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物质论文-李伟霞,王晓艳,唐进法,张书琦,王炎

血清中物质论文-李伟霞,王晓艳,唐进法,张书琦,王炎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清中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当归,川芎,药对,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血清中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霞,王晓艳,唐进法,张书琦,王炎[1](2019)在《基于PLS-D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研究当归-川芎药对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评价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1︰0、3︰2、1︰1、2︰3、0︰1)和不同制法(水提、醇提和先水提后醇提)样品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和黏附分子等相关指标的表达,采用斯皮尔曼方法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制法样品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总效应。实验方案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表明,当归-川芎药对1︰1先水提后醇提组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改善总效应最强(总效应值为6.96);提取方法相同时,当归-川芎药对1︰1的整体作用较好;配比相同时,当归-川芎先水提后醇提给药组和醇提给药组的总效应优于水提给药组。当归-川芎配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血清中与血瘀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及黏附分子表达,但配比和制法不同,其作用强度亦存在差异,为该药对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也为该药对治疗血瘀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汪鹰,孙小琴,柳汀,蔡扬[2](2019)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及散射比浊法分析30例OL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19+、 CD16+56+)和体液免疫指标(IgG、 IgA、 IgM、 C3、 C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OLP患者血清NGF和S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OLP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OLP患者CD3+、 CD4+、 CD8+、 C3、 C4低于正常值(P<0.05),CD19+、CD4+/CD8+及IgM高于正常值(P<0.05)。OLP组的NGF和SP均高于对照组(P<0.05),糜烂型OLP高于非糜烂型(P<0.05)。OLP组NGF和SP表达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OLP体征计分正相关(P<0.05),与CD19+、 IgA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NGF和SP的高表达可能在OLP中参与了神经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二者共同参与了OLP炎症发展。(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饶志,张帆,张国强,马彦荣,周燕[3](2019)在《应用优化高胆红素HepaRG细胞模型筛选茵栀黄含药血清中的潜在药效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优化的高胆红素细胞模型,以模拟人体黄疸病理状态,并进行细胞水平的茵栀黄药效物质筛选。用胆红素及丙磺舒共同孵育HepaRG细胞建立细胞模型;收集给予茵栀黄注射液后大鼠含药血清,测定经此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细胞外直接胆红素含量;应用LC-MS/MS的动态多反应监测技术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的复杂药物成分,并检测含药血清孵育后与HepaRG细胞结合(或进入细胞内)的药物组分。本研究动物实验遵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规程。结果显示,经40μg·mL~(-1)胆红素及50μg·mL~(-1)丙磺舒共同孵育可建立48 h内稳定的高胆红素HepaRG细胞模型;本研究证实,茵栀黄注射液孵育高胆红素细胞模型后,细胞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含量可分别降低52.4%及60.1%,而细胞外直接胆红素含量可升高52.5%。DMRM模式可对53种药物成分进行测定,经含药血清孵育HepaRG细胞系后可从中筛选出8种潜在药效物质。本研究发现茵栀黄注射液在高胆红素细胞模型中具有显着退黄作用,应用本方法可成功筛选出茵栀黄注射液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的潜在药效物质。该方法简单、高效、灵敏、特异,可为中药药效物质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英,李世华,杨玲,徐倩楠,裴文娅[4](2018)在《火针赞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疼痛和血清中P物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火针赞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AHZ)局部神经痛和血清中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60例AH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泛昔洛韦片(0.25g/次,3次/d)、甲钴胺片(0.5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针赞刺阿是穴治疗(1次/d),均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SP含量。分析治疗组VAS评分和SP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血清中的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值和SP下降值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火针赞刺法可调节血清中SP浓度,从而加快AHZ局部神经疼痛的缓解。(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汪鹰,孙小琴,柳汀,蔡扬[5](2018)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探讨NGF和SP在OL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及散射比浊法分析30例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NK细胞)的表达情况和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C3、C4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OLP患者血清中的NGF和SP的表达水平,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分析OLP患者SP和NGF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OLP免疫指标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OLP患者CD3+、CD4+、CD8+表达低于正常值(P<0.05),CD19+、CD4+/CD8+及IgM表达高于正常值(P<0.05),C3、C4表达低于正常值(P<0.05)。OLP患者血清中NGF和S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糜烂型OLP中SP和NGF的含量高于非糜烂型OLP和正常组,非糜烂型OLP中SP和NGF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LP患者血清中NGF和SP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均与OLP体征计分呈正相关,与症状计分无相关(P>0.05)。OLP患者中NGF和SP的表达与CD19+(r_1=0.321,P_1=0.016;r_2=0.324,P_2=0.015)、Ig A(r_1=0.340,P_1=0.009;r_2=0.282,P_2=0.032)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NGF和SP的高表达可能在OLP中参与了机体神经系统对炎症性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共同促进OLP炎症的发展,,在OLP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大会暨第八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9)

