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一、研究背景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工作,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死亡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各类突发急救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性和高压力性,这给院前急救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而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影响着急救护理工作的质量。职业倦怠(professional burnout)是一种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现象,常发生于从事人际工作的人员中。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是每天在医院内外、在各种紧急状态下、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职业,高强度和高压力导致高职业倦怠。如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干预,不仅导致院前急救护士身心痛苦,而且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进而影响其院前急救工作质量。近几年,国外在职业倦怠领域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在实证方面研究较少。国内在该研究领域的成果较少,实证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问卷调查不多。由于没有针对护士,特别是院前急救护士的职业倦怠问卷,对于如何有效解决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倦怠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的建议。二、研究目的1.研究院前急救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与其他科室(普通内科等)护士是否有差异。2.研究院前急救护士的压力来源、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点与其他科室护士有何不同。3.研究院前急救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等是否有相关性。4.为改善院前急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增强工作积极性和出诊效率,提高护士的生活、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三、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济南市院前急救系统的120名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组成观察组;从济南市六所三级医院的普通内科分层抽取了10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对院前急救护士和普通内科护士在职业倦怠、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工作压力源等方面进行方差分析;对院前急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一般情况、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问卷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具体统计方法有: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四、研究结果1、济南市院前急救护士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68.7%的护士有中度以上的情绪情感疲惫现象,55.6%的护士出现中度以上去人格化倾向,57.6%的护士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呈现中度以上倦怠。2、院前急救护士和普通内科护士在职业倦怠方面的差异。68.7%院前急救护士有中重度的情绪耗竭,高于普通内科护士(51.9%);55.6%院前急救护士出现中重程度的去人格化现象,低于普通护士(62%);57.6%院前急救护士出现中重度的工作无成就感,低于普通护士(58.2%)。但只有在情绪耗竭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的应对方式与院前急救护士和普通内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呈显著相关。其中消极应对与情绪耗竭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与个人无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4、院前急救护士与普通内科护士在工作压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0)。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不同于普通内科护士的特殊压力源对职业倦怠也有一定影响。90%以上的院前急救护士认为院前急救的工作风险与工作强度大,妊娠期无法胜任。5、无论是院前急救护士还是普通内科护士,良好的人格特征是降低职业倦怠水平、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精神质与个人无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P=0.001);人格神经质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方面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00);人格外倾性与情绪耗竭呈显著负相关(P=0.021)。6、社会支持水平与职业倦怠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院前急救护士,获得的主观社会支持比普通内科要少得多(P=0.001)。而支持利用度与情绪耗竭呈显著正相关(P=0.028)。7、以职业倦怠三维度为因变量,以护理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急救工作年限、职称、受教育程度等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有五个变量能联合预测情绪耗竭的30.3%的变异量,其中总压力源的单独解释量最高,为15.2%,为情绪耗竭的主要预测变量。有五个变量能联合预测院前急救护士工作无成就感变异量的19%。其中总压力源的单独解释量最高,为8.7%,为去人格化的主要预测变量。有四个变量可联合预测院前急救护士去人格化变异量的32%,其中积极应对的单独解释量最高,为23.2%,为个人无成就感的主要预测变量。五、研究结论及意义职业倦怠是一个动态过程,起始于职业压力,倦怠的出现是由于无法成功应对工作压力。研究发现,引起护士职业倦怠有专业地位、医患关系、专业知识、组织氛围与工作负荷五大压力源。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且不同因素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力。1、院前急救护士与普通内科护士均处于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水平。但院前急救护士在情绪耗竭水平上明显高于普通内科护士,这是由于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导致的。2、情绪耗竭与消极应对、总压力源、人格神经质、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人格外倾性呈显著负相关;去人格化与总压力源、人格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个人无成就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人格精神质呈显著负相关。3、对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影响较大的变量是总压力源;对个人无成就感影响较大的变量是积极应对。院前急救护士在面临各种应激时,坚韧的个性、积极应对、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支持,均能有效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院前急救的风险与对策[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2)
- [2].上海市奉贤区13233例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06)
- [3].浅谈院前急救中的实践[J]. 吐鲁番科技 2009(02)
- [4].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4)
- [5].院前急救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 2020(05)
- [6].我国院前急救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 中国卫生人才 2020(03)
- [7].院前急救处理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8)
- [8].院前急救指导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9)
- [9].全媒体背景下院前急救科普宣传模式初探[J]. 人口与健康 2020(04)
- [10].320名住院医师对院前急救知识技能调查及培训效果评价[J]. 宁夏医学杂志 2020(02)
- [11].对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患者进行规范化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4)
- [12].院前急救药品管理的实施方法及价值分析[J]. 智慧健康 2020(12)
- [13].品管圈管理在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10)
- [14].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规范化院前急救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6)
- [15].院前急救坠担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21)
- [16].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院前急救疗效[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13)
- [17].院前急救系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率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52)
- [18].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21)
- [19].优化院前急救人力资源配置的管理对策 以北京急救中心为例分析[J]. 中国卫生人才 2020(09)
- [20].92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26)
- [21].浅谈目前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3)
- [22].2013-2017年北京市120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特征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04)
- [23].质性探讨医学生院前急救能力现状及相关教育培养策略[J]. 天津护理 2019(04)
- [24].院前急救患者危重指数评估量表的设计及应用[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04)
- [25].严重车祸伤的院前急救方法及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7)
- [26].张家港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现状及思考[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9(09)
- [27].乌鲁木齐市2011-2018年院前急救现状及未来五年预测[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10)
- [28].乌鲁木齐院前急救跑空原因分析及对策[J]. 新疆医学 2019(05)
- [29].院前急救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及使用[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22)
- [30].急诊患者入院前急救探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