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蓄积量论文-曹昀,杨杰,朱悦,王秀文

碳蓄积量论文-曹昀,杨杰,朱悦,王秀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蓄积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鄱阳湖,沙化土地,湿地松,植被恢复

碳蓄积量论文文献综述

曹昀,杨杰,朱悦,王秀文[1](2016)在《鄱阳湖沙化土地湿地松人工林碳蓄积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2010年在鄱阳湖建立了110 hm2鄱阳湖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示范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多宝乡沙山生态恢复示范区内不同沙化程度(重度、中度、轻度)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碳含量和碳蓄积量,分析碳蓄积量的空间分布及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大,林分密度减小,碳蓄积量也减小,表现为轻度沙化区>中度沙化区>重度沙化区,其中,(1)乔木层重度、中度和轻度沙化区地上部分碳蓄积量分别为:1.88、3.45、19.22 t·hm-2,碳蓄积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呈树干>树枝>树叶;(2)土壤层重度、中度和轻度沙化区碳蓄积量分别为0.59、0.9、1.3 t·hm-2,碳蓄积量主要集中在表层0~10 cm土层中,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碳含量和土壤碳密度呈不断递减趋势,但轻度沙化区,却呈现表层土壤>深层土壤>中层土壤的趋势;(3)凋落物层重度、中度和轻度沙化区碳蓄积量分别为0.12、0.59、1.22 t·hm-2;(4)林下植被层碳含量明显低于乔木层,范围在365.8~475.9 mg·g-1之间,不同沙化程度(以单叶蔓荆为例,重度、中度、轻度沙化区碳含量依次为446.3、441.1、469.8 mg·g-1)和不同物种之间差异不大(重度沙化区单叶蔓荆和狗牙根碳含量依次为446.3、416.5 mg·g-1)。可见生态条件较好的轻度沙化区植被更容易恢复成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更强、效益更好。高密度的单一植物群落抑制林下植被的存活与扩展,因此沙化土地生态治理应该由易(轻度沙化区)到难(重度沙化区)依次进行,同时在先锋物种湿地松定居后要适时引入其他草本或阔叶植物物种,完善植物群落结构,增加沙化土地恢复区人工林的碳蓄积量。(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徐素娟,刘景双,王洋,郑娜[2](2011)在《1980~2007年叁江平原主要农作物碳蓄积量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作物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同作物的固碳能力不同,种植结构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均会导致农作物碳蓄积量发生变化。以水稻、玉米、大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1980年、1985年、1995年、2003年和2007年叁江平原主要市(县)农作物碳蓄积量,并对碳密度与5~9月积温、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叁江平原主要农作物碳蓄积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农作物碳蓄积总量从1980年的2.40×106t增加到2007年的2.38×107t,增加了8.9%;平均碳密度与5~9月积温呈正相关(R=0.321,p<0.05),与5~9月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R=-0.345,p<0.05)。温度与降水量相比,降水对碳密度的影响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1年10期)

丁晓叶,吴永波,陈杰[3](2011)在《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量与年净碳汇估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量几种研究方法,并通过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与年释放碳量,估算了森林生态系统年净碳汇量;同时指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和碳循环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前景,为实现林业低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林业》期刊2011年02期)

刘杏娥,江泽慧,王妍[4](2009)在《Ⅰ-72杨树冠特性与碳蓄积量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分析了安徽安庆长江外滩地18年生Ⅰ-72杨树各组分含碳率,认为单株的干、皮、枝、叶含碳率随取样部位的变化差异不显着。同时研究了树冠特性与单株碳蓄积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平均冠幅与单株碳蓄积量呈一元二次方相关;2)单株碳蓄积量与冠长呈指数相关,回归方程为:y=104.5e~(0.056 9x),R~2=0.361 2;3)碳蓄积量与D~2H呈幂相关,回归模型为y=88.522 (D~2H)~(0.997 5),R~2=0.945;4)单株叶干重、叶面积均与碳蓄积量呈一次线性相关,R~2>0.7,回归模型分别为:y=7.892x+94.247;y=0.809 4x+77.69。在冠幅、胸径等因子中,利用胸径、树高、叶面积、叶干重等来估算碳蓄积量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09年02期)

