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构特性分析与综合研究

并联机构特性分析与综合研究

论文摘要

并联机构的静刚度大、动力响应迅速等优点,使其在金属切削机床、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并联机构在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上的复杂特性使它在实际应用遇到许多困难。因此,改善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等性能,使设计的并联机构能够很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成为并联机构应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并联机构瞬时运动、奇异位形、运动解耦、全局各向同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回顾并联机构研究现状基础上,对现有并联机构特性分析及综合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联机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论述了本文研究并联机构瞬时运动、奇异位形等问题的意义和具体内容。(2)针对并联机构的多支链闭环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螺旋理论的空间机构学的分析方法,将并联机构分为运动支链与动平台两个组成部分,根据运动支链末端对动平台的作用力,分析并联机构瞬时运动、奇异位形等问题。(3)利用约束螺旋与运动螺旋的几何规律,提出了并联机构瞬时运动分析的几何方法(IMGA),并得到主动避免瞬时运动的并联机构设计准则,建立了通过拓扑优化手段综合避免瞬时运动并联机构的方法。基于以上方法,综合得到一些结构新颖的、避免瞬时运动的两转动一移动并联机构。(4)利用螺旋线性相关的几何特征,提出主动避免并联机构奇异位形并联机构设计准则,建立了通过拓扑优化手段综合避免奇异位形并联机构的方法。基于以上方法,综合得到结构新颖的、避免奇异的三转动3-RRR并联机构和两转动一移动2RPS-PS并联机构。(5)利用运动支链末端作用力理论,推导出解耦并联机构的设计准则,建立了通过拓扑优化手段综合解耦并联机构的方法。基于以上方法,综合得到了解耦的一转动两移动并联机构,三移动并联机构。其中解耦的一转动两移动并联机构是新颖机构。(6)鉴于一般并联机构静刚度存在上下限,证明了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内静刚度全局相同,进一步得到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设计准则,建立了通过拓扑优化手段综合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方法。基于以上方法,综合得到了全局各向同性的两移动并联机构和三转动并联机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并联机构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1 并联机构的起源与衍变
  • 1.2 并联机构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
  • 1.2.1 瞬时运动分析
  • 1.2.2 奇异位形分析
  • 1.2.3 误差与静刚度分析
  • 1.2.4 耦合与解耦分析
  • 1.2.5 全局各向同性分析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螺旋理论的空间机构学分析方法
  • 2.1 螺旋理论的相关概念
  • 2.1.1 螺旋的定义
  • 2.1.2 螺旋的运算法则
  • 2.1.3 运动螺旋与力螺旋
  • 2.1.3.1 力螺旋与运动螺旋的概念
  • 2.1.3.2 力螺旋与运动螺旋做功
  • 2.2 基于螺旋理论的空间机构分析方法
  • 2.2.1 空间运动副的运动与作用力
  • 2.2.2 开链机构的运动与末端作用力
  • 2.2.3 多支链闭环机构的运动与末端作用力
  • 2.3 空间机构分析方法对并联机构自由度的应用
  • 2.3.1 基于约束力理论的并联机构自由度分析方法
  • 2.3.2 3-RRR并联机构自由度分析实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并联机构的瞬时运动分析与综合
  • 3.1 并联机构的瞬时运动问题
  • 3.2 基于约束力的瞬时运动几何分析法
  • 3.2.1 约束螺旋与运动螺旋间的几何规律
  • 3.2.2 并联机构瞬时运动几何法分析方法
  • 3.3 瞬时运动分析几何法的应用实例
  • 3.3.1 3-PRS并联机构的瞬时运动分析与验证
  • 3.3.2 3-UPU并联机构的瞬时运动分析与验证
  • 3.4 主动避免瞬时运动的并联机构设计方法研究
  • 3.4.1 基于约束力理论的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
  • 3.4.2 主动避免瞬时运动的并联机构型设计准则
  • 3.5 避免瞬时运动的两转动—移动并联机构综合实例
  • 3.5.1 选择主动避免瞬时运动的约束力
  • 3.5.2 运动支链综合
  • 3.5.2.1 单约束力的运动支链综合
  • 3.5.2.2 双约束力的运动支链综合
  • 3.5.2.3 三约束力的运动支链综合
  • 3.5.3 非瞬时运动的两转动—移动并联机构综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并联机构的奇异位形分析与综合
  • 4.1 并联机构的奇异问题
  • 4.2 基于螺旋理论的雅克比矩阵模型
  • 4.2.1 雅克比矩阵的运动学形式
  • 4.2.2 基于螺旋理论的雅克比矩阵模型
  • 4.2.3 基于螺旋理论的雅克比矩阵分析实例
  • 4.2.3.1 3-PRS并联机构雅克比矩阵分析实例
  • 4.2.3.2 3-RRR并联机构雅克比矩阵分析实例
  • 4.3 基于螺旋理论的奇异位形分析方法
  • 4.3.1 基于螺旋理论的奇异位形分析方法
  • 4.3.2 奇异位形下的并联机构运动分析
  • 4.3.3 基于螺旋理论的奇异位形分析实例
  • 4.3.3.1 3-RPS并联机构的奇异分析实例
  • 4.3.3.2 3-RRR并联机构的奇异分析实例
  • 4.4 主动避免奇异的并联机构的综合方法
  • 4.4.1 主动避免奇异并联机构的设计准则
  • 4.4.2 主动避免奇异并联机构的综合实例
  • 4.4.2.1 主动避免奇异的3-PRS并联机构优化实例
  • 4.4.2.2 主动避免奇异两转动—移动并联机构实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并联机构的误差、静刚度分析
  • 5.1 并联机构的误差分析
  • 5.1.1 并联机构的误差问题
  • 5.1.2 并联机构的误差分析方法综述
  • 5.1.3 并联机构的误差分析模型
  • 5.1.4 3-RPS并联机构的误差分析
  • 5.2 并联机构的静刚度分析
  • 5.2.1 并联机构的静力学模型