李莹[6](2018)在《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中致痛物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中致痛物质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单味中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了新的手段及思路,同时为临床诊疗用药的最优选择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选取12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体重180-200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选取24只,将其分成叁组,每组8只,分别为2周、4周、8周正常对照组,其余96只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2周、4周、8周模型对照组、薯蓣皂苷高剂量组、薯蓣皂苷低剂量组、强的松组。通过单次腹腔内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Streptozotocin,STZ)53 mg/kg(PH4.2的0.1 mol/l枸椽酸缓冲液配制)诱发糖尿病。观察给药后2周、4周、8周时大鼠的精神状态及日常活动情况、血糖、痛阈、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薯蓣皂苷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中致痛物质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表达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大鼠的精神状态差,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明显消瘦,毛色枯萎无光泽,蜷卧拱背,行动迟缓等症状,治疗组大鼠均出现上述症状,但较模型组程度轻,其中薯蓣皂苷高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大鼠症状改善相对明显。2.造模组血糖水平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各时期血糖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造模组与正常组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明显升高(P<0.01)。4.造模组与正常组大鼠的痛阈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2周时,薯蓣皂苷高剂量组、强的松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的痛阈降低(P<0.05);4周、8周时,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的痛阈明显降低(P<0.01),薯蓣皂苷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相比大鼠的痛阈明显升高(P<0.01),强的松组与薯蓣皂苷高剂量组相比大鼠的痛阈升高(P<0.05),强的松组与薯蓣皂苷低剂量组相比大鼠的痛阈降低(P<0.05)。5.造模组与正常组大鼠血清中的致痛物质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的水平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2周时,薯蓣皂苷低剂量组与薯蓣皂苷高剂量组相比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强的松组与薯蓣皂苷高剂量组相比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强的松组与薯蓣皂苷低剂量组相比大鼠血清中组胺、缓激肽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4周时,薯蓣皂苷低剂量组、强的松组与薯蓣皂苷高剂量组相比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强的松组与薯蓣皂苷低剂量组相比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8周时,薯蓣皂苷低剂量组、强的松组与薯蓣皂苷高剂量组相比大鼠血清中组胺、缓激肽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强的松组与薯蓣皂苷低剂量组相比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缓激肽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能够减轻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疼痛症状,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神经损伤。(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陶甜甜[7](2018)在《血清中P物质及相关炎性介质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热盛致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瘙痒与不瘙痒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介质的水平,初步探讨“热盛致痒”理论的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到2018年1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为血热证,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获取知情同意后,填写银屑病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瘙痒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静置30分钟,离心后取血清50ul,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 P 物质(Substance P,SP)、白叁烯 B4(Leukotriene B4,LTB4)的水平,结果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瘙痒与不瘙痒患者血清中SP存在差异,瘙痒组>不瘙痒组。2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瘙痒与不瘙痒患者血清中LTB4存在差异性,瘙痒组>不瘙痒组。3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与血清中SP浓度无相关性。4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中SP的浓度无相关性。研究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血清中SP及LTB4含量与不瘙痒患者相比显着增高,因此推测银屑病患者瘙痒产生的原因与体内炎症介质的多少有关,中医“热盛致痒”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可能与患者体内炎症介质的水平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志友,李胤豪,闫素梅,史彬林,赵启龙[8](2018)在《壳聚糖对蛋种鸡血清中脂类物质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壳聚糖对蛋种鸡血清中脂类物质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6周龄健康海兰褐蛋种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壳聚糖的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试验第28天和第56天蛋种鸡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及肝脏FFA含量。试验第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壳聚糖可显着降低蛋种鸡血清中甘油叁酯(TG)含量(P≤0.05),添加500 mg/kg壳聚糖可显着降低蛋种鸡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P≤0.05),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可显着降低蛋种鸡血清中瘦素(LEP)含量(P≤0.05),添加250 mg/kg壳聚糖可显着增加蛋种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试验第28天和第56天时,蛋种鸡血清TC含量随壳聚糖添加水平增加均呈现显着的线性下降(P<0.01);试验第28天时,蛋种鸡血清TG(P<0.01)、HDL-C(P<0.01)、FFA(P=0.04)和VLDL含量(P<0.01)与壳聚糖添加水平呈显着的二次曲线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壳聚糖添加水平在652.56~967.18 mg/kg时对上述指标有较好的调节效果。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壳聚糖可改善蛋种鸡体内脂质代谢的健康水平,且其对蛋种鸡血清脂类物质含量及肝脏FFA含量的影响与其添加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玉洁,刘柏炎,蔡光先,欧少福[9](2017)在《四磨汤对肝脾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生长抑素及P物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四磨汤对肝脾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模拟多潘立酮片,对照组给予模拟四磨汤+多潘立酮片,疗程为14天。评定两组疾病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各症状的疗效,ELISA法检测血清中SS、SP的含量变化。结果两组疾病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医症候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各症状疗效比较:两组对胃脘痞满、餐后饱胀、食量减少、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改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对胁肋胀满,太息,大便不畅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清中SS含量降低,SP含量上升,但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四磨汤对肝脾气滞型FD患者临床疗效显着,在改善患者某些症状方面优于吗丁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SS,SP的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7年11期)

