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清郑敏杜普(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中图分类号】R6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075-02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PBC患者中,女性24例,女∶男比例为4∶1;确诊时年龄平均为55岁;主要症状:乏力、皮肤瘙痒、纳差;主要体征:黄疸、肝大、脾大,晚期多有腹水;实验室检查:绝大多数患者以r-GGT、ALP升高为主;所有患者AMA阳性及AMA-M2阳性;治疗采用以熊去氧胆酸(UDCA)及甘草酸类制剂为主的综合保肝治疗,治疗3个月后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者有11例,显效率为36.7%;25例患者治疗后乏力、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下降,有效率为83.3%;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3例死于晚期肝硬化并发症,1例消化道出血,1例肝性脑病,1例慢性肝衰竭。结论PBC以中年女性多见,临床以乏力、皮肤瘙痒、黄疸、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肝功异常以ALP升高、胆汁淤积为主;自身抗体异常(AMA-M2阳性),UDCA及联合甘草类制剂可改善部分患者的肝功及症状,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临床特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并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在西方国家由于对PBC的重视和常规开展AMA的检查,使PBC的诊断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经确诊的PBC患者肝活组织检查近90%无肝纤维化,无症状的PBC诊断率达60%[1]。然而在亚洲如印度、新加坡、中国香港报道的少量病例中,对无症状期PBC的诊断率仅为20%-47%,提示该地区对PBC的诊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我院对30例PBC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均为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其中女性24例,男性6例,女∶男比例4∶1;确诊时年龄为34岁-72岁,平均为55岁。
1.2PBC的诊断标准[3]目前为止,国内大多仍参照2000年美国肝病学会PBC诊疗指南。2005年Kaplan对该标准进行了简化。2009年欧洲和美国同时制定了PBC新指南,该标准基本上是Kaplan标准的进一步简化,诊断标准如下:(1)血清AMA阳性;(2)肝酶中ALP升高;(3)肝活组织检查有非化脓性胆管炎及肝内小胆管破坏。以上3项中2项符合者可确诊。从诊断标准中可知组织学检查已不再是诊断PBC的必备标准,但AMA阴性的PBC患者仍需肝活组织检查,发现局灶性胆管炎若伴肉芽肿形成更具诊断意义。
1.3肝功能各项生物化学指标检查,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检查,20余种自身抗体检查,各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等。
1.4影像学检查所有住院患者均进行腹部彩超影像学检查,晚期肝硬化患者进行CT检查。
1.5药物疗效判断治疗3个月后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水平下降50%以上为显效,症状改善及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水平下降为有效,症状加重或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水平上升为无效。
2结果
2.1临床表现症状:乏力26例(86.7%),皮肤瘙痒15例(50%),纳差12例(40%),消瘦2例(6.7%),关节酸痛1例(3.3%)。体征:黄疸18例(60%),肝大21例(70%),脾大21例(70%),30例中,4例无症状,仅ALP、r-GGT异常,其中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合并原发性肝癌,AFP>400ng/ml。
2.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清学检查:30例患者中,血清r-GGT(344.47±319.17)、ALP(523.65±440.25),ALT(151.6±140.1)、AST(126.25±108.95)均显著增高;其中以ALP、r-GGT升高尤为明显,30例患者中肝功能均有异常,其中总胆红素(204.4±191.8)、直接胆红素(112.2±107.4)明显升高,而且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白蛋白(39.31±13.86)部分病人下降。血清IgM升高为主。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全部病例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其他自身抗体ANA(抗核抗体阳性)2例。
2.3确认时间从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平均19个月,最短患者达6个月,最长达7年;早期患者只表现为轻度的乏力及轻度的皮肤瘙痒,而往往不能及时就医确诊;晚期患者由于明显的乏力及皮肤瘙痒而检查发现血清胆红素及r-GGT、ALP升高,排除病毒性肝炎后查AMA及AMA-M2阳性而明确诊断。其中有3例PBC患者曾多次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未分型),以肝功轻度异常及r-GGT、ALP及胆红素轻度升高为主,最后黄疸升高明显,查AMA及AMA-M2阳性而确诊。分析其原因,一方面PBC起病隐匿,呈慢性病程,未能及时就诊;另一方面可能是临床医师对PBC的认识不足。
