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展示隐形装甲车

瑞典展示隐形装甲车

一、瑞典展示隐形装甲车辆(论文文献综述)

孙建帅[1](2020)在《隐身语义下军用车辆造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作目的]人类自发明汽车以来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从此就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军用车辆作为军事领域的地面主要运载工具,又有着较比与其他民用车辆不一样意义和用途。当前,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侦查技术和传统侦查技术的不断提升,原本的机械式和迷彩伪装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世界各军事强国对新一代军用武器设备隐身能力的探究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信息化新作战环境对现有的军用设备提出了新需求。本研究在此时代背景下,通过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对军用车辆的造型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出符合现代信息化作战需求的车辆隐身造型。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能构建起系统有序的方法论体系,以此指导实际设计工作。对未来隐身造型在军用车辆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产品语义学的理论为基础,对军用隐身设备的造型进行研究和切分,并从中总结出规律。分析出军用车辆造型的造型语义构成、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创建出关于军用隐身车辆造型的语义空间,并因此搭建起以依据语义空间的军用隐身车辆造型设计流程。[成果和结论]本课题从产品语义学角度出发,创建了军用隐身造型语义空间。在语义空间的基础上,对军用隐身车辆造型设计的过程进行分析实践,通过设计一款产品,实际验证以产品语义学为基础的军用隐身车辆造型的设计方法。本论文有图9幅,表11个,参考文献34篇。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蔡智恒[3](2019)在《嵌入光纤光栅的蒙皮天线形变感知与电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皮天线是一种将射频元件和传感元件高度融合并嵌入到各类平台蒙皮结构中的高密度有源相控阵天线。它既具有结构承载功能,也具有电磁波收发功能,通常安装在飞机、军舰和装甲车辆的结构表面。在服役环境中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风雪,振动和外力冲击,都会导致天线阵面发生变形,进而导致蒙皮天线的电性能严重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嵌入光纤光栅(FBG)的蒙皮天线,它既可以作为承载的机械结构,也可以作为收发电磁波的天线,同时在服役状态下还具有形变感知与自适应电补偿功能。电补偿功能以天线阵面的形变感知功能为基础,可以解决天线阵面变形而导致的电性能恶化问题。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天线阵面的形变感知功能,其中包括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和结构形变重构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嵌入FBG的蒙皮天线结构。介绍了蒙皮天线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基于模态法中的应变-位移转换关系,推导了测量应变与相位补偿值之间的耦合关系式。基于该耦合关系式,根据天线阵面测量应变自适应调整各天线单元的激励电流相位,使变形后蒙皮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恢复到理想工作状态。2.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法重构的序列应变传感器布局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步,基于聚类准则确定初始传感器布局位置。第二步,以重构误差最小为目标,以传感器位置的空间相关度为约束,从剩余的候选位置集合中逐个选取新的位置添加到传感器位置集合中,逐步优化至所需传感器数目。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某相控阵实验平台和蒙皮天线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并对比EEM方法和CNM方法,结果表明,在保证重构精度的基础上,所提方法不仅拥有更高的计算效率,降低了传感器信息冗余性,而且解决了传感器位置局部聚集的问题。3.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迁移学习的形变重构方法。该混合方法相较于模态法重构降低了仿真模型与实物模型间存在的模型误差以及测量环境带来的测量误差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所提方法经过仿射变换初步缩小仿真模型与实验模型的差距,然后通过自适应加权算法和ELM模型获得天线样件的形变伪预测模型,根据伪预测模型和仿真模型之间的误差构造误差修正模型,最后结合模态法重构方程建立混合法形变重构方程。利用混合法方程进行形变重构实验并与模态法方程进行对比,重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重构位移更接近真实形变位移,其重构精度更高,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修正模型误差的有效性。4.研究了嵌入FBG的蒙皮天线样件的制作方法。设计了蒙皮天线的动态形变重构实验系统和电补偿系统,并对天线样件的形变感知功能和自适应电补偿功能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传感器布局方法和形变重构方法的有效性,结论表明嵌入FBG的蒙皮天线具有自适应电补偿功能。

