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性的污秽》是当代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2000年的作品,是他继《美国牧歌》(1997)和《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1998)之后创作的著名“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该作品叙述了一个冒充美国白人以获取更好人生发展机会的大学教授科尔曼·希尔克的悲剧故事。这部小说结构精巧,思想深刻,颇受欢迎,获2001国际笔会/福克纳奖。2003年本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安东尼·霍普金斯和妮可·基德曼领衔主演。国内外的文学评论家和学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小说《人性的污秽》,如主题分析、悲剧原型、文化批评、互文性、写作技巧等,而目前还很少有从生存境遇这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小说的背景设置在雅典娜学院,生活于其中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生存困境,这实际上是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体现了罗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本论文尝试藉埃利希·弗洛姆(1900-1980)的人本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人性的污秽》中主要人物的生存境遇,探讨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并揭示当代人的拯救之路。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分为三个部分。引言包括菲利普·罗斯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作品简介、文献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并且对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弗洛姆指出,人的生存状况问题是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事。人性理论是他人本思想的出发点。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使逃避自由和异化逐渐成为当代人特有的生活困境。而要摆脱这种困境,人只有通过创造性的爱。第一章具体分析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悲惨生存境遇。小说中人物的生存境遇具有典型性,即逃避自由和异化。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为了摆脱束缚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自由。随之而来的压力和负担使他们陷入痛苦挣扎之中。他们的生活看似美好充实,实则备受压抑,遭受精神异化的折磨。第二章主要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探讨造成人物悖论性生存困境的原因。人是社会的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在这部小说中,种族歧视、政治正确性、迫害精神以及越战影响等加深了人们的生存困境。而人类共同的生存状况产生了诸多矛盾,从而导致人们种种精神需要的产生。人们基本需要未满足或者满足的方式错误也会导致人们的生存困境。第三章探讨主要人物的拯救之路。死亡能够简化和净化一切事物,是生命自我超越的一种形式,因而在罗斯看来不失为一种最终的、彻底的拯救之路。科尔曼·希尔克和福尼雅·法利在川流不息的河水中结束生命,表达了罗斯对生命净化的渴望。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可以帮助人得到精神救赎,莱斯特·法利在自然中重获内心的平静。除此之外,爱是拯救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危机的最终方法。结论部分指出小说《人性的污秽》体现了罗斯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他坚信在物质社会中道德的价值并对当代人的救赎抱有信心,罗斯在这部小说中表达的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深化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对现代人具有启发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性的污秽》在中国的研究述评[J]. 文化学刊 2019(11)
- [2].以存在主义研究《人性的污秽》[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12)
- [3].《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抉择——畸形社会中的“道德碰撞”[J]. 中外企业家 2017(14)
- [4].白人的肤色 黑奴的思维——论《人性的污秽》的种族创伤书写[J]. 名作欣赏 2017(21)
- [5].希望的破灭——从创伤理论探究《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父亲之死与科尔曼身份危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4)
- [6].《人性的污秽》中的多重创伤叙事[J]. 作家天地 2020(12)
- [7].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评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英文)[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7(01)
- [8].浅析《人性的污秽》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J]. 作家 2014(04)
- [9].“污秽”与“净化”——解读《人性的污秽》[J]. 作家 2008(02)
- [10].从新精神分析角度解读《人性的污秽》[J]. 中国民族博览 2015(10)
- [11].交织的复杂性——从二元对立看《人性的污秽》的主题凸显[J]. 牡丹 2018(11)
- [12].《人性的污秽》中匿名信的话语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
- [13].《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的自卑情结[J]. 怀化学院学报 2013(12)
- [14].以需要层次理论解读《人性的污秽》[J]. 长城 2013(10)
- [15].人性污秽的背后——解读菲利普·罗思的《人性的污秽》[J]. 作家 2008(02)
- [16].《人性的污秽》的创伤叙事[J]. 文学教育(上) 2014(03)
- [17].殊途同归——《人性的污秽》中三段破碎的美国梦[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 [18].《人性的污秽》的新现实主义解读[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10)
- [19].论《人性的污秽》中的不可靠叙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12)
- [20].求科尔曼内心阴影的面积——荣格人格理论视角下的《人性的污秽》[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6)
- [21].《人性的污秽》中的“异化”母题[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 [22].《人性的污秽》的新现实主义三要素解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3(01)
- [23].净化与摧毁——试析《人性的污秽》[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4].《人性的污秽》中幻灭的“美国梦”[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5].人性的污秽[J]. 当代外国文学 2011(02)
- [26].美国校园知识分子的现状——读《人性的污秽》[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4)
- [27].用存在主义解读《人性的污秽》[J]. 科技信息 2011(32)
- [28].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读《人性的污秽》[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5)
- [29].假面人生的荒谬与毁灭——试析《人性的污秽》中个体的生存困境[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30].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解读《人性的污秽》[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