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描述性翻译理论视角比较Lady Chatterley’s Lover的两个中译本

从描述性翻译理论视角比较Lady Chatterley’s Lover的两个中译本

论文摘要

本文以图瑞的目的论和勒非弗尔的文化观论为理论框架,采用描述性的比较分析法,旨在通过对社会文化背景的考察来解释社会文化语境在翻译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对劳伦斯的Lady Chatterley’s Lover的两个中译本从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进行比较与分析。两个译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间相隔近70年。本文选择的是一个纵向的比较,强调时代所造成的译本的差异。通过还原译本所产生的两个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诗学的要求以及读者群的特点来探究译者选择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本文就Lady Chatterley’s Lover的不同译本的比较并不是为了在语言和文化的处理方面进行评判,而是试图用基于描写性翻译理论的译本分析来解释同一原文本的多种译本共存、不同译者采取翻译策略、及译本之间差异等翻译现象。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文本的理论基础作一介绍,阐述描写性翻译、图瑞的目的论和勒非弗尔的文化观论,探究影响翻译过程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此理论适用于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同一文学作品不同译本的研究。描写译学的目标就是在描写的基础上对有关翻译行为进行解释。第二章是作者作品介绍,提供翻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框架。第三章对两个译本进行语言及文化两个层面的比较,对两个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语言方面主要涉及到词、句、篇章、人物形象的再现,文化方面主要涉一些文化意象、审美观点以及关于性爱描写处理上的差异及其原因。第四章主要针对造成这些差异的隐形和显见的背后原因进行剖析,指出社会历史背景、对外国文化的态度及译者的先在结构和期待视野的介入是造成译本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有赞助者的意志也是造成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五章总结:翻译通常受到除译者自身的因素影响之外,还受一定的社会文化因素(如接受美学,诗学,形态学等)的制约。为了适应译入语文化和译入语读者的需要,译者一般要顺应当时的主流思想意识和诗学潮流来处理自己的翻译。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并由此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描述性翻译批评方法主要是解构规范性翻译并补充其不足,其主要特点是对不完整性的宽容,给各种译本提供存在的空间。此理论能够有效地解释一些由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影响的翻译现象,尤其适用于同一原文本的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译作进行研究。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ies
  • 1.1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 1.2 Target/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Theories
  • 1.3 Reception Theory
  • 1.4 Summary
  • Chapter Two About the Work and the Author
  • 2.1 The Author
  • 2.1.1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Lawrence
  • 2.1.2 The General Theme of D.H. Lawrence’s Novels
  • 2.2 The Work: Lady Chatterley’s Lover
  • Chapter Thre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Versions
  • 3.1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Versions: an Overview
  • 3.2 A Comparison from th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 3.2.1 Lexical Level: Language Styles & the Age
  • 3.2.2 Syntactic level: Degrees of Faithfulness to the Sentence Structure
  • 3.2.3 Reproduction of the Characters
  • 3.3 A Comparison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 3.3.1 Compensation for Cultural Default
  • 3.3.2 Western Cultur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s
  • 3.3.3 Viewpoint on Sexual Love and Aesthetics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 4.1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 4.2 Attitudes towards Foreign Culture
  • 4.3 The Influence of Patronage, Aesthetics and Poetics
  • 4.4 Translator's Intervention into Translation
  • 4.5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从描述性翻译理论视角比较Lady Chatterley’s Lover的两个中译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