魏梦然[4](2019)在《坦克外观造型设计研究 ——以坦克隐身外观造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坦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水箱”(TANK原本意为水箱)的形象亮相以来,“陆战之王”作为陆军的主战装备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及一些其他局部战争的推动,当今世界主战坦克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水平,现代坦克已经成为集成了火力、防护、机动及电子信息化于一体的陆军主要突击武器。虽然坦克的火力、防护、机动性能及电子信息化程度依旧是衡量坦克性能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但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应用在各国主战坦克上,坦克的外观造型也顺应时代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在发生变化。本论文运用了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对课题来源以及对比研究主战武器在造型设计上从满足基本需求的“堆砌”外观造型到充分发挥机械性能的“功能”外观最后向平衡综合性能的“隐身”外形技术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对坦克隐身外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然后对坦克外观设计的要素:坦克总体设计要求、坦克轮廓尺寸、坦克基本造型进行了归纳提炼,并随之总结坦克隐身外观设计方法:隐身造型设计法、几何尺寸控制法、可视特征伪装法。最后以隐身外观设计方法作为设计指导,结合目前战场环境态势对坦克隐身外观造型设计方案进行定位及构思,呈现坦克隐身外观造型的设计方案,并且使用RCS专业软件对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最后选择RCS数据最优秀的隐身造型方案。此次研究通过论文撰写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坦克外观坦克造型进行隐身设计的尝试,其目的是使用隐身造型设计改变坦克原有的外观形态降低坦克的RCS均值,提高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首先,设计实践部分对传统三代坦克模型以及两种隐身坦克模型的RCS进行仿真计算后的结果表明:使用隐身外观造型设计的坦克模型RCS相比于传统三代坦克模型RCS有大幅降低,隐身设计的效果颇为显着。其次,隐身外观是符合武器造型趋势的,隐身坦克简洁流畅的整体造型以及合理的设计布局也符合当下工业造型设计的审美标准的。最后,此次研究也是一次工业造型设计与坦克总体设计的跨界,作者希望通过跨界合作的设计模式,为武器科研提供更多的方案选择,诞生更多高性能与高颜值兼备的武器装备。

