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感觉派的城乡叙述

论新感觉派的城乡叙述

论文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作家的新感觉派作家群,活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文坛。对于新感觉派小说文本中都市与乡村叙述的比较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都市和乡村不仅仅是作为地域空间意义上或社会形态意义上的实际存在;而是文化形态和体验方式的存在,是由空间场所所生成及携带的诗学空间。长久以来,对于新感觉派小说的研究侧重于都市主题与都市文学想象研究,并将之与现代性相联系,构筑起“文学中的上海”的强大的现代性身份意义,而忽视了新感觉派文本中的乡村叙述。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围绕新感觉派小说文本中的城乡叙述、体验与文本中的城乡关系这个主题展开研究,并指出新感觉派小说文本中城乡叙述的“同质化”特征。在城乡文化内涵探讨的同时,新感觉派城乡叙述的文学表现形式问题也是本文关注的对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同质化”的都市与乡村
  • 第一节 城乡叙述的“同质化”
  • 第二节 城乡体验的“同质化”
  • 第二章 都市人的乡村情结与乡村人的都市向往
  • 第一节 都市人的诗意化乡村情结
  • 第二节 乡村人对都市文明的向往
  • 第三章 新感觉派城乡叙述张力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城乡空间转换与文化冲突
  • 第二节 隐性空间与显性空间的对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论新感觉派的城乡叙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