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坳陷湖盆沉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陆相坳陷湖盆,斜坡带,层序格架,沉积模式
坳陷湖盆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叶茂松,解习农,黄灿[1](2014)在《陆相坳陷湖盆斜坡带层序格架下沉积模式及隐蔽圈闭勘探: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白垩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白垩系为例,讨论了陆相坳陷湖盆斜坡带层序格架下典型沉积模式及隐蔽圈闭的勘探经验。运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开展了白垩系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建立了层序充填样式,对春光油田白垩系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带展开了分析。结合层序格架提出了低位体系域冲积扇-下切谷-斜坡扇、湖扩-高位体系域辫状河叁角洲退积-进积2种坳陷湖盆斜坡带沉积模式,与典型断陷湖盆的沉积模式进行了比较,并认为等时地层格架内的砂体展布与油气成藏条件密切相关。低位体系域下切谷及湖扩体系域退积型叁角洲为有利的成藏区带。因此,对陆相坳陷湖盆斜坡带进行勘探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可以寻找到较好的隐蔽圈闭。研究区的勘探重点应该集中在对不整合面及断裂面分析,以等时地层格架下有利砂体的展布为重点,同时还要结合油气的时空匹配性进一步对成藏可能性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4年04期)
任朝波,岳云雷[2](2014)在《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坳陷湖盆缓坡层序的叁种沉积充填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各种资料,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Ⅳ级层序地层格架。在Ⅳ级层序地层格架内,通过沉积相研究,针对不同的层序地层特征,总结出坳陷湖盆缓坡层序的叁种沉积充填模式,即:坳陷湖盆扩张期缓坡层序沉积充填模式、坳陷湖盆构造间歇期缓坡层序沉积充填模式、坳陷湖盆重构期缓坡层序沉积充填模式。还总结出不同的沉积充填模式下,各种类型圈闭的分布特征,用以指导坳陷湖盆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朱筱敏,邓秀芹,刘自亮,孙勃,廖纪佳[3](2013)在《大型坳陷湖盆浅水辫状河叁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水叁角洲是当今沉积学研究热点和油气勘探重点对象。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叁迭系延长组发育了大型浅水辫状河叁角洲,并在其中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大量野外露头、岩心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具有利于浅水辫状河叁角洲发育的大型坳陷湖盆地质背景,形成的辫状河叁角洲具有粒度较粗、塑性岩屑较多、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发育交错层理和间断正韵律、水下分支河道多叉、砂厚、延伸远等沉积特征。鄂尔多斯盆地浅水辫状河叁角洲沉积时期,沉积区距物源区相对较近,河道宽深比较大,发育浅水沉积构造和沉积韵律,构造活动和湖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叁角洲的发育,形成了"小平原、大前缘"的浅水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体系。(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3年02期)
王立武[4](2012)在《坳陷湖盆浅水叁角洲的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南部姚一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坳陷湖盆浅水叁角洲的形成古地形背景、水动力学特征、平面形态、微相类型及叁角洲内部结构等多个方面与正常叁角洲有着极大的差异。姚一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古地形平坦并不具备明显的坡折带,水体浅、面积小并且湖泊能量较弱,湖岸线不稳定并常常发生大范围的迁移,为典型的浅水沉积湖盆。浅水湖盆的沉积充填主要以浅水叁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深湖、半深湖相对不发育,浅水叁角洲砂体是湖泊砂体的主要类型。根据供源水系的不同,松南的浅水叁角洲可以分为浅水型扇叁角洲、浅水型辫状河叁角洲和浅水曲流河叁角洲等。浅水型叁角洲主要有以下特点:1.具高建设性河控叁角洲的沉积特点,平面上呈鸟足状,前缘相带延伸较远,形成了大规模的湖盆中心砂体;2.浅水叁角洲前缘主要以分流河道为主,河口坝极不发育;3.前缘分流河道呈网状展布,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席状砂化,依次划分为弱席状化、中等席状化、强席状化等3种类型;4.不具备典型叁角洲的叁层式沉积结构及向上变粗的反序列特征。