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卓[1](2020)在《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构建方案研究 ——以京津冀初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改革对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提出新的要求;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可以接受到完整、系统的冬季奥林匹克教育,对于我国成为冰雪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对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创建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内容资源亟待建设,创建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具有潜在需求,特别是对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使得他们所处的时期是学习冰雪运动的最佳时期。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京津冀地区部分初中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了设计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构建了资源包的设计方案,提出了资源包的实施建议,以期更加科学合理的将冰雪运动融入到学校体育中,为增强我国青少年奥林匹克意识,培养冰雪后备人才,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为日后在学校中开展冰雪运动课程和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资料和数据支撑。研究结论显示: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冬季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出创建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的必要性:有效实现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国家战略需要、加快满足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教育资源需要、促进学生对冰雪运动认知和参与的需要;可行性:拥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具有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师资保障、具有实现线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学生兴趣做基础。明确了资源包的创建目标、实施对象和设计原则,通过对相关课程资源的搜集、整理、挖掘,最终整合出一个完整的资源包设计方案包括:资源包简介、资源包创建目标、知识点基本要求、措施及建议、参考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资源包设计方案实施建议:内容选择要体现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符合现有实际条件、保障教学安全有序、资源包的更新完善、资源包使用对象的把握、资源包使用时机的把握及落实教学评价。
张慧鑫[2](2020)在《大学生感知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相关活动交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奥成功之后,构建良好的冬奥会文化环境和促使大学生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是综合考察我国奥林匹克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天津、河北六所高校大学生感知冬奥会文化活动特征、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特征进行调查,揭示不同大学生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特征,研究大学生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的交互作用,以及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对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冬奥会文化环境和促进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的思考与建议。结论显示:奥林匹克教育是实现我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对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京津冀大学生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呈正态分布,参与度和参与频率较高;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认知在性别、年级存在显着差异,男生分值高于女生,中年级学生分值高于低年级和高年级;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的情感在性别、专业存在显着差异,男生分值高于女生,理科高于文科;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的意愿在年级、来源地存在差异性,中年级分值高于低年级和高年级,城镇学生分值高于农村学生;不同大学生对参与冬奥会相关活的参与态度、参与行为、感受到的影响力和满意程度是不同的,参与态度不同性别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男生高于女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存在显着差异,理科高于文科。线上参与行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差异性,其中男生高于女生、文科高于理科、中年级高于低年级和高年级;线下参与行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存在差异性,其中男生高于女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感受到的影响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存在差异性,其中男生高于女生、理科高于文科、中年级高于低年级和高年级;满意程度不同专业、年级存在差异性,其中理科高于文科、中年级高于低年级和高年级;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冬奥会相关互动二者具有显着性正相关的关系,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对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感知冬奥会文化环境可以预测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以冬奥会文化环境认知、情感、意向三个维度构建对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行为回归预测模型,对其参与动机、参与行为、感受到的影响力的解释度较好,对参与效果的满意程度解释度较弱。
贾晴晴[3](2020)在《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冬奥会,其举办地位于北京和张家口,它为全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为河北省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北京冬奥申委在《申办报告》中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奥委会承诺未来七年内将带动全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而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到2022年全省参与冰雪运动群众达到3000万人”的目标,省教育厅已制定了《全省高校开展冰雪运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高校冰雪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全员参与;同时坚持分类推进,突出重点,广泛组织发动学生参与,积极推动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同时由于冰雪运动能够增强学生体质,磨练学生意志,即也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研究以河北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张家口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5所高校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这些研究方法,对师资力量、场地设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化氛围、经费来源、重视程度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具体路径,以期为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河北省高校现阶段在校园冰雪运动建设的初期,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师资力量薄弱、场地设施缺失、课堂开展不顺利、课外活动形式不丰富、经费来源较为单一、文化氛围不浓厚、重视程度不够这七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另外,高校出现了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保障措施欠缺等现象。(2)河北省高校在发展校园冰雪运动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确立目标,分析出河北省高校在现背景下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遵循现有依据,要分阶段走的实现校园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3)河北省各所高校要有一个合适的定位,采取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增加可利用场地的数量,有效开展冰雪运动课堂,丰富课外活动,加大对校园冰雪运动的重视程度,加强校园冰雪文化的宣传,浓厚氛围。(4)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良好作用。