段文霞,朱波,卢静惠,刘锐,陈放[5](2007)在《人工柳杉林碳蓄积量及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彭州栽植5、10、17、22、26a的人工柳杉林碳蓄积量及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柳杉林分的碳蓄积量与林下土壤有机碳积累量随柳杉林龄的增长而增加,5、10、17、22、26a生人工柳杉林碳蓄积量分别是19.8、67.5、85.8、162、275t(C)hm-2,土壤有机碳含量在5、10、17、22、26年分别为14.7、18.4、25.3、37.1、41.4gkg-1,比农地分别增加了18.5%、48.4%、104%、199%、234%,土壤全N含量分别为1.22、1.31、1.64、2.03、2.12gkg-1,比农地分别增加了7.02%、14.91%、43.86%、78.07%、85.96%,土壤容重分别为1.48、1.42、1.36、1.31、1.28gcm-3,比农地分别降低了3.90%、7.79%、11.7%、14.9%、16.9%,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也都显着增高,说明栽植柳杉后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土壤肥力逐步提高,土壤孔隙状况也逐渐好转,从而增加了土壤保水抗旱能力.5、10、17、22、26a生的柳杉林地土壤蓄水量分别为341、391、412、462、493thm-2,比农地分别增加了14.8%、31.6%、38.7%、55.6%、66.0%.这些结果显示,人工柳杉林具有庞大的碳库,可缓解大气CO2上升,而且可促进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杨海军,邵全琴,陈卓奇,张帅[6](2007)在《森林碳蓄积量估算方法及其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特别是人类活动产生的C02浓度急剧上升和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等是目前人类面临最严峻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所以全球碳循环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全球碳循环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而森林生物量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因此,为了正确评估森林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森林的碳动态研究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总结了估算森林固碳量的几种方法——样地清查法、模型模拟法和遥感估算法,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等有关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刘磊[7](2006)在《广西大青山地区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特征及林分碳蓄积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杉木和马尾松中龄人工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包括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结构特点,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土壤的理化性质等方面,同时,对幼龄和成熟杉木和马尾松林做了对比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是各个不同时期优势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幼林中阳性物种占绝对优势,中龄林中的优势种则是耐荫物种,老龄林中的优势物种是中生偏荫性的物种。(2)不同林龄林分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差异很大,表现为老龄林>幼龄林>中龄林,尤其是中龄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比起其他两个林分要低很多。在马尾松林中,中龄和成熟林灌木的生物量较大,而在幼龄林中草本层则相对占优势。在杉木林中,情况则恰恰相反,中龄和成熟林中草本层的生物量大于灌木层,而在幼龄林中则是灌木占优势。(3)乔木层的生物量则很自然的表现出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在马尾松林中表现的要比杉木林明显很多,杉木成熟林乔木层生物量甚至比中龄林稍有下降,这可能与乔木层的间伐减少大量生物量有关。(4)凋落物层的碳蓄积量在幼林中比较小,但是在中龄林和成熟林中相差不大,其中马尾松林中中龄林稍大于成熟林,而杉木林则相反。对比两个树种,马尾松林在任何时期凋落物的碳蓄积都要明显大于杉木林,这可能与马尾松凋落物分解难,在林下大量积累有关。(5)土壤的碳蓄积量在不同林龄中的变化为成熟林>幼龄林>中龄林,这可能是因为中龄林时期郁闭度高,土壤微生物活动减弱,凋落物分解慢,导致土壤养分循环受阻,土壤有机质的消耗速率大于补充的速率,最终导致了土壤碳蓄积量的下降。(6)对比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我们调查的几个林分中除了马尾松成熟林的碳密度略高于全国平均值以外,其他林分均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大青山地区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退化比较严重,发挥的生态效益十分有限,应采取一些人为的措施来加速其恢复进程,可在针叶林中混交一些当地的适生常绿阔叶树种,并适当对乔木层间伐以加速这些阔叶树种的生长,促使林分由单一的针叶树种群落向地带性顶级群落演替。(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6-05-01)

