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甜味觉及咸味觉在大脑皮质投射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口腔临床医学
作者: 刘雪梅
导师: 刘洪臣,金真
关键词: 味觉,人脑,皮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味觉是口腔特有的生理功能之一,口腔内味觉感受器所获得的味觉信息,不但投射到大脑的皮层下中枢对摄食进行调节,而且在大脑皮质形成味的感知和识别,并进而影响人类的情感和精神活动。因此味觉功能与脑功能的联系十分密切。 虽然传统的神经生理学及神经解剖学,通过动物实验、微电极生理刺激、研究脑损伤病人等研究方法,已经积累了关于味觉器官的构造、味觉通路的解剖学构筑、味觉信号的转导、基本味觉的分类等多方面大量的知识和理论,但是关于味觉的中枢调控机制,至今仍不明了。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以往的脑研究手段大多具有创伤性。近年来随着无损伤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人脑的基本感觉功能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但与视觉、听觉、嗅觉等其他感觉相比,味觉脑功能方面的研究受到的重视相对较少,尤其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更是相对较少。 作为无损伤脑功能成像技术之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是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与其他脑功能成像技术相比,fMRI—BOLD的优点是非侵害性、全脑可视性、一次成像可同时获得解剖与功能影像,时间分辨率较高,空间分辨率也可以达到0.5-2mm。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感觉、运动及高级认知活动的脑研究之中。国外已有一些学者将fMRI—BOLD技术应用于味觉研究,以解决味觉的大脑中枢定位等问题,但所得到的结果不尽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2004年国内已有研究者采用PET进行味觉的大脑皮质定位,但至今未见味觉相关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报道。此外,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在方法学上的一个突出进展就是事件相关设计(ERD)的不断发展及其广泛运用。同传统的区块设计相比,事件相关设计在灵活安排实验刺激等方面具有很明显的方法学优势,从而在fMRI的研究中得到了日益
论文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甜味觉大脑皮质投射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咸味觉大脑皮质投射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甜及咸味觉大脑皮质投射区比较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文献回顾1
文献回顾2
个人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5
参考文献
- [1].基于脑功能区fMRI分析的针刺效应研究[D]. 李贞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孤束核味觉区脑啡肽和γ-氨基丁酸对味觉信息的调制作用[D]. 刘玲.河北医科大学2008
- [2].针灸脑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 方松华.浙江大学2005
- [3].牙髓冷刺激痛及牙痛期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 陈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4].针刺足三里穴FDG-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D]. 金香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5].正常人、感音性聋人纯音刺激脑功能区fMRI和MEG比较研究[D]. 耿左军.天津医科大学2005
- [6].基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肖壮伟.汕头大学2005
- [7].口腔内冷热水感觉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 杨秀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8].偏侧咀嚼患者不同形式咀嚼运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 姜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9].面部触觉及热刺激痛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D]. 李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10].甜味偏好可塑性的味觉细胞学基础[D]. 张根华.浙江工商大学2007
标签:味觉论文; 人脑论文; 皮质论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