河北省高校要实现校园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可预见的问题,做好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刘旭明[4](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认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李博[5](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王宝[6](2016)在《太原市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调查》文中指出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太原市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5所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阐述了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高校体育专业开设奥林匹克教育课程的情况、体育专业学生对奥林匹克基本知识的了解、对奥林匹克教育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学习奥林匹克知识的途径、了解奥林匹克教育和社会的连带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太原市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发现体育专业在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一些问题: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教师的缺乏、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媒体的传播存在误导现象和学生学习的意识浅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实用性的建议:引起学校领导的相关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传播奥林匹克教育的学校氛围、端正媒体的宣传态度以及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兴趣。扩大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教育的宣传和影响,促进高校青年尤其体育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体育生真正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和本质是教育,并努力为高校体育教育的自我更新提供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
李晨峰[7](2011)在《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建国后,随着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未能较好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造成了运动员在社会中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不但影响了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借鉴国外部分国家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指出,虽然我国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给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方便,但依然存在体育系统学校教学资源少、师资力量弱、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优秀运动员教学目标存在缺陷、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一直难以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为我国体育事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使我国优秀运动员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价值,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社会化理论和社会需求理论,提出了制定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建议:建立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保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学习质量;要以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基础;在以提高运动员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健全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体系,使运动员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技能;建立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指导、咨询和监督机构,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帮助;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促进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多元化途径;要加大教育部门的管理力度,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在高校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办成职业导向更强、更具特色的专业。
周丽萍[8](2011)在《我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文中认为选择“我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实现”问题的研究,缘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是教育的视角,缘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对奥林匹克教育价值淡漠的现实,缘于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未来。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对中、小学生的心理感受、行为趋向、道德升华、文明导向等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现实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中,违背本源教育价值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何改变现状?笔者瞄准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和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相通的契合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尝试通过对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梳理,探索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中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实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考察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选择6所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客观的呈现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在事实的基础上找寻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对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价值。通过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研究,使广大中、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掌握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而且对其自身人格的健全、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对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对于推进我国中、小学体育学科建设、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深化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以及推动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论为:1、奥林匹克教育价值是指奥运主体(人)与奥运教育物体、奥运教育关系、奥运教育活动、奥运教育结果……之间相互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内容体系由核心内容、横向体系、纵向体系所组成。奥林匹克教育价值有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和平、追求完美、提升道德、推进人类解放五项基本原则。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载体是运动与运动技能、媒体、竞赛、教学和训练。2、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价值的关系是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理念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理念的一致,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口标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目标的一致,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与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的目标吻合、内容互补、形式拓宽、方法互动的关系。3、影响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尴尬地位,奥林匹克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边缘化地位,体育教师奥林匹克文化素养的缺乏,中、小学校奥林匹克教材的稀缺。