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结构的战略重组(论文文献综述)
戴迪煌[1](2020)在《通胜保险代理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险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保险代理行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机构数量迅速增加,业务规模逐渐扩大。但由于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加之专业能力不强和管理能力不足,因此“小、散、乱、差”几乎成为业内普遍现象。通胜保险代理公司成立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业务规模,分支机构数量较多,但整体业务结构较为单一,基本体现了当前行业的大多特征。本论文将通胜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战略管理理论知识,首先对企业的外部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宏观环境,运用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环境,运用CPM矩阵分析竞争对手,另外分析市场和消费者情况;同时对企业资源、企业能力、经营现状、企业文化等内部战略环境进行分析。接着介绍公司战略目标体系和总体战略;分别使用EFE、IFE矩阵对外、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SWOT矩阵分析,制定出适合的竞争战略;通过QSPM矩阵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对备选战略进行筛选。经过分析得出:在公司的增长型总体战略前提下,成本领先战略为最适合公司业务发展的竞争战略。通胜公司应将竞争战略的作用范围定位在公司全体员工,主要由公司高级管理层进行直接组织与实施。在战略实施上,包括在产品策略方面,应丰富产品结构,重点低成本推动车险、人身险、企财险等业务,控制家财险业务推动力度,维持意外险、货运险等业务的发展;在销售策略方面,要推动线上产品规模化销售,降低整体业务成本,还要加强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线下业务展业成功率;在渠道策略方面,应分已设立营业机构、新设立营业机构两大类型进行管理。同时,通胜公司应做好规范公司治理、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企业文化、加大技术研发等配套保障措施。最后还要通过风险控制、绩效控制、财务控制、战略控制评价等做好战略控制。以通胜公司竞争战略制定为例,可为国内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在厘清业务战略上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的作用,进而一定程度上推动保险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李其成[2](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朱衡[3](2019)在《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与监管》文中研究表明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国际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性影响,这场由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发并渗透到其他行业的金融危机是典型的系统性风险表现,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创伤。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作为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集团陷入绝境,濒临破产,对金融行业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追求传统商业模式的保险公司由于负债水平不同,而且与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关联性较低,通常被认为比银行具有更低的系统风险水平。然而,当代的保险领域不能仅仅以传统的商业模式来描述,它还拥有大型、复杂的保险集团或以保险为基础的企业集团,在许多司法管辖区开展业务。这些保险集团和联合企业可能包括非传统的、非保险的业务模式,特别是具有非传统特征的人寿保险产品和不同类型的金融担保产品,提高了保险集团对金融市场风险的敞口,致使它们更容易受到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此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成为各界关注重点,“保险业是否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如何评估监管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等议题被提上征程,学界和业界纷纷跻身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从监管趋势来说,保险业作为金融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行业重要性毋庸置疑,国内外掀起了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的热潮。国际方面,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4月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B),主要负责认定是否存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相关权威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肯定了保险业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明确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核心地位。国内方面,中国保监会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建设工作,2016年4月中国保监会召开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制度建设启动会,明确要在国内构建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监管制度;8月,保监会发布《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暂行办法》;12月,颁布《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暂行办法(第二轮征求意见稿)》;2018《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要求日益凸显,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充分体现了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视。从保险经营来说,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及密切的金融资本市场联系都对未来保险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挑战。保险业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境内外投资标准进一步放宽,投资范围包括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保险业务进一步渗透到金融领域。纵以历史的角度看,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都被严格区分,一旦发生危机也不会对其他机构造成影响。但近年来,这种金融机构间的壁垒正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紧密的业务联系以及相互关联。虽说目前的金融危机主要源于银行业,但随着银保互联性增强,溢出效应将蔓延至保险危机。正如我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见,保险业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定冲击,不得不质疑保险业是否会反过来影响金融危机,成为危机发生的主导因素。纵观全局,在与金融资本市场密切关联的大环境下,跟进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保险大国,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确保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不发生,前提是要结合具体国情,将涉及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做到位。厘清“保险业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如何科学有效评估?”,“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和传染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监管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保险业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共九章,具体结构设计如下:第一章:整理国内外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现状,总结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争议、成因、传染机制、评估、监管方面的最新研究前沿与成果,总体上掌握国内外关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状况,分析现阶段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探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意义,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目标。第二章:首先定义了系统性风险、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从系统性风险特征区分了保险业系统风险的主导因素和贡献因素,并融合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特征与中国具体情况初步探究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潜在隐患;结合国际监管最新前沿动态以及推演定义了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从起因、传染以及影响机制等方面对三者比较了系统性风险、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三者间的关联与区别。第三章:通过历史透视实践中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以历史上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的保险业的影响为核心,探究保险业在这场危机中所面临的冲击;与此同时,总结历史上的重大保险危机,找出导致此类破产的影响机制,归纳危机对保险市场的影响,分析危机的结构性变化,厘清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存在性的潜在原因与表征,并从保险脆弱性这个维度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进行理论推演。第四章:从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来源探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一方面通过保险业务本质厘清其与系统性风险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保险不良资产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这个维度也将增加保险体系的脆弱性。外生环境冲击则从保险危机这个视角进一步推进了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的深思,探究共谋、利率、侵权与保险危机的关系,论证外生环境冲击导致的保险业危机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第五章:首先,以中国的金融环境为对象,重点探究了接触性传染渠道中的银保关联传染渠道。从理论分析银行与保险的不同系统重要性特征,构建银保关联的直接与间接渠道;从实证测算了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静态和动态(整体和极端)关联性,探究保险业和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重要性及敏感度,厘清保险业与银行业关联的内外作用机制,度量银保间的溢出效应。其次,重点分析了接触性传染渠道中的再保险关联渠道。围绕再保险业务本质总结其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并从影子保险业务安排展示了“影子保险”的业务特点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统计保险公司对再保险公司的依赖度,评估我国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探究了接触性传染渠道金融市场以及保险证券、金融服务集团内的保险公司、保险机构重组与并购以及金融恐慌导致的非接触性传染渠道。第六章:本章研究集中在通过度量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敞口与贡献,识别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保险公司,评估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一方面从系统性风险敞口与贡献度衡量中国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实现了多角度评估,增强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可信度。另一方面,通过面板模型实证识别影响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次要因素,并结合BP神经网络模拟非上市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第七章:探究了现有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实践。首先阐述了系统性风险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接着围绕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政策实例,结合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挑战,评估各国的改革方案,在总结主要国家应对金融改革挑战经验的基础上,区分金融监管框架改革模式,并以此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在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经验总结基础上,总结国际系统性风险监管实践,并就保险业监管框架的主要机构G20、FSB、IMF和IAIS做简明阐述。最后结合最新监管趋势,提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新方向—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第八章: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分析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必要性。接着,围绕金融监管改革必须应对的四大挑战以及宏观审慎监管要素,站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视角下实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规划,在金融监管框架内进行合作和有效协调的前提下,提出中国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再者,更为具体地结合美国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SRR),提出搭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构想。最后,通过制度安排提出了未来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建议。第九章: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已有研究表明,现有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及监管的研究零零散散,缺乏针对性分析,系统性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首次系统性的研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评估与监管,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以下创新:(1)创新了银保传染机制的理论和实证内容:理论上,分析银行与保险的不同系统重要性特征与影响机制,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渠道识别银保关联的内生机制,构建银保关联的内生影响机制指标体系。