唐兵[5](2018)在《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转轨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波罗的海三国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是最早脱离苏联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地缘上,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北岸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之间,是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与向西的出海口。文化与宗教上三国则深受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影响,信奉天主教和新教者居多,始终未从内心接受俄罗斯东正教与斯拉夫文化。三国对俄罗斯地缘重要性以及文化上的疏离感使这一地区成为西方国家制衡苏联/俄罗斯而不愿放弃的地缘阵地。西方国家对20世纪80年代末三国脱离苏联的独立运动给予支持与关注,反对苏联对三国的独立斗争使用武力,并在苏联八·一九事件后承认三国独立地位。三国独立后,西方国家利用三国防范俄罗斯、“回归欧洲”的目标,将其列为欧盟与北约东扩的对象,积极帮助它们快速实现转轨及国防力量重建,将三国纳入欧洲安全与秩序体系,并利用三国向独联体国家传递转轨经验、实施民主改造,蚕食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乌克兰危机以来,随着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对抗不断升级,三国更成为双方角力的前沿地带。总之,三国独立、转轨及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夹杂着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之间的地缘博弈,也使西方国家对三国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到欧洲国家的转变中施加重要影响。所以,对三国独立、转轨及发展中西方国家的政策与实践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西方国家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的实质,也可以以此为视角探究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地缘博弈态势,对研究原苏联国家转轨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些也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全文包括引言与正文五章共六个部分。引言说明选题的目的、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转轨及发展中西方影响的研究现状,并作出相应评述。第一章介绍三国地缘与文化特点,阐释西方国家对苏联兼并三国的不承认政策,为理解三国独立问题做必要背景研究。第二章探讨西方国家在三国实现独立问题上的立场与作用。第三章研究三国以欧盟标准为转轨“范本”、在西方国家的大量援助与监督下完成转轨并加入欧盟的进程。第四章探讨三国加入欧盟后,欧盟的法律制度、政策对三国内政、外交等问题的持续影响及其特征。第五章探讨了围绕三国加入北约问题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博弈及三国加入北约后对其国家安全政策的影响。本文力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第一,在三国独立问题上,从西方国家外部影响的角度展开研究。相对于以往学者侧重从历史、民族、经济等内部因素探究三国独立问题,本文通过对三国独立期间诸如立陶宛四月危机、维尔纽斯与里加流血事件等一些细节问题上西方国家的立场与实践进行梳理、分析并得出结论,尽管有一些学者将苏联解体视为西方长期和平演变的结果,从本文研究看波罗的海三国走向独立是苏联内部形势变化推动下实现的,西方国家在阻止苏联对三国独立斗争使用武力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把三国独立视为西方国家长期战略的结果是个误导。第二,三国独立后在初始条件不如中东欧国家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完成转轨与国家重建,成为2004年加入北约、欧盟成员国中唯一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与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援助是密不可分的。以往学者关于三国转轨问题研究仅局限于中东欧转轨问题研究着作中的个别章节,而且侧重于对转轨进程以及效果的分析,关于西方国家对三国转轨与国防力量重建问题上的作用研究相对缺乏。本文通过对三国独立后加入欧盟、北约的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西方国家为把三国纳入自身势力范围,以入盟、入约目标为激励,通过制定标准、提供援助、进行评估与监督等手段来保证三国沿西方国家既定轨道顺利实现转轨与国家重建,从而使西方国家对三国转轨与国防力量重建起到积极作用。三国加盟入约后必须履行成员国义务,为强化其欧洲国家身份三国也谋求进一步欧洲一体化,从而保证西方国家的政策目标仍然持续影响三国的内政与外交。三国加入欧盟与北约是其出于防范俄罗斯主动选择的结果,但在借助欧盟与北约制衡俄罗斯过程中也存在着维护本国利益与推行西方国家政策相矛盾的情况,为三国完全“内化”西方国家的制度、观念等带来一定的挑战。第三,波罗的海三国地缘战略意义虽不及波兰等东欧国家重要,但它们对俄罗斯的特殊地缘意义决定这三个小国始终是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地缘争夺战中不能回避的一个因子。以三国独立、转轨及发展中西方国家影响力为研究着眼点,对探究西方国家与苏联、尤其是冷战后与俄罗斯地缘博弈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围绕三国独立及独立后加盟入约问题中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的博弈进行研究认为,西方国家的波罗的海三国政策始终从属于它们对苏联/俄罗斯的政策,西方国家对三国独立、转轨与发展的影响力度受制于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的制衡与合作关系。