4、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实现:借鉴奥运会举办国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六种典型模式,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本土化。体育教育中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途径: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制度保障,加大政策倾斜,紧紧围绕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加强奥林匹克师资培训,建设奥林匹克立体化教材,增强素材的创新和突破,运用多元化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杨文华[9](2010)在《河北省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中诞生的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运动,它的活动是持续的、全球性的。作为全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的节日—奥运会是其活动的顶点,从奥林匹克运动诞生至今,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都会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如今,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它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文化运动。奥林匹克文化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它主张通过增强人的体质和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也主张通过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的密切结合,使人的获得和谐发展与提高。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普遍的、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与学校体育的诸多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奥委会与教育机构的普遍重视,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性、多文化的特点也成为世界各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动力。《奥林匹克宪章》第4章在讲到“国家奥委会的使命和职责”中,明确指出:“在全国体育活动范围内,宣传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学校和大学的体育教学计划中促进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国际奥委会已将大学视作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之初,学校体育开设项目的内容、形式就是以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为主流。尽管学校体育在发展和改革,但是一直到现在,奥运会竞技运动项目仍然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也不可能离开现代奥林匹克的运动素材。大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可以深化奥林匹克文化。奥运的大幕落下,中国也进入了后奥运时代。后奥运研究也逐渐展开,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发放,对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的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河北省高校大多数体育教师和学生认为高校体育传播奥运知识很重要,教师对奥林匹克文化比较了解。大学生则相对较差。河北省高校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多数对奥林匹克文化知识的停留在一般了解。河北省高校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互联网获得奥林匹克知识占很大比例,利用业余时间,观看电视转播等媒体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宣传报道,利用率很高。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河北省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提高广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帮助,为今后更好地实施奥林匹克教育奠定基础。
张爱华[10](2009)在《山东省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奥林匹克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先进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它不断丰富的内涵让世人越来越了解它,越来越亲近它;还有它催人奋进的精神品质:如公平竞争、顽强拼搏、重在参与、更快更高更强等精神品质,对当代民众,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其行为趋向、道德升华、心理感受、文明导向、社会规范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奥林匹克文化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日趋明朗化,它以特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播与教育,一方面是21世纪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健康地发展,这是两者在21世纪最有效的结合,是双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播,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等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而作为西方文化一部分的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也毫不例外地要依赖于大学。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奥林匹克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传播者。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是当今中国大学生的一种光荣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本课题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山东省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第二大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东省成为中国经济很发达的省份之一。山东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雄厚的经济基础,加之厚重的文化底蕴,促使我省的科教兴旺发达。研究我省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情况对研究全国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情况具有借鉴意义。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一般性常识掌握的还可以,对专业性强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了解的更少。高校体育教师对奥林匹克文化知识的理解水平总体不高,参加过奥林匹克文化知识培训的老师也是屈指可数。摸清山东省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现状,分析影响我省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主要因素,针对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二、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构建方案研究 ——以京津冀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基础教育改革对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提出新要求 |
1.1.2 创建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具有潜在需求 |
1.1.3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内容资源亟待建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
1.4.2 冬季奥林匹克的教育资源价值研究现状 |
1.4.3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课程内容资源建设研究现状 |
1.4.4 冰雪运动进校园背景下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专家咨询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归纳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 |
3.1.2 课程资源 |
3.1.3 资源包 |
3.1.4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 |
3.2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资源包创建的认识理论 |
3.2.1 建构主义理论 |
3.2.2 课程开发模式理论 |
3.2.3 课程整合理论 |
3.2.4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3.3 构建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的必要性 |
3.3.1 有效实现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国家战略需要 |
3.3.2 加快满足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教育资源需要 |
3.3.3 促进学生对冰雪运动认知和参与的需要 |