严茂超,杨柳春,李海涛,胡聃,张照喜[8](2004)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生物量及活碳蓄积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鸡公山科学考察资料及1999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森林材积源生物量推算方法研究了鸡公山森林植被生物量及其活碳蓄积量。结果表明:鸡公山森林植被生物量总值为309 202t,平均森林植被生物量为111.7t/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4t/hm2);鸡公山森林植被的总活碳蓄积量为154 601t,平均活碳密度为56MgC/hm2,高于中国森林植被活碳密度的平均水平(38.7 MgC/hm2),但低于全球平均碳密度(86MgC/hm2)。不同林型活碳蓄积密度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杉木和栎类林木的活碳蓄积密度分别为30MgC/hm2,39 MgC/hm2和70MgC/hm2,均高于全国同类型森林植物的活碳蓄积密度的平均值,而次生阔叶混交林的碳蓄积密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鸡公山自然保护区67%的森林为中龄林,27%的森林为幼龄林,在增加碳蓄积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河南林业科技》期刊2004年04期)

王绍强,刘纪远,于贵瑞[9](2003)在《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土壤碳蓄积量的计算方法 ,包括土壤类型法、植被类型法、生命地带法、相关关系法和模型方法 ,以及土壤有机碳蓄积量的误差分析方法 .根据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2 4 73个典型土种剖面数据 ,采用土壤类型法和两种碳密度方法计算 ,估算的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处于 6 15 .19× 10 14 ~ 12 11.37× 10 14 g之间 ,平均碳密度为 10 .4 9~ 10 .5 3kg·m-2 (土壤厚度为 10 0cm)或 11.5 2~ 12 .0 4kg·m-3 (土壤平均厚度为 88cm) ,土壤平均碳蓄积量为 913.2 8± 2 98.0 9× 10 14 g ,估算的不确定性在 2 0 %~ 5 0 %之间 .其中 ,土壤碳计算和采样数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碳蓄积量估算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王绍强,刘纪远[10](2002)在《土壤碳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碳库的动态平衡影响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高低 ,是土壤肥力保持和提高的重要研究内容。简要评述了土壤理化特性、温度和降水变化、大气CO2 浓度上升、人类的农业活动对土壤有机碳蓄积量的影响 ,介绍了当前对土壤碳蓄积量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认为应加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壤碳循环研究的结合 ,提高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的认识 ,并需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 ,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方式的改变 ,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提高土壤对碳的固定(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02年04期)

碳蓄积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田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作物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同作物的固碳能力不同,种植结构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均会导致农作物碳蓄积量发生变化。以水稻、玉米、大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1980年、1985年、1995年、2003年和2007年叁江平原主要市(县)农作物碳蓄积量,并对碳密度与5~9月积温、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叁江平原主要农作物碳蓄积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农作物碳蓄积总量从1980年的2.40×106t增加到2007年的2.38×107t,增加了8.9%;平均碳密度与5~9月积温呈正相关(R=0.321,p<0.05),与5~9月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R=-0.345,p<0.05)。温度与降水量相比,降水对碳密度的影响更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蓄积量论文参考文献

[1].曹昀,杨杰,朱悦,王秀文.鄱阳湖沙化土地湿地松人工林碳蓄积量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6

[2].徐素娟,刘景双,王洋,郑娜.1980~2007年叁江平原主要农作物碳蓄积量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

[3].丁晓叶,吴永波,陈杰.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量与年净碳汇估算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1

[4].刘杏娥,江泽慧,王妍.Ⅰ-72杨树冠特性与碳蓄积量的相关性[J].干旱区地理.2009

[5].段文霞,朱波,卢静惠,刘锐,陈放.人工柳杉林碳蓄积量及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

[6].杨海军,邵全琴,陈卓奇,张帅.森林碳蓄积量估算方法及其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

[7].刘磊.广西大青山地区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特征及林分碳蓄积量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

[8].严茂超,杨柳春,李海涛,胡聃,张照喜.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生物量及活碳蓄积量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4

[9].王绍强,刘纪远,于贵瑞.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误差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

[10].王绍强,刘纪远.土壤碳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地球科学进展.2002

标签:;  ;  ;  ;  

碳蓄积量论文-曹昀,杨杰,朱悦,王秀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