松南姚一段沉积时期,总体表现为基准面上升的湖侵过程,I、II砂组低位和湖侵域的砂体为成藏提供了的有利储集空间,III砂组的湖侵为区域性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潘树新,王建功,刘彩燕,赵志魁,赵占银[5](2012)在《坳陷湖盆沿岸坝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成藏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沿岸坝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沿岸坝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沉积构造以浪成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等浅水构造为主,且沉积相序主要为反序、复合相序;粒度概率曲线以两段式为主。沿岸坝由于受到湖流和湖浪作用的改造,坝体外缘形成形态各异的斜坝和直坝沉积。时间上沿岸坝主要发育于青一段和青二段中短期旋回的下降期;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各叁角洲之间的湖湾区,坝体分布明显受到坡折带和湖岸线迁移的控制,西部陡坡带的坝体具有砂岩厚、相带窄的特点,南部缓坡带的坝体具有砂岩薄并呈多排展布的特点。沿岸坝是坳陷湖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容易形成多种类型的原生油气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2年S2期)
杨帆,邹才能,侯连华,于兴河,李胜利[6](2012)在《坳陷湖盆浅水叁角洲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以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水叁角洲是大规模岩性油气藏发育的基础,其形成的弥散状分布的砂体和频繁进退的湖平面是大规模岩性地层圈闭形成的有利条件。在岩心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测井、地震等地球物理手段,分析饶阳凹陷蠡县斜坡沙河街组沉积相类型及成因,建立了浅水叁角洲的沉积模式,为在构造圈闭不发育的背景下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提供了勘探方向。(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2年03期)
庞军刚,国吉安,宋立军,李文厚[7](2012)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坳陷湖盆事件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浊积岩、震积岩、凝灰岩等事件沉积垂向上均发育典型的沉积序列,可根据其沉积序列进行识别。其主要形成于长6期至长8期,平面上分布在盆地西南部的深湖区。从形成机制上看,构造运动触发了火山活动和强烈的地震。地震活动又触发(辫状河)叁角洲前缘沉积物向深湖区移动,由牵引流转化为浊流。这几种事件沉积与油气聚集关系密切。浊积岩、震积岩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构成深水区油气的主要储集体;而凝灰岩促进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并加速其演化过程。(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12年01期)
朱筱敏,刘媛,方庆,李洋,刘云燕[8](2012)在《大型坳陷湖盆浅水叁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叁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叁肇凹陷的物源主要来自凹陷北部和西南方向,具备了发育大型浅水叁角洲的有利地质条件,即盆地基底稳定沉降,盆广坡缓;古气候干热,古温度可达37℃;母源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古水体浅,小于10m,湖平面波动频繁,湖泊水位发生旋回变化等。大型坳陷湖盆浅水叁角洲具有以下典型沉积特征:岩性细,成熟度中等,粒度概率曲线具有牵引流沉积特征;砂岩中发育有丰富的强水动力沉积构造;紫红色泥岩大面积展布,生物扰动强烈;垂向上多个间断正韵律相互迭置;具有迭瓦状前积反射地震相;叁角洲大面积稳定展布,砂地比值低;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以及席状砂,不发育河口坝。气候是浅水叁角洲展布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泊收缩,河流携带碎屑物质长距离搬运,形成枝状叁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超过20km,宽度为800~1 800m。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湖泊扩张,受湖泊的阻碍作用,河道频繁分叉改道,形成网状叁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不超过15km,宽度为500~1 600m。浅水叁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广,纵横迭置,利于构成岩性油气藏。(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2年01期)
