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体育经济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53646a9de53f13690cfaebe7.webp)
论文摘要
在大力发展体育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道德精神,还带来了一些体育经济伦理问题。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是德治经济。建立和完善体育市场,既要强调市场的规则,又要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背景下,借鉴经济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探索体育经济伦理的基本理论,从宏观制度、中观组织和微观个体三个层面来研究体育经济伦理问题,对于丰富体育伦理学和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跨学科研究视域,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描述与规范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研究方法,对体育经济伦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对当代中国所凸显的体育经济伦理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认为:(1)体育经济伦理是在体育经济领域中所形成的伦理精神或伦理气质以及协调利益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经济与道德内在关联的思想资源、体育经济中“经济人”的伦理属性以及经济伦理介入体育领域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是体育经济伦理提出的重要依据。体育经济伦理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交叉性、投入的功利性和依附性、运作的实践性和规范性、产出的缓慢性和持久性等特征。体育经济伦理分为关系结构、现象结构和层次结构。体育经济伦理具有认识与评价、教育与改造、调节与整合、激励与升华等功能。体育经济伦理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具有重要的人本价值,可以影响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规范体育经济行为。(2)当代中国体育经济领域凸显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在体育经济政策中的伦理困境、体育产业组织的不道德现象以及体育经济个体的职业道德问题和体育消费自由与道德责任问题。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体育经济领域中存在着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体育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缺失。其现实原因是:在制度方面上,体育产业相关法律不够完善,制度缺乏创新与法制建设滞后,体育市场中信用制度的缺失;在经济方面上,过度商业化侵蚀着体育领域,个人极端利己主义的产生,经济利益的驱动力;在道德方面上,道德教育功能弱化,职业道德水平下降,道德约束和惩罚乏力;在心理方面上,重利轻义的贪婪心理,胆大妄为的侥幸心理,盲目攀比的失衡心理和扭曲的竞争心理。(3)体育经济伦理建设对于构建健康的体育市场秩序、形成个体优秀的道德品质、促使道德转化为一种资本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制度保障与道德教化结合、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相协调、实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个人权益与社会责任并重等原则。主要策略是: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夯实制度伦理建设的物质基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实现经济伦理制度化;完善相关体育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在中观层面上,通过提高有效的制度供给,建立培养伦理责任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设伦理型的企业文化;制定道德行为规范;塑造管理者的道德人格;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来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在微观层面,通过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完善道德激励机制和强化职业道德监督等措施加强个体道德建设。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的缘由与意义1.1.1 研究的缘由1.1.2 研究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评述1.2.1 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研究现状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1.3.1 研究思路1.3.2 研究内容1.4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之处1.4.1 研究方法1.4.2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2章 体育经济伦理及相关概念界定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2 体育经济伦理的概念2.2.1 体育经济伦理的定义2.2.2 体育经济伦理的概念构成2.2.3 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2.3 体育经济伦理的提出依据2.3.1 经济与道德内在关联的思想资源2.3.2 体育市场中"经济人"的伦理属性2.3.3 经济伦理介入体育领域的必要性和现实性2.4 体育经济伦理的特征2.4.1 存在的必然性和交叉性2.4.2 投入的功利性和依附性2.4.3 运作的实践性和规范性2.4.4 产出的缓慢性和持久性第3章 体育经济伦理的结构、功能及价值3.1 体育经济伦理的结构3.1.1 体育经济伦理的关系结构3.1.2 体育经济伦理的现象结构3.1.3 体育经济伦理的层次结构3.2 体育经济伦理的功能3.2.1 认识与评价3.2.2 教育与改造3.2.3 调节与整合3.2.4 激励与升华3.3 体育经济伦理的价值3.3.1 体育产业发展的无形资产3.3.2 影响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3.3.3 有利于规范体育经济行为3.3.4 体育产业中的人本价值第4章 当代中国体育经济领域凸显的伦理道德问题4.1 宏观层面:政府在体育经济政策中的伦理困境4.1.1 政策制定取向上,体现公益性还是产业性4.1.2 体育资源配置上,突出效率还是强调公平4.1.3 体育产业经营上,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4.2 中观层面:体育产业组织在体育市场中的不道德现象4.2.1 诚信缺失:体育赞助中的一种缺德表现4.2.2 假冒伪劣:体育领域中破坏体育市场秩序的顽症4.2.3 埋伏营销:体育营销中的不道德营销4.2.4 商业贿赂:职业体育发展的一个毒瘤4.3 微观层面:个体在体育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4.3.1 体育经济个体的职业道德问题4.3.2 体育消费自由与道德责任问题第5章 体育经济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5.1 体育经济伦理问题存在的必然性5.1.1 体育经济领域中存在着政府失灵5.1.2 体育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市场失灵5.2 体育经济伦理问题生成的现实因素5.2.1 制度因素5.2.2 经济因素5.2.3 道德因素5.2.4 心理因素5.3 实例切入:青岛海利丰足球俱乐部赌球现象的致因5.3.1 赌球现象5.3.2 赌球致因第6章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理论基础6.1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相关理论6.1.1 道义论6.1.2 功利论6.1.3 美德论6.1.4 利益相关者理论6.2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目标6.2.1 构建健康的体育市场秩序6.2.2 形成个体优秀的道德品质6.2.3 促使道德转化为一种资本6.3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原则6.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6.3.2 制度保障与道德教化结合原则6.3.3 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协调原则6.3.4 实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原则6.3.5 个人权益与社会责任并重原则第7章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主要策略7.1 宏观层面:制度伦理与体育经济伦理建设7.1.1 发展体育产业,夯实制度伦理建设的物质基础7.1.2 摆正政府位置,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7.1.3 坚持公正、自由、民主为原则,加强制度创新7.1.4 实现经济伦理制度化,完善相关体育法律法规7.2 中观层面:企业伦理与体育经济伦理建设7.2.1 体育产业组织的外部建设7.2.2 体育产业组织的内部建设7.2.3 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及启示7.3 微观层面:个体道德与体育经济伦理建设7.3.1 提升个体职业道德的主要策略7.3.2 儒家消费伦理思想及启示第8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设想附录参考文献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体育经济论文; 经济伦理论文; 体育经济伦理论文; 伦理论文; 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