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方案,两组对比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循证护理;介入治疗;应用效果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由于患者颅内血管壁囊性膨出,同时动脉出现局部薄弱现象和血流冲击引起的,多发于血管分叉位置,基本上介于颅内动脉系统。若患者情绪受到刺激或血压升高等,会导致破裂出血,而且会在3周内出现再出血,由再出血引起的死亡率高达80%;若出现广泛性血管痉挛的情况,将会导致脑梗死[1]。本文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全部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术。其中男30例,女10例,患者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9±6.5)岁;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案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具体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头痛症状以及四肢无力和紧张不安等情况,给予患者CT扫描等常规检查[2]。
1.2.2研究组护理方案
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方案,包括循证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两方面。
1.2.2.1循证护理方法
其一,提出问题。根据实际的临床观察情况和和文献检索确定动脉瘤的主要护理问题包括脑梗死、再出血、脑水肿以及肢体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防止颅内再出血,改善患者脑循环,积极预防出现脑梗死情况;其二,循证支持。根据循证提出的相关问题,采用检索文献的方式,寻求针对不同患者护理问题的最佳凭证,再根据指导实践,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案[3]。
1.2.2.2护理措施
循证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心理护理:颅内动脉瘤患者一旦出现紧张不安、情绪激动的情况,会导致动脉瘤腔内的压力升高,,瘤壁薄弱地带容易再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要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家属探视次数和时间;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要注意力集中,且保持轻柔动作;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要及时予以疏导,从而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病情;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和家属的不同情况,采用适合的方式做好手术过程的解释工作,使病人真正的了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意义,并以本院治愈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使患者以最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临床治疗,与此同时还要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并向其解释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治疗费用,使其积极配合[4];②防止再出血:咳嗽、打喷嚏等感冒症状以及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情况均会引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因此,需要事先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与疾病有关的相关知识,积极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压波动或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避免再出血情况发生。护理人员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且一切日常生活需求都要在床上进行;③防止出现脑血管痉挛:若患者已被临床确诊,则需要立即遵照医嘱给予静脉输注尼莫地平注射液40mL(8mL),注射速度要控制在1mL/h-2mL/h的范围内,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变化,需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以便采取治疗措施[5];④防止股动脉出血:术后应进行局部绷带加压包扎,并采用砂带压迫。护理人员要确定拔管的具体时间和病人的病情;掌握患者凝血系统是否出现异常以及术侧下肢制动情况,并密切关注局部皮肤是否存在苍白、肿胀、包块、渗血、发紫以及疼痛的情况,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关注和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以便于早期发现、诊断、处理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⑤下肢制动后体位不舒适:术后取患者平卧位,采用砂带压迫穿刺点4-6h,确保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6h,之后将穿刺侧肢体进行左右旋转,6h-12h后取患者对侧卧位,穿刺侧肢体小腿以下嘱患者自动放松或自由伸屈,若使用腹压咳嗽或大小便时,则需要嘱咐患者用手稍微按压穿刺部位。但是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则需要相应的延长压迫时间,并告知改进后穿刺侧肢体的活动时间为6h,卧床时间为12h,若穿刺带出血同传统制动时间之间没有任何差异,则可适当缩短患者卧床的时间,术后第二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鼓励患者进行一些床下轻微活动,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⑥术中留置导尿管处理:一般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选择的保持24h后予以拔除,以防止病人出现下肢制动导致排尿困难的情况,另外,还要指导患者多饮水,以促使造影剂可尽早排出体外,要鼓励患者进行正常的饮食;⑦疼痛护理:患者由于会受到颅内高压、血液刺激脑膜、脑水肿或脑血管痉挛,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解释疼痛出现的原因,安慰患者,理解患者,以防患者出现过度紧张的情况。对于疼痛十分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按照医生指示适当给予止痛剂;若患者出现躁动不安、烦躁易怒、抗拒或抵触治疗的情况,应及时给予镇静剂,使其配合治疗;⑧进行健康教育[6]:指导患者在发病初期未进行治疗之前应注意休息,可适当做一些深呼吸等简单运动。针对昏迷的患者,要嘱咐家属遵照医生指示给予患者肢体功能进行健康锻炼;在进行治疗时,要安抚患者的情绪,指导其正确配合治疗,并告知患者术后体位制动、压迫、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患者选择适当的侧卧或平卧位,减轻其压力和疼痛感。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若P<0.05,则可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情况[n(%)]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结果
研究组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导致的治疗纠纷予以法律保护,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理性思考,更好、更多的掌握先进的护理方法和实践。
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7]。
总而言之,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静.循证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81-4082.
[2]吕美云,易萍,何红等.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36):3331-3332.
[3]易萍,吕美云.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73-1274.
[4]吕美云;易萍;何红.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2C):3331-3332.
[5]陈静.循证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81-4082.
[6]吴丽丽,陈丽娟,张忠臣等.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23):280-281.
[7]陈华征,华红果,杨亚茹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1)[J].护理研究,2014,(26):3256-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