王斌[6](2016)在《国际战略博弈中的武器出口研究》文中提出武器出口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在国际战略博弈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活动,武器出口能够给出口国家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但它的作用远远不限于经济。武器出口是一种特殊的战略手段,始终服从于国家整体利益和战略目的,作用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在不同层面的国际战略博弈中纵横捭阖,影响着出口国与进口国、其他相关国家乃至全球大国间关系的发展,推动着不同类别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武器出口本身内容、形式和范围的不断发展,武器出口在国家特别是大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因此,武器装备在世界很多地方仍然有着巨大的需求,武器出口与进口仍然是国际战略博弈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重要现象。对之加以研究,无论从学术还是现实来说,都成为紧迫的需要。武器出口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和研究领域,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武器出口的学术成果,但从国际战略博弈的角度,整体性研究武器出口问题,考察其在国际战略博弈中的作用,就国内而言,还较少有人涉猎。本文试图从出口国角度构建一个研究武器出口及其战略运用的框架体系,对武器出口本身、武器出口的国际环境、影响武器出口的国内因素等等进行考察分析,并对中国的武器出口进行专门研究,以期用国际战略博弈的视野,梳理清楚世界武器出口的状况、特点、特别是在国际战略博弈中的作用,为我国自身做好武器出口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本文除绪论外,正文包括四部分共六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从态势、经贸、政策、历史、数据统计以及对台军售等角度研究武器出口的国内外主要观点,简要说明本文研究武器出口及其战略运用的主要方法,并说明本文在选题、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以及研究中的难点。第一部分是武器出口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武器出口及在国家战略博弈中的功能作用”,主要研究武器出口在当前国际战略博弈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对外战略手段,即分析国际战略博弈的时代特征、分析模型和手段要求,武器出口的战略定位及其作为战略手段的特点,厘清武器出口与军事援助、裁军军控等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归纳武器出口在实现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过程中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军事安全和文化等战略功能,并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不同阶段武器出口在国际战略博弈中的运用。第二章“国家实力与武器出口的互动影响”,主要研究武器出口与国家实力的双向互动问题,重点研究国家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等实力要素与武器出口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分析国家实力对武器出口政策、战略和竞争力的影响,并探讨武器出口对国家实力的促进作用和负面影响。第二部分是武器出口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武器出口的国际态势及其发展”,主要研究各国开展武器出口竞争和战略运用的国际环境,重点分析新世纪世界武器出口在规模、市场分布、出口国和出口形式等方面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分析武器出口态势对各国武器出口带来的推动作用和负面影响,从更宽广的视角研究推动武器出口态势演变的国际环境和进出口国政策等因素,并以中国周边地区为重点研究美俄两个出口大国的武器出口博弈。第四章“武器出口国际法规及其战略运用”,主要研究武器出口的国际规范,这是各国开展武器出口竞争和战略运用的制度环境或软环境。重点总结梳理国际社会在全球、地区和专门领域建立起来的武器出口法规体系,分析国际法规对各国武器出口国内立法、决策、竞争力、运用效果等的影响,并探讨当前落实武器出口国际法规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本章还对联合国《武器贸易条约》进行专门的案例研究,以剖析该条约在形成过程中中所反映出的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战略博弈。第三部分研究主要国家的武器出口政策。武器出口政策是国家对外战略、国际战略博弈对武器出口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运用武器出口开展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指导。长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前苏联)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美国比较成功地运用了武器出口以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前苏联的武器出口政治性非常明显。俄罗斯武器出口具有很强的经济动因,但随着其国际战略的演化,武器出口在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和实现全球影响方面的战略功能得到更多重视和发挥。日本是世界经济技术强国,具有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武器出口三原则的修改有可能释放日本武器出口的巨大潜力。本章即第五章“世界主要国家的武器出口政策”主要研究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武器出口政策,在此基础上总结梳理美、俄、英、法、德等主要出口国相关政策的共同特点,以清晰勾勒出当前武器出口政策的特点和趋势。第四部分即第六章“中国的武器出口及其战略运用”,首先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回顾武器出口在维护新生共和国安全、开展反霸斗争、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营造有利安全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利益需求拓展、国家实力增强和对外战略调整给中国武器出口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同时研究战略统筹、管理机制建设和竞争环境变化给中国武器出口带来的挑战,并通过对中国武器出口现状、作用和问题的分析,对未来中国武器出口如何稳步发展、国家如何统筹规划、促进和管控武器出口问题、如何积极发挥武器出口在国际战略博弈中的作用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刘向平[7](2015)在《坦克防护系统百年发展脉络》文中研究表明坦克防护系统是坦克生存能力的物质基础,是遂行作战任务的前提,对提高坦克和乘员的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各种新型探测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问世,以及各种探测手段的综合应用,未来战争将是全天候、全方位、大纵深、高技术的战争,坦克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威胁,需要提供立体全方位的防护能力。因此,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必须不断更新现有观念,采用各种新的防护技术。目前,坦克的综合防护系统采用分层防护的理念,构建"避免被发现、避免被击中、避免被击穿、避免被毁伤"几个相互关联协同的防护功能层次,通过隐身化设计、隔舱

方文[8](2012)在《装甲车辆防护技术发展动向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防护力是装甲车辆重要战斗力要素,提高装甲车辆战场生存能力也是各国陆军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装甲车辆面临的威胁更加突出,生存环境更加恶劣。目前各国已形成采取综合防护理念的共识,逐步形成以隐身防护、被动防护、主动防护、二次效应防护为主的防护体系,许多技术已用于装备建设乃至实战,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根据国外最新防护技术发展动向,简要分析了其发展特点和趋势。

杜微[9](2006)在《装甲革命 伊拉克战争推动装甲车走向整体防御》文中研究指明美国陆军装甲指挥部最近解密的文件显示: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在美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美军重装甲车辆仍非“不坏之躯”。实战反映出来的是未来装甲车辆防御应有的走向。

褚万顺,尹炳龙[10](2006)在《隐身技术在坦克装甲车辆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点论述了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和声波隐身技术等在坦克装甲车辆上应用的现状,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对隐身坦克装甲车的研制情况,提出了坦克装甲车辆隐身设计的新思路.

