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评级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外买方,信用风险评级,国家风险
评级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稳,张阳,梁荣,常亮,杨爽[1](2019)在《海外买方信用风险评级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放经济条件下,对海外买方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测度和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依据信息完备程度对海外买方进行分类,将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的违约成本方法和技术效率方法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新的海外买方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和框架,以解决不同国家不同信息完备程度的企业信用风险评级的可比性问题,并实现对海外买方信用风险水平的准确测度。针对美国和巴西部分买方的实证研究显示,海外买方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给出的评级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各国买方的信用风险状况,帮助出口企业或银行提高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本文来源于《保险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原凯[2](2016)在《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对第叁人侵权之司法实践评析与借鉴——以信赖义务理论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是美国金融市场极为重要的专门中介组织,是投资者克服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桥梁。随着评级领域商业模式的转换和利益冲突的加剧,评级行为的风险在不断累积并集中体现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此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定位不明、规范不足和监管软弱的现状得到了重视,有关方面对此强化了相应的立法和监管举措,而美国法院则在司法实践中独辟蹊径,从信赖义务视角,就信用评级机构对第叁人侵权行为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司法规制,包括从忠实义务角度规制信用评级机构的故意侵权行为以及从注意义务角度规制信用评级机构的过失侵权行为,从而为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规制体系的全面构建做出了独特贡献,而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规制建设也应从中得到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杨星亚[3](2015)在《基于证据理论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力。融资难仍是现阶段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而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目前,不仅商业银行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方法,而且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和信用评估,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首先从相关理论出发,根据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在分析生态信用和信用风险相关性的基础上,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从主体偿债能力、主体偿债意愿和信用生态环境叁个方面,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叁层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文章引入证据理论的处理方法,在阐述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最后,以安徽省某中小企业为例,对其信用进行了评价,通过证据合成,将不确定的证据整合为统一的信度,在实证的基础上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有效性分析。结论表明,信用生态环境指标是有效的,并且证据理论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信息等问题,为中小企业评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5-03-01)
姜楠[4](2014)在《公共利益理论视阈下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都是以危机事件为诱导的:危机发生前,监管比较宽松;危机发生后,加强监管。信用评级机构更是以其媒介信息、风险预警、监管等功能倍受监管者的青睐。学界对是否需要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的问题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对信用评级市场进行分析,发现信用评级市场也存在失灵现象,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4年31期)
周鹏,李双建,赵旭霞[5](2014)在《基金评级具有参考价值吗——基于竞赛理论视角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竞赛理论引入基金评级的研究中,并利用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2007~2013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了有关"基金评级黑箱"问题,解释了基金评级高估的原因。进一步将传统的基金业绩—基金评级和基金业绩—基金资金流量问题拓展到叁者之间相互作用研究中。研究发现,在"明星效应"和"溢出效应"的激励下,基金公司会提高基金业绩竞赛的努力水平,进而提高基金评级级数。由于当前我国基金评级机构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基金评级机构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会高估基金评级,在基金评级高估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努力提高业绩水平并不会提高自身的收益。本文认为基金评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者盲目追逐高评级基金并不可取。作为第叁方的基金评级机构,保持独立、客观和公正,提高市场的公信力,是整个基金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陈永明,吴蔚蓝,周龙,李双红[6](2014)在《农户信用评级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当前农银信息不对称、农户信用评级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评级算法问题,构建了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之间的依存关系构建了指标网络图模型。对定性指标进行了差别化的定量处理,通过改进的极值变换法对定量指标进行标准化,采用网络分析法(简称ANP)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通过权重与具体指标值的线性加权计算出农户的信用度,从而建立了完整的农户信用评级算法。以此算法为核心,开发了农户信用信息综合评级系统,总结了该系统在庆阳市辖区两年来的推广应用方法,验证了评级算法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实现了金融机构之间农户信息共享和评级标准的统一性。(本文来源于《西部金融》期刊2014年02期)
林建华,林泽阳[7](2013)在《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农户信用评级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农户信用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基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贷的实践,建立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云重心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为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提供一种新方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朱晓刚[8](2013)在《国外信用评级理论进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信用评级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然后分别从信用评级稳定性研究与信用预测模型研究两条主线对近些年国外主要信用评级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分析得出对我国信用评级发展具有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3年13期)
许文,朱天星,徐明圣[9](2013)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理论及相关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限额管理、贷款定价、绩效考核以及监管资本等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介绍了信用风险评级的背景、评级指标分类以及模型,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形成的背景、基本框架和内部评级的基本要素。在介绍信用风险评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几个模型的基础上,运用AHP、差别分析等方法分别构建了个人消费信贷以及农户贷款信用风险评分模型;介绍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特点以及模型开发步骤,并基于Logistic回归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上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模型,最后介绍了上述模型的验证和校准方法。(本文来源于《金融论坛》期刊2013年07期)
郅融[10](2013)在《垄断评级公司存在理论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刊2013年第5期做了一组信用评级的文章,指出了美国叁大垄断评级公司滥用百余年来通过市场服务建立起来的公信力,在美国本土引发次贷危机,对欧债危机推波助澜,今年4月份又欲搅局中国地方债务的问题。早在2011年初,美国国会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报告就已经指出,"没有信用评级机构的批准,位于经济危机中心的抵押贷款相关证券是不能被发(本文来源于《新产经》期刊2013年06期)
评级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是美国金融市场极为重要的专门中介组织,是投资者克服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桥梁。随着评级领域商业模式的转换和利益冲突的加剧,评级行为的风险在不断累积并集中体现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此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定位不明、规范不足和监管软弱的现状得到了重视,有关方面对此强化了相应的立法和监管举措,而美国法院则在司法实践中独辟蹊径,从信赖义务视角,就信用评级机构对第叁人侵权行为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司法规制,包括从忠实义务角度规制信用评级机构的故意侵权行为以及从注意义务角度规制信用评级机构的过失侵权行为,从而为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规制体系的全面构建做出了独特贡献,而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规制建设也应从中得到有益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评级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王稳,张阳,梁荣,常亮,杨爽.海外买方信用风险评级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9
[2].原凯.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对第叁人侵权之司法实践评析与借鉴——以信赖义务理论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16
[3].杨星亚.基于证据理论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4].姜楠.公共利益理论视阈下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4
[5].周鹏,李双建,赵旭霞.基金评级具有参考价值吗——基于竞赛理论视角下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
[6].陈永明,吴蔚蓝,周龙,李双红.农户信用评级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J].西部金融.2014
[7].林建华,林泽阳.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农户信用评级新方法[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8].朱晓刚.国外信用评级理论进展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3
[9].许文,朱天星,徐明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理论及相关模型研究》[J].金融论坛.2013
[10].郅融.垄断评级公司存在理论困境[J].新产经.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