实证上,首先以中国的具体金融环境为背景,区分“保险主导型”关联和“银行主导型”关联,探究保险业和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重要性及敏感度;其次,首次从静态和动态(整体和极端)两个维度研究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关联性,分别采用格兰杰因果模型衡量银保的整体关联性,Copula模型从动态非线性的角度衡量极端风险条件下银保的尾部关联性;再次,在关联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研究深度,一方面利用Spearman相关性识别了影响银保关联内生机制中的显着因素,一方面从影响银保关联的外生机制入手,分析不同金融环境(金融事件冲击)下银保之间的关联度,厘清我国特定金融环境对银保关联的作用机制,测算不同金融事件冲击对银保关联度的影响;最后,利用(35)Co Va R模型分年度、分金融事件冲击具体度量银保间的溢出效应。(2)创新了再保险传染机制研究视角:一方面围绕再保险业务本质,从风险转移的视角以及保险网络视角分析再保险风险传染过程,从再保险与保险的关联性总结了产生系统性风险可能性的三大原因;另一方面,提出国际最新前沿“影子保险”,目前国内关于“影子保险”的研究基本属于真空地带,本文从影子保险业务安排展示了“影子保险”的业务特点,接着从影子保险面临再保险违约风险、赎回风险、母公司相关风险(系统性风险)以及互联性风险展开论述,提出“影子保险”作为再保险的一部分,存在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3)创新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与评估的研究视角:一方面,已有研究尚未从存在性与根源视角探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首先,本文以历史的保险危机实践厘清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存在性的潜在原因与表征,并结合理论推导了保险业的脆弱性,综合实践和理论推演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其次,从内生和外生两个维度探究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结合保险业务本质与保险不良资产论证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根源,并利用外生保险危机进一步推进共谋、利率、侵权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另一方面,本文以中国的具体金融保险环境为基础,创新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实证思路,从上市保险公司和非上市保险公司对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实施了较为全面的风险识别、评估。(4)探索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新思路:本文率先围绕金融监管改革必须应对的四大挑战(监管体系应如何构建?每个司法管辖区必须考虑如何在管理机构之间划分责任,是否需要将监管责任合并?如何确保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以及宏观审慎监管要素,宏观上提出了“宏观审慎+微观审慎”监管的“共赢”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思路,微观上提出了中国保险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具体实施以及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构想,对完善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体系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于洁[4](2018)在《中国保险资金投资不良资产的研究 ——以XX人寿保险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保险业在国家经济视野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2014年“新国十条”的颁布,明确了保险作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业的发展不再以自身的规模和盈利为终结,而是以服务实体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最终目标。同时,在保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继续严监管的双重背景下,保险业行业结构逐渐变化,大型保险公司因具有传统险险种优势和渠道优势,可以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向上,但是大保险资金体量较大,面临着资产配置和再投资的压力;中小型保险公司不具备大保险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其监管成本、负债端成本相对较高,资金的配置压力也处于不断升级的态势。因此,整个保险行业都迫切需要挖掘新的资产类别,以缓解资产配置压力并服务实体经济。最近几年,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已逐步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不良资产供给看,在经济结构调整深度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中的不良资产不断暴露,不良资产行业供给端规模持续上升。从政策制度环境看,政府持续完善相关制度,“4+2+N”模式持续推进,支持多方机构采用创新方式参与不良资产处置。银监会允许各省增设一家地方AMC并鼓励市场化民营机构主体参与其中,同时出台政策鼓励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创新,支持不良资产处置。此外,根据笔者对境内外做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调研,行业平均年化收益率达10%-20%。因此,不良资产投资具有逆周期,中等风险、中等收益的特点,且与保险公司现有的资产类别的相关性较低,这样的特征恰好满足保险资金运用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的需要。综上所述,不良资产逆周期、中长期限、中等风险、中等收益的特征为解决现阶段保险资金面临的配置压力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本文立足于当前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在第二章对保险资金和不良资产两个层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结合保险资产配置需求和不良资产投资收益特点进行保险资金投资不良资产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在第三章里,从保险行业负债端出发,明确以寿险为研究主体,总结保险资金运用的历史回顾、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当下严监管、偿二代背景下保险资金现阶段的资产配置需求。第四章以不良资产为核心,明确以狭义的不良资产即不良信贷资产为研究客体,在不良资产供给规模不断提升、国家支持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频出背景下,笔者分析了不良资产的资产特征及全产业链现况,从而进一步论述保险资金投资不良资产的必要性。第五章在前文基础上,从保险公司投资不良资产的“直接”和“间接”两种路径出发,主要论述保险资金投资不良资产私募股权基金的可行性。第六章,结合XX人寿投资不良资产的案例,进一步深入分析不良资产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全流程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希望本论文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品类扩充提供理论和实际业务层面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陈美桂[5](2017)在《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保险中介业变革转型不断深入。兼业代理专业化、专业中介规模化、销售队伍职业化、中介业务规范化逐步推进,产销分离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度及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作为风险管理专家的保险经纪人具有更高的专业技术能力、经营能力等,这给保险经纪人带来了来自于自身专业能力、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保险公司开始积极布局互联网直销保险,继而减弱了保险中介的功能。在延伸联动检查严监管和互联网“去中介化”的形势下,包括保险经纪公司在内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面临生死攸关的严峻挑战。如何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运用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更便捷高效地服务客户,获取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成为包括保险经纪公司在内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亟需思考的问题。此外,随着保险经纪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不断明显,外资保险经纪机构开始不断布局中国保险市场,抢占、争夺中国保险经纪市场份额。加之国内行业性保险经纪公司、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在其细分的市场中加紧布局,我国保险经纪市场竞争愈来愈烈。而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也亟待保险经纪机构的支持,要充分发挥保险经纪机构的市场作用,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更好地为保险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与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和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相比,我国保险经纪公司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经验积累、整体实力弱、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化的服务网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保险经纪公司的竞争能力与发展动力。在保险中介业和保险业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互联网去中介化及国内保险经纪业竞争加剧的冲击,中国保险经纪机构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中国保险经纪业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需要对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竞争力状况、水平进行全面的测度与评价。通过对中国主要保险经纪公司的纵向比较,探寻保险经纪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态势变化;通过对中外资、中外保险经纪公司间竞争力的比较找出差距,提出提升中国中资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有效对策。因此,本文将努力解决以下问题:(1)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竞争力水平如何?(构建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竞争力进行测度评价)(2)中、外资保险经纪公司间及中外保险经纪公司间竞争力的差距在哪里?(3)如何提升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为此,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展开对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研究。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介绍了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接着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及相关研究、保险经纪人相关研究、保险经纪人及其他保险中介公司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评述,指出了本文的写作空间;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理论阐述。首先对保险经纪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界定,阐述其内涵与特征;其次,分别结合市场结构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对保险经纪公司的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详细介绍本文竞争力研究的诸多方法。第三部分是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本部分依次运用了价值链分析法、文献整理法、模糊德尔菲法对影响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价值链分析法主要从保险经纪公司的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两个方面的相关活动与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文献资料的汇总,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关于保险经纪公司或中介机构竞争力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模糊德尔菲法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对前面初步汇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筛选确定影响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是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本部分首先对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进行了陈述;接着,在分析国内已有保险中介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的内容与思路,并对中国国内及中外保险经纪公司分别设计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文与以往保险中介竞争力研究的不同之处;最后,分别对保险经纪公司的现实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及持久竞争力的各评价指标内涵进行了解析。第五部分是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本部分按照市场份额大小选取了 17家保险经纪公司作为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的样本,对2015年的静态竞争力和2013-2015年的竞争力态势进行了测度与评价。为发现不同类型保险经纪公司的竞争力差距,本文分别对不同股东背景、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资本类型保险经纪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为了解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态势,本文对2013-2015年我国主要保险经纪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纵向比较,多视角分析了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状况与差距。第六部分是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此部分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根据全球保险经纪公司市场份额排名,本文选取了全球知名的4家英美保险经纪巨头与中国17家保险经纪公司重新组成了新样本,作为中外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研究的样本。样本区间仍然选择2015年。运用同样的实证方法对样本公司的现实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持久竞争力及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类测度与评价。最后,通过比较,找出中外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差距的具体原因。第七部分是提升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对策。本部分在对中国保险经纪公司所处的发展环境进行研判后,提出提升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六个具体对策: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明确清晰的战略定位,完善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塑造成功的企业品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企业创新。与已有的研究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新颖。现有文献对工商企业或银行、保险企业竞争力研究较多,但对保险中介企业的竞争力很少关注。本文以保险经纪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竞争力,在研究对象上有所创新;二是构建了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上,结合保险经纪公司的经营特性,针对研究对象的不同,构建了中国及中外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使得本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三是竞争力研究应用方法上的创新。考虑到问卷问题及专家思维的模糊性,本文摈弃传统的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引入模糊德尔菲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及指标权重,以实现评估指标及指标权重确定的相对客观性。鉴于我国保险经纪行业官方公开披露数据较少,一些既往年度的定性指标获取困难。因此,本文在对竞争力水平进行纵向比较时,仅选择近三年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态势分析,缺乏更长时间段的研究。同时,由于缺乏多年的定性、定量数据,本文也没有对影响因素与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若能利用时间序列考察其影响机制,则可使研究结论更加深化。在官方公开披露数据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将予以研究弥补。