2.4治疗和转归本组病人住院期间均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13-15mg/kg/d,每日2-3次口服,及甘草酸制剂基础上联合其他保肝、退黄综合治疗,院外主要服用UDCA及甘草酸类制剂,治疗3个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者有11例,显效率为36.7%;25例患者治疗后乏力、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下降,有效率为83.3%;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3例死于晚期肝硬化并发症,1例消化道出血,1例肝性脑病,1例慢性肝衰竭。
3讨论
3.1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患病者90%以上为女性,年龄多在35-65岁之间,PBC病死率在肝硬化中占0.6%-2%[4]。PBC的病因至今不明,患者常有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异常,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球蛋白IgM明显升高是PBC的重要特征之一[5]。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此病认识的加深,发现的病例逐年增多,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可无明显黄疸,仅有轻度的乏力及皮肤瘙痒,有些患者因皮肤瘙痒甚至长期就诊于皮肤科,极易误诊误治。此外,男性患者起病更为隐匿,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为乏力及皮肤瘙痒者较少,而以黄疸为多,说明男性病人早期诊断困难较大。因此临床医师应在工作中高度重视PBC的早期诊断,对于此类患者特别是中年女性,首先应想到PBC的可能,并做相关生物化学、免疫学(AMA及AMA-M2)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筛查。
3.2研究显示,在实验室检查中90%-95%PBC患者血清AMA和/或AMA-M2阳性,这对无症状期PBC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不反映病情轻重,对判断PBC预后无价值[2]。AMA可分为M1-M9共9个亚型,M2抗体最具特异性。本组病例全部AMA及AMA-M2抗体阳性,其中有3例男性患者早期临床表现极像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但未做AMA检查,以后因病情反复,进一步检查发现AMA及AMA-M2阳性而确诊为PBC。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以胆汁淤积为表现,血清病毒标志物阴性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到PBC,尽早多次进行AMA及AMA-M2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PBC。
3.3PBC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对症治疗。基础治疗中主要是药物和晚期的肝移植治疗。熊去氧胆酸(UDCA)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首先批准用于治疗PBC,迄今为止,UDCA仍然是治疗PBC药物的最佳选择。本组患者应用UDCA联合甘草酸类制剂,乏力、皮肤瘙痒症状改善率达83.3%,胆红素显著下降50%以上有11例,显效率为36.7%,证明UDCA应作为PBC的常规用药。UDCA的作用机制[6];(1)刺激胆汁分泌;(2)细胞保护作用;(3)抑制细胞凋亡;(4)免疫调节作用。一些随机对照研究证实,UDCA能阻止或部分阻止PBC的进展,降低肝移植率和延长生存期。甘草酸类制剂有类激素作用,UDCA联用甘草酸类制剂是较为理想的治疗PBC药物的组合。
综上,由于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晚期治疗效果较差。UDCA对各期的PBC患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越早期的PBC患者对UDCA的应答越好。因此,应加强和提高对PBC疾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PBC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PlaX,VergaraM,GilM,etal.Incidence,prevalenceandclinicalcourseofprimarybiliarycirrhosisinaSpanishcommunity.EurJGastroenterolHepatol,2007,19:859-864.
[2]KumagiT,OnjiM.Presentationanddiagnosisofprimarybiliarycirrhosisinthe21stcentury.ClinLiverDis,2008,12:243-259,vii.
[3]TaoXH.Diagnosisofcholestasis.ZhonghuaGanzangbingZazhi,2008,16:574-576.(inchinese).
[4]VleggarFP,Varr-ooteghemNA,Varr-BuurenHR,etal.Cholestaticliverdisease;slowpiogressinunderstandingandtreatingslowlyprogressivedisorders.scandJGastroenterolsuppl,2000,232:86-92.
[5]陆伦根,曾民德.胆汁淤积性肝病[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9.
[6]张大志.胆汁淤积的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16(8):5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