潘树新,卫平生,王天奇,王建功,梁苏娟[9](2012)在《大型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以干旱背景下的松南泉四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一种干旱背景下坳陷湖盆全新的沉积充填模式,即"洪水—河漫湖"沉积模式。在干旱背景下,物源区的河流主要表现为季节性的洪水,大多数河流都消失在荒漠中,河水主要以地表蒸发、植被生态消耗、地下渗流、河流终端湖以及河漫湖等形式排泄,坳陷湖盆内并未形成统一大面积的汇水中心和湖相沉积。这种背景条件下,湖盆的沉积充填特征明显不同于经典的坳陷湖盆和浅水湖盆沉积。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具有气候干旱、地势平坦、生物单调贫乏等特征,盆地南部存在5大沉积体系及7条主要的水系。除在盆地西部古龙凹陷地区河流汇水形成小范围浅水湖泊外,在盆地南部主要为"洪水—河漫湖"的河流相沉积。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具有以下特点:①全盆地没有统一的汇水中心,因而缺乏大面积分布的湖相和叁角洲沉积;②河流表现为季节性的洪水,部分河流由于地形变缓,并未进入汇水中心,而是消失在荒漠中,河流相为盆地沉积充填的主要类型;③湖盆具有多物源、多漫湖、满盆含砂的沉积特点;④河漫湖与河流在空间分布上存在3种关系,即河流终止于河漫湖、河流穿过河漫湖、河流绕过河漫湖等。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是一种中—新生代陆相坳陷湖盆沉积充填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2年01期)
李树同,王多云,陶辉飞,王彬,陈丹丹[10](2011)在《坳陷湖盆湖泛层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在延长组内识别出了6层叁级层序级别的湖泛层(Ⅰ、Ⅱ、Ⅲ、Ⅳ、Ⅴ、Ⅵ),研究了其沉积相类型、沉积厚度及其平面展布等沉积特征,从发育层位、露头、岩电响应等方面建立了其识别标志.研究结果表明,湖泛层主要具有4方面的石油地质意义:①湖泛层具有在测井和地震资料上易识别和对比的特征,可作为湖盆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辅助标志层,对湖盆层序地层研究具有一定辅助作用;②利用湖泛泥岩类型及其厚度平面展布特征,反映不同时期湖水分布和演化规律;③借助湖泛层厚度沉积中心的分布和迁移,研究湖盆沉积洼陷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对认识整个湖盆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④湖泛层作为油藏的主要烃源岩和盖层,其时空分布特征控制着油藏组合类型和成藏规律.(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坳陷湖盆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各种资料,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Ⅳ级层序地层格架。在Ⅳ级层序地层格架内,通过沉积相研究,针对不同的层序地层特征,总结出坳陷湖盆缓坡层序的叁种沉积充填模式,即:坳陷湖盆扩张期缓坡层序沉积充填模式、坳陷湖盆构造间歇期缓坡层序沉积充填模式、坳陷湖盆重构期缓坡层序沉积充填模式。还总结出不同的沉积充填模式下,各种类型圈闭的分布特征,用以指导坳陷湖盆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坳陷湖盆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1].叶茂松,解习农,黄灿.陆相坳陷湖盆斜坡带层序格架下沉积模式及隐蔽圈闭勘探: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白垩系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4
[2].任朝波,岳云雷.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坳陷湖盆缓坡层序的叁种沉积充填模式[J].西部探矿工程.2014
[3].朱筱敏,邓秀芹,刘自亮,孙勃,廖纪佳.大型坳陷湖盆浅水辫状河叁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为例[J].地学前缘.2013
[4].王立武.坳陷湖盆浅水叁角洲的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南部姚一段为例[J].沉积学报.2012
[5].潘树新,王建功,刘彩燕,赵志魁,赵占银.坳陷湖盆沿岸坝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成藏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
[6].杨帆,邹才能,侯连华,于兴河,李胜利.坳陷湖盆浅水叁角洲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以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为例[J].特种油气藏.2012
[7].庞军刚,国吉安,宋立军,李文厚.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坳陷湖盆事件沉积记录[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
[8].朱筱敏,刘媛,方庆,李洋,刘云燕.大型坳陷湖盆浅水叁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叁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J].地学前缘.2012
[9].潘树新,卫平生,王天奇,王建功,梁苏娟.大型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以干旱背景下的松南泉四段为例[J].地质论评.2012
[10].李树同,王多云,陶辉飞,王彬,陈丹丹.坳陷湖盆湖泛层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