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西北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新时期西北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我国历来重视反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尤为重视“三农”问题、关注农村反贫困问题。本文以西北农村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定贫困县集中、贫困类型较为典型的西北地区Y市农村作为研究范例,通过对Y市农村贫困状况的实地调研,在掌握大量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例分析、数据分析、抽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西北反贫困问题:1、本文在国内外反贫困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我国西北农村贫困现状、总结其贫困特征,深入分析了我国西北农村的贫困成因;2、选取西北地区一个地级市——Y市农村作为范例,在对其贫困状况和反贫困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实例研究,并对其多年来的农村扶贫绩效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3、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时期的大背景,借鉴国际反贫困的成功经验,提出符合西北农村贫困特点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方面的建议,指出我国农村反贫困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推进小额信贷,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并对我国西北农村现行的反贫困模式的提出一定建议,以期对西北农村地区的政府反贫困工作有所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反贫困相关理论及国外经验借鉴
  • 2.1 贫困的相关理论
  • 2.1.1 贫困的概念
  • 2.1.2 贫困的类型
  • 2.1.3 贫困线
  • 2.2 中国农村反贫困相关政策
  • 2.2.1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
  • 2.2.2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实施取得的成就
  • 2.3 国外反贫困经验借鉴
  • 2.3.1 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措施
  • 2.3.2 发展极措施
  • 2.3.3 社会保障方案
  • 2.3.4 移民和区域综合开发
  • 2.3.5 科技扶贫(技术推广)计划
  • 2.3.6 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计划
  • 2.3.7 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计划
  • 3. 西北农村贫困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西北农村贫困现状
  • 3.1.1 生存型贫困
  • 3.1.2 温饱型贫困
  • 3.1.3 发展型贫困
  • 3.2 西北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
  • 3.2.1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 3.2.2 经济贫困与知识贫困、权利贫困共存
  • 3.3.3 返贫人口增加,返贫现象十分突出
  • 3.3 西北农村贫困成因分析
  • 3.3.1 自然环境恶劣
  • 3.3.2 人口数最超过自然资源承载能力
  • 3.3.3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 3.3.4 基础设施落后
  • 3.3.5 教育落后
  • 3.3.6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 4. 西北农村反贫困实例分析
  • 4.1 Y市贫困现状分析
  • 4.1.1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 4.1.2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业基础条件脆弱
  • 4.1.3 区域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群众增收十分困难
  • 4.1.4 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 4.1.5 科教文卫等事业十分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
  • 4.2 Y市反贫困政策分析
  • 4.2.1 整村推进
  • 4.2.2 扶贫移民
  • 4.2.3 农业项目综合开发
  • 4.2.4 社会扶贫
  • 4.2.5 科技扶贫
  • 4.2.6 信贷扶贫
  • 4.2.7 外资扶贫
  • 4.2.8 劳务输出
  • 4.3 Y市反贫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 4.3.1 缺少长期整体规划
  • 4.3.2 资金整合不到位
  • 4.3.3 科技投入较少
  • 4.3.4 小额信贷难以维系
  • 4.3.5 产业没有后续发展力
  • 4.4 关于Y市反贫困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 5 西北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及建议
  • 5.1 政策建议
  • 5.1.1 完善现行反贫困制度体系
  • 5.1.2 合理确定贫困标准和政府扶贫单元
  • 5.1.3 改进扶贫资金投入机制
  • 5.1.4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 5.1.5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
  • 5.1.6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5.1.7 构建政府反贫困绩效评价机制
  • 5.2 政策实施建议
  • 5.2.1 大力发展“以工代赈”项目
  • 5.2.2 实施农村贫困户小额信贷计划
  • 5.2.3 实施整村推进计划
  • 5.2.4 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 5.2.5 加强移民工作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西北农村环境观照下班级授课制的发展与思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5(02)
    • [2].辞职返乡创业 靠加工水稻年赚百万元[J]. 农业知识 2017(16)
    • [3].当代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重构与超越——从《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说起[J]. 丝绸之路 2013(08)
    • [4].影响西北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消极情感因素探究[J]. 教育革新 2013(01)
    • [5].构建新时代西北农村生态环境的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2)
    • [6].西北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时代农机 2017(07)
    • [7].二○○九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的变迁与现状解析》成果简介[J]. 甘肃理论学刊 2013(01)
    • [8].西北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建设的困境及对策建议[J]. 河西学院学报 2010(06)
    • [9].农民的素质与西北农村社会现代化[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2)
    • [10].西北农村教师生存境况的调查及思考[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1].西北农村中小学校长主要描述性特征的调查研究[J]. 河西学院学报 2012(03)
    • [12].我国西北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视[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02)
    • [13].西北农村地区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表现关系的实证研究[J]. 教育与经济 2019(04)
    • [14].浅析西北农村电视剧的艺术特色[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2)
    • [15].粤东西北农村环境教育调查与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3)
    • [16].西北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职业获得与教育、社区关系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4(05)
    • [17].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05)
    • [18].西北农村男方婚姻支付实践研究——以甘肃陇东W村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9].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关系的嬗变探究——西北农村地区道德问题调查报告之五[J]. 甘肃理论学刊 2012(01)
    • [20].西北农村地区道德谱系的历史考察——西北农村地区道德问题调查报告之一[J]. 甘肃理论学刊 2012(01)
    • [21].西北农村贫困县特岗教师专业结构变化特点与导向(2006—2018)[J]. 当代教师教育 2020(02)
    • [22].“优绩优酬”:关于西北农村教师绩效工资的实验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4)
    • [23].基于环境因素的西北农村地域性设计研究[J]. 中国包装 2009(06)
    • [24].新形势下的西北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计划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5(09)
    • [25].电影《最爱》:偷与被偷者的游戏[J]. 百姓生活(下半月) 2011(06)
    • [26].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建构[J]. 当代教师教育 2010(02)
    • [27].西北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问题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 2012(06)
    • [28].目前西北农村教学点面临困境带来的负面影响[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02)
    • [29].试论民间法在西北农村地区存在的社会基础[J]. 法制与社会 2009(12)
    • [30].新课程在西北农村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08(05)

    标签:;  ;  ;  

    新时期西北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