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铀高温蠕变性能的研究

二氧化铀高温蠕变性能的研究

论文摘要

二氧化铀芯块是重要的核燃料之一。目前,二氧化铀芯块的制备工艺一般为高温长时烧结(1750℃×10h)。高温烧结二氧化铀芯块的晶粒尺寸大,稳定可靠,但耗能严重,生产成本高。因此,国内外均在研究低温活化烧结技术(1100℃×4h)。低温烧结能耗少、容易操作和控制,生产成本低,可提高核电的竞争力。但存在晶粒尺寸小的问题,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探讨小晶粒尺寸二氧化铀芯块在堆内的高温蠕变性能,考察晶粒尺寸对二氧化铀芯块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本文对两种不同晶粒尺寸的二氧化铀芯块进行了高温蠕变对比实验研究。本实验分别将晶粒尺寸为23.8μm(高温烧结)和晶粒尺寸为9.0μm(低温烧结)的二氧化铀烧结块在1400-1500℃温度及20-50MPa的压载荷下进行蠕变实验研究。然后对高温蠕变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蠕变曲线,计算稳态蠕变速率,拟合压缩率与时间曲线,拟合稳态蠕变速率与应变的双对数曲线和方程。本研究还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蠕变后二氧化铀烧结块的微观组织,探讨了二氧化铀烧结块的蠕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稳态蠕变速率与应力间的双对数关系即不同晶粒尺寸的二氧化铀芯块的lgε.—lgσ线性关系方程为:1500℃大晶粒试样:lgε1=2.41808lgσ- 6.876011500℃小晶粒试样:lgε2=1.69804lgσ- 5.646671400℃大晶粒试样:lgε3=2.45457lgσ- 6.994751400℃小晶粒试样:lgε4=1.45100lgσ- 5.482922、二氧化铀烧结块在1400-1500℃温度、10MPa的压载荷下的稳态蠕变速率:1500℃、10MPa时大、小晶粒分别为0.3484×10-4 mm/h和1.1256×10-4 mm/h;1400℃、10MPa时大、小晶粒分别为0.2883×10-4 mm /h和0.9294×10-4 mm/h。即两者没有数量级的差别,可为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3、蠕变后二氧化铀烧结块存在再烧结过程,颗粒间界面模糊,孔隙数量减少,有的孔隙合并形成了大裂纹;每个试样中都出现了白色氮氧铀化合物,在1400℃下呈现颗粒状,而在1500℃下以竹叶状存在芯块裂纹周围。随着压力增加,白色物质逐渐减少。晶粒尺寸为9.0μm的二氧化铀烧结块中的白色物质比晶粒尺寸为23.8μm的二氧化铀烧结块中少。4、将蠕变实验所得的结果与Nabarro—Herring蠕变、Coble蠕变、Hamper-Dorn蠕变模型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晶粒尺寸为9.0μm的二氧化铀芯块的蠕变同时受Nabarro—Herring蠕变机制与Hamper-Dorn蠕变机制控制,其中Hamper-Dorn蠕变机制占主导,而晶粒尺寸为23.8μm的二氧化铀芯块的蠕变只受Hamper-Dorn蠕变机制控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氧化铀芯块及其烧结工艺
  • 1.2.1 二氧化铀核燃料
  • 1.2.2 二氧化铀芯块的烧结工艺
  • 1.3 高温结构陶瓷的高温蠕变
  • 1.3.1 蠕变
  • 1.3.2 影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高温蠕变因素
  • 1.3.3 二氧化铀烧结块的高温蠕变
  • 1.4 高温蠕变机理的研究现状
  • 1.4.1 稳态蠕变速率及其本构方程
  • 1.4.2 高温蠕变变形机制图
  • 1.4.3 蠕变极限
  • 1.5 选题的意义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试样
  • 2.2 试验工艺路线
  • 2.3 试验仪器
  • 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4.1 蠕变极限的确定
  • 2.4.2 蠕变的试验条件
  • 2.4.3 蠕变试验方法和规程
  • 2.4.4 金相组织观察
  • 2.4.5 扫描电镜试验
  • 3 二氧化铀烧结块高温蠕变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预备蠕变试验结果
  • 3.3 1500℃、20-40MPA 下的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1400℃、30-50MPA 下的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各个因素对二氧化铀烧结块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3.5.1 温度对二氧化铀烧结块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3.5.2 应力对二氧化铀烧结块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3.5.3 晶粒尺寸对二氧化铀烧结块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显微观察及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二氧化铀烧结块高温蠕变前后的显微组织
  • 4.3 二氧化铀烧结块高温蠕变后SEM 形貌分析
  • 4.4 显微组织对蠕变性能的影响
  • 4.4.1 粉末再烧结过程
  • 4.4.2 氮氧铀化合物成分分析