王颢[6](2017)在《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选题缘起于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三大特点。“脱实就虚”、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长期困扰和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亟待着力解决,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因其资本特性和运作模式能有效地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并很好地匹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夹层投资为其资金运用开辟了新的渠道并提供了新的投资收益。因而,保险资金夹层投资不啻为国家、市场、企业三方多赢的战略选择。论文通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等理论,保险资金运用、夹层投资等知识体系,遵循“保险姓保”、“稳健投资”等价值理念,从我国现实出发,在实践基础上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监管创新,致力于科学前沿,服务于保险主业,贡献于社会发展。在研究目标的引领之下,论文从构建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基础入手,选择典型国家展开国际视野,剖析制约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现实因素,在相关政策支持和监管规定之下开展博弈分析和定价研究,进而提出完善路径和改进措施。全文共七章。除第一章绪论之外,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分别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找寻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支撑。第三章是国际视野,选择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从中发现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第四章是我国的运作实践,从运作依据、运作现状、典型案例和制约因素进行考察。第五章是对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博弈分析,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参数检验和数值模拟。第六章是对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产品的定价分析,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对偏债型和偏股型夹层产品开展了定价研究。第七章是完善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对策建议,分别从法律、政策、监管、市场和企业等层面提出,并勾画了后续研究设想。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其一,夹层投资缘起于企业的融资需求,该类投资与保险资金具有多重的匹配性:夹层投资的长期特征与保险资金的长期性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夹层投资的股债双性与保险资金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夹层投资的交易特征与保险资金的灵活性资产配置需求相匹配。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夹层投资为保险资金运用描绘了新的美好愿景,但实现这一愿景尚需克服重重障碍。其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已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主要特征体现在:其一,低利率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推动了夹层投资的发展;其二,夹层投资一般通过专业化平台来开展;其三,夹层投资一般采取间接投资模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模式和资本市场成熟程度上的差异,决定了国外模式不能照搬照抄,需找寻到可复制的经验和可推广的做法。其三,我国夹层投资市场从2005年开始萌芽,2014年以来投融资市场的环境变化促使夹层投资增长加速,但保险资金运用于夹层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外部环境来看,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监管规定等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内部运作来看,夹层投资的运作模式、博弈决策、定价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同时运作过程中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违约风险、协议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需要审慎防范。其四,保险资金夹层投资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投资策略受制于博弈参与人的理性程度和学习能力。博弈模型发现了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若干发展规律,如保险机构投资的资金额与夹层投资的成交额成正比;银行存款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与夹层投资的成交额成反比;等等。本文依托博弈模型所做出的理论推导基本符合目前夹层投资发展情况,也说明保险机构开展夹层投资需综合考量各利益方的博弈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的制约程度。其五,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模型丰富而多彩,为夹层投资产品的定价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从偏债型工具来看,以白云可转债和中信银行次级债为例测算的两种产品定价,结果表明无论是西方经典模型还是我国学者的优化模型,实际价值与理论价值都被低估,原因可能是模型所需的利率市场化、市场卖空机制等前置条件的缺失。从偏股型工具来看,以优先股为案例的定价分析表明,作为优先股股东,并不能一味地追求清算优先股的最大化,而是要综合考虑,做到双方达成的交易条款清单符合自己投资所希望的风险收益特征。其六,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应采取“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法律法规与政策措施相配套、监管机构与保险机构相配合的方式,多管齐下多方发力。而保险机构的夹层投资决策不仅来自盈利模式多元化的内在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练好内功,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黄炜[7](2017)在《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保险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管制事关保险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事关“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契合时代要求的保险业政府管制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历史视角看,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保险业复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整个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行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大为增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政府管制通过对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完善,对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逐步深入,保险业政府管制自身也面临深刻调整。一方面,保险业在发展当中同时面临管制过度和管制不足,导致行业活力不足和经营不规范的问题都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保险业管制点多面广,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有效推进,也需要深入研究。从理论视角看,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子部门,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制遵循着经济管制和金融管制的一般规律,公共利益理论、管制俘获理论、规制经济理论等经典管制理论依然对保险业管制有着有力的解释意义。与此同时,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保险业又有着非常鲜明的行业特质,目前理论界总体上仍停留在用经典管制理论来阐释保险业的管制实践,较少从行业特质出发去把握保险业管制的特殊规律,这也正是本文的努力方向。本文紧密结合中国保险业实际,在重构保险管制理论及对现有管制政策作系统性梳理基础上,站在保险业经营管理全流程的角度看待保险管制,客观分析了各领域管制政策对行业发展的现实和潜在影响,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保险管制的政策建议。在分析过程中,本文还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险管制的经验和教训,为相关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了实践基础。本文内容共七章,分别从不同角度由表及里,围绕公共利益原则,力图对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的主要领域作较为全面的分析。第一章,保险管制的理论再思考和国内实践。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对保险管制进行理论重构,在深度把握保险行业特质基础上,开创性提出“保守管制”、“培育管制”、“纠结管制”等保险业管制新论,这三个方面虽然主要对应的是保险管制的“实然性”,但对于更好把握保险管制的“应然性”也很有启迪。在重构理论的同时,本文又从实践层面分析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从法律体系、管制架构、管制主体、管制职能、管制目标、管制方式等六个方面梳理出中国保险业管制的基本框架,探析了保险业政府管制与非政府管制的相互关系,分三个阶段回溯了中国保险业管制体制的变迁,并对中国保险业管制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这些都为后文分析奠定了情景基础。第二章,保险市场准入管制。主要从市场的入口端对保险管制实施分析,阐述了管制对市场体系的影响。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市场准入管制具有普遍性原因,也有特殊性原因,归结起来主要包括防止过度竞争、控制市场风险、缓解信息不对称、规避较高的市场退出成本、保证市场开放下的公平竞争等。中国保险业市场准入管制大致经历了严格限制、逐步放松和审慎收紧三个阶段,在管制政策上表现为直接和间接准入管制并行、多层次的市场准入管制并重、市场准入标准逐步细化和提高等特征。从管制影响看,较高的准入标准不利于破除市场的高度垄断,对国有资本的偏好不利于形成多层次的资本结构,直接准入管制不利于提升社会福利,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不利于创造多层次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准入管制面临着标准偏高、细节模糊、限制过多等突出问题。第三章,保险产品费率管制。主要分析价格管制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费率管制是价格管制在保险业的表现形式,出发点在于确保保险产品定价的适当性、公正性、稳定性、激励性和合理性。保险产品费率制定的本质是解决实际风险暴露与风险保费确定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费率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具体方法和主要考虑因素并不相同,因此寿险产品和财产险产品费率厘定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的政策。总体上看,中国对保险产品实施的是最低限价管制。此外,中国保险费率管制正处在转型的起步阶段,保险产品费率偏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尽管监管部门明确了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但在一些领域旧的管制制度仍在执行,市场化的力度与节奏还不适应现实的要求。第四章,保险资金运用管制。分析了保险资金运用在管制下如何发展变化并影响经营管理和市场运行的其他方面。保险资金运用不同于普通投资行为,其不以追求高收益为唯一目标,而是兼顾实现保险责任偿付这一基本职能为目的,对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当前,中国保险资金运用呈现出资金运用规模快速增长、资产配置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收益率逐步趋稳的态势。从管制历程看,中国保险资金管制大致经历初始探索、框架初步形成、全面发展以及适度宽松四个阶段,目前主要采取放松市场准入、放宽投资品种、降低投资门槛、放松比例限制、强化后端管控等管制政策,这些政策起到很大的正面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投资收益率波动偏大、整体收益率偏低、资产配置趋同、错配问题凸显等不利影响。总的来看,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管制已经有了很大的实质性进步,但也存在着注册制改革进展缓慢、政策缺乏灵活性、“玻璃门”等问题,同时管制者自身也面临改革转型的迫切要求。第五章,保险市场退出管制。对现有较为分散的退出管制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其对保险业市场化的影响。保险公司不同于一般的非金融企业,其市场退出往往具有更大的“负外部性”,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成本较高,同时为了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有必要对保险市场退出实行相对严格的管制,这也是国际的通行做法。相比发达国家相对完备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中国并没有针对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专门立法,主要依据行政性指令,目前已初步建立多层次的、与偿付能力相衔接的、以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为支撑的市场退出机制。从管制成效看,市场退出的处置效率偏低、处置成本偏高,市场准入的进一步放开以及费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受到制约。从管制体系看,中国保险市场退出管制存在着立法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现行破产法规未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特殊性等问题。第六章,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的保险业管制模式及比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险业管制的特点,开展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有效经验。横向比较看,无论是美国的双重管制模式,英国的宽松管制模式,还是日本的严格管制模式,或是韩国的一体双层管制模式,都是与本国历史、法律、文化等有着密切关联,且模式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调整完善过程中。对中国保险业管制而言,不同的模式也有其一致性的借鉴意义,例如加强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管制的机制制度建设,注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有机结合,市场化是保险经营和保险管制的大势所趋。第七章,深化中国保险业管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中国保险业管制特点和问题基础上,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从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简政放权、增强市场活力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作出了总体布局,保险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保险管制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也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路径。保险业管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和防范保险市场风险。面对行业发展整体滞后、资本实力偏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保险文化较弱的约束条件,中国保险业管制必须坚持围绕核心、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系统实施及分类推进的大原则,在策略上逐步放松市场准入,深入推进保险产品市场化定价和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市场化改革,逐步优化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同时对保险业管制体系进行必要改革,不断增强以保险行业协会为实施主体的非政府管制作用。