3.4 构建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的可行性 |
3.4.1 拥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
3.4.2 具有冰雪运动进校园师资保障措施 |
3.4.3 具有实现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学生兴趣做基础 |
3.5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创建定位分析 |
3.5.1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创建目标分析 |
3.5.2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实施对象分析 |
3.6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创建原则 |
3.6.1 科学性原则 |
3.6.2 实用性原则 |
3.6.3 可接受性原则 |
3.6.4 可操作性原则 |
3.6.5 安全性原则 |
3.6.6 可持续性原则 |
3.7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创建过程 |
3.7.1 关于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资源包内容的收集整理 |
3.7.2 关于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
3.7.3 课程资源与知识点的对应 |
3.7.4 课程资源与评价要点的对应 |
3.7.5 关于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资源课外知识延展 |
3.8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创建方案示例 |
3.8.1 资源包简介 |
3.8.2 课程资源包教学目标 |
3.8.3 教学内容、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
3.8.4 执行教学内容的措施及建议 |
3.8.5 教师参考资料(示例) |
3.9 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内容资源包实施建议 |
3.9.1 教学资源选择的目标体现 |
3.9.2 教学资源条件的实际符合 |
3.9.3 教学资源安全的实施保障 |
3.9.4 教学资源内容的更新完善 |
3.9.5 教学资源使用对象的把握 |
3.9.6 教学资源使用时机的把握 |
3.9.7 教学效果评价的贯彻落实 |
4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大学生感知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相关活动交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冬奥会文化环境对奥林匹克教育有重要作用 |
1.1.2 大学生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是支持冬奥会举办的重要途径 |
1.1.3 感知和参与冬奥会是综合考察奥林匹克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感知环境的研究现状 |
2.1.2 关于参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
2.1.3 关于感知环境与参与行为关系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感知环境的研究现状 |
2.2.2 关于参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
2.2.3 关于感知环境和参与行为关系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1.1 认知心理学理论 |
4.1.2 媒介环境学理论 |
4.1.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4.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4.2.1 感知 |
4.2.2 文化环境 |
4.2.3 冬奥会文化环境 |
4.2.4 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 |
4.3 大学生感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的认识理论 |
4.3.1 大学生身心特点 |
4.3.2 大学生和感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 |
4.3.3 大学生和北京冬奥会相关活动参与行为 |
4.3.4 大学生感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 |
4.4 大学生感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特征 |
4.4.1 大学生感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总体特征 |
4.4.2 大学生对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认知特征 |
4.4.3 大学生对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情感特征 |
4.4.4 大学生对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意向特征 |
4.5 大学生参与北京冬奥会相关活动特征 |
4.5.1 大学生参与北京冬奥会活动态度特征 |
4.5.2 大学生参与北京冬奥会活动动机特征 |
4.5.3 大学生参与北京冬奥会活动行为特征 |
4.5.4 大学生参与北京冬奥会活动效果特征 |
4.6 大学生感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的交互作用分析 |
4.6.1 大学生感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的相关分析 |
4.6.2 大学生感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冬奥会相关活动的因果分析 |
4.7 优化冬奥会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冬奥会参与的思考 |
4.7.1 优化冬奥会文化环境是推动大学生参与冬奥会活动的有利条件 |
4.7.2 优化冬奥会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参与冬奥会活动的努力方向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高校冰雪运动是推动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 |
1.1.2 高校冰雪运动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举措 |
1.1.3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河北省高校开展冰雪运动带来了机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冰雪运动 |
2.1.2 校园冰雪运动 |
2.1.3 可持续发展 |
2.1.4 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 |
2.2 国内校园冰雪运动研究现状 |
2.2.1 校园冰雪运动研究现状 |
2.2.2 高校校园冰雪运动研究现状 |
2.2.3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现状 |
2.3 国外校园冰雪运动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
4.1.1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师资力量分析 |
4.1.2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分析 |
4.1.3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
4.1.4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课外活动现状分析 |
4.1.5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文化氛围分析 |
4.1.6 校园冰雪运动经费来源情况分析 |
4.1.7 校园冰雪运动重视情况分析 |
4.2 制约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4.2.1 校园冰雪运动师资力量因素分析 |
4.2.2 校园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因素分析 |
4.2.3 校园冰雪运动课堂因素分析 |
4.2.4 校园冰雪运动课外活动因素分析 |
4.2.5 校园冰雪运动文化因素分析 |
4.2.6 校园冰雪运动经费因素分析 |
4.2.7 校园冰雪运动重视程度因素分析 |
4.3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制定 |
4.3.1 制定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
4.3.2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 |
4.3.3 河北省高校实现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4.3.4 实现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目标 |
4.3.5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阶段 |
4.4 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措施 |
4.4.1 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优化校园冰雪运动师资队伍 |
4.4.2 加快建设校内冰雪场地,合理运用校外冰雪场地 |
4.4.3 明确课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形式 |
4.4.4 丰富课外活动形式、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
4.4.5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冰雪运动文化氛围 |
4.4.6 政府为主、社会市场为辅的多项资金投入 |
4.4.7 加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6.1 研究的创新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5)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太原市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对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的研究 |
2.2 对奥林匹克教育内容的研究 |
