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低渗、特低渗透油气资源在我国油气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而且随着未来石油勘探程度的逐渐加深,其所占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大,目前,长庆油田已动用储量中特低渗透油藏占61%,产量占年产油量的54.4%。因此,低渗、特低渗透储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无疑是我国石油勘探的主战场,加强对低渗、特低渗透油气资源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沿河湾沿25井区的地质背景为出发点,综合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分析化验以及生产动态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利用井地ERT反演技术、地质约束的测井解释技术,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油气水层识别图版;开展地质条件约束下的测井资料二次精细解释,开展储层四性关系、井地ERT地质基础以及井地ERT反演技术研究,利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采用井地ERT反演的区域电阻率和相控技术,建立储层电阻率、自然伽马、含油饱和度以及油层厚度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而开展有利勘探目标区预测。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方法和思路1.4 研究内容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1.6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二章 地质概况与地球物理场特征2.1 研究区概况2.2 构造特征2.3 地层特征2.4 勘探与开发简况2.5 地球物理场特征2.5.1 自然电场2.5.2 放射性测量(土壤测氡、伽马能谱)2.5.3 高精度磁测2.5.4 电阻率特征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3.1 沉积背景11 小层划分'>3.2 长611小层划分3.3 沉积相标志3.3.1 颜色特征3.3.2 岩性标志3.3.3 沉积构造3.4 沿25 井区沉积微相划分方案极其特征3.4.1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3.4.2 河口坝微相3.4.3 分流间湾微相11 油层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特征'>3.5 长611油层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第四章 地层电性特征4.1 研究资料基础4.1.1 取心井分析资料4.1.2 测井资料4.1.3 测试及生产资料4.1.4 四性关系数据库的建立4.2 测井资料预处理4.2.1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4.2.2 测井曲线的标准化4.2.3 岩心深度归位4.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4.3.1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4.3.2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4.3.3 含油性特征4.3.4 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关系11 电阻率分布特征'>4.4 主要目的层长611电阻率分布特征4.4.1 电阻率纵向分布特征4.4.2 电阻率平面分布特征第五章 井-地ERT 技术和在沿河湾井区油藏勘探中的应用5.1 井-地ERT 理论和方法5.1.1 正演理论5.1.2 计算线电流源的雅可比矩阵电阻5.1.3 反演理论5.1.4 观测系统5.1.5 反演地电模型的建立5.2 井-地ERT 技术在沿25 井区应用5.2.1 野外资料采集5.2.2 数据计算与处理5.2.3 数据叠合第六章 电性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6.1 岩相建模方法介绍6.1.1 标点过程(布尔模型)6.1.2 截断高斯域6.1.3 指示模拟6.2 储层参数建模方法6.2.1 区域化变量概念及基本特征6.2.2 变差函数概念及基本特征6.2.3 克里金插值技术6.3 序贯模拟方法概述6.3.1 序贯模拟方法及步骤6.3.2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及步骤6.4 三维建模数据准备及网格设计6.4.1 数据准备6.4.2 网格设计6.5 沉积微相模型6.5.1 相建模的方法选择6.5.2 沉积微相建模参数的选取6.5.3 相建模研究结果分析6.6 属性模型的建立6.6.1 属性模型的方法选择及原理6.6.2 电阻率模型6.6.3 饱和度模型6.6.4 自然伽马模型6.6.5 ERT 约束的砂地比和油层厚度第七章 有利勘探目标区预测结论和认识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沿井区论文; 测井解释论文; 储层物性论文; 电性论文; 地质建模论文;
井地ERT技术在沿河湾油区低孔低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