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实时无损监测作物水分状况是现代农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对于作物精确灌溉和节水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小麦为对象,通过不同年份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池栽试验,系统分析小麦植株的叶气温差与水分状况的定量关系,构建小麦水分相关指标监测模型,从而为小麦水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精确诊断提供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首先,明确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冬小麦不同叶位的叶气温差与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等效水厚度的动态变化特征,构建了基于不同叶位叶气温差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等效水厚度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开花灌浆期,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小麦不同叶位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等效水厚度逐渐升高,叶气温差逐渐降低。土壤水分亏缺时,小麦顶三叶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等效水厚度首先降低,旗叶叶气温差较小;土壤水分充足时,小麦顶二叶和顶三叶的叶气温差较小。基于小麦上部三张叶片的叶气温差可以较好的预测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等效水厚度,其定量模型分别为y=-0.159X2-2.053x+74.632和y=-0.012x+0.128,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6和0.77,标准误(SE)分别为4.22和0.017。利用独立年份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预测精度(R2)分别为0.47和0.61,预测均方差根(RRMSE)分别为7.59%和12.76%。进一步分析了冬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量化了叶气温差与Pn, cond, Ci, Tr, WUE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土壤含水量降低,小麦旗叶的Pn, Cond, Tr程下降趋势;而Ci在拔节到孕穗期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降低,在灌浆末期在W4和W1处理下较高。WUE在孕穗期、抽穗期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增加;在开花期、灌浆前期、灌浆中期在W2处理下最大,在灌浆末期淮麦25与扬麦18分别在W2、W3处理下最大。小麦旗叶的叶气温差与Pn、Cond、Ci、Tr和WUE的相关性都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叶气温差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之间相关性较好,模型分别为y=-0.208x+0.076和y=-3.338x+1.339,R2分别为0.56和0.91,SE分别为0.126和0.704,而叶气温差与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相关性相对较弱。利用独立年份的试验资料对光合生理指标模型进行测试和检验,表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监测模型的预测精度(R2)较高,分别为0.79和0.82,预测相对均方根(RRMSE)分别为36.88%和22.82%。最后研究了冬小麦不同角度(探头与水平面成60°和90°)的冠气温差、冠层等效水厚度、冠层叶片含水量与植株含水量的变化特征,阐明了不同角度小麦冠气温差与冠层等效水厚度、冠层叶片含水量及植株含水量的定量关系,比较了基于不同观测角度的冠气温差反演冬小麦植株水分状况的能力。结果表明,除拔节期外,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冠层等效水厚度、冠层叶片含水量、植株含水量均逐渐降低,冠气温差逐渐增加,且基于冠气温差能可靠预测冬小麦孕穗到灌浆期尤其是生育后期冠层等效水厚度、冠层叶片含水量和植株含水量。此外,与水平面成90°测得的冠气温差在抽穗期与各类水分指标相关性相对较好,拟合方程的R2达到0.62以上。与水平面成60°测得的冠气温差在抽穗期后与各类水分指标相关性较好,R2达到0.76以上。总体而言,与水平面成60°的冠气温差较90°能更好地指示冬小麦植株的水分状况。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麦水分高效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01)
- [2].小麦水分高效利用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17(02)
- [3].小麦水分含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03)
- [4].小麦水分与容重变化的关系[J]. 粮油食品科技 2013(03)
- [5].小麦水分含量对容重影响的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 2009(03)
- [6].微波测定小麦水分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2(04)
- [7].小麦水分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2)
- [8].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小麦水分检测仪设计[J]. 电子器件 2019(02)
- [9].基于图像处理的小麦水分含量识别方法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10].不同品种小麦水分变化对其玉米象抗虫性的影响[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6(06)
- [11].小麦水分含量对容重及硬度的影响[J]. 粮食储藏 2011(05)
- [12].快速谷物分析仪测定小麦水分和容重的适用性验证[J]. 粮食储藏 2018(06)
- [13].小麦湿法清理工艺[J]. 粮食加工 2020(05)
- [14].问题农产品怎么处理?[J]. 中国农资 2013(25)
- [15].灌水次数对豫北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2)
- [16].夏季小麦入库贮藏法[J]. 农家之友 2011(07)
- [17].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水分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08(01)
- [18].夏季小麦如何储藏[J]. 中国农业信息 2016(16)
- [19].小麦水分调节系统DMC-PID控制策略研究[J]. 现代面粉工业 2013(06)
- [20].群体配置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02)
- [21].闻喜旱区不同品种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22].夏季储藏小麦两要点[J]. 农村百事通 2009(13)
- [23].测墒补灌对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7(10)
- [24].夏粮颗粒归仓需补烘干“短板”[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6(06)
- [25].测墒补灌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3)
- [26].小麦储藏过程中影响发芽率因素的探讨[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8(04)
- [27].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及机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4(01)
- [28].用热线法测定粮食的导热系数[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0(07)
- [29].剥皮调质小麦水分变化及迁移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8(03)
- [30].郑州龙江测控有限公司[J]. 现代面粉工业 2015(02)
标签:冬小麦论文; 叶气温差论文; 冠气温差论文; 叶片含水量论文; 植株含水量论文; 等效水厚度论文; 光合生理特性论文; 无损监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