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参数对20CrMnTi渗碳钢的组织性能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工艺参数对20CrMnTi渗碳钢的组织性能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金相组织的观察、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渗碳后不同温度淬火、回火次数和不同磨削进给量对20CrMnTi钢表面和心部金相组织、硬度以及表面残余奥氏体量、残余应力和磨削后表面形貌与表面不平整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0CrMnTi钢经渗碳及不同温度淬火后,其金相组织从表面到心部的变化次序均为淬火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淬火马氏体、淬火马氏体+铁素体;表面硬度梯度随距表面距离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20CrMnTi钢经渗碳淬火处理以及一次或二次低温回火处理后,其残余奥氏体量和残余压应力均分别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回火前的喷丸处理,将明显降低残余奥氏体量和增加残余压应力。与一次回火处理相比,除喷丸处理的变化量较大之外,二次回火处理的残余奥氏体及残余压应力量稍有降低。试样经磨削后,在进给量大于0.03mm时,其表面开始出现磨糊的氧化色,且进给量为0.06mm时表面出现裂纹。而磨削后表面的残余应力均由原来的压应力转变为残余拉应力,并且残余应力都随着磨削进给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磨削后的再次低温回火处理,试样表面的残余应力及残余奥氏体量的变化规律与回火前的一致,但其残余应力与残余奥氏体量均明显的降低。磨削以及经再次低温回火处理后试样的表面不平整度的变化规律与磨削后表面的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相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1.2 磨削裂纹的形貌特征
  • 1.3 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
  • 1.3.1 外在原因
  • 1.3.1.1 磨削量过大
  • 1.3.1.2 砂轮硬度过硬
  • 1.3.1.3 磨削液选用的不合理
  • 1.3.2 内在因素
  • 1.3.2.1 原材料内部存在有缺陷
  • 1.3.2.2 残余奥氏体含量过高
  • 1.3.2.3 表面残余应力过大
  • 1.3.2.4 渗碳层碳化物形貌不合格和晶粒过大
  • 1.3.2.5 渗碳的过程中有氢元素的渗入而导致氢脆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渗碳及其热处理工艺
  • 2.2 磨削试验用设备及条件
  • 2.3 检测方法
  • 2.3.1 组织观察
  • 2.3.2 残余应力及残余奥氏体的测量
  • 2.3.3 硬度及硬度梯度的测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3.1 渗碳淬火后的金相组织
  • 3.2 硬度及硬度梯度
  • 3.3 表面残余应力及残余奥氏体量
  • 3.4 磨削后磨削表面的残余奥氏体量及残余应力
  • 3.5 低温回火对磨削后磨削面不平整度的影响
  • 第四章 磨消后试样表面的形貌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残余奥氏体对铁路货车轴承性能的影响[J]. 铁道技术监督 2020(04)
    • [2].两种贝氏体塑料模具钢的相变与残余奥氏体[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3].降低活塞残余奥氏体的研究[J]. 铸造技术 2019(10)
    • [4].基于磁性法的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测定方法与装置[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4(12)
    • [5].渗碳钢轴承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控制[J]. 轴承 2009(06)
    • [6].冷轧双相钢中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研究[J]. 轧钢 2019(02)
    • [7].基于九脚磁传感器的残余奥氏体测量技术[J]. 无损检测 2019(04)
    • [8].深冷处理对20CrMn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7(10)
    • [9].铌微合金化对1000 MPa级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金属世界 2019(05)
    • [10].低温贝氏体钢的实验室研究[J]. 河南冶金 2017(01)
    • [11].冷处理对16Cr14Co12Mo5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钢铁 2012(12)
    • [12].40Cr2Ni4MoV钢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的两种方法比较[J]. 热加工工艺 2017(22)
    • [13].X射线应力仪侧倾法测定板材的残余奥氏体含量[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1(10)
    • [14].0.1C-5Mn钢两相区退火后的残余奥氏体与力学性能[J]. 钢铁研究学报 2018(10)
    • [15].淬火配分贝氏体钢不同位置残余奥氏体C、Mn元素表征及其稳定性[J]. 金属学报 2019(03)
    • [16].Rietveld精修定量分析钢中残余奥氏体[J]. 物理测试 2008(04)
    • [17].Q&P钢塑性变形机制及组织-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09(02)
    • [18].X90管线钢的微观组织和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分析[J]. 物理测试 2019(04)
    • [19].螺旋锥齿轮磨削表层金相组织的试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02)
    • [20].TRIP钢中残余奥氏体相变与断裂机制研究[J]. 塑性工程学报 2009(01)
    • [21].等温处理过程热轧TRIP钢残余奥氏体的分解行为[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2].GCr15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7)
    • [23].河北中洛检测设备有限公司[J]. 轴承 2014(11)
    • [24].合金的深冷处理研究[J]. 科技创业家 2014(06)
    • [25].奥氏体化温度对双相ADI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J]. 山东科学 2012(01)
    • [26].消除厚度≥100mmXF2311模具钢心部残余奥氏体工艺改进[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6)
    • [27].00Cr13Ni6MoNb锻后热处理工艺改进[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7)
    • [28].新型热成形-淬火碳分配工艺[J]. 模具制造 2016(03)
    • [29].渗碳淬火齿轮热处理工艺与残奥含量分析[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3(S2)
    • [30].两相区退火处理含铝中锰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J]. 钢铁 2020(05)

    标签:;  ;  ;  ;  ;  

    工艺参数对20CrMnTi渗碳钢的组织性能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