二、瑞典展示隐形装甲车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典展示隐形装甲车辆(论文提纲范文)

(1)隐身语义下军用车辆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理论研究现状
    1.3. 军用车辆造型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方法
2. 产品语义学视角下的军用车辆研究
    2.1. 产品语义概述
    2.2. 隐身造型概述
    2.3. 军用车辆概述
    2.4. 产品语义视角下军用隐身造型车辆设计程序
    2.5. 本章小结
3. 以产品语义学为基础的军事运输车造型设计研究
    3.1. 军用隐身造型分析
        3.1.1. 世界10款现有的代表性隐形武器
        3.1.2. 造型语言提取
    3.2. 我国现有的军用车辆造型分析
    3.3. 隐身语境下军用车辆的造型设计研究
        3.3.1. 仿生学隐身
        3.3.2. 低特征隐身
    3.4. 本章小结
4. 军用车辆造型语义库构建
    4.1. 车辆造型的语义库空间概述
    4.2. 建立军用车辆造型形态语义空间
        4.2.1. 造型形态语义词
        4.2.2. 造型形态语义空间
    4.3. 建立军用车辆造型色彩语义空间
        4.3.1. 造型色彩语义词
        4.3.2. 造型色彩语义空间
    4.4. 建立军用车辆造型材质语义空间
        4.4.1. 造型材质语义词
        4.4.2. 造型材质语义空间
    4.5. 创建隐身车辆造型语义库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产品语义的导弹发射车造型设计应用
    5.1. 设定导弹发射车的使用语境
    5.2. 通过调研建立语义空间
        5.2.1. 调研对象
        5.2.2. 调研过程
    5.3. 从语义库中提取产品造型要素
        5.3.1. 从语义库中提取造型元素
        5.3.2. 从语义库中提取色彩元素
        5.3.3. 从语义库中提取材质元素
    5.4. 导弹运输车造型设计方案生成
    5.5. 方案语义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军用运输车造型语义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B 参考造型库
学位论文数据集
毕业设计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嵌入光纤光栅的蒙皮天线形变感知与电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蒙皮天线的研究现状
        1.2.2 形变感知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嵌入FBG的蒙皮天线工作原理
    2.1 引言
    2.2 嵌入FBG的蒙皮天线设计概念
    2.3 光纤光栅的基本原理
    2.4 形变感知及电补偿原理
        2.4.1 形变感知原理
        2.4.2 电补偿原理
        2.4.3 自适应电补偿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态法重构的序列应变传感器布局方法
    3.1 引言
    3.2 模态法重构方程
    3.3 应变传感器布局方法
        3.3.1 基于K-means聚类准则的初始传感器布局
        3.3.2 序列应变传感器布局
    3.4 传感器布局方法评价准则
        3.4.1 传感器布局分布可观性
        3.4.2 重构精度与计算效率
        3.4.3 应变模态保证准则
        3.4.4 条件数准则
    3.5 仿真试验
        3.5.1 实验平台建模
        3.5.2 实验平台布局结果评价
        3.5.3 蒙皮天线建模
        3.5.4 传感器布局优化过程
        3.5.5 蒙皮天线布局结果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态-迁移学习的形变重构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模态-迁移学习的形变重构原理
        4.2.1 形变重构原理
        4.2.2 仿射变换
        4.2.3 自适应加权
        4.2.4 混合法形变重构方程
    4.3 重构实验验证
        4.3.1 无人机机翼仿真试验
        4.3.2 机翼重构结果
        4.3.3 蒙皮天线样件变形重构实验
        4.3.4 天线样件重构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嵌入FBG的蒙皮天线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嵌入FBG的蒙皮天线样件与电补偿系统
        5.2.1 蒙皮天线样件制作
        5.2.2 蒙皮天线电补偿系统
    5.3 蒙皮天线的动态形变重构实验结果
    5.4 蒙皮天线的静态电补偿实验结果
        5.4.1 蒙皮天线电补偿实验系统
        5.4.2 蒙皮天线电补偿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坦克外观造型设计研究 ——以坦克隐身外观造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军事工业造型及主战武器造型状况研究
        1.3.1 军事工业造型状况研究
        1.3.2 主战坦克造型状况研究
        1.3.3 战机及战舰的造型研究对坦克造型的启示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坦克总体设计中的外观设计要素
    2.1 坦克总体设计
        2.1.1 坦克总体设计
        2.1.2 坦克火炮设计
        2.1.3 坦克防护设计
        2.1.4 行动系统设计
    2.2 坦克的尺寸要求
        2.2.1 坦克的高度
        2.2.2 坦克的宽度
        2.2.3 坦克的长度
        2.2.4 坦克火炮尺寸
    2.3 坦克的造型设计
        2.3.1 坦克火炮造型
        2.3.2 坦克炮塔造型
        2.3.3 坦克车体造型
        2.3.4 行动系统造型
第三章 坦克隐身外观设计方法
    3.1 隐身外观造型法
        3.1.1 隐身造型设计要求
        3.1.2 坦克炮塔隐身造型方法
        3.1.3 坦克车体隐身造型方法
        3.1.4 坦克装甲防护隐身造型方法
        3.1.5 坦克行动系统隐身造型方法