2.3 对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研究 |
2.4 对奥林匹克教育途径的研究 |
2.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3. 奥林匹克教育的释义 |
3.1 “人文奥运”的含义 |
3.2 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意义 |
3.2.1 培养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
3.2.2 增强青年的合作意识 |
3.2.3 提升青年的生活品味 |
3.2.4 激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
3.2.5 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4. 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 |
4.1 培养学生自我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 |
4.2 培养体育生树立正确的赛场价值观 |
4.3 促进体育生团队合作意识 |
4.4 促进体育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 |
4.5 提高体育生的人文素质 |
4.6 为高校体育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
4.7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
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方法 |
5.2.1 文献资料法 |
5.2.2 问卷调查法 |
5.2.3 数理统计法 |
5.2.4 逻辑分析法 |
5.2.5 比较分析法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体育生对奥林匹克运动基本知识的了解 |
6.2 高校体育专业奥林匹克课程开设情况 |
6.3 体育生对本校开设的奥林匹克课程的态度 |
6.4 体育生对自己掌握的奥运知识的满意度 |
6.5 体育生学习奥林匹克知识的目的 |
6.6 体育生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的途径 |
6.7 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连带关系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
7.1.2 专业教师的缺乏 |
7.1.3 学习压力的负荷 |
7.1.4 媒体的导向误区 |
7.1.5 学生学习意识的浅薄 |
7.2 建议 |
7.2.1 学校领导的相关重视 |
7.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
7.2.3 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氛围 |
7.2.4 端正媒体宣传的角度 |
7.2.5 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情况 |
2.1.1 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研究 |
2.1.2 教育教学组织方式研究 |
2.1.3 小结 |
2.2 国外研究情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概念界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调研法 |
3.2.4 统计法 |
3.2.5 历史研究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视角与理论依据 |
4.1 研究视角 |
4.2 研究理论依据 |
4.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2.2 系统理论 |
4.2.3 社会化理论 |
4.2.4 社会需求理论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建国后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历程及政策制定 |
5.1.1 建国初期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
5.1.2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体系的逐步建立 |
5.1.3 以体为主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和矛盾凸显 |
5.1.4 以体教结合为主导优秀运动员多元化文化教育的发展 |
5.1.5 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教育的发展 |
5.1.6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开展情况 |
5.2 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教育体系 |
5.2.1 优秀运动员的研究生文化教育 |
5.2.2 优秀运动员的本科和大专文化教育 |
5.2.3 优秀运动员的高中阶段文化教育 |
5.2.4 优秀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文化教育 |
5.3 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开展状况 |
5.3.1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教学硬件条件较差 |
5.3.2 优秀运动员学习时间较少 |
5.3.3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文化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5.3.4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教师数量不足 |
5.3.5 优秀后备人才逐年减少 |
5.4 国外优秀运动员学校文化教育的借鉴 |
5.4.1 国外关于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规章制度 |
5.4.2 部分发达国家优秀运动员学校文化教育经验借鉴 |
5.4.3 部分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状况 |
5.4.4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借鉴 |
5.5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制度存在的问题 |
5.5.1 教育目标的缺陷 |
5.5.2 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控制不严 |
5.5.3 我国管理体制的束缚与制约 |
5.5.4 我国体育事业社会化程度较低 |
5.5.5 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 |
5.6 制定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的建议 |
5.6.1 建立社会化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目标 |
5.6.2 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 |
5.6.3 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 |
5.6.4 建立社会积极参与的、以市场为主导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 |
5.6.5 加强对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指导、咨询、监督 |
5.6.6 调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目标 |
5.6.7 积极发挥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 |
5.6.8 积极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8)我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缘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是教育的视角 |
(二) 缘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对奥林匹克教育价值淡漠的现实 |
(三) 缘于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未来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考察访谈法 |
(四) 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一、理论基础:教育价值理论 |
二、核心概念阐述 |
(一) 奥林匹克教育 |
(二)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 |
(三) 中、小学体育教育 |
(四) 中、小学体育教育价值 |
(五) 教育价值选择 |
(六) 教育价值实现 |
三、论文的整体结构 |
第二章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研究 |
一、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缘起与发展 |
(一) 古希腊哲学中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阐述 |
(二) 顾拜旦对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论述 |
(三) 20世纪中后期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发展 |
二、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体系 |
(一)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内容体系 |
(二)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 |
三、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实现 |
(一)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文化迷失 |
(二)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文化逻辑 |
(三)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文化追寻 |
(四)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生成载体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 |
一、现状分析 |
(一)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 |
