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新型C6修饰嘌呤核苷衍生物的合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物化学
作者: 陈慧君
导师: 赵康
关键词: 嘌呤核苷,取代,反应,氧化环合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核苷作为核酸的结构单元,参与了基因信息的保留、复制和转录的分子机制。因此,通过对核苷进行改造而合成的核苷衍生物可以作为核酸代谢抑制剂,用于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病毒的繁殖,起到抗病毒和抗肿瘤的作用。目前,全世界的药物科学家己经合成了成千上万个核苷类似物,并有不少已作为抗肿瘤或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为了丰富核苷类衍生物的结构类型,筛选出新的活性化合物,本文设计了嘌呤并1,2,4-三氮唑类核苷和C6位N-O键修饰核苷这两个结构类型的核苷衍生物,并以四乙酰核糖和6-羟基嘌呤为原料对这两种类型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分别进行研究,最终找到了有效通用的合成方法并制备了多个目标结构的新化合物。嘌呤并1,2,4-三氮唑类核苷衍生物是以6-羟基嘌呤和四乙酰核糖为原料,通过6-羟基嘌呤的糖基化应,氯化反应,糖羟基脱保护,肼基的亲核取代反应,肼基N原子与醛酮的缩合反应,由醛缩合形成的腙的氧化环合反应制备而成的。在这条路线中,对腙的氧化环合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以6-醛腙基-9-H-嘌呤核糖核苷为底物,找到了未见文献报道且快速、温和、高效的新氧化环合试剂NBS。C6位N-O键修饰的核苷衍生物的合成主要是致力于对亲核性相对较弱的烷氧基胺与各种6位活性的嘌呤核苷底物的亲核取代反应研究。通过对C6位季胺盐、三苯基磷形成的C6位氧磷盐和6位碘取代嘌呤核苷三个S_NAr反应活性底物的尝试和分析,最终以6-碘代嘌呤核苷为亲核底物成功地在嘌呤核苷6位引入N-O键,找到了制备C6烷氧基胺基取代的嘌呤核苷的通用方法。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核苷类化合物的应用价值及研究概况
1.1 核苷的结构
1.2 核苷类化合物的应用概况
1.2.1 核苷类抗肿瘤药物
1.2.2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1.2.3 其他用途
1.3 核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及结构改造方法
1.3.1 糖基的改造
1.3.2.碱基的改造
1.3.3.糖基和碱基同时改造的核苷类
第二章 嘌呤核苷及C6 修饰的嘌呤核苷衍生物的合成化学
2.1 嘌呤核苷的合成化学
2.1.1 重金属盐法(Fisher-Helferich-Davoll合成法)
2.1.2 硅烷化法(Silyl-Hilbert-Johnson法)
2.1.3 熔融缩合法(Helferich反应)
2.2 C6 修饰的嘌呤核苷类似物的合成化学
2.2.1 S_NAr反应
2.2.2 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偶合反应
第三章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剖析
3.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剖析
3.2 合成路线的初拟
3.2.1 嘌呤并1,2,4-三氮唑类核苷衍生物合成路线
3.2.2 C6 氮氧键取代嘌呤核苷类衍生物的合成关键步骤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氧化环合生成嘌呤并1,2,4-三氮唑类核苷衍生物的反应研究
4.1.1 氧化环合生成1,2,4-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反应
4.1.2 氧化剂的选择
4.1.3 反应溶剂的选择
4.1.4 反应机理讨论
4.1.5 反应结论
4.2 C6 氮氧键取代嘌呤核苷类衍生物的合成
4.2.1 反应底物的选择
4.2.2 反应条件的选择
4.2.3 反应结果
第五章 实验部分
5.1 主要原料与试剂
5.2 主要分析仪器
5.3 化合物的制备
5.3.1 6-羟基-9-H-嘌呤四乙酰核糖核苷(1)的制备
5.3.2 6-氯-9-H-嘌呤四乙酰核糖核苷(2)的制备
5.3.3 6-氯-9-H-嘌呤核糖核苷(3)的制备
5.3.4 6-肼基-9-H-嘌呤核糖核苷(4)的合成
5.3.5 6-醛腙基-9-H-嘌呤核糖核苷(5)的合成
5.3.6 6-酮腙基-9-H-嘌呤核糖核苷(6)的合成
5.3.7 3-不同取代基-[1,2,4]三氮唑[3,4-i]-7-H-嘌呤核糖核苷(7)的合成
5.3.8 6-碘嘌呤核糖核苷(8)的制备
5.3.9 烷氧基胺盐的制备
5.3.10 6-烷氧基胺基嘌呤核糖核苷(9)的制备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4-17
参考文献
- [1].TEMPO-NaClO-NaBr选择性氧化微晶纤维素C6位伯羟基的研究[D]. 李琳.青岛科技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2,6,8-三巯基嘌呤的合成研究[D]. 朱赛健.南京理工大学2007
- [2].4’-硫代腺苷的设计与合成[D]. 侯熙彦.辽宁师范大学2007
- [3].2-氨基-6-烷氧基嘌呤的合成[D]. 章丽娟.南京理工大学2006
- [4].以木糖为原料的新型异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 刘宁.郑州大学2007
- [5].新型抗病毒核苷类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 陶乐.河南大学2007
- [6].嘌呤衍生物的合成[D]. 张康康.南京理工大学2005
- [7].6-氨基-9-取代嘌呤双膦酸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D]. 蔡太梅.河北医科大学2006
- [8].3’,5’-二硫代脱氧核苷的合成及其聚合性质的研究[D]. 郑宏超.清华大学2005
- [9].嘌呤羧酸、哌嗪羧酸、三氮唑核苷和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清寒.四川大学2003
- [10].嘌呤类核苷化合物的研究[D]. 万碧莲.南京理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