    3.2 几何尺寸控制法
        3.2.1 影响坦克性能的几何尺寸因素
        3.2.2 坦克长度的控制方法
        3.2.3 坦克宽度的控制方法
        3.2.4 坦克高度的控制方法
    3.3 可视特征伪装法
        3.3.1 披挂网伪装
        3.3.2 迷彩喷涂伪装
        3.3.3 红外探测伪装
第四章 坦克隐身外观造型设计实践
    4.1 方案定位
    4.2 设计构思
    4.3 方案设计实效
    4.4 造型评价对比
    4.5 RCS(雷达散射截面积)计算分析
    4.6 方案选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A: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5)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转轨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与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不足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西方国家对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的不承认政策
    一、波罗的海三国受外部多重因素影响
        (一)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的地缘价值
        (二)波罗的海三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三)沙俄对波罗的海三国的长期统治
    二、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兼并
        (一)苏德秘密议定书将波罗的海三国划入苏联势力范围
        (二)苏联迫使波罗的海三国成为加盟共和国
    三、西方国家对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奉行不承认政策
        (一)美国奉行坚定的不承认政策
        (二)欧洲国家奉行不同程度的不承认政策
        (三)西方国家不承认政策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影响
    一、美国在波罗的海三国民族独立运动中的谨慎立场
        (一)美国希望和平解决波罗的海三国独立问题
        (二)美国对1990年立陶宛宣布独立未给予承认
        (三)美国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的现实考量
    二、西方国家推动解除立陶宛四月危机
        (一)立陶宛四月危机与德国统一的“2+4”进程对冲
        (二)西方国家围绕立陶宛危机与苏联的“交易”
    三、国际社会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一)立陶宛危机解除后波罗的海三国寻求国际承认的尝试失败
        (二)西方国家阻止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斗争使用武力
        (三)八·一九事件推动西方国家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小结
第三章 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转轨的影响
    一、欧共体/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政策演进
        (一)欧共体对波罗的海三国政策选择——“第三条道路”
        (二)欧盟把波罗的海三国列为发展对象
        (三)推动欧盟改变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的内外部因素
    二、欧盟标准为波罗的海三国转轨指明方向
        (一)欧盟为波罗的海三国提供转轨“范本”
        (二)欧盟、美国的援助帮助波罗的海三国转轨
        (三)欧盟分期与波罗的海三国开启入盟谈判
    三、欧盟正式吸收波罗的海三国为成员国
        (一)“加强版入盟战略”推进波罗的海三国入盟进程
        (二)波罗的海三国符合欧盟标准的转轨成效
        (三)欧盟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问题上对波罗的海三国网开一面
    小结
第四章 欧盟对入盟后波罗的海三国发展的影响
    一、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一)欧盟法律适用性与三国议会审查机制
        (二)欧盟内部法律改革中波罗的海三国立场
        (三)欧盟对入盟后三国民族融合问题的影响
    二、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输血式”增长使波罗的海三国深受经济危机影响
        (二)加入欧元区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影响
        (三)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能源问题的影响
    三、欧盟对波罗的海三国外交政策取向的影响
        (一)欧盟睦邻政策(ENP)的出台与意图
        (二)波罗的海三国积极推进欧盟睦邻政策
        (三)波罗的海三国对东部伙伴国的援助
    小结
第五章 北约东扩对波罗的海三国国家安全政策影响
    一、北约东扩与波罗的海三国国家安全诉求
        (一)西方国家敦促俄罗斯尽快从波罗的海三国撤军
        (二)西方国家帮助波罗的海三国进行国防建设
        (三)北约东扩至波罗的海三国:三国积极主动的要求
    二、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围绕波罗的海三国入约问题的博弈
        (一)俄罗斯坚决反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
        (二)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入约问题的立场与分歧
        (三)西方国家助力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
    三、北约帮助波罗的海三国加强防务
        (一)波罗的海三国加强对俄罗斯的防御力量
        (二)波罗的海三国增强自身国防力量。