蒋才芳[8](2015)在《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与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结构、经营效率和绩效一直是我国人寿保险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人寿保险市场的市场结构和保险市场准入与退出对人寿保险市场的影响,探索人寿保险市场产品设计、定价和服务等市场竞争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利用DEA模型实证检验人寿保险市场的开放度和规模效率,研究人寿保险行业的市场绩效特征,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人寿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探索完善人寿保险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优化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效率与绩效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人寿保险业市场结构特征研究。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寿保险业处在成长发展时期,寿险业资产规模和保费规模还有差距,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及保险资产占GDP和金融资产的比重还较低;我国寿险业市场集中度在逐步降低,但市场集中度较高,属于寡占III型市场结构;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寿险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对人寿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保险市场准入、退出的行政性政策壁垒还较高,认为降低保险市场进入壁垒和建立适当的退市机制,有利于优化人寿保险市场结构和提高人寿保险业资源配置效率。第二,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研究。从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竞争关系影响因素与市场竞争地位层次结构、人寿保险市场产品设计行为、人寿保险市场定价行为以及人寿保险市场客户服务行为四个方面展开。对人寿保险企业进行了划分,将52家人寿保险企业中50家人寿保险企业划分为大型保险企业,其中包括28家中资寿险公司,22家外资寿险公司;而中型保险企业是新光海航,小型保险企业是中法人寿。通过建立充分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以顾客需求开发设计寿险产品,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团队等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第三,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开放度效率研究。从人寿保险行业开放市场规则构成、市场开放性和市场布局、市场开放度效率的实证分析及开放市场规则变化对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对人寿保险行业的市场开放度效率进行研究。开放度市场规则包括为人寿保险市场进出规则、人寿保险市场竞争规则以及人寿保险市场交易规则,重点探讨市场竞争规则中的开放和市场布局,并从三个阶段对我国人寿保险行业的市场开放性进行描述。按照东、中、西部的划分以全国各地寿险保费收入指标分析了人寿保险业的区域内市场布局,并研究了区域间市场布局的保险深度与密度、公司分布、保费增长、保费收入弹性、潜在保源转化及产品结构等问题。研究发现,人寿保险市场开放度效率中资寿险相对较高,全国水平次之,外资寿险较低但呈现递增波动趋势。人寿保险市场开放性和市场布局对寿险业开放度效率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通过影响对人寿保险公司数量、劳动投入、保费收入和利润而起作用,人寿保险业市场开放有利于提高寿险业的开放度效率。第四,人寿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效率研究。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了我国寿险市场30家寿险公司2002-2011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演进趋势。第二阶段利用SFA模型对效率结果进行调整,最终得到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值。SFA回归结果发现,整体来说市场份额、成立时间和分公司数等对公司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调整后结果显示,公司多数年份的整体的技术效率下降,原因是规模效率下降导致的,纯技术效率调整后整体上高于调整前。研究发现,环境要素对公司经营效率具有显着影响,规模不足和管理能力偏低是技术效率难以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未来寿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改变单一的竞争手段,确保承保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将重点放在基础业务的管理上,提高寿险业的规模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第五,我国人寿保险行业经营绩效的DEA有效性分析。市场绩效反映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人寿保险业寿险公司利润率较低,整体盈利能力低下,退保率较高,赔付率低,偿付能力不足,费用率高影响稳健发展。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投入导向型模型对我国30家人寿保险公司2002年至2011年经营绩效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得出中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DEA相对有效性与人寿保险公司规模成一定正相关关系,中外合资或外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DEA有效性低于中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有效性,我国人寿险市场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寿保险宏观管理政策有较强正相关性。通过国内外人寿保险行业经营绩效分析,将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寿险业对比,我国寿险业在保费收入、资产、利润等绩效还有很大差距,在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绩效仍然很低,而在资产利润率、保费利润率等绩效方面处于中等地位。第六,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分析。以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为基础,结合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建立若干假设,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市场结构——经营效率——绩效之间的关系。使用2002-2011年中国寿险业数据,对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经营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寿险市场中传统的SCP假说成立,市场集中度越高寿险公司能获得越高的利润;RMP假说不成立,市场份额大的公司未能获得超额利润。从效率角度来看,ESC假说不成立,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寿险公司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ESS假说成立,更富有规模效率的寿险公司才能实现较高的利润。我国寿险公司获取利润主要依靠的仍然是市场高度集中和公司的规模效率;因此,寿险公司必须重视构建获取高绩效的能力,可以从市场结构和经营效率两个方面入手。我国寿险市场结构正在从垄断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转变的过程中,未来市场结构的优化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善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必须构建一套有效的运行规则和制度设计。针对我国寿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可从市场竞争规范、市场结构优化、经营模式改进和经营效率提升等层面进行完善,以最终提升我国寿险公司的市场绩效。市场竞争规范层面,要不断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加大寿险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并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市场结构优化层面,要培育更多市场竞争主体,全面的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经营模式转变层面,要转变经营理念,重视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创新寿险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寿险保费收入的投资收益,并推进寿险公司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技术构建;经营效率提升层面,要重视自身经营水平的提升,提升公司的规模效率,特别要兼顾业务拓展与经营效率提升之间的平衡关系。
张强春[9](2014)在《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保险公司的鲜明特点是多元化经营,表现为产品多元化、地域多元化、纵向多元化等。多数保险公司的纵向扩张实质上是实现专业化经营的方式,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经营多个险种,所经营的险种少则三、五个,多则十余个,有的公司业务非常集中,有的则很分散,这些现象可归结为保险公司产品(业务)多元化经营差异。分析保险产品多元化经营行为的动机、原因及其对公司绩效和业务发展的影响,对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探寻其中的规律性,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文共8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导言,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对象、目的、思路、方法、意义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2章,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梳理,介绍了一般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概念、分类、原因、衡量方法、与绩效的关系等,重点综述了与本文联系密切的相关多元化、行业内多元化,以及金融保险业多元化经营的有关研究。对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多市场接触、资源基础观、协同效应、范围经济、内部市场、委托代理理论、共保效应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第3章,从制度变迁和企业实践的角度,对我国保险业多元化经营的历史演变进行回顾,将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划分为1980-1995年保险业务恢复与全面经营、1996-2002年严格分业经营、2003-2012产寿险相互渗透等3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制度变化对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区域多元化、纵向多元化经营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一直以来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重点是产品多元化,而跨行业多元化经营、产业链延伸的纵向多元化尚不具有研究意义。然后,分别从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化公司的角度,以产品类别计数、赫芬达尔指数、熵等方法,对2002-2012年保险公司的产品多元化程度进行衡量和测算,进一步分析概括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行为特征。第4章,对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保险险种内在关联度分析方法,测算比较了险种内在关联度和实际关联度,通过二者的比较,印证了险种内在联系是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基础的观点。针对我国保险业特点,提出基于险种相关性,在外部行业机会诱导与公司内在驱动的共同作用下,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机制。在行业机会诱导方面,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保险需求变化,影响险种行业规模、市场容量、竞争性和盈利性,引发保险机构调整业务经营策略,带来业务类型和结构变化,并表现为多元化行为和程度变化。在企业内在驱动方面,险种相关性为保险公司内部有形资源共享、无形资源的共享移植提供了基础,由此带来保险销售、运营、财务等方而的协同效应,并可能产生范围经济,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同时险种的差异性带来风险分散效应,降低业务发展和绩效的波动性。第5章,分别从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和保险集团公司三个视角,以2002-2012年我国100余家保险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地实证分析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具有追求财务协同与盈利、销售协同与扩张、运营协同、风险分散等方面的动机,并且受到公司股权性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在动因与公司所经营险种的行业集中度、市场容量、盈利性、成长性等行业特征相结合,共同作用和影响着保险公司的多元化经营行为,并带来多元化程度的变化。具体影响因素既有险种行业集中度、规模、增速、赔付率等行业因素,又有公司盈利状况、业务发展及其波动等经营因素,还有股权性质、结构等公司特征因素。第6章,以2003-2012年我国98家、89家保险公司为样本,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及混合回归、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等多种估计方法,对多元化与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产品多元化经营及各险种业务均衡发展有利于提升公司绩效。