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区域创新能力安徽省The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stablishmentofregionalfacilitiesand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forscienceandtechnologyandregionalinnovationability
WuZiwenZhuangLipingCuiQing
Abstract:ThisarticletakesAnhuiprovinceasanexampletoresearch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stablishmentofregionalfacilitiesand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forscienceandtechnologyandregionalinnovationability,andgiveadviceabouthowtostrengthentheleveloftheestablishmentofregionalfacilitiesand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forscienceandtechnologytoenhancetheinnovationabilityofAnhuiprovince.
Keywords:Regionalfacilitiesand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forscienceandtechnologyRegionalinnovationabilityAnhui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142-03
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实施区域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区域崛起的必由之路。目前,如何优化区域科技资源,建设好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1.相关概念及界定
关于区域一般存在三个层次的理解:一是跨省级行政区,包括经济区、类型区和功能区;二是省级行政区,有明确的地理界限,有行政权力做支撑、有配置、集成资源的能力、有资料的收集与统计分析条件;三是省内子区域,包括市、县(市级县)级行政区[1]。本文所指区域按第二层次理解,特指省级行政区。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国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区域内或区域外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成有机联系的系统,它以实现各种要素之间紧密联系、各种资源高效利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区域科技平台),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基础和组成部分,是由“软硬件”有机集成而成,向社会提供公共和共用的服务性质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2]。平台由3部分组成,其中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是平台的载体和基础,制度体系是平台建设与运行的核心,专业人才队伍支撑体系是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必要条件。而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内各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区域创新体系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是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2.区域科技平台的建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支撑作用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因为,环境对创新活动有着促进或阻碍的互动影响,如果创新环境条件比较好,可以使创新活动不断发展,又使创新环境得到优化,在更高的条件下推进创新活动的展开,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如果创新环境不理想,既无法使区域内各种创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更有可能抑制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结果导致创新资源无法利用起来、创新活动无法展开的恶性循环。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环境要素的一部分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区域科技平台为整个创新体系的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撑作用,从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
2.1区域科技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而这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管理办法、规则、标准等,有利于规范创新资源的配置以保障创新活动的展开,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2.2区域科技平台的建设为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提供先进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大量的科技资源,包括科技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表1)。安徽省目前拥有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家部(院)属重点实验室和28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与开发机构959家,其中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建成了中科院合肥地区联合分析测试中心、安徽省实验动物中心、安徽省实验动物监督检测中心、安徽省实验猕猴中心,安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到截止2006年底,已拥有84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其中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34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4家、专利代理机构11家、科技信息服务机构17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7家,并建成全省首家科技查询评估中心。其中中央驻皖的科研机构达20家。
表12001~2006年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人)894048924086017855568944995716每万人S/E人数8.7229.1118.8398.0878.9189.493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万元)369054232245313520576334685137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0.970.960.730.920.890.91资料来源:根据2002~2007《安徽统计年鉴》整理。
2.3区域科技平台的建设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目前安徽省已完成安徽省科技成果网、安徽省网上技术市场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的建设。我们可以从科技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额方面来考察,表二反映了2001~2006年的科技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基本情况。其中科技产出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国内中文期刊的科技论文数以及科技成果数。
表22001~2006年安徽省科技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基本情况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发明申请授权量(件)7199139150238272实用新型授权量(件)82681396897210721307外观授权量(件)381507503485629655论文数(篇)536556026475712981679740科技成果数(项)483406436493546583技术市场成交额(万元)64145754238795990675142553184921资料来源:根据2002~2007《安徽统计年鉴》整理
3.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科技平台建设水平的影响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科技平台的建设水平的影响也存在马太效应。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区的区域科技平台的建设水平要比创新能力弱的地区的平台建设水平高。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资源和活动像其他的经济资源一样,向着配置效率高的地方集聚和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创新能力高的地区,更容易吸引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发生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而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所产生的科技创新需求会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生相应变化以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要求,从而促进区域科技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所以说,区域创新能力对平台建设的影响表现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些需求。
安徽省的创新能力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属于创新能力一般类。研究发现,安徽省的政府科技投入排在全国前列,但是研发强度不够,每万人R&D全时人员当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处于下游,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表3)。R&D经费占地方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最高(0.97),但仍未超过同期全国R&D经费占全国GDP的比重(1.42%)。R&D占GDP的比重超过2%才能说是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阶段,这也反映了安徽省工业化程度仍然较低的特点。申请和授权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国排名25位)。科研论文近年来虽然逐步增加,但占全国专利授予件的比例却在下降,2006年为0.83%。安徽省的技术交易日趋活跃,市场成交大幅度增长,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1年0.82%到2006年的1.02%。企业成为技术交易中最大的吸纳方和输出方。产学研合作情况有所改善。2003年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筹集资金来自企业资金的比例为1035%,居全国第23位,2006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支付的科技经费达2.4亿元,居全国第13位,这说明产学研合作已由早期的成熟技术转让逐渐发展为由企业提供技术需求进行委托科研或双方共同开发。安徽省的企业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排在全国前列,但是企业研发人员数量排名较后。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由2004年的15376人上升到2006年为18796人,但占全国的比例却由3.51%下降到2.70%。另外,新产品产值增长率较高,但新产品产值率有所下降,2004年~2006年的新产品产值率远远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表32001~2006年安徽省R&D人员数、R&D经费、专利授予件及与全国的比较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安徽R&D全时人员当量(万人年)2.442.372.512.412.842.99安徽R&D全时人员当量在全国排名171718181819R&D经费总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0.650.730.830.800.850.97全国R&D经费总支出占我国GDP的比重(%)1.001.101.301.351.341.42安徽授予专利(件)127814191610160719392234全国授予专利(件)114251132399182226190238214003268002安徽授予专利占全国的比重(%)1.11.070.891.000.910.83安徽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0.820.840.810.680.921.02新产品产值(亿元)239.3278.6355.7349.9422.1500.5安徽新产品产值率(%)13.113.113.68.39.28.5全国新产品产值率(%)15.917.215.815.415.515.7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2001~2006年统计数据整理。
4.结束语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支撑作用,而区域科技平台的建设水平又是区域创新能力的体现。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发挥现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也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与完善要围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开展工作。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安徽省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以提高安徽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4.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这就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区域平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和倡导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会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意识。
4.2进一步科技条件平台基础性建设工作。基础性建设工作是区域科技条件平台特色性工作的基础,安徽省要进一步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和人力投人,尤其要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加强研发强度,集聚科技资源,培育知识和技术集群。
4.3将平台建设与产学研合作协同推进,将平台建设作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坚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平台建设,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参考文献
[1]吴贵生、魏守华、徐建国.区域科技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9
[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2007[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2006[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5]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2~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