        (三)波罗的海三国积极参与北约的国际行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国际战略博弈中的武器出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武器出口及其在国家战略博弈中的功能作用
    第一节 国际战略博弈的时代特征、模型分析和手段要求
        一、国际战略博弈的时代特征
        二、国际战略博弈的模型分析
        三、国际战略博弈的手段要求
    第二节 武器出口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定位
        一、武器出口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武器出口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
        三、武器出口作为战略手段的特点
    第三节 武器出口在国际战略博弈中的基本功能
        一、政治外交功能
        二、经济贸易功能
        三、军事安全功能
        四、文化功能
    第四节 武器出口的历史发展与战略运用
        一、主权国家形成前的武器出口
        二、主权国家形成后至二战结束期间的武器出口
        三、冷战时期的武器出口
        四、冷战结束后的武器出口
第二章 国家实力与武器出口的互动影响
    第一节 影响武器出口的国家实力要素
        一、政治实力
        二、外交实力
        三、军事实力
        四、经济实力
    第二节 国家实力对武器出口的影响
        一、国家实力对武器出口政策的影响
        二、国家实力对武器出口战略的影响
        三、国家实力对武器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节 武器出口对国家实力的反作用
        一、武器出口对国家实力的促进作用
        二、武器出口对国家实力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武器出口国际态势及其发展
    第一节 武器出口国际态势的基本特征
        一、武器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二、世界武器市场分布出现较大调整
        三、武器出口国分布日益分散化
        四、武器出口形式日益灵活多样
    第二节 国际态势对武器出口的影响作用
        一、国际态势对武器出口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态势对武器出口的制约作用
    第三节 武器出口国际态势演变的推动因素
        一、国际环境因素
        二、进口国政策取向
        三、出口国政策取向
    第四节 美俄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武器出口
        一、美俄对东北亚地区的武器出口
        二、美俄对东南亚地区的武器出口
        三、美俄对南亚地区的武器出口
        四、美俄对中亚地区的武器出口
第四章 武器出口国际法规及其战略运用
    第一节 武器出口国际法规体系
        一、较为全面普遍的全球性武器出口法规
        二、各有侧重的地区性武器出口法规
        三、形式各异的专门武器出口法规
    第二节 国际法规对武器出口的影响
        一、国际法规对武器出口国内立法的影响
        二、国际法规对武器出口决策的影响
        三、国际法规对武器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四、国际法规对武器出口战略运用效果的影响
    第三节 落实武器出口国际法规的机遇与挑战
        一、落实武器出口国际法规面临的主要机遇
        二、落实武器出口国际法规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四节 案例研究:联合国《武器贸易条约》形成中的战略博弈
        一、《武器贸易条约》的形成进程
        二、《武器贸易条约》的主要分歧
        三、《武器贸易条约》的初步成效
第五章 世界主要国家的武器出口政策
    第一节 美国武器出口政策与全球霸权
        一、巩固全球霸权是美国武器出口政策的基本考量
        二、有效管理机制是美国武器出口政策的根本保障
        三、适时调整是美国武器出口政策的一贯主题
    第二节 俄罗斯武器出口政策与大国战略
        一、大国战略是俄罗斯武器出口的重要考量
        二、促进出口是俄罗斯武器出口的核心内容
        三、法规机制是俄罗斯武器出口的基本保障
        四、武器出口对实现大国战略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日本武器出口政策与大国追求
        一、依附和独立倾向是日本武器出口的战略考量
        二、大国追求是日本武器出口政策突破的战略动因
        三、政策突破对日本未来武器出口的影响
    第四节 主要国家武器出口政策的分析思考
        一、经济考量凸显,但战略需要依然是决定因素
        二、管理体制各异,但国家意志仍发挥主导作用
        三、注重道义因素,加强对武器出口的管制监督
第六章 中国的武器出口及其战略运用
    第一节 武器出口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作用
        一、着眼新生共和国安全,向朝越等国提供武器装备
        二、着眼反霸斗争,全面提升武器出口规模和质量
        三、武器出口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四、支持外交斗争,营造有利安全环境
    第二节 中国武器出口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安全利益需求为武器出口提供强大动力
        二、国家实力显着提升为武器出口提供有力支撑
        三、国家对外战略调整为武器出口提供有力指导
    第三节 中国武器出口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战略统筹与武器出口水平相脱节
        二、管理机制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三、武器出口竞争环境复杂多变
    第四节 中国武器出口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国际道义出发坚持武器出口原则
        二、从强国战略需要定位武器出口
        三、从国家层面统筹管理武器出口
        四、不断加大对武器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逐步完善武器出口的法规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7)坦克防护系统百年发展脉络(论文提纲范文)