(二) 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 |
二、奥林匹克教育融入教育的情况 |
(一) 融入教育教学体系概况 |
(二) 奥林匹克知识的认知概况 |
(三) 奥林匹克教育内容和活动概况 |
(四) 奥林匹克教育途径概况 |
(五) 奥林匹克教育者概况 |
(六) 奥林匹克教育受教育者概况 |
三、影响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 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尴尬地位 |
(二) 奥林匹克教育在教育中的边缘地位 |
(三) 体育教师奥林匹克文化素养的缺乏 |
(四) 中、小学校奥林匹克教材的稀缺 |
四、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缺失 |
(一) 生命人教育的不突出 |
(二) 体育德育教育的不鲜明 |
(三) 体育精神教育的不明显 |
(四) 国际主义教育的不醒目 |
第四章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缺失的原因剖析 |
一、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价值的关系 |
(一)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理念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理念的比较 |
(二)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目标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目标的比较 |
(三)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与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的关系 |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违背教育价值的原因剖析 |
(一) 哲学层面:体育教育价值的批判 |
(二) 理论层面:基础理论的偏颇 |
(三) 制度层面:制度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
第五章 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实现 |
一、奥运会举办国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六种典型模式 |
(一)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教育的"系统计划"模式 |
(二) 卡尔加里奥林匹克教育的"知识普及"模式 |
(三) 长野奥林匹克教育的"一校一国"模式 |
(四) 悉尼奥林匹克教育的"主题活动"模式 |
(五) 雅典奥林匹克教育的"人文历史"模式 |
(六) 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 |
二、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本上化 |
(一) 本土化是必经之路 |
(二)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本土化 |
(三)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本土化的基本内容 |
三、体育教育中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途径 |
(一)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制度保障,加大政策倾斜 |
(二) 围绕奥林匹克教育价值,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
(三) 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加强奥林匹克培训 |
(四) 建设奥林匹克立体教材,增强素材创新突破 |
(五) 运用多元化的主题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统计 |
后记 |
(9)河北省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奥林匹克文化相关概念以及内涵的研究 |
1.2 关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高等教育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3 研究步骤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奥林匹克文化的起源与传播发展历程 |
3.2 河北省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调查分析 |
3.2.1 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对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传播认识程度统计分析 |
3.2.2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对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传播认识程度统计分析 |
3.2.3 河北省高校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程度统计分析 |
3.2.4 河北省高校体育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内容和知识水平调查与分析 |
3.2.5 河北省高校体育传播奥林匹克知识途径调查与分析 |
3.2.6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对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3.3 影响奥林匹克文化在河北省高校传播的因素分析 |
3.4 促进学校体育中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对策研究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山东省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有关奥林匹克文化的研究 |
2.2 有关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对奥林匹克文化的界定 |
4.1.1 奥林匹克文化的范畴 |
4.1.2 奥林匹克文化的性质 |
4.1.3 奥林匹克文化的特征 |
4.1.4 奥林匹克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 |
4.2 山东省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大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知识的了解及认知 |
4.2.1.1 关于大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一般性常识的了解 |
4.2.1.2 大学生对于奥林匹克文化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的调查 |
4.2.1.3 大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深刻内涵的理解 |
4.2.1.4 大学生对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态度调查 |
4.2.2 高校体育教师对奥林匹克文化知识的了解 |
4.2.2.1 高校体育教师对奥林匹克文化一般性常识的了解 |
4.2.2.2 教师对于奥林匹克文化专业问题及深刻内涵的理解 |
4.2.2.3 高校体育教师对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态度调查 |
4.3 影响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
4.3.1 教育体制的弊端和管理部门的忽视 |
4.3.2 高校领导、师生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认识不足 |
4.3.3 学校体育所面临的挑战 |
4.3.4 高校奥林匹克教材的缺乏以及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 |
4.3.5 媒体报道内容的倾向性 |
4.3.6 组织力量及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
5 加大高校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力度的对策 |
5.1 推进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
5.2 提高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认识、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
5.3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
5.4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奥林匹克文化校园 |
6 结论 |
7 注释与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之冰雪运动课程资源包构建方案研究 ——以京津冀初中为例[D]. 孙卓.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2]大学生感知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环境和参与相关活动交互作用的研究[D]. 张慧鑫.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3]河北省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 贾晴晴.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6]太原市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调查[D]. 王宝. 中北大学, 2016(08)
- [7]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 李晨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8]我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D]. 周丽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9]河北省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调查研究[D]. 杨文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
- [10]山东省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对策[D]. 张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