  • 5.2.2 并联机构特征向量方向的刚度
  • 5.2.3 并联机构任意方向的刚度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解耦并联机构的分析与综合
  • 6.1 解耦并联机构特性分析
  • 6.1.1 解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6.1.2 解耦并联机构的静刚度分析
  • 6.1.3 解耦并联机构的误差分析
  • 6.2 解耦并联机构的综合方法研究
  • 6.2.1 解耦并联机构的设计准则
  • 6.2.2 解耦并联机构的综合实例
  • 6.2.2.1 一转动二移动自由度的解耦并联机构综合
  • 6.2.2.2 三移动自由度的解耦并联机构综合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分析与综合
  • 7.1 全局各向同性的并联机构静购刚度特性
  • 7.1.1 全局各向同性的并联机构的静刚度特性
  • 7.1.2 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7.1.3 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误差传递
  • 7.1.4 解耦与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比较
  • 7.2 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综合方法
  • 7.2.1 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设计准则
  • 7.2.2 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综合实例
  • 7.2.2.1 二移动全局各向同性的并联机构综合
  • 7.2.2.2 三转动全局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综合
  • 本章小结
  • 附录一 3-RPS并联机构位置正向解析求解
  • 附录二 全局各向同性3-RRR并联机构特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含方位特征支链并联机构构型综合与结构优化[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08)
    • [2].对一种三自由度支链嵌套并联机构支链划分的合理性判断[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7(03)
    • [3].3UPS-S并联机构单支链驱动奇异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1)
    • [4].高固体份微支链聚酯树脂的研制[J]. 广州化工 2010(01)
    • [5].高速运动下并联机器人主动支链的动力学耦合特性[J]. 机器人 2017(05)
    • [6].芳香族支链聚酰胺6的制备及共混纺丝研究[J]. 合成纤维工业 2014(06)
    • [7].消除内部奇异的三平移并联机构冗余驱动支链的综合[J]. 机械工程学报 2014(23)
    • [8].低密度聚乙烯支链分布的表征[J]. 塑料 2011(01)
    • [9].支链化甜菜碱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的吸附及其润湿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05)
    • [10].一般三支链并联机构正解算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4)
    • [11].碳支链分布对乳酸基环保增塑剂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11)
    • [12].水性支链型超分散剂的合成与表征[J]. 涂料工业 2009(08)
    • [13].含恰约束支链的驱动变胞机构构型综合与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1)
    • [14].增强型电子书的支链叙事:支链结构与故事建构[J]. 出版科学 2018(03)
    • [15].原位聚合制备抗紫外芳香族支链锦纶6及其应用[J]. 合成纤维 2015(03)
    • [16].并联机器人单支链伺服控制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06)
    • [17].基于工作空间的4RRR冗余并联机构支链优化[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8)
    • [18].聚羧酸减水剂支链密度对水泥水化行为的影响[J]. 硅酸盐通报 2009(06)
    • [19].支链醇对生物柴油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8(02)
    • [20].含冗余支链的二自由度微动平台运动学分析[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3(04)
    • [2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支链化改性与起泡活性[J]. 油田化学 2018(03)
    • [22].弹性支链6自由度并联机构缓冲减振性能分析[J]. 机械设计 2020(10)
    • [23].环保低溶剂型微支链聚酯树脂的研制[J]. 浙江化工 2010(05)
    • [24].支链末端特征的轴线迁移定理与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07)
    • [25].低凝点支链醇生物柴油合成新工艺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2(06)
    • [26].不同支链比例玉米淀粉脱支重结晶后的组分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0)
    • [27].一种新型三支链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及性能分析[J]. 机床与液压 2015(15)
    • [28].一种含有闭环支链的5-DOF并联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机械传动 2020(07)
    • [29].并联机构支链拓扑特征自动运算的算法开发[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30].含正则支链的并联机器人雅可比简化分析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09)

    标签:;  ;  ;  ;  ;  

    并联机构特性分析与综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