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维纳非线性系统辨识(Ⅰ)

一类维纳非线性系统辨识(Ⅰ)

论文摘要

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类非线性系统辨识建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为背景,拟定了输出非线性系统(即Wiener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研究课题,选题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作者在查阅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白噪声和有色噪声干扰的输出非线性系统辨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提出的部分参数辨识方法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下列研究成果。1.介绍了Wiener输出非线性系统的几种模型结构。针对白噪声干扰Wiener非线性模型,研究了相应的递推最小二乘辨识算法和随机梯度辨识算法。由于非线性系统辨识模型参数向量包含了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分参数的乘积,所以针对获得的参数估计,研究了分离原系统参数估计值的三种方法:平均方法、排列组合方法、奇异值分解方法,并通过仿真例子进行了比较分析。2.针对Wiener非线性ARMAX系统,即系统的干扰噪声为滑动平均模型的输出非线性系统,辨识的困难是辨识模型信息向量中包含不可测噪声项,利用估计残差代替这个不可测噪声项,研究了Wiener非线性系统的最小二乘迭代法辨识算法,并给出相应的递推增广最小二乘辨识算法和增广随机梯度辨识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来说提出方法能给出高精度的参数估计。3.针对Wiener非线性动态调节模型系统,即系统的干扰噪声为自回归模型的输出非线性系统,研究了相应的广义最小二乘迭代算法、递推广义最小二乘算法以及广义随机梯度算法,由于广义随机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比较慢,因此引进遗忘因子来改善其收敛性能,也用例子比较了这几个算法参数估计精度和收敛速度。4.针对一般有色噪声干扰Wiener非线性系统,即干扰噪声为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输出非线性系统,研究和提出了相应的广义增广最小二乘迭代算法,广义增广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和广义增广随机梯度算法。同样在广义增广随机梯度算法中引入遗忘因子来上算法的收敛速度,用仿真例子进行了比较研究。论文只研究和推导了Wiener非线性系统的几个辨识算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辨识算法的收敛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综述
  • 1.3.1 无噪声下的迭代算法
  • 1.3.2 无噪声下的非迭代一次完成算法
  • 1.3.3 白噪声下的两段辨识法
  • 1.3.4 有色噪声下Hammerstein模型最小二乘法
  • 1.3.5 基于辅助模型最小二乘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白噪声干扰Wiener非线性系统辨识
  • 2.1 Wiener非线性系统模型描述
  • 2.2 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
  • 2.2.1 算法推导
  • 2.2.2 仿真例子
  • 2.3 参数分离的几种方法
  • 2.3.1 排列组合法
  • 2.3.2 奇异值分解方法
  • 2.3.3 仿真例子与比较
  • 2.4 随机梯度参数估计算法
  • 2.4.1 算法推导
  • 2.4.2 仿真例子
  • 2.5 小结
  • 第三章 Wiener非线性ARMAX系统辨识
  • 3.1 最小二乘迭代参数估计算法
  • 3.1.1 算法推导
  • 3.1.2 仿真例子
  • 3.2 增广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 3.2.1 算法推导
  • 3.2.2 仿真例子
  • 3.3 增广随机梯度估计算法
  • 3.3.1 算法推导
  • 3.3.2 仿真例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非线性动态调节模型系统辨识
  • 4.1 迭代广义最小二乘算法
  • 4.1.1 算法推导
  • 4.1.2 仿真例子
  • 4.2 递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 4.2.1 算法推导
  • 4.2.2 仿真例子
  • 4.3 广义随机梯度估计算法
  • 4.3.1 算法推导
  • 4.3.2 仿真例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一般有色噪声Wiener非线性系统辨识
  • 5.1 迭代广义增广最小二乘法
  • 5.1.1 算法推导
  • 5.1.2 仿真例子
  • 5.2 递推广义增广最小二乘法
  • 5.2.1 算法推导
  • 5.2.2 仿真例子
  • 5.3 广义增广随机梯度辨识算法
  • 5.3.1 算法推导
  • 5.3.2 仿真例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线性系统辨识在伺服系统建模中的运用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 [2].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 中国新通信 2017(08)
    • [3].基于合作协同进化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23)
    • [4].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8(07)
    • [5].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0(05)
    • [6].基础激励下含间隙折叠舵面非线性系统辨识[J]. 振动与冲击 2020(04)
    • [7].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06)
    • [8].基于遗忘机制的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辨识[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03)
    • [9].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的研究[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03)
    • [10].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 计算机仿真 2014(03)
    • [11].一类非线性系统辨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 河西学院学报 2019(05)
    • [12].基于FDE-SVR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3)
    • [13].基于多基因GEP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13)
    • [14].基于Kernel-SOM的非线性系统辨识及模型运行收敛性分析[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08)
    • [15].一种用于非线性系统辨识与控制的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6].基于遗传编程的非线性系统研究[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3)
    • [17].基于进化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 计算机仿真 2010(10)
    • [18].基于智能计算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算法研究及其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6)
    • [19].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辨识[J]. 力学学报 2013(06)
    • [20].基于自适应种群小生境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21].PID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辨识与控制问题分析[J]. 数码世界 2018(02)
    • [22].非线性系统的神经-模糊建模方法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9)
    • [23].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J]. 控制与决策 2011(11)
    • [24].基于遗传编程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 控制工程 2009(01)
    • [25].非线性系统辨识[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09)
    • [26].神经网络模型在振动筛裂纹发展中的应用[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6(09)
    • [27].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算法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3(08)
    • [28].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项式模型结构与参数的一体化辨识[J]. 控制与决策 2011(05)
    • [29].基于扩展Hammerstein系统辨识的调节阀粘滞建模[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5(09)
    • [30].基于混合生物地理学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 计算机仿真 2015(01)

    标签:;  ;  ;  ;  ;  

    一类维纳非线性系统辨识(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