冯炽光[10](2017)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中氧化应激产物及水通道蛋白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外周血氧化应激产物及水通道蛋白(AQ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出生且住院治疗的早产RDS患儿1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80例应用PS治疗为观察组,80例未应用PS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转归及并发症,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外周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AQP-1、AQP-5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DA、AQP-1及AQP-5显着低于对照组,SOD、GSH-Px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着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合指数(PaO_2/FiO_2)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室内出血(IVH)及肺炎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S辅助治疗早产儿RDS能够保护肺呼吸功能,抗氧化应激反应及下调血清AQP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7年16期)

血清中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及散射比浊法分析30例OL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19+、 CD16+56+)和体液免疫指标(IgG、 IgA、 IgM、 C3、 C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OLP患者血清NGF和S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OLP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OLP患者CD3+、 CD4+、 CD8+、 C3、 C4低于正常值(P<0.05),CD19+、CD4+/CD8+及IgM高于正常值(P<0.05)。OLP组的NGF和SP均高于对照组(P<0.05),糜烂型OLP高于非糜烂型(P<0.05)。OLP组NGF和SP表达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OLP体征计分正相关(P<0.05),与CD19+、 IgA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NGF和SP的高表达可能在OLP中参与了神经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二者共同参与了OLP炎症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清中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霞,王晓艳,唐进法,张书琦,王炎.基于PLS-D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研究当归-川芎药对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影响[J].药学学报.2019

[2].汪鹰,孙小琴,柳汀,蔡扬.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

[3].饶志,张帆,张国强,马彦荣,周燕.应用优化高胆红素HepaRG细胞模型筛选茵栀黄含药血清中的潜在药效物质[J].药学学报.2019

[4].张英,李世华,杨玲,徐倩楠,裴文娅.火针赞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疼痛和血清中P物质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8

[5].汪鹰,孙小琴,柳汀,蔡扬.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C].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大会暨第八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论文集.2018

[6].李莹.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中致痛物质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

[7].陶甜甜.血清中P物质及相关炎性介质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热盛致痒”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8].刘志友,李胤豪,闫素梅,史彬林,赵启龙.壳聚糖对蛋种鸡血清中脂类物质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

[9].李玉洁,刘柏炎,蔡光先,欧少福.四磨汤对肝脾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生长抑素及P物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7

[10].冯炽光.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中氧化应激产物及水通道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

标签:;  ;  ;  ;  

血清中物质论文-李伟霞,王晓艳,唐进法,张书琦,王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