二战前的坦克防护(1915—1939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1945 年)
战后第一、二代坦克防护(1945—1979 年)
    基体装甲
    复合装甲
    电磁装甲
战后第三代坦克防护(1979 年至今)
    爆炸反应装甲
    复合装甲
    贫铀装甲
    主动防护系统
    隐身防护
坦克防护系统的发展趋势
    装甲车辆隐身技术取得突破
    主动防护系统开始成为“标配”
    装甲材料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无人平台提供了全新的生存力理念

(8)装甲车辆防护技术发展动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战环境分析
技术发展动向与特点
装甲车辆防护技术发展策略
结束语

(10)隐身技术在坦克装甲车辆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雷达隐身技术
    1.1 采用新的外形设计
    1.2 使用吸波材料
2 红外隐身技术
    2.1 改进发动机
    2.2 减少橡胶元件的红外辐射
    2.3 应用对抗红外探测的隐形材料
3 可见光隐身
    3.1 涂敷迷彩
    3.2 挂伪装网
4 声波隐身技术
    4.1 采用噪声小的发动机
    4.2 结构设计采用先进的隔音、消音技术
    4.3 采用挂胶负重轮和装橡胶热的履带
5 坦克装甲车辆隐身设计的新思路
    5.1 隐身防护设计
    5.2 综合运用多种隐身技术
    5.3 探索新的隐身机理[8]
        5.3.1 仿生学隐身技术
        5.3.2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5.3.3 微波传输指示技术
        5.3.4 几何隐身
    5.4 新概念坦克装甲车辆
        5.4.1 塑料坦克
        5.4.2 单人坦克
        5.4.3 全电坦克
        5.4.4 空地坦克

四、瑞典展示隐形装甲车辆(论文参考文献)

  • [1]隐身语义下军用车辆造型设计研究[D]. 孙建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嵌入光纤光栅的蒙皮天线形变感知与电补偿研究[D]. 蔡智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坦克外观造型设计研究 ——以坦克隐身外观造型为例[D]. 魏梦然.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西方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转轨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唐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国际战略博弈中的武器出口研究[D]. 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7]坦克防护系统百年发展脉络[J]. 刘向平. 国外坦克, 2015(06)
  • [8]装甲车辆防护技术发展动向分析[J]. 方文. 国外坦克, 2012(02)
  • [9]装甲革命 伊拉克战争推动装甲车走向整体防御[J]. 杜微. 国际展望, 2006(17)
  • [10]隐身技术在坦克装甲车辆上的应用[J]. 褚万顺,尹炳龙.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6(02)
瑞典展示隐形装甲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