但产品多元化与绩效的关系对绩效指标的选择具有敏感性,二者显着的正向关系是建立在以资产收益率(ROA)衡量经营绩效基础上的,当以净资产收益率(ROE)衡量绩效时,二者的关系不再显着。此外,保险公司资本结构、资产规模、保险资金运用率等变量与绩效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而上市保险公司、中资保险公司等变量与绩效存在负向关系。区域多元化、集团化经营、公司费用管控等变量与绩效的关系不显着。第7章,以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两个经营最为广泛的险种为例,分别以我国100家左右保险公司2004年-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业务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健康保险方面,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主营业务等变量与健康保险业务增长存在显着正向关系,表明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健康保险发展;虽然我国健康保险的专业水平不高,但提高专业水平能够促进其发展。在意外伤害保险方面,公司多元化状况、主营业务与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增长没有显着关系,表明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中的作用有限;意外伤害保险不需要很高的专业化水平,更适合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此外,研究发现,保险公司健康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能够相互促进;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均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受到上期发展状况的影响。第8章,对主要结论进行综述,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阶段和未来方向,提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和监管的政策建议。同时,针对研究不足,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和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集团化公司的角度,对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经营程度进行了量化测算和比较分析。对保险险种内在关联度与实际关联度进行测算,提出并通过内在关联度与实际关联度匹配程度验证了险种内在联系是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基础的观点。第二,提出行业机会诱导与公司内部驱动共同作用促使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机制。提出并分析了险种行业机会诱导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因素,以及保险公司业务结构变动与多元化程度变化的关系。从内部驱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基于险种相关性、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和基于险种差异性的风险分散效应,及其对多元化的影响。第三,从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集团化公司三个视角,较为全面地实证分析了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动机与影响因素;以较长时间和包括产寿险公司在内的广泛样本,采用能够较好地克服内生性问题的2SLS,对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为例,采用系统GMM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多元化经营对保险业务发展的影响。
张宗军[10](2013)在《中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发展演绎了一个典型的V字型轨迹。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之后,在政治运动和社会动员的强大推动下,民营保险大量退出市场,外资保险陆续撤离中国。短时间内倒转了中国保险业发展中“外国资本控制、民族资本抗争”的历史,实现了保险业务由一家国有保险公司专营的局面。从1959年开始,国内保险业务全面停办,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仅留一名号而已,并无实际业务经营,中国的保险市场主体全部退出市场。以1980年恢复保险业经营为新起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机制的推动下,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开始不断增加。尤其是自1996年实施产寿险分业经营以来,保险业市场改革和公司改制的步伐大大加快,保险市场的开放力度空前提高。大量中资保险公司纷纷成立,大批外资保险公司也陆续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原保险公司的数量从1995年的9家猛增到了2012年的130家,17年内增加了14倍;传统国有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市场结构从寡头垄断走向了垄断竞争。在完善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主体的进入与退出既是利益驱动的必然结果,也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规律。所以,在发达的保险市场,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随着市场主体大量、突击性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竞争手段层出不穷,各种违规行为也屡见不鲜,各种经营风险也频频爆发。这些问题在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上得到了切实的反映,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则最终导致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但我国从1980年至今只有两家保险公司被监管机构短暂接管后恢复了经营,至今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完全退出市场。然而,我国保险市场只进不出的局面并不代表我国保险业风险很小。相反,一方面说明我国的保险市场还不成熟,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还未完全健全,保险市场退出的相关机制还未建立;另一方面说明我国保险市场的风险在不断的积聚,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未形成,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堪忧,保险监管制度的完善任重而道远。因而,保险公司市场退出在我国是一个目前立而未破的难题。本文以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市场行为与法律规范相结合、国际比较与国内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和构建一个适应我国保险市场状况的保险公司退出机制。本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保险公司市场退出体系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相关概念的定义、分类的界定、特殊性的分析、遵循原则的规定及退出的壁垒与退出的路径等内容。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观察我们发现,保险公司从市场退出有两种主要的渠道:在行政干预和市场运作都无法解决公司财务危机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破产退出,使其既失去法律资格又失去行为能力;而在政府支持和市场引导下可以挽救公司财务困境的状况下,最佳的选择则是并购退出,使其在失去法律资格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保持经营活动,而不至于引发保险行业和社会的震动。因此,论文第二部分在分析了保险公司破产诱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保险周期、承保周期与保险公司风险形成直到破产退出的传导模型,并选择适当的经济指标建立了一个计量模型,对其进行了协整检验,形成了一个四大周期与保险公司破产之间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对保险公司并购的理论基础——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国主要财产保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为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我国保险公司的并购存在理论依据和市场基础。第四部分是从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立法、监管、保障等方面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四个发达保险市场进行了比较,为我国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第五部分是从法律法规、监管操作、辅助建设三个层面,从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预警、挽救、终止和保障四个环节,构建了一个与我国保险市场状况相适应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并对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的建设内容进行了分析。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建设这一既贫瘠又迫切的研究领域为本文提供了较大的创新空间:在宏观上首次构建了一个四大周期理论与保险公司破产退出之间的理论框架,既可以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供警示,又可以为逆周期监管提供依据;在微观上对我国主要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检验,为以后我国保险公司并购中的政府干预和市场引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尽量避免保险公司破产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成本;在制度构建上设计了一个三个层面、四个环节的框架,基本上涵盖了保险公司市场退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当然,新的研究领域带来的机遇与困难并存:限于数据的有限性,实证检验还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适用;鉴于各国法律法规比较繁多复杂,加之对众多语言的掌握有限,还不能更加完整、清晰地对其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操作进行比较;每一个机制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论是一个研究者还是一篇研究报告都不能尽善尽美地解决全部的问题。因此,需要不同领域学者的共同应对、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通力合作、监管机构与社会的大力支持,才能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以优化保险产业组织结构、维护保险行业市场秩序、增强保险公司国际竞争力、缓解消费群体心理恐慌、保证我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结构的战略重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结构的战略重组(论文提纲范文)
(1)通胜保险代理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企业简介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2.1.1 企业战略的概念 |
2.1.2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2.2 企业战略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企业战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
2.2.2 企业战略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
2.3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
2.4 战略分析工具与方法 |
2.4.1 战略分析工具 |
2.4.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通胜保险代理公司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科技环境分析 |
3.2 行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
3.2.1 行业总体与趋势分析 |
3.2.2 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
3.2.3 市场与消费者分析 |
第四章 通胜保险代理公司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
4.1 企业资源分析 |
4.1.1 企业有形资源分析 |
4.1.2 企业无形资源分析 |
4.1.3 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
4.1.4 企业资源的竞争价值分析 |
4.2 企业基本能力分析 |
4.2.1 基本能力分析 |
4.2.2 核心能力分析 |
4.3 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
4.3.1 财务状况分析 |
4.3.2 组织架构分析 |
4.3.3 营销状况分析 |
4.4 企业文化分析 |
4.4.1 企业文化介绍 |
4.4.2 企业文化发展过程 |
4.4.3 企业文化问题分析 |
第五章 通胜保险代理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决策 |
5.1 战略目标体系和总体战略 |
5.1.1 战略目标体系 |
5.1.2 公司总体战略 |
5.2 竞争战略制定 |
5.2.1 竞争战略制定之信息输入:EFE矩阵和IFE矩阵 |
5.2.2 竞争战略制定之信息匹配:SWOT矩阵 |
5.3 竞争战略决策 |
5.3.1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 |
5.3.2 竞争战略的选择 |
第六章 通胜保险代理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6.1 竞争战略的实施方案 |
6.1.1 公司业务目标 |
6.1.2 产品策略 |
6.1.3 销售策略 |
6.1.4 渠道策略 |
6.2 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公司治理的规范 |
6.2.2 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 |
6.2.3 企业文化的完善 |
6.2.4 技术研发的支持 |
6.3 竞争战略的控制 |
6.3.1 风险控制 |
6.3.2 绩效控制 |
6.3.3 财务控制 |
6.3.4 战略控制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与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内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范畴 |
0.3.4 研究框架 |
0.4 创新点与不足 |
0.4.1 创新点 |
0.4.2 不足点 |
1.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
1.1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认识 |
1.1.1 保险业是系统性风险的受害者还是主导者 |
1.1.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争议 |
1.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
1.2.1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主导因素(primary indicators) |
1.2.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因素(contributing indicators) |
1.2.3 金融市场参与度 |
1.2.4 自然与人为灾难 |
1.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 |
1.3.1 保险业与再保险的风险传染 |
1.3.2 保险业与银行业的风险传染 |
1.4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评估 |
1.4.1 系统性风险评估方法 |
1.4.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评估应用 |
1.5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 |
1.5.1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制度演变 |