  • 4.4.3 显微组织与蠕变性能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二氧化铀烧结块高温蠕变机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陶瓷材料蠕变的主要控制机理
  • 5.3 二氧化铀烧结块蠕变速率控制机理
  • 5.3.1 与Nabarro—Herring 蠕变比较
  • 5.3.2 与Coble creep 蠕变比较
  • 5.3.3 与Hamper-Dorn 蠕变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蠕变实验数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凝胶注模制备环形二氧化铀芯块工艺研究[J]. 材料导报 2020(S1)
    •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二氧化铀–氧化铍芯块中28种杂质元素[J]. 化学分析计量 2020(04)
    • [3].俄建成一座二氧化铀粉末生产设施[J]. 国外核新闻 2020(08)
    • [4].利用电子能量损失谱对二氧化铀电子结构的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 2017(01)
    • [5].二氧化铀稳定化的自动控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6(05)
    • [6].熔盐电脱氧法还原UO_2的研究进展[J]. 稀有金属 2020(04)
    • [7].俄罗斯启动一条二氧化铀粉末生产线[J]. 国外核新闻 2010(09)
    • [8].锆掺杂二氧化铀中氧缺陷扩散机制的密度泛函计算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7(03)
    • [9].钼铌合金与二氧化铀相容性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0(00)
    • [10].微波消解试样-萃取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涂铌二氧化铀微球中10种痕量元素[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10)
    • [11].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二氧化铀微球中钐铕钆镝[J]. 冶金分析 2008(02)
    • [12].二氧化铀粉末成型系统电液位置-压力复合控制仿真[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3(06)
    • [13].二氧化铀点缺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9(10)
    • [14].俄科学家宣布核燃料基础研究取得突破[J]. 国外核新闻 2017(02)
    • [15].钨基二氧化铀芯块的热导率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13)
    • [16].二氧化铀粉末中硫的测定——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J]. 湿法冶金 2008(03)
    • [17].二氧化铀-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4-硝基苯酚还原反应的研究(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7(05)
    • [18].二氧化铀芯块的低温烧结工艺与高温蠕变研究[J]. 核动力工程 2014(01)
    • [19].二氧化铀粉末状物料溶解过程中的临界安全问题[J]. 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2015(04)
    • [20].二氧化铀基事故容错燃料芯块研究进展[J]. 中国材料进展 2019(01)
    • [21].EXELFS对二氧化铀晶格结构的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02)
    • [22].巴西即将首次出口浓缩铀[J]. 国外核新闻 2016(07)
    • [23].热电离质谱法测定国际比对氧化铀芯块中的铀同位素比值[J]. 铀矿地质 2019(01)
    • [24].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铀含量及氧铀原子比的测定[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2)
    • [25].模拟热峰冲击下UO_2微观结构的变化[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3(09)
    • [26].天然铀纯化萃余溶液的循环利用研究[J]. 铀矿冶 2018(02)
    • [27].库仑法测定二氧化铀粉末中水分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4(12)
    • [28].铀-邻苯二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1(02)
    • [29].二氧化铀粉末513K下空气氧化机制和动力学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0(S1)
    • [30].二氧化铀热导率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评价[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03)

    标签:;  ;  ;  ;  

    二氧化铀高温蠕变性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