元结构的二语习得[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0(01)
- [4].武汉,春天里的一枚动词[J]. 金融博览 2020(03)
- [5].跨语言视角下动词复制结构的句法推导[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3)
- [6].从致使动词到目的连词——海外华语中“俾”字句的来源及演变[J]. 语言科学 2020(03)
- [7].类型学视野下的朝鲜语多动词结构研究[J]. 民族语文 2020(03)
- [8].白山方言动词特殊小类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09)
- [9].从动词的角度分析“V+了”中“了”的语法意义[J]. 才智 2019(02)
- [10].藏语动词形态变化的还原研究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28)
- [11].试论形式动词、代动词和泛义动词[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1)
- [12].俄语反身动词的语义特征及结构阐释[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04)
- [13].探析补助动词“しまう”的用法转变——以江户时代到明治末期为主[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12)
- [14].试论形式动词“造成”及其词汇化[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6)
- [15].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探析[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6(04)
- [16].位置变化动词与结果副词共起条件及动因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7(01)
- [17].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交际 2017(02)
- [18].论“通顺”为感官动词翻译的主导策略[J]. 外文研究 2016(03)
- [19].英语提升动词与控制动词的句法差异[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0].动词隐喻的多学科研究前沿[J]. 现代外语 2017(05)
- [21].形式动词的共性特征与个体差异[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2].瞬间动作动词的确定和语义语法特征[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3].动词“给”对“与”的替换[J]. 殷都学刊 2016(02)
- [24].汉译日中复合动词常见偏误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01)
- [25].与“自己”搭配动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J]. 大众文艺 2015(03)
- [26].转述动词研究[J]. 科技资讯 2015(04)
- [27].概念框架下毁灭类动词的变式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3)
- [28].自他对应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 2015(03)
- [29].春天是一个动词[J]. 兴趣阅读 2019(Z6)
- [30].关于上古汉语给予动词的探讨[J]. 中华辞赋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