1.5.2 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颁布 |
1.5.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发展与争议 |
1.6 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综述 |
1.7 文献总结及述评 |
2.研究术语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术语界定 |
2.1.1 系统性风险 |
2.1.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 |
2.1.3 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 |
2.1.4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脆弱性 |
2.2.2 信息不对称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金融危机传染理论 |
2.2.5 金融监管理论 |
2.3 小结 |
3.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 |
3.1 实践中的存在性——历史的透视 |
3.1.1 国际保险业的金融危机表现 |
3.1.2 中国保险业的金融危机表征 |
3.1.3 保险公司破产危机典型案例 |
3.1.4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存在性深剖 |
3.2 理论上的存在性——脆弱性视角 |
3.2.1 信息不对称与保险脆弱性 |
3.2.2 委托代理与保险脆弱性 |
3.2.3 税收不对称与保险脆弱性 |
3.2.4 合约的不完全性与保险脆弱性 |
3.2.5 宏观金融冲击与保险脆弱性 |
3.3 小结 |
4.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 |
4.1 保险业内生的金融不稳定 |
4.1.1 保险业务本质与系统性风险根源 |
4.1.2 保险不良资产与系统性风险根源 |
4.2 保险危机的外生环境冲击 |
4.2.1 共谋与保险危机 |
4.2.2 利率与保险危机 |
4.2.3 侵权与保险危机 |
4.3 小结 |
5.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 |
5.1 银保关联传染渠道 |
5.1.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传染机制——理论推演 |
5.1.2 银保关联性及影响机制——实证测算 |
5.1.3 银保溢出效应度量 |
5.2 再保险关联传染渠道 |
5.2.1 再保险与保险业的传染机制 |
5.2.2 保险公司对再保险公司的依赖度测算 |
5.2.3 “影子保险”与保险业的传染机制 |
5.3 金融市场关联传染渠道 |
5.3.1 保险公司购买模式导致金融市场扭曲 |
5.3.2 保险公司出售模式导致金融市场扭曲 |
5.4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非接触传染渠道 |
5.4.1 保险证券传染 |
5.4.2 金融服务集团内的保险公司传染 |
5.4.3 保险机构重组与并购传染 |
5.4.4 金融恐慌传染 |
5.5 小结 |
6.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评估 |
6.1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模型设定 |
6.1.1 MES模型 |
6.1.2 SRISK模型 |
6.1.3 GARCH-CoVa R模型 |
6.1.4 面板模型 |
6.1.5 BP神经网络 |
6.2 上市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测算 |
6.2.1 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敞口测算 |
6.2.2 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测算 |
6.3 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 |
6.4 非上市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测算 |
6.5 小结 |
7.保险业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与实践 |
7.1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 |
7.1.1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挑战 |
7.1.2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实例 |
7.1.3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评估 |
7.1.4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启示 |
7.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实践 |
7.2.1 全球金融监管框架 |
7.2.2 20 国集团(G20)的系统性风险监管 |
7.2.3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系统性风险监管 |
7.2.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系统性风险监管 |
7.2.5 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IAIS)的系统性风险监管 |
7.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新方向 |
7.3.1 宏观审慎监管理念 |
7.3.2 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区别 |
7.3.3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选择 |
7.3.4 宏观审慎政策挑战 |
7.4 小结 |
8.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对策思路 |
8.1 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必要性 |
8.1.1 保险危机防范与控制的理论必要性 |
8.1.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实践必要性 |
8.2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思路 |
8.2.1 中国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想 |
8.2.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具体实施 |
8.2.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构想 |
8.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安排 |
8.3.1 “双管齐下”的监管思路 |
8.3.2 筑牢银保混业监管“防火墙”体系 |
8.3.3 重视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估 |
8.3.4 加强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 |
8.3.5 推进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 |
8.4 小结 |
9.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中国保险资金投资不良资产的研究 ——以XX人寿保险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 |
1.3.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保险资金运用理论 |
2.1.1 保险资金运用理论基础 |
2.1.2 保险资金投资另类资产的文献综述 |
2.2 不良资产文献综述 |
2.2.1 境外困境资产的文献综述 |
2.2.2 境内不良资产的文献综述 |
第3章 中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中国保险业资金概述 |
3.1.1 中国保险业现有规模 |
3.1.2 我国保险业主要险种 |
3.2 中国保险资金的运用 |
3.2.1 保险资金运用原则 |
3.2.2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历史回顾 |
3.2.3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分析 |
3.2.4 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情况 |
3.3 中国保险业发展环境 |
3.3.1 国家政策鼓励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 |
3.3.2 监管趋严背景下,保险行业集中度提升 |
3.3.3 IFRS9 准则实施,增加报表弹性 |
3.4 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及问题 |
第4章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业态及投资价值分析 |
4.1 不良资产基本特征 |
4.1.1 不良资产的概念界定 |
4.1.2 中国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概述 |
4.1.3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
4.1.4 不良资产收益特征 |
4.2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产业链分析 |
4.2.1 不良资产的供给方 |
4.2.2 不良资产的接收方及处置方 |
4.2.3 不良资产的服务性机构 |
4.2.4 不良资产的投资方 |
4.3 国内本轮不良资产的行业特征及投资价值 |
4.4 保险资金投资不良资产的必要性 |
第5章 中国保险公司投资不良资产模式分析 |
5.1 保险资金资不良资产的主要模式 |
5.1.1 直接模式 |
5.1.2 间接模式 |
5.2 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合规分析 |
5.3 保险资金投资不良资产私募股权基金投前流程分析 |
5.3.1 对基金管理人的尽调 |
5.3.2 对拟投基金的尽调 |
5.3.3 基金管理人和拟投基金合规性调查 |
5.3.4 形成尽职调查结论 |
5.4 不良资产业务的风险点及规避措施 |
5.4.1 宏观风险 |
5.4.2 微观风险 |
第6章 XX人寿公司投资不良资产的经验总结 |
6.1 XX人寿公司概述 |
6.2 XX人寿公司投资不良资产的应用实践 |
6.2.1 管理人筛选 |
6.2.2 商谈投资策略 |
6.2.3 系统投后管理 |
6.3 XX人寿投资不良资产项目的全流程风险管理 |
6.3.1 投资流程概述 |
6.3.2 投资区域确定 |
6.3.3 项目初筛 |
6.3.4 尽职调查 |
6.3.5 投资决策会 |
6.3.6 期间管理和退出 |
6.4 XX人寿投资不良资产项目的重要启示与意义 |
6.4.1 多元化的战略布局 |
6.4.2 紧密关注市场环境,挖掘投资机会 |
6.4.3 注重资产负债久期匹配 |
6.4.4 投资团队的搭建 |
6.4.5 严谨科学的投资流程 |
6.4.6 严密的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 |
6.4.7 风险管理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
(二) 保险经纪人相关研究 |
(三) 保险经纪及其他保险中介公司竞争力研究 |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界定 |
一、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内涵 |
二、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特征 |
第二节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市场结构是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二、企业内部资源是保险经纪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
三、核心能力是保险经纪公司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之源泉 |
第三节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
一、模糊德尔菲法 |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 |
三、综合指数评价法 |
四、聚类分析法 |
第二章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
一、基于价值链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基于文献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影响因素初步汇总 |
第二节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最终确定 |
一、问卷发放与回收 |
二、评估因子筛选 |
三、影响因素层级架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
第一节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一、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内涵解析 |
一、现实竞争力评价指标内涵撕 |
二、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内涵撕 |
三、潜在竞争力评价指标内涵撕 |
四、持久竞争力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
第一节 样本公司选取及数据来源 |
一、样本公司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三、样本区间 |
第二节 2015年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 |
一、样本数据的标准化 |
二、评价指标的聚类筛选 |
三、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四、竞争力分类评价 |
第三节 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综合比较 |
一、不同类型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比较 |
二、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态势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样本公司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一、样本公司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三、样本区间 |
第二节 2015年中外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评价 |
一、现实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聚类筛选 |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三、竞争力分类评价 |
第三节 中外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影响因素之比较 |
一、竞争力外部影响因素之比较 |
二、竞争力内部影响因素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的对策 |
第一节 正确研判中国保险经纪公司所处发展环境 |
一、保险产业发展环境趋好 |
二、多样化风险管理的需求增加 |
三、数字化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 |
第二节 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提升的具体对策 |
一、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
二、明确清晰的战略定位 |
三、完善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 |
四、塑造成功的企业品牌 |
五、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
六、加强企业创新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基础 |
2.1 作为核心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2.2 作为重要理论基础的西方主流经济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国际视野 |
3.1 全球夹层投资市场概况 |
3.2 美国 |
3.3 欧洲 |
3.4 日本 |
3.5 国际经验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实践 |
4.1 我国夹层投资市场概况 |
4.2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依据 |
4.3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运作模式 |
4.4 典型案例 |
4.5 发展制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博弈分析 |
5.1 博弈主体分析 |
5.2 博弈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定价分析 |
6.1 定价模型构建 |
6.2 可转债定价分析 |
6.3 次级债定价分析 |
6.4 优先股定价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发展我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对策建议 |
7.1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宏观政策建议 |
7.2 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监管建议 |
7.3 保险机构夹层投资的策略建议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现实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
(二) 管制、规制和监管 |
(三) 保险管制、保险业管制与保险市场管制 |
(四) 保险业政府管制与保险业非政府管制 |
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管制基础理论 |
(二) 金融业管制理论 |
(三) 保险业管制理论 |
(四) 简要评论 |
五、研究目标、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基本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保险业管制的理论再思考与国内实践 |
第一节 保险业管制的理论再思考 |
一、经典管制理论与保险业管制的一般性 |
二、保险行业特质与保险业管制的特殊性 |
三、对中国保险管制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中国保险业管制的基本框架 |
一、法律体系 |
二、管制构架 |
三、管制主体 |
四、管制职能 |
五、管制目标 |
六、管制方式 |
第四节 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与非政府管制的相互关系 |
一、管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
二、保险业政府和非政府管制的作用与缺陷 |
三、中国保险业政府与非政府管制的关系 |
第五节 中国保险业管制体制的变迁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集权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 |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政府管制的初步确立阶段(1979年至1997年)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政府管制的逐步完善阶段(1998年至今) |
第六节 中国保险业管制的主要特点 |
一、管制目标上强调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和促进行业发展并重 |
二、管制改革上呈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 |
三、管制方式上逐步重视偿付能力 |
四、管制范围上强调对保险业的全方位管控 |
五、管制主体上以专业的集权式政府管制为主 |
六、管制强度上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标准 |
第七节 中国保险业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管制实践中过于强调行业规模增长的目标 |
二、管制范围大而全的问题比较突出 |
三、管制标准难以实现因地制宜 |
四、行政性管制手段使用较多 |
五、部分领域仍存在管制缺位 |
第二章 保险市场准入管制 |
第一节 保险市场准入管制的原因 |
一、防止过度竞争 |
二、控制经营风险 |
三、缓解信息不对称 |
四、规避较高的市场退出成本 |
五、保证市场开放下的公平竞争 |
第二节 保险市场准入管制的主要政策 |
一、管制历程 |
二、主要政策 |
三、主要特点 |
第三节 保险市场准入管制的影响 |
一、导致市场的集中度偏高 |
二、不利于形成多层次的保险市场体系 |
三、导致保险产品价格偏高 |
四、加大了市场准入的社会成本 |
第四节 进入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市场准入标准偏高 |
二、准入标准细节有待进一步明确 |
三、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存在诸多限制 |
第三章 保险产品费率管制 |
第一节 保险产品费率管制的原因 |
一、从保守管制的角度看,主要是为了保证费率的充足性 |
二、从培育管制的角度看,主要是为了保证费率的公平性 |
第二节 保险产品费率厘定的基本原理 |
一、寿险产品费率 |
二、财产险产品费率 |
第三节 寿险产品费率管制 |
一、历史回顾 |
二、现行政策 |
三、主要特点 |
第四节 车险产品费率管制 |
一、历史回顾 |
二、现行政策 |
三、主要特点 |
第五节 保险产品费率管制的影响 |
一、一般分析 |
二、具体分析 |
第六节 费率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严格的费率管制尚未根本改变 |
二、科学化的费率形成机制仍不健全 |
三、区域性的费率管制机制尚未建立 |
四、维系当前费率管理体制的成本过高 |
五、进一步放松费率管制的配套机制建设较为滞后 |
第四章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 |
第一节 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 |
一、资金运用规模快速增长 |
二、资产配置结构不断优化 |
三、投资收益率逐步趋稳 |
第二节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原因 |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原则 |
二、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三、资产负债管理 |
四、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现行政策及特点 |
一、放松市场准入 |
二、降低投资门槛 |
三、放松比例限制 |
四、强化后端管控 |
五、强化资本约束 |
第四节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政策的影响 |
一、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 |
二、整体投资收益率偏低 |
三、保险行业资产配置趋同 |
四、制约了保险行业创新发展 |
第五节 保险资金运用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玻璃门”仍然存在 |
二、注册制改革的实质仍未达成 |
三、管制政策的差异性和灵活度不够 |
四、债权投资计划可投行业受限制约了投资范围多样性 |
五、管制者自身也面临改革转型的迫切要求 |
第五章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 |
第一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几个概念 |
一、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基本概念 |
二、市场退出管制的触发条件 |
三、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主要手段 |
第二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原因 |
一、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成本较高 |
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 |
三、保护消费者利益需要最终的风险防线 |
第三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的现行政策 |
一、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市场退出机制 |
二、初步建立了与偿付能力衔接的市场退出机制 |
三、初步建立了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
四、开展分支机构市场退出试点 |
第四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政策的影响 |
一、市场退出的处置效率偏低处置成本偏高 |
二、制约市场准入的进一步放开 |
三、制约费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 |
第五节 保险市场退出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二、现行破产法规未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特殊性 |
三、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仍存在缺陷 |
第六章 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的保险业管制模式及比较 |
第一节 美国的双重管制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英国的宽松管制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日本的严格管制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韩国的一体双层管制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保险业管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
一、各类保险业管制模式的相同之处 |
二、各种保险业管制模式的不同之处 |
第七节 经验借鉴 |
一、加强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
二、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管制的机制制度建设 |
三、注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有机结合 |
四、市场化是保险经营和保险管制的大势所趋 |
第七章 深化中国保险业管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改革的总体安排 |
一、改革目标 |
二、约束条件 |
三、基本原则 |
四、基本构想 |
第二节 深化中国保险业管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 |
一、逐步放松保险市场准入 |
二、深入推进保险产品市场化定价 |
三、深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管制的市场化改革 |
四、逐步优化保险市场退出机制 |
五、对保险业管制体系进行必要改革和调整 |
六、不断增强以保险行业协会为实施主体的非政府管制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选题来源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
1.2.1 有关保险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研究 |
1.2.2 有关保险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 |
1.2.3 有关保险市场效率研究 |
1.2.4 有关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准入退出机制与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 |
2.1 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
2.1.1 保险市场准入机制 |
2.1.2 保险市场退出机制 |
2.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 |
2.2.1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的演变和特征 |
2.2.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集中度 |
2.2.3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2.2.4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产品差异化 |
2.3 准入、退出机制对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2.3.1 准入机制对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影响 |
2.3.2 退出机制对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影响 |
2.3.3 准入、退出机制与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影响关联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竞争行为 |
3.1 人寿保险业市场竞争关系影响因素与地位层次结构 |
3.1.1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竞争关系影响因素 |
3.1.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竞争地位层次结构 |
3.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产品设计行为 |
3.2.1 人寿保险产品差异化界定与衡量 |
3.2.2 人寿保险产品同质化成因及提升 |
3.3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定价行为 |
3.3.1 人寿保险产品的价格构成 |
3.3.2 人寿保险市场价格战成因 |
3.4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客户服务行为 |
3.4.1 人寿保险市场客户服务内涵及演变 |
3.4.2 人寿保险市场客户服务问题与改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开放度效率 |
4.1 人寿保险行业开放度市场规则构成 |
4.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开放性和市场布局 |
4.2.1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开放性 |
4.2.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布局 |
4.3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开放度效率实证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方法的选择 |
4.3.3 变量的选择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4 人寿保险行业开放度市场规则的变化对效率影响 |
4.4.1 市场开放性的变化对效率影响 |
4.4.2 市场布局的变化对效率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效率 |
5.1 人寿保险行业规模市场规则演变 |
5.1.1 人寿保险行业改制重组 |
5.1.2 人寿保险行业并购 |
5.1.3 人寿保险行业上市 |
5.1.4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集中度演变 |
5.1.5 人寿保险行业中外资市场规模对比 |
5.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效率分析模型构建 |
5.2.1 实证研究方法 |
5.2.2 变量选择 |
5.2.3 数据来源 |
5.3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
5.3.1 第一阶段:基本 DEA 计算结果 |
5.3.2 第二阶段:SFA 回归分析结果 |
5.3.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 DEA 计算结果 |
5.4 人寿保险行业规模市场规则变化对效率的影响 |
5.4.1 人寿保险行业改制重组对效率的影响 |
5.4.2 人寿保险行业并购对效率的影响 |
5.4.3 人寿保险行业上市对效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绩效 |
6.1 人寿保险行业经营绩效分析 |
6.1.1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盈利能力分析 |
6.1.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偿付能力分析 |
6.1.3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稳健发展能力分析 |
6.2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回顾 |
6.2.2 DEA 模型介绍 |
6.2.3 决策单元 DMU 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4 人寿保险公司经营绩效 DEA 有效性分析 |
6.3 国内外人寿保险行业经营绩效比较 |
6.3.1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寿险业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
6.3.2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寿险业知名寿险公司经营绩效 |
6.3.3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寿险业资产、利润、利润率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寿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相关性 |
7.1 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设 |
7.1.1 理论机理 |
7.1.2 研究假设 |
7.2 模型构建 |
7.2.1 市场结构与效率对绩效的单独影响 |
7.2.2 市场结构与效率对绩效的综合影响 |
7.2.3 经营效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模型 |
7.3 实证研究设计 |
7.3.1 变量选择 |
7.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3 研究方法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2 市场结构对寿险公司绩效影响的检验 |
7.4.3 寿险公司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影响的检验 |
7.4.4 市场结构与效率对绩效的综合影响检验 |
7.4.5 经营效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检验 |
7.5 实证研究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市场竞争规范层面 |
8.2.2 市场结构优化层面 |
8.2.3 经营模式转变层面 |
8.2.4 经营效率提升层面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附录C 2008 年-2013 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寿险业知名寿险公司经营绩效对比一览表 |
(9)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多元化的概念 |
1.2.2 保险公司多元化及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多元化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
2.1.1 多元化的内涵与类型 |
2.1.2 多元化的衡量 |
2.1.3 多元化经营的原因 |
2.1.4 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 |
2.2 多元化的理论基础与解释 |
2.2.1 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
2.2.2 多市场接触理论 |
2.2.3 资源基础观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2.5 范围经济理论 |
2.2.6 内部市场理论 |
2.2.7 委托代理理论 |
2.2.8 共保效应理论 |
2.3 相关多元化与行业内多元化 |
2.3.1 相关多元化的原因与影响 |
2.3.2 相关多元化的测度 |
2.3.3 行业内多元化 |
2.4 金融业多元化经营的研究 |
2.4.1 国外对金融业多元化的研究 |
2.4.2 国内对金融业多元化的研究 |
2.5 保险业多元化经营的研究 |
2.5.1 国外相关研究的总体情况 |
2.5.2 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原因 |
2.5.3 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绩效的关系 |
2.5.4 国内对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保险业多元化经营的演进和行为特征 |
3.1 制度演变与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发展历程 |
3.1.1 1980-1995年保险业务恢复与全面经营的阶段 |
3.1.2 1996-2002年严格分业经营的阶段 |
3.1.3 2003-2012年产寿险相互渗透的阶段 |
3.2 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类型 |
3.2.1 保险公司的产品多元化 |
3.2.2 保险公司的区域多元化 |
3.2.3 保险公司的纵向多元化 |
3.3 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经营行为 |
3.3.1 财产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行为特征 |
3.3.2 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行为特征 |
3.3.3 保险集团的产品多元化行为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内在机制分析 |
4.1 保险产品的关联度 |
4.1.1 保险险种的内在关联度 |
4.1.2 保险险种的实际关联度 |
4.1.3 保险险种内在关联度与实际关联度的对比 |
4.2 保险产品多元化经营的行业机会诱导 |
4.2.1 险种行业机会诱导的作用机制 |
4.2.2 典型险种分析 |
4.2.3 业务结构相对变动、均衡与多元化程度 |
4.3 保险产品多元化经营的内在驱动 |
4.3.1 多元化经营的资源共享 |
4.3.2 多元化经营的协同效应 |
4.3.3 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分散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动机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财产保险公司视角 |
5.1.1 研究假设 |
5.1.2 财险保险公司数据、模型和方法 |
5.1.3 财产保险公司实证结果分析 |
5.2 人身保险公司视角 |
5.2.1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 |
5.2.2 人身保险公司数据、模型和方法 |
5.2.3 人身保险公司实证结果分析 |
5.3 保险集团公司视角 |
5.3.1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 |
5.3.2 保险集团公司数据、模型和方法 |
5.3.3 保险集团公司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6.1 样本、数据与变量选择 |
6.1.1 样本与数据 |
6.1.2 变量选择 |
6.2 计量模型设定与方法 |
6.2.1 模型设定 |
6.2.2 估计与检验方法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以资产收益率(ROA)为被解释变量的结果 |
6.3.2 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被解释变量的结果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6.4.1 主要结论 |
6.4.2 启示与建议 |
7 多元化经营对保险业务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引言 |
7.2 健康保险的实证分析 |
7.2.1 研究假设 |
7.2.2 健康保险分析的数据、变量和模型 |
7.2.3 健康保险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 意外伤害保险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假设 |
7.3.2 意外伤害保险分析的数据、变量和模型 |
7.3.3 意外伤害保险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7.4.1 主要结论 |
7.4.2 政策建议 |
8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保险经营方面的建议 |
8.2.2 保险监管方面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中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0.2.1 国内研究的视角和主要观点 |
0.2.2 国外研究状况和主要结论 |
0.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0.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框架 |
0.4 研究的方法 |
0.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0.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0.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一般理论分析 |
1.1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概念与界定 |
1.1.1 企业市场退出的概念 |
1.1.2 企业市场退出与企业终止的区别 |
1.1.3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概念 |
1.1.4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内涵 |
1.2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分类 |
1.2.1 全部退出与部分退出 |
1.2.2 业务退出与机构退出 |
1.2.3 主动退出与被动退出 |
1.3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特殊性及原则 |
1.3.1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特殊性 |
1.3.2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原则 |
1.4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壁垒分析 |
1.4.1 资产的沉淀成本 |
1.4.2 人员解雇安置壁垒 |
1.4.3 行政与法律壁垒 |
1.5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路径分析 |
1.5.1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路径的争议 |
1.5.2 保险公司完全退出市场的路径依赖 |
1.5.3 保险公司不完全退出市场的路径依赖 |
1.6 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现状及成因分析 |
1.7 本章小结 |
2. 周期理论与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破产为例 |
2.1 周期理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
2.1.1 经济周期及其阶段的划分 |
2.1.2 金融周期及其影响 |
2.1.3 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 |
2.1.4 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保险行业发展 |
2.2 周期理论与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传导逻辑 |
2.2.1 周期理论与保险公司的风险形成 |
2.2.2 保险公司破产的诱因比较 |
2.2.3 周期理论与保险公司破产的传导逻辑 |
2.3 周期理论与保险公司破产的实证分析:以美国为例 |
2.3.1 实证思路及变量选择 |
2.3.2 美国保险公司破产状况分析 |
2.3.3 基于美国财产—意外保险公司的协整检验 |
2.3.4 基于美国人寿—健康保险公司的协整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3.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并购为例 |
3.1 保险公司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客观条件与现实约束 |
3.1.1 规模经济及其实现条件 |
3.1.2 范围经济及其实现条件 |
3.1.3 保险公司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的客观条件 |
3.1.4 保险公司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的现实约束 |
3.2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并购及其效果分析 |
3.2.1 并购的概念界定 |
3.2.2 保险公司并购浪潮的国际观察 |
3.2.3 保险公司并购的效果分析 |
3.2.4 保险公司并购与破产的替代选择 |
3.2.5 保险公司并购的理论基础: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3.3 中国保险公司并购的实证分析:基于规模经济 |
3.3.1 保险公司规模经济的存在性检验 |
3.3.2 规模经济计量模型建立与变量选择 |
3.3.3 中国财险公司规模经济的实证检验 |
3.3.4 中国寿险公司规模经济的实证检验 |
3.4 中国保险公司并购的实证分析:基于范围经济 |
3.4.1 保险公司范围经济的存在性检验 |
3.4.2 范围经济计量检验的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3.4.3 中国财险公司范围经济的实证检验 |
3.4.4 中国寿险公司范围经济的实证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4.1 美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
4.1.1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指导法规 |
4.1.2 预防性监管干预的启动及措施 |
4.1.3 深度监管干预的启动条件及措施 |
4.1.4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保障制度 |
4.2 英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
4.2.1 市场退出的立法框架 |
4.2.2 破产的裁定及执行 |
4.2.3 金融服务补偿机制 |
4.3 加拿大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
4.3.1 退出的挽救方式及程序 |
4.3.2 破产及清算处理 |
4.3.3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保障制度 |
4.4 日本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
4.4.1 保险公司的重建程序 |
4.4.2 保险公司退出的挽救措施 |
4.4.3 保险公司清算型市场退出程序 |
4.4.4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保障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制度构建与政策建议 |
5.1 完善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目标与框架 |
5.1.1 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框架构建与目标实现 |
5.1.2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立法及监管建设思路 |
5.2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预警监管及立法 |
5.2.1 重点监管 |
5.2.2 整改 |
5.2.3 整顿 |
5.2.4 接管 |
5.3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救助监管及立法 |
5.3.1 行政重组:以AIG和中华联合为例 |
5.3.2 我国保险公司并购行为及其现实基础 |
5.3.3 破产挽救 |
5.4 保险公司终止的监管及立法 |
5.4.1 解散及公司清算 |
5.4.2 撤销及行政清算 |
5.4.3 破产及破产清算 |
5.5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建设的辅助性措施 |
5.5.1 完善集成式监管信息系统 |
5.5.2 建立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制度 |
5.5.3 强化保险公司内部治理 |
5.5.4 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部分 |
(二) 英文部分 |
后记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四、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结构的战略重组(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胜保险代理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戴迪煌. 兰州大学, 2020(01)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与监管[D]. 朱衡.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4]中国保险资金投资不良资产的研究 ——以XX人寿保险公司为例[D]. 于洁.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5]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竞争力研究[D]. 陈美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08)
- [6]中国保险资金夹层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 王颢. 武汉大学, 2017(06)
- [7]中国保险业政府管制研究[D]. 黄炜. 武汉大学, 2017(06)
- [8]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与效率研究[D]. 蒋才芳. 湖南大学, 2015(09)
- [9]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行为研究[D]. 张强春. 山东大学, 2